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第二章的副本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六、跨国公共领域
跨国公共领域理论是公共领域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扩展, 同时是对公共领域理论的超越。跨国公共领域理论始于20世纪90 年代中期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关于跨国性市民社会的探讨,终成型 于新近全球传播语境下跨国性公共领域的主题化研究。跨国公共 领域理论是传播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的最新理论形态。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二、传媒依附理论
传媒依附理论所论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传媒体系间的“依 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传媒体制、结构和媒介规范的依附。 其二,传媒技术的依附。 其三,传播内容(包括内容生产的模式)的依附。 其四,传媒资金和机构的依附。 该理论确认中心国家、地区—边缘国家、地区之间关系不可逆转、 地位不可移换的二元对立,以消极逃脱的否定性方式肯定和“固 化”了世界传媒体系中主体、中心的唯一性。
进一步具体到国际传播领域,在技术主义范式的支配下,人们侧 重于从科学技术的视角来看待国际传播现象,进而预测国际传播 的发展趋势。其基本观点是:(传播)全球化主要得益于不断更 新的信息技术与传播手段。
Ⅱ 技术主义范式
一、传播技术决定论
传播技术决定论是北美传播技术学派 中的先导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 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因而又称媒介决 定论或媒介中心论。 哈罗德•伊尼斯是传播技术决定论的首 位代表人物,把传播媒介视为一切历 史运转的轴心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发动 机。
Ⅱ 技术主义范式
技术主义范式是指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世界和社会现象的世界观及 其研究方法。 核心思想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源于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历 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 具体到传播领域,传播的技术主义范式用信息传播技术本身来分 析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及其社会历史影响,把人类传播的历史归 结为信息传播技术的历史,把人类文明(文化或意义)史等同于 传播技术的发展史。
施拉姆
Ⅱ 技术主义范式
二、发展传播理论
发展传播理论虽然极大地呼应了广大非西方世界谋求发展的现实, 但也遭到了学界的诸多质疑。该理论“把大众传媒假设为发展进 程中的中立力量,忽视了媒介本身就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环境的产物”。 更深入地看,“发展”是发展传播理论的核心关键词,它被看成 一种单一线性的、普遍的现代化过程,最终,世界各地的所有文 化都将先后抵达一个普世的、共通的、以西方文明为模板的现代 文化。 其实,发展传播理论并不是一种完全中立的理论和实证性研究。 从理论发生的角度看,发展传播理论本身就是国际权力政治的产 物。
伊尼斯
Ⅱ 技术主义范式
一、传播技术决定论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 发展了伊尼斯的传播技术决定论思想, 把传播研究的重心从内容分析转到媒 介渠道分析,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了传 播学的研究取向。 提出“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人的 延伸”等观念。
麦克卢汉
Ⅱ 技术主义范式
一、传播技术决定论
传播技术决定论还孕育出了一门“将 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的新兴学科— —媒介生态学。媒介生态学把媒介技 术描述成人类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生态环境。 传播技术决定论单一地强调了媒介技 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和对国际传播未来 景观的判决性影响,带有明显的技术 自然主义色彩,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 局限性。因此,该理论在技术主义范 式——传播技术学派内不断地进行修 正。
Ⅰ 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概述
二、国际传播理论范式的适用度
与理论范式相关联的是理论流派或学派。 理论范式是理论流派存在的重要验证标识之一,一种理论范式往 往对应着一个理论流派(学派)。 基于理论范式的条块分割性,任何一套国际传播理论范式对作为 一个整体的国际传播世界的观照都是褊狭、有限的。其次,从方 法论上说,范式即框架。因此,对这些理论范式的适用度保持足 够的认知觉悟是必要的。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二、传媒依附理论
这一理论被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 系理论所修正和发展: 世界体系理论用三维互动模式系统(核 心—半边缘—边缘)取代依附理论的二 维单向结构(核心—边缘),以此来解 释世界经济体系中新近发生的走向多主 体、多中心化的情况。 世界体系理论实际上为第三世界国家积 极摆脱(而非消极逃脱)依附地位、成 为独立发展的主体的努力提示和提供了 某种契机方面的信息。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三、媒介/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媒介/文化帝国主义理论遭到了各方挑战和批评:
首先,英国文化学者约翰•汤(姆)林森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 下,全球所有的文化差异都将被“自然地”抹去,文化“同质化” 是历史自然发展的必然,并非文化帝国主义使然。 再次,有学者指出,媒介/文化帝国主义的提法是不准确的,“帝 国主义”之类的概念“缺乏清晰的界定,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性的 证据来支持这样的观点”。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媒介/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所认定的 媒介产品从美国向世界其他地方的“单向流动”。另一方面,媒 介/文化帝国主义不具有跨文化接受上的事实依据。
Ⅰ 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概述
一、从理论范式到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
国际传播研究有两种宏观的理论范式: 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 基于研究的方法,国际传播研究同样可分为两种宏观的理论范式: 经验功能主义和批判主义。 从相对抽象的分析层面上讲,国际传播研究主要有三种中观的理 论范式: 技术主义范式、政治经济学范式和文化研究范式。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政治经济学范式是指从政治、经济即权力和资本关系的角度来看 待社会现象的世界观及其研究方法。它被定义为并聚焦于对社会 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的研究上。
