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1月24日在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陈先运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中共德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0亿元,增长13%左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72.9亿元,增长31.9%,高于全省6.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达到1140.6亿元,增长22.6%。

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加快产业调整,提升发展水平;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城乡互动;深化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强化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二、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环境保护,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

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优质高效投入

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以上。一是强化项目支撑。突出重大项目在经济工作中的统领地位,实施“百强项目带动”工程,从全市筛选100多个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的项目集中推进。二是多渠道融通资金。认真研究国家货币政策趋向和资金投向,促进信贷持续稳定增长。抓好直接融资工作,推动皇明、龙力、通裕等企业上市,支持中小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落实国家、省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建立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综合服务体系,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全民创业,巩固和扩大民营经济发展优势。三是优化投资结构。发挥好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注重提高投资效益。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节水、环保、安全准入标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推动工业做大做强

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战略,把培植“千亿级产业”和“百亿级企业”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工业扩张升级。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以骨干

企业为龙头,带动太阳能、风电装备、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继续深入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抢占世界太阳能领域制高点。生物技术产业,抓好齐鲁制药、信立泰三期、谷际生物科技、宇润生物、谷神大豆蛋白饮品等项目,建设生物产业基地禹城核心区、陵县国家大豆蛋白基地和临邑医药产业聚集区。新材料产业,积极研发传热、医用、陶瓷、包装、焊接等新材料,建设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体育装备产业,培植泰山体育、宝德龙健身器材等龙头企业,打造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的节能环保产业,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创新驱动、绿色转型”计划,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进一步突出开发区工业主体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完善产业聚集功能。加快省级开发区晋档升级步伐,支持德州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引导其他开发区向特色、专业、集约方向发展。四是提高工业效益和创税能力。鼓励企业深挖潜力、增产节支,创新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完善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加强煤电油运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国家及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加大对实业企业家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决策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

以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为目标,抓好重点城区、园区、项目和企业“四大载体”建设,积极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拓展新领域。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服务业。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现代物流园区,抓好京铁物流、黄河三角洲会展物流中心、省煤炭储配基地等40个物流大项目,实施农村交通物流“个十百千”工程。二是加快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开发融资性担保、股权质押等新型金融产品;抓好金融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德州银行县域全覆盖,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探索建设金融服务区,为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健全农村生活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家电下乡工作,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和“农超对接”工程。搞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发展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培育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热点,力促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增加有效供给。三是积极发展初创型服务业。办好太博会、书博会、文博会及各县市区特色展会,打造区域会展名城。培植壮大会计审计、营销策划等商务服务业,构建现代商务服务体系。

(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重点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下功夫。一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蔬菜、花卉苗木、林果、畜牧、渔业五大产业发展规划,新增蔬菜面积20万亩、花卉苗木8万亩、经济林4万亩。实施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双百”工程,加快建设京津济地区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三网”绿化,新造林30万亩。制定鼓励优质农产品发展政策,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星级酒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培植农业发展新亮点。二是扎实开展整建制高产创建活动。落实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快9个全国产粮大县和 1个省产粮后备县的产能建设。三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南水北调、灌区改造、河道治理、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加快平原水库建设,完成9个小农水试点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强农民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