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资源瓶颈问题的破解之路

合集下载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研究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研究
2 0 1 5年第 1 1 期
水利规划与设计
水 文 水 资 源
辽 宁 省 水 资 源 现 状 分 析 及 保 护 措 施 研 究
马 宇 ,王 淑 伟
( 1 .辽 宁 省 水 利 厅 水 政 监 察 局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0 3 ; 2 .辽 宁 江 河 水 利 水 电工 程 建 设 监 理 有 限公 司 ,辽 宁 沈 阳 I 1 0 0 0 3 )
摘 要 :通 过 对 辽 宁 省 水 资 源现 状 的 分 析 ,认 为 影 响 经 济 社会 可持 续 发展 和 供 用 水 矛 盾 的 水 资 源 问题 主 要 体 现 在 水
资 源 时 空 分 布 不 均 、 水 资 源 开 发 刹 用 程 度 高 、水 污 染 及 用 水 效 率 低 。要 解 决这 些 问题 必 须 加 强 政 府 和 法 律 的 监 管 ,鼓励 科 学研 究 ,完 善 水 质监 测 系统 ,推 行 河 道 生 态 建 设 和提 高 节 水 意 识 等 保 护 措 施 及 对 策 ,建 设 节 水 、洁 水 型 社 会 ,以 水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利 用 促 进 辽 宁经 济 社 会 的 发 展 ,为 振 兴 东北 老 工 业 基 地 奠 定基 础 。
年 平均 降 水 总量 9 8 6 . 6 7亿 I T I ,多年 平 均地 表 水 资
源量 3 0 2 . 4 9亿 m ,多年平 均地 下 水资 源 量 1 2 4 . 6 8 亿 1 1 1 ,水 资 源 总 量 3 4 1 . 7 9亿 m ,人 均 占有 水 量 8 2 0 m ,约为 全 国人均 水 资 源 占有 量 的 3 7 % ,约 为 世 界人 均水 资源 占有量 的 1 0 %。
关 键 词 :水 资 源 ;地 表 水 ;地 下 水 ;水 质 ;用 水 效 率

辽宁省水资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建设浅析

辽宁省水资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建设浅析

辽宁省水资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建设浅析水文水资源监测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決策服务水文水资源的核心内容是为监测与分析评价水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辽宁省水质站仍然存在着水功能区监测覆盖面不够、排污口监测不全面、基本水源地水质监测不够、水生态监测刚刚起步等诸多问题。

为此,需要我们加大水资源保护监测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水资源保护监测能力建设,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标签:水资源;监测;存在问题;建设1、水资源保护监测现状1.1水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截至到目前,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各分中心设备配备仍然十分落后,监测能力和效率非常低。

部分分中心借助省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配备了原子荧光、红外测油等设备,但总体来说,中心的能力建设投资和运行经费有限,导致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非常低。

1.2监测站网布设现状(1)水功能区监测现状:辽宁省开展了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任务,对127个重要水功能区进行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并按月发布重要水功能区水量水质通报。

同时,还对61处水质基本站进行持续监测;(2)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现状:辽宁省对包含9座省直重要供水水库在内的12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质通报,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特定参数因监测能力不足而未开展;(3)入河排污口监测现状:2015年,辽宁省共对201处入河排污口进行了监测,监测频次为每年1次,监测项目主要为流量、氨氮、TP;(4)地下水监测现状:目前,辽宁省地下水监测站网共有701站,其中包含99个水质站,监测频次为每年1次;(5)水生态监测现状:辽宁省水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相对较晚,范围也较小,目前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水利部组织开展的藻类监测试点工作,监测对象为大伙房水库和汤河水库。

2、存在的主要问题饮用水源是水资源保护的首要对象,目前我们主要是在水功能区监测中对部分主要地表水源进行了监测;而长期以来只对主要地下水饮用水源进行过2次监测,对饮用水源的监测明显不足;水功能区管理是未来整个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平台,而目前我们只对部分重要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监测,大部分水功能区仍未进行监测;对入河排污口的监测每年只进行1次,不具有代表性,难以准确分析计算一定时期内的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解决辽宁水资源问题对策探讨