政治经济学范式源于19世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其核心的学理依据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到传播学领域,媒介及其传播活动是社会权力运作和社会控 制的一部分。 具体到国际传播领域,人们侧重于从权力或资本的角度来看待国 际传播的不均衡现象。该范式的基本观点是:传播全球化在根本 上归因于资本主义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法则。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六、跨国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是一个既不由市场也不由国家政府所限定或规范的 社会生活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公民个体以平等主体的 私人身份通过公开(“不伪装”)、自由(“不受利益驱使”和 “不被外力操纵”)的论辩达成和不断再达成“公众意见”。公 共领域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其一,推理性和讨论性; 其二,批评性和批判性; 其三,平等性和开放性; 其四,强调公众意见和公共舆论的形成; 其五,强调理性的守护和展示。
Ⅳ 文化研究范式
一、文化研究理论:文化的再定义
文化研究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 究中心为根据地的“伯明翰学派”。早期的文化研究先驱主张把 文化看成一种生活经验或社会实践,把整个人类生活方式都纳入 到对文化的考察中。 20世纪70年代之后,文化研究理论有了重大的发展,实现了文化 研究从审美分析向政治分析的转向。 文化研究理论不仅有选择地参照了结构主义的意识形态结构思想, 把它作为新的学术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吸收葛兰西的文化霸 权思想而发生了所谓的“葛兰西转向”。 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 研究提出反文化霸权的文化战略策略。
Ⅳ 文化研究范式
文化研究范式是指从文化生产、在场和接受(消费)的角度看待 社会现象的世界观及其研究方法。 其理论认为,不同生活层面的内容相互影响,不是决定与被决定 的关系。 在传播学领域,传播的文化研究范式强调作为感知主体或者说作 为意义系统载体的受众(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文化接受或 消费行为及其方式,并着力聚焦于媒介及其传播在创造和保持共 享的意义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具体到国际传播领域,在文化研究范式的范导下,人们侧重于从 文化或符号的视域来看待国际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及其中所发生的 跨国符号竞争和叙事博弈,解释国际传播的发展态势。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三、媒介/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和延伸,也 是对传媒依附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与“媒介帝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理论形态是“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是媒介帝国主义的必然产物,是从传播内容的角度 来理解的媒介帝国主义;反过来,媒介帝国主义是文化帝国主义 的表现形式,是从传播渠道的角度来理解的文化帝国主义。 在传播学的语境下,“文化帝国主义”被用来表述全球文化传播 领域的不平衡、压迫性现象。除了“文化帝国主义”,“电子殖 民主义”是“媒介帝国主义”的另一种理论表现形式。
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
本章知识结构及要点
◇ ◇ ◇ 什么是理论范式 什么是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 国际传播三个层级的理论范式
Key
1 宏观 国家主义范式 全球主义范式
2 中观 技术主义范式 政治经济学范式 文化研究范式
3 微观 技术主义范式 政治经济学范式 文化研究范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Ⅰ 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概述
一、从理论范式到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四、传播的世界化
阿芒•马特拉提出传播世界化理论,它是相对于以一体化或所谓 “全球村”为旨归的传播全球化理论而言的,属于传播学的批判 理论。 传播世界化理论从捍卫文化价值观独立自主、多元并存和文化传 播共同参与(共享)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世界化角度来立论的。 传播的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纯技术推广的“物”的过程,同时也是 一个资本和权力深度介入其中的“词”的过程——一部充斥着 “思想和战略的历史”。 在文化工业产品的生产制作和市场推广的全球化过程中,起决定 作用的不是文化概念本身,而是商业利润驱动和主导的商品(商 业)或经济的逻辑。
Ⅱ 技术主义范式
二、发展传播理论
发展传播理论又称传播加速现代化理 论或传播促进现代化理论,简称为传 播现代化理论。强调文化与传播在社 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其核心观点是:国际传播是现代化即 “第三世界”发展的关键所在。
发展传播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勒 纳、威尔伯•施拉姆、埃弗里特•罗杰 斯、丹尼斯•麦奎尔和马吉德•特拉尼 安等。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一、信息自由流通理论
信息自由流通理论的核心在于是把信息看作一种普通的商品,应 当不受限制地跨界流动和在全球市场上公开竞争,以便信息的拥 有者赢取利润的最大化。 信息自由流通理论为西方世界的媒介组织劝服发展中国家取消贸 易壁垒、促进媒介产品的自由贸易作出了辩护,为之提供了合法 性。 由于大部分世界媒介资源及与媒介相关的资本都集中在西方,西 方世界自然拥有对全球信息绝对的创制权、发布权和处置权。
理论即范式,即为理论范式,又称研究范式。 理论往往表现为一套建构社会现实的(权力)话语系统,理论范 式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传播学者波特等人将传播学理论知识划分为社会科学范式、诠释 范式和批判范式三类。 理论范式的确立是学科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范式既是学术研究所遵循的价值原则和基本方法,同时也是 相关理论研究者共享的研究信念、意向旨趣和思维方式。 理论范式是分层次、层级的,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既有最 为抽象、普适的宏观范式,又有相对抽象、普遍的中观范式,还 有相对具体、特殊的微观范式。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五、数字/网络神话理论
数字神话理论或网络神话理论是21世纪初由数字媒介技术所催生 出来的一种最新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形态。该理论以批判数字 或网络技术关于超越权力、终结政治的神话为学术旨趣。 代表人物是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文森特•莫斯柯。 “电脑传 播的力量将使得我们经历人类经验中划时代的转变,这种转变将 超越时间(历史的终结)、空间(地理的终结)和权力(政治的 终结)。” 技术神话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心理根源。
Ⅲ 政治经济学范式
二、传媒依附理论
传媒依附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拉丁美洲,是发展传播理论 的反命题:国际传播不仅不能促进后发展国家的社会发展,反而 会阻碍其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解释“欠发达”的两个著名 假设: (1)世界性的“都会—卫星”结构关系密切,卫星国家依附于都 会国家,都会国得以发展,卫星国也得以(也只能)低速度发展; (2)“都会—卫星”结构关系松弛,卫星国家减弱同中心都会的 联系,其经济发展反而能够加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