《孟子二章》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第21课】
班级:姓名:
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一)《富贵不能淫》习题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往之女.家:
②丈夫
..之冠也:
③母命.之:
④以顺为正.者:
⑤富贵不能淫.:
⑥贫贱不能移.:
⑦威武不能屈. :
⑧居天下之广居.:
2、一词多义:
戒:
①戒之曰:
②必敬必戒:
居:
①居.天下之广居:
②居天下之广居.:
之:
①丈夫之冠也:
②父命之:
③母命之:
④妾妇之道也:
⑤与民由之:
得: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得志:
3、判断文言句式:
①戒之曰:
②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翻译: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三、课内简答题:
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
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
、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6、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7、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往之女.家:女通“汝”,意思:你。

②丈夫
..之冠也:古今异义,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③母命.之:古今异义,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④以顺为正.者:古今异义,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确
⑤富贵不能淫.: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迷惑。

⑥贫贱不能移.: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动摇。

⑦威武不能屈. :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⑧居天下之广居.: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居所,住宅
2、一词多义:
戒:
①戒之曰:告诫
②必敬必戒:谨慎
居:
①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住(动词)
②居天下之广居.:第二个居所(名词用作动词)
之:
①丈夫之冠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父命之:代词,指“男子”
③母命之:代词,指“女子”
④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⑤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得: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能够
②得志:实现
3、判断文言句式:
①戒之曰:省略句,省去主语“母亲”。

②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翻译: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三、课内简答题:
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2、《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编著。

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答: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答: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6、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答: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7、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9、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答: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题
一、文言现象积累: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④举于士.:
⑤所以
..动心忍性:
⑥降大任于是.人也:
⑦举于版筑.之间:
⑧必先苦.其心志:
⑨劳.其筋骨:
⑩饿.其体肤:
⑪空乏
..其身:
⑫动.心忍.性:
⑬人恒过.:
⑭入.则无法家拂士:
⑮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一词多义:
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士:
①管夷吾举于士: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发: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发于声:
而: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征于色:
④生于忧患:
3、判断文言句式: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④管夷吾举于士:
⑤孙叔敖举于海:
⑥百里奚举于市:
⑦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⑧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三、课内阅读简答题:
1、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2、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4、第1段与第2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5、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
8、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
10、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文言现象积累: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假字,拂,通“弼”,辅佐。

②曾.益其所不能:通假字,曾,通“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假字,衡,通“横”,梗塞,不顺。

④举于士.:古今异义,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⑤所以
..动心忍性:古今异义,古义:用这些方法;今义:表因果的关联词语
⑥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今异义,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
⑦举于版筑.之间:古今异义,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路
⑧必先苦.其心志: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⑨劳.其筋骨: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⑩饿.其体肤: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饿:使……受到饥饿之苦。

⑪空乏
..其身: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

⑫动.心忍.性: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动:使……惊动;忍:使……坚强。

⑬人恒过.: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⑭入.则无法家拂士: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内。

⑮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外。

2、一词多义:
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士:
①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发: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②发于声:显露、流露。

而: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连词,表顺承。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③征于色:介词,在。

④生于忧患:介词,由于。

3、判断文言句式: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被动句,发,是被选拔。

倒装句,状语后置,舜于畎亩之中发。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倒装句。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动句,倒装句。

④管夷吾举于士:被动句,倒装句。

⑤孙叔敖举于海:被动句,倒装句。

⑥百里奚举于市:被动句,倒装句。

⑦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倒装句。

⑧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倒装句。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三、课内阅读简答题:
1、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答:排比。

增强气势,有力地论证了患难出人才的道理,也引出下文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议论
2、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答: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答:举例论证。

4、第1段与第2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答:由第(1)段的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归纳出第二段的结论。

并论证其事业上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发展中增长了才干。

5、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答:心理、身体、生活境遇。

(生活、思想、行为)是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答: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
答:道理论证:讲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8、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答: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所以只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
答:不能。

结合“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民族大业的完成,人类美好的理想等”谈自己的看法。

10、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答: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