解决辽宁水资源问题对策探讨

解决 辽宁水资源 问题对策探讨
胡 青
( 宁省 政协 提 案 委员 会 , 宁 沈 阳 I0 3 ) 辽 辽 10 2
中 图分 类 号 : Tv2 3. 1 4
文 献标 识 码 : B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 展的 基础 , 不 可替代 的 自 是 然 资 源 。水 资 源 短 缺 , 仅 影 响 到 经 济 发 展 , 困扰 着 人 不 还
3 3 加 快 发 展 农 业 节 水 灌 溉 .
从 人 口 、 源 、 境 与 社 会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的 宏 观 视 野 资 环 上 , 结 经 验 , 整 思 路 , 立 起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战 略 目标 、 总 调 建
运 营 机 制 和 有 偿 使 用 制 度 。 运 用 经 济 、 政 、 律 、 技 行 法 科 和 工 程 手段 , 现 经 济 效 益 、 会效 益 、 态 效 益统 一 。 实 社 生
辽 宁是 我 国 水 资 源 严 重 匮 乏 的 地 区 , 于 时 空 分 布 由
不均 , 水土资源不匹配 , 大多数地 区长 年干旱 缺水却又 绝
洪 涝 灾 害频 繁 , 上 人 为 的 污 染 和 浪 费 , 使 水 危 机 已经 加 致
合规划 , 并成 立水 务局 将现 在水 利 、 环保 、 设 、 业 、 建 农 林
矛 盾 的 关键 , 是 减 轻 水 环 境 污 染 的 一 个 重 要 措 施 。 也
3 1 加 大 宣 传 力 度 .
因此 , 必须重 新思 考 和定位 某 一地 区经济 建设 思路 我们
和 发 展 速度 , 环 境 保 护 、 把 资源 消耗 等 “ 色 GD ” 入 经 绿 P纳
济统计 、 考核和管理 体系。不再 单纯 以 G P增长 作为 经 D

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冷高压控 制, 寒冷雪少 , 时较 长 ; 历 春季冷 高压开始 北撤 。 东
南季风入侵较晚 , 般 6月份进入雨季 ,— 一 7 8月份为降雨全

内分配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 并受降水情势与流
域下 垫面调节作 用的影响 。因降水 量明显的季节变 化 , 地 表水 资源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 。 汛期 6 9 - 月全省多年平
3 地表水 资源量的 区域分布 。 ) 全省地表水 资源 量的区 域分布与年降 水量 的分布基 本相应 ,呈现 出 自东南 向西北
水质 的有 : 德海 、 闹 参窝 、 王鼻子 、 阎 白石 、 佛寺 、 金塘 、 乌 龙
屯等 7座水 库 。
134 入 河废 污 水 状 况 ..
逐步递减的趋 势 , 其不均匀 性比降水 更加严重 。 4 出 、 境及人 海水量 。全省 各入境 河流多年平均 入 ) 入 境水量 为 5. 亿 m ; 出境 河 流 、 49 5 3各 入海 河流 、 流入国 际界
6 . m o 78 1 m
1地表水 资源量的年际变化。 ) 地表水资源量的年际变 化要 比降 水量年际变化大 。全省平均年最大地表水资源量 为 16 年 的 676 亿 m , 94 3, 0 , 年最小地表水资源量为 20 年 00
的 131 亿 , 1 .0 辽河 干流 、 浑太河 、 沿渤 海西部 、 黄渤海 沿
1 . 水 资 源 总 量 .1 2
所 有与水 相关 的经 济和 社会 事务中 , 辽宁省社会 经济可 对 持续发展和改 善生态环 境 , 具有 十分重 要的战略意 义和现
实意义。
全省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31 9 m , 4. 亿 3 7 折合成产水

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与分析

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与分析

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与分析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自然水系发达,拥有众多河流。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管理不善,辽宁省的河流水质面临一定的问题。

辽宁省的河流水质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较为严重。

辽宁省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许多工厂和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对水质造成重大威胁。

