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海区环境问题
调查报告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
指导教师:程军蕊
学生: 郭晓洁106060049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20年5月21日
目录
摘要 (1)
一镇海区概况 (1)
二调查方式和研究方法 (2)
(一)镇海区环境污染状况
(二)工业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情况
三、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评价 (3)
1 大气环境质量
2 酸雨状况
3 水体环境质量
四、健康危害的归因危险性问题 (4)
五、我们的建议 (4)
(一)产业旅游
(二)全面实施空气清洁行动
(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四)加强监督和管理
(五)减少污水排放
(六)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参考文献 (7)
镇海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摘要:七十年代以前,镇海的工业规模很小,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曾经是宁波的世外桃源,随着工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移,水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饮用的天落水渐变为酸雨水,环境的恶化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一镇海区概况
镇海古称蛟川,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是宁波市的北大门。

区域面积2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5万人。

区辖蟹浦、九龙湖两个镇及招宝山、蛟川、骆驼、庄市四个街道。

镇海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温15.8~16.3℃,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光热水资源丰富,适于工农业生产.镇海虽无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有渔盐航运之利,素有“海天雄镇”、“浙东门户”、“院士之乡”、“商帮故里”、“人文梓荫”之称。

今天的镇海,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市的重点发展区。

.建国后,以1974年开始的“四大工程”(港口、炼油厂、发电厂、渔业基地)建设为契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在这片2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2.5万镇海人民创造了傲人的业绩:2008年,镇海人均GDP达过15000美元,财政收入人均超过1.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0元,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县(市)区之一。

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镇海的环境
污染亦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健康和城市形象,成为全社会关切的大事。

二调查方式和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我们到区图书馆查阅〈〈镇海县志〉〉、〈〈镇海城乡建设志〉〉等图书、报刊,了解家乡概况,历史沿革、发展规划;另外,我们还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几十位当地学生,以了解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反映和居民的环境意识。

(一)镇海区环境污染状况
七十年代以前,镇海的工业规模很小,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曾经是宁波的世外桃源,随着工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移,水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饮用的天落水渐变为酸雨水,环境的恶化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本次城区(城关镇)实地观察,我们一共选取了四个观察地点。

观察表明,镇海大气尚属良好,城区西郊靠近工业区大气有少许刺激气味,晴天大气能见度不太高,烟尘较多;水体污染较严重,水色浑浊,个别河段散发出恶臭;植物生长良好,叶面落灰较多。

(二)工业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情况
根据环保局的资料,1999年区属49家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总量19.5亿立方米,经消烟除尘处理的达90.5%;废水689.3万吨,处理率82.8%;固体废物7.4万吨,绝大部分作填埋处理。

如加上部省市属企业的排放量,镇海这个狭小地区每年承受的污染物总量是相当惊人的。

仅镇
海炼化一家,1990年废气排放量即为75.2亿立方米,镇海发电厂年排放量亦应不下于50亿立方米。

虽然近几年加强了治理力度,大部分工业企业能作到达标排放,但由于总量太大,仍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三、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环保局的资料,1999年镇海区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如下:1 大气环境质量
1999年镇海区大气监测结果表单位:浓度mg/m3 降尘吨/km2.月超标率%
由监测结果得出各项大气污染物指数及综合指数如下:(<0.5属清洁水平,介于0.5 和1.0之间属尚清洁水平)
SO2:0.20 NOX:0.58 TSP:0.50 降尘:0.84 综合指数:0.67 从总体上讲,镇海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属尚清洁水平。

各项大气污染物中,以降尘、NOX对环境影响最大。

2 酸雨状况
监测结果表明,1999年镇海酸雨量占降水总量的81.2%,降水PH 平均值为4.70,与往年相比,酸雨出现概率更趋频繁,PH值亦呈下降趋势。

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提出的分级标准,我区酸雨污染程度为Ⅳ级,属较重酸雨区。

从本区酸雨情况来看,实际的大气环境污染程度可能比区环保局所估计的要严重。

3 水体环境质量
监测结果表明,1999年镇海区水库水质类别为国家Ⅰ、Ⅱ级标准,基本达到功能要求,城区内河水质较差,水质类别为Ⅳ~Ⅴ级,表现为典型的有机污染,总磷、生化需氧量及石油类为主要污染指标。