农业面源污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辽宁省的农田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径流和渗透进入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

近年来,辽宁省的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近5年来,辽宁省的一些主要河流的水质指标有所提高。

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物的浓度有所下降,说明水质有所改善。

有些河流的水质依然不够理想,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

这说明辽宁省在水质改善方面仍需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要改善辽宁省河流水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

对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严格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

加强对农业的指导,促使农民使用科学合理的农药和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加大投入用于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辽宁省的河流水质面临一定的挑战,但近年来有所改善。

仍需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质的进一步改善。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辽宁省的水资源,确保人民生活的水源安全。

浅谈辽宁水资源短缺进行污水处理及辽河治理

浅谈辽宁水资源短缺进行污水处理及辽河治理
续将污水排入辽河流域 。 辽 宁省 人均 生 活 耗 水 量 持 续 增 加 和 工 业 需 求 量 大 幅度 增 加 , 现 有 工 业
关键词 : 水 资源 ; 污水处理 ; 辽 河 治 理
1 . 辽宁省水资源短缺开展污水处理 及辽河 治理 的重要意义 中 国经 过 了 三 十 多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 经 济 发 展 令 人 瞩 目, 工 农 业 生产 规 模、 城市化程度、 工业化水 平、 城镇人 口及人均收入都迅 猛提高 , 随着辽宁 省工 农业发展、 城镇化 、 工 业化水平 、 人 口的增长和物 质文化生 活水 平、 以 及 经济发展等的迅猛提 高, 辽 宁省对 水的需求量 急剧 增长 , 呈现 的是辽宁 省的水 资源供 需矛盾 更加突 出。 辽宁省水 资源短缺 、 环境污染 、 以及水污染 问题 严重, 人们 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受到直接影 响, 经 济发展受到制约 辽 宁 省 是 以煤 和 矿 石 为 主 要 原 料 的 生 产 性 工 业 产 矿 集 中 的老 工 业 和 重 工 业省份, 矿石破碎 、 烟煤燃烧 以及 水泥制造等 固体 粉尘和大量硫 化物排放 等带来严重污染, 一些工业化 学反应 的有毒气 体和 有害物质 由于不能完全 得到有效控制, 成为了环境污 染和水污 染重要 因素 , 影 响了水 资源质量 。 振 兴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水 的供给数量安全 和质 量安全的保障是重要条件 , 必须加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改善水生态和环 境、 实现节水效果、 加强水 资 源管理、 水污染治理、 保障水资源利用 的可持续发展 。 辽宁省有必要通过建 立健康、 有序、 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 管理 , 采 取减少和避免水资源浪 费和
水 箱 容 量) 。
污染 的措施 , 有 效实施水资源 治理和二次 回收 水使用等 , 辽宁省开展污 水

辽宁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221 加 强 江河 湖 库 水 环 境监 测 。 测 江 河湖 库 水 质 是水 . . 监 行 政 部 门 的重 要职 责 。 宁 省专 门成 立了 辽 宁 省水环 境 监 辽 测 中 心及 1 0个 市 分 中心 , 责全 省地 表水 、 下 水水 环 境 负 地 监 测 。 过多 年努 力 。 已形成 了比较 完整 的水 环境 监 测体 经 现
源 保 护 工 作 , 提 出今 后 进 一 步 加 强 水 资 源保 护 工 作 的 思 路 。 并 关 键 词 水 资 源保 护 ; 状 ; 策 ; 宁 省 现 对 辽 中图分 类 号 T 1. V2 3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79 2 1)20 5— 2 07 53 (0 11— 2 10
辽宁 省位 于松 辽 平原 南部 , 属于 温带 季 风气 候 区 , 多年 平均降水量 为 6 81 7 .mm, 多年平均水 资源 总量 为 3 ] 9亿m 4. 7 . 人均 水资源 占有量 为 8 0m , 地平 均 占有量 82 5m3 m/ 2 ]耕 0 / . h 均 为全 国平均 占有量 的 13 世界 人均 占有 量 的 11 。 /, /2 目前 . 全 省水 资源 开 发 率已 高达 4 %, 0 远远 高 于全 国平 均 值 , 中 其 辽 河柳 河 口以 下 、 河 流 域 约 9 %, 子 河流 域 约 7 % , 浑 0 太 0 除 浑 江 、 辽 河 、 河流 域 以 外 , 东 滦 其他 流 域水 资源 开 芰率 也都 超 过 3 % , 本没 有可供 开发 的 潜力I 0 基 l j 。
能 力仅 为污 水 排放 量 的 5 %, 未达 到 预期 效 果【 因此 , 0 远 3 J 大
部 分 废污 水 还 是 未经 处 理 直接 排 入 河道 。 全 省 水环 境 容 而 量较 低 , 加 了水 资源 保 护 的难度 , 增 又是 一个 不 容忽 视 的 问

辽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辽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辽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摘要:
1.辽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2.辽阳市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正文:
辽阳市位于我国辽宁省中部,是辽宁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辽阳市的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分析辽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并探讨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

一、辽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1.水资源总量不足
辽阳市地处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为700-800 毫米,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水资源污染严重
辽阳市水资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部分河流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此外,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影响水资源的重要因素。

3.节水意识薄弱
辽阳市农业灌溉方式较为粗放,大水漫灌现象严重,导致水资源浪费。

同时,市民节水意识较薄弱,生活用水浪费现象普遍。

二、辽阳市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辽阳市应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减少
水资源浪费。

2.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治
辽阳市应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完善水环境监测系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水资源质量。

3.提高市民节水意识
辽阳市应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市民节水意识,倡导节水生活方式,减少生活用水浪费。

4.优化水资源配置
辽阳市应加强水资源配置,合理调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

沈阳市水资源问题及解决对策

沈阳市水资源问题及解决对策

沈阳市水资源问题及解决对策1.沈阳市水资源现状:沈阳市属北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雨热同期,降雨年内、年季变化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降雨量的2/3集中在7、8月份,并多以暴雨形式降落,多年降水量为622.5mm,折合水量80.8亿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53亿立方米。

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68亿立方米。

重复计算量3.25亿m,。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23.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8亿毫升,地下水可开采量19.34亿立方米。

2.水资源利用现状:(1)沈阳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23000000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48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20%左右,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特别是连续干旱的年份的出现,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2010年将缺水为1490000000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加快,沈阳市用水量将会快速增长,用水保证率及水质要求将会更高,生态用水标准也相应提高。

(2)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公共用水和农村居民、牲畜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

(3)耗水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灌溉消耗量为毛用水量与地表地下回归水量之差,工业和生活用水消耗量为取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之差。

(4)水资源利用有效率低:沈阳市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工业、农业与生活节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供水、用水方面存在很多浪费现象。

农业灌溉方面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流,耗水率高。

工业用水单位耗水量偏高,沈阳市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48 m,,是发达国家的2-3倍。

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与分析

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与分析

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与分析近年来,辽宁省的河流水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流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对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解决之道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从辽宁省的河流水质现状着手。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河流众多。

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辽宁省的河流水质遭受了严重污染。

根据辽宁省环境保护厅的监测数据显示,辽宁省的主要河流中,有近一半的水域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辽河、辽河干流、台河、大凌河、永安河等重要河流的水质问题尤为突出。

水质恶化导致了水生态系统退化,水生动植物种群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我们需要关注近5年来辽宁省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强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辽宁省对河流水质的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动了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加强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加大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

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辽宁省的河流水质状况。

监测数据显示,一些河流的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分析近5年来辽宁省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在环保政策的影响下,辽宁省的河流水质整体呈现出缓慢的改善趋势。

这种改善的速度十分缓慢,而且改善的幅度也较为有限。

长期以来的污染累积和治理力度不足,导致了水质改善的难度加大。

在水质恶化的地区,治理难度更大,改善的速度更慢。

要想彻底改善河流水质,还需要加大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针对辽宁省河流水质的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解决之道。