四、健康危害的归因危险性问题
许多研究证明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有害作用,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它还对免疫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细胞染色体基因的损伤作用由此可以引起化学物过敏、自家免疫病,由于损害红血球的结构和输氧功能,妨碍了组织内血液灌注,可能是空气污染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的原因。

上海医大一项研究还发现室内煤烟与脑中风之问呈正相关。

空气中的致癌物不仅引起肺癌,其犬颗粒可随痰和唾液进入食道和胃,已有材料显示它和这些部位癌瘤的关系。

五、我们的建议
事实上,早在2005年初长三角经济就已开始出现整体疲态,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制约了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将最终使得资源并不丰富的长三角地区限入困境。

镇海区发展总体目标是:基本把镇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
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具有现代化中等城市水平的国际港口城区。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议如下:
(一)产业旅游
镇海区的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现代工业发达,产业结构丰富,其中,在化工、紧固件、机电产品等方面,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以大型现代化工企业——镇海炼化为代表的化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了规模优势,能够容纳大量游客。

(二)全面实施空气清洁行动
针对后海塘区域扬尘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空气清洁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方案、强化责任,多部门联合,采取道路硬化、植物绿化、环卫保洁以及加强交通管理,推进防尘网建设等综合性措施,彻底改善后海塘区域扬尘污染面貌;开展有机废气专项整治,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喷漆、化工仓储等企业通过工艺改造、结构调整、无组织废气收集等方式提高处理效果,减少有机废气排放;加强区域内燃煤锅炉改造力度,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将污染物消除或削减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末端处于无废或少废排放状态的一种全新生产工艺。

这一工艺由于可将生产与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资源、能源配置利用的最大效率和环境成本的的最小化,因而,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当作深化
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

镇海区在改造老企业和引进项目时,应考虑选择这一新工艺,尽量实现工业生产的零排放。

对于那些工艺和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应坚决不予审批。

(四)加强监督和管理
由于治污成本太高或追求高额利润,企业治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平时偷排乱排现象仍很严重。

一套治污设备,建设投资大,运转成本高,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单纯由环保部门承担也作不到。

可以考虑利用社会资金,就市政污水与垃圾而言,根据“污染者付费,治污者收费”的原则,采取政府协调下的环保工程企业化方式。

即由国家出台征收污水、垃圾排放费法规,将所有污水厂与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权委托给具有相应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筹资建设与运行,企业通过收费收回投资。

通过实现环保产业化,不仅增大了环保资金的投入,加大治污力度,还能发展环保产业,增加社会就业。

(五)减少污水排放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镇海工业更大的发展还在后头,污染较严重的二、三类企业(主要是化学工业)将布置在城区西北俞范——蟹浦一带,城北和临江布置一、二类企业。

工业集中布局,应考虑配套环保设施,将污染物集中处理和统一排放。

迫于镇海地块形状影响,镇海的工业区包括甬江对岸的小港工业区,都正好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方向,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对城区的影响,应在城区和工业区之间设
置绿化隔离带,同时加大城区绿化力度,增大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必须特别注意对工厂污染物事故性排放的防治,请不要把海洋当成垃圾场!镇海因为靠近大海,所以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特别方便,大量未经处理的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给近海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最近东海海域频发赤潮,就是一个证明。

(六)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搞好一个地区的环境建设,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参与,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应该在全区普及学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知识,使人人懂得关心和爱护环境。

只有当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时,才能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忽视环境质量的错误作法,才能发动群众自觉改善周围环境,检举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宁波市镇海区城乡建设志》(1998年第一版)严水孚主编
《镇海县志》(1994年第一版)陈兵主编
《1999年度镇海区环境质量报告书》镇海区环保局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经验借鉴与中国实践》李荣林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