要加大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对于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排放,要加强监管,引导其进行污染治理,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辽宁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摘要辽宁省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为加强水资源保护,在分析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并提出今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现状;对策;辽宁省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

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 辽宁省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辽宁省位于松辽平原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8.1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20 m3,耕地平均占有量8 205 m3/hm2,均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3,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2。

目前,全省水资源开发率已高达4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辽河柳河口以下、浑河流域约90%,太子河流域约70%,除浑江、东辽河、滦河流域以外,其他流域水资源开发率也都超过30%,基本没有可供开发的潜力[1]。

随着辽宁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缺水形势将更加严峻,如不采取有力的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极有可能出现水危机[2]。

2 辽宁省水资源保护现状2.1 水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辽宁省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基地,又是省辖市最多的省份,工业门类齐全,城镇人口比例达1/2以上,需水量大、废污水排放量多。

根据近年来入河排污口的监测情况,全省每年废污水排放量都在22亿m3以上,全省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仅为污水排放量的50%,远未达到预期效果[3]。

因此,大部分废污水还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而全省水环境容量较低,增加了水资源保护的难度,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上万例大小生态系统的统计分析,当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折合成产水深大于150 mm时,基本可以保证适当的人类活动、维持原有生态系统不退化,而辽宁省52.6%的地区达不到或勉强达到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最低水资源量;有88%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1 000 m3以下,为重度缺水和极度缺水区。

辽宁西北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辽宁西北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辽宁西北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各行各业的用水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

辽宁省不仅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导致了辽宁省的水资源量不断的减少。

虽然辽宁省有很多的沿海城市,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降水量逐年的降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尤其是辽宁省的西北地区已经处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状态下。

下文将会从辽宁省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标签:辽宁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解决途径本文所说的水资源指的是,辽宁省内能够在一年之中进行恢复、自我净化的淡水资源。

其中包括地面径流的水和地下水。

人们在使用水的时候,主要注重的就是水量、水质等特点。

现当下在我们生活中的水资源系统主要是由自然界的水资源系统与人类改造的日常用水系统。

辽宁省西北地区的缺水是从自然水系统和人工水系统两方面来说的。

西北地区之所以缺水是因为水系统之间水量分配不平衡造成的。

下文将会从水系统方面开始研究西北地区缺水问题与解决措施。

1、造成辽宁西北地区缺水的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的在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城市生产生活当中去。

导致城市用水量不断的增加,辽宁省西北地区的自然供水系统的供水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大量的用水需求,因此,导致了辽宁省西北地区出现严重的缺水状态。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过度的生活用水,打破了水量平衡系统,并且对其3个水系统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近些年降水量的下降导致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辽宁省西北部的位置比较特殊,与河北省和内蒙科尔沁沙漠为邻,所以其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的降水量占比可以忽略不计,春季的降水量能够达到全年的20%左右。

这就造成了辽宁西北地区的冬季干、春季旱、夏季雨水径流量大的情况。

由于夏季的径流量过大并且流入到其他区域内了。

等到雨季一过,人们就又处于了缺水状态,并且不利于农作物的成长,水资源的缺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严重影响了辽宁省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浅析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浅析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浅析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由于世界人口、环境问题的突出,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历年来由于资源的日益减少而不断受到相关部门和普通民众的重视和保护。

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更是将水资源的供需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亟待实行最为完备严格的管理体制来正视这一问题,并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保护。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聚集区,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辽宁省的水资源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重点探究辽宁省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水资源治理提供借鉴。

标签:辽宁省;水资源问题;现状分析;治理保护;策略探究近年来,人口飞速增长、世界经济总体快速提高都导致世界性的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在我国范围内,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资源问题中的主要症结。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土地面积和国内其余省份相比较为中等,地形也是山地、丘陵、平原间隔,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辽宁省内的降水和河流分布相当不均匀。

加之辽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口、土地、资源的分配极为不均匀,致使水资源问题逐渐上升为该省资源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亟待实行有效的管理来保护水资源。

一、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一)辽宁省水资源短缺严重辽宁省水资源短缺严重,包括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更是有限。

从辽宁省水利厅在2013年公布的辽宁水资源行政分区总量表来看,包括沈阳、大连、鞍山、锦州等地在内的各大主要城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处于短缺水位,但是农田灌溉、工业发展和林木鱼畜、城镇居民等各方面的用水量却在逐年增加,这是导致辽宁省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二)辽宁省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从2013年辽宁省水利厅发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内,丹东是降雨量最多的城市,其次是抚顺、大连、铁岭等市,但是这些城市相较于去年的降雨量卻都有所减少。

整体来看,辽宁省中部地区作为全省的工业和农业生产重地,年耗水量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也在全省半数之上,国民生产总值更是贡献了近乎全省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水资源总量却不足全省水资源总量的一半,并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日渐成为省内严重缺水的地区。

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研究

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研究

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研究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辽宁省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一、辽宁省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总量根据1956年至2000年调查,辽宁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02.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4.68亿立方米。

2.水资源评价(1)水资源短缺,突显供需矛盾辽宁是我国缺水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81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其中,浑河、太河、西辽河以及东北沿黄渤海诸河中的西部诸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和鸭绿江流域相比辽河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鸭绿江流域的15%左右,单位耕地水量为鸭绿江流域的10%左右。

辽西沿海诸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值的60%,属于干旱缺水地区。

另外,与第一次水资源调查相比,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地表水减少幅度较大。

水资源减少进一步加重了供需矛盾。

(2)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开发潜力有限辽宁水资源利用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辽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已达到75%以上,其中浑河、太河流域超过80%。

目前全省农业需水量近100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能力90亿立方米,缺水10亿立方米。

此外,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辽河中下游地区和辽东半岛南部已出现大面积地下水下降漏斗,破坏了地下水的动态平衡,造成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节水技术推广乏力,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从工业用水方面来看,辽宁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130立方米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用水量水平。

在农田灌溉中,辽宁节水灌溉面积少,农业用水浪费严重,2007年全省有效节水灌溉面积仅42.1万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28%,综合平均渠系有效利用系数0.55,每年约有40亿立方米的水量损失在输配水过程中,占农业用水量的45%左右。

辽宁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马春峰)_水资源承载指数

辽宁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马春峰)_水资源承载指数

辽宁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马春峰)_水资源承载指数摘要:水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面对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的现实,研究探索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辽宁水资源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物质资源和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当前,辽宁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构建“和谐辽宁”的重要时期,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

因此,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辽宁省水资源特点1、总量偏少2004年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20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580m3,均为全国人均的1/3左右。

全省除东部地区外的其它地方都属于严重贫水区。

2、年际、年内变化大受气候影响,全省降水年际、年内变化较大,水资源呈周期性丰枯变化,长周期大体60年左右,周期内平均每11年左右出现相互交替的几个丰、枯水期,丰枯变化过程中3~4年左右又有小的丰、枯交替。

每年6~9月份汛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水资源量中约有60%是洪水径流量,往往形成春旱夏涝、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甚至连续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

3、与人口分布、耕地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布局不相匹配中部地区的人口、耕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而水资源仅占38%,人均占有量645m3,用水量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0%,是省内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东部地区人口、耕地不足全省的5%,水资源量却占全省的25%,人均占有量达到4197m3,水量丰富但用水需求不大。

西部地区水资源量占全省的13%,人均占有量530m3,仅占全省人均水量的61%,是省内干旱缺水地区。

南部地区人均水量1081m3,亩均水量344m3,为省内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输水 工程 、 石佛寺水库 、 引细入 汤工程 、 玉石水库
引水 工程 , 期修 建 石 湖 水库 和 北 水 南调 工 程 , 远 预
林 的防护效能消弱。⑥河 口湿地退化。松辽流域
河 口主要有双台子河 口湿地和 鸭绿江河 口湿地 ,
双 台子河 口湿地是 辽 宁国乃 至亚 洲最大 的河 口 湿地 。 居世界 第二位 , 台子河 口保 护区又是 最 双
() 2 供水安全问题。干旱缺水 , 是影响供水安
全 的主 要 因素 。 全 省县 级 以 上 城 市 日缺 水 19万 m3在缺 水 6 . 城 市 中 , 源 性 缺 水 、 程 性 缺 水 、 质 性 缺 水 资 工 水
m 。不仅面临地下水 资源枯竭 的危险 , 3 造成地下
水 污染 , 甚至还会 引发地面不均 匀沉降。④水 土 流失面积多 , 治理任务重 。根据 20 年 第三次遥 01 感 普查 ,00年全省还 有水土流 失面积 434万 20 6.
维普资讯
20年第 2 ( 2 卷 23 ) 08 期 第 6 8期
东北水利水电
1 7
的森林砍伐 。致使天然林资源遭 到严重破坏 , 造
局, 加快城市供水水源 工程建设 。中部地 区是 省
内缺 水 最 为 严 重 、今 后 用 水 量 需 求最 大 的地 方 。
年, 出现 洪 涝 灾 害 2 8次 , 平均 19年一 次 。 .
地下饮 用水源受到污染。③ 地下水超采 , 水入 海 侵严重 。长期 以来 , 由于地 表可利 用水 资源不足
以及开发地下水成本低廉 ,造成地下 水超采 , 形 成超采漏斗和海 水倒 灌。全省 已形 成 1 6个地下
水 超 采 区 。总 面 积 150k ,超 采 总 量 42亿 0 mz .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杂粮作物Rain Fed Cr op s 2007,27(3):252~254 文章编号:1003-4803(2007)03-0252-03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于淑程,任 广(沈阳市水利局,辽宁沈阳 110011)摘要:针对辽宁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通过分析水资源特有的自然属性和辽宁省水资源管理发展的历程,阐述了适合辽宁省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即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B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水资源的保障。

21世纪,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将是水资源的分配问题。

因此,必须从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城乡水资源的管理问题。

所谓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即是对涉水事务实施统一管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实行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其核心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进行统一管理,根本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1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111 水资源管理状况111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特点辽宁省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水资源贫乏。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63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60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列全国第21位。

二是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全省最枯年与最丰年比值一般为2~4倍,东部地区的鸭绿江流域为4~6倍,而西部地区和沿海诸河为7~20倍。

在年内分配上,汛期水资源量所占比重大,为全年的70%~80%,其他季节仅为20%~30%。

三是地区分布极不均匀。

东部地区鸭绿江流域水资源最为丰富,占全省的25%,人均占有量4035m3;西部地区渤海西岸诸河、西辽河、青龙河流域水资源量最少,占全省的14%,人均占有量506m3;南部地区辽东沿海诸河流域水资源量占全省的23%,人均占有量1062m3;中部地区辽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量占全省的38%,人均占有量642m3。

19215327_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筑牢辽宁高质量发展水生态屏障

19215327_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筑牢辽宁高质量发展水生态屏障

Liaoning Economy近年来,辽宁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水资源配置、管理、保护和节约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河美的新辽宁,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辽宁省水资源、水生态面临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短缺的水资源、严重的水污染、恶化的水生态,正在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辽宁省水资源、水生态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一)水资源严重匮乏辽宁水资源总量,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全国调查为363亿m 3,2000年第二次调查为342亿m 3,2018年第三次初步调查评估为333亿m 3,不到40年水资源总量减少26.9%,人均水资源减少29.4%。

辽宁省水资源总量、地下水资源量分别列全国第25位、27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79m 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7%。

辽宁省中部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588m 3,西部地区人均占有量530m 3,均接近国际公认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 3为极度缺水地区的标准。

(二)水资源开发程度过高、生产效率偏低辽宁省总用水量131亿m 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3%,临近40%的预警线,但浑太河流域开发利用率高达60%以上,早已突破了预警线。

地下水超采现象依然存在,辽阳首山地区超采区面积124.7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3.4米。

全省地下水海水入侵区高达900多平方公里。

辽宁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高耗水、高污染产业比重大,用水工艺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

全省万元GDP 用水量为55m 3,发达国家为8~10m 3,是发达国家5~7倍;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为0.58,比先进国家低30%;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25m 3,也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三)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在一些地区,大量的工业废污水直接排放,达到了“有河皆污、有河皆脏”的地步,由于水体失去使用功能,已经危及到了公共水安全。

2018年,国家考核辽宁省的180个水功能区,有48个不达标,占26.7%。

辽宁省水资源开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辽宁省水资源开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辽宁省水资源开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梁文章
【期刊名称】《东北水利水电》
【年(卷),期】1999(000)011
【摘要】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1998年底,全省共完成防洪、灌溉排水、供水、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等各类工程11万多处,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143.7亿m^3。

存在的问题是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平衡,干旱缺水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解决的对策是:(地)加快以控制性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工程的建设;(2)推进节约用水工作;(3)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4)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等。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梁文章
【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海河口地区水行政与开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J], 李志强;朱衍海;王永献;刘建国
2.辽宁省辽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J], 杨绍南
3.辽宁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王颖
4.海河口地区水行政与开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J], 李志强;朱衍海;王永献;刘建

5.大庆油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J], 马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水资源瓶颈问题
的破解之路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辽宁省水资源瓶颈问题的破解之路
省水利厅李锋德
以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治水理念审视我们的治水实践,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水利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相比,水利的支撑作用和保障能力仍显不足。

制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的资源因素仍然是水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在看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还普遍存在着用水方式粗放、利用效率效益低下、浪费和污染严重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加剧了生态和环境的恶化。

最新的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省水资源总量仅为342亿立方米,列全国第21位;人均水资源仅820立方米,为全国的1/3。

按照联合国认定的人均 1000立方米以下为贫水区、700以下为严重贫水区的标准,我省除东部抚顺、本溪、丹东地区以外都属于严重贫水区。

而水的利用效率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省万元GDP用水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辽宁工业和生活用水虽然基本得到满足,但这是在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下实现的,其直接后果是主要河流断流,水质污染严重。

具体的说:
洪旱灾害的威胁依然严重。

建国以来,我省修建了大量的以水库、河道等为主的水利设施,无疑在多年的防汛抗旱中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看,防御洪水的能力还不高,主要是大中型河道防洪标准只有10~20年一遇,仍有60座大中型、174座重点小型水库还带病运行,农田排涝系统还很不完善。

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水污染及水生态问题严重。

有限的水资源却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并且出现了由支流向干流延伸,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由陆地向海域发展的趋势。

根据2008年河流水质监测显示,全省枯水期Ⅰ类河长仅占%;Ⅱ、Ⅲ类%;Ⅳ、Ⅴ类%;劣Ⅴ类%。

丰水期Ⅰ类河长仅%;Ⅱ类、Ⅲ类%;Ⅳ、Ⅴ类类%;劣Ⅴ类%。

某些地区地表水基本丧失饮用功能,而由于地下水过量超采,部分地区发生了地面塌陷、沉降和裂缝等地质灾害。

盘锦的苇田湿地和沈阳的卧龙湖湿地都在逐渐萎缩。

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全省还有土壤侵蚀面积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

因经济利益驱使的采矿业等破坏水土资源,导致生态失调,加剧了洪旱灾害和水质的破坏。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并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造一条新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思路“一节水二防污三调水”即先节水再调水先治污再调水。

关于节水。

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最直接最经济最合理的措施。

单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也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其意义绝不亚于修几座水库、干几个调水工程,其核心是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由若干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构成,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用户,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需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协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农业节水潜力是巨大的。

农业节水的第一个层次是农业结构调整;第二个层次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即提高植物本身光合作用的效率;第三个层次是节水灌溉,因地制宜的喷灌滴灌渗灌代替大水漫灌等落后的耕作方式。

灌区通往田间地头的末级渠系节水是灌区发挥整体节水效益的关键,抓好末级渠系节水将大大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工业与日常生活节水。

节水是防污的前提。

供一立方米水,产生0.8立方米污水;而一方污水,则需要10至20立方米清水才能净化。

除生活饮用水外,如绿化、美化、环卫等都可以利用再生水,有些工业用水也可以用再生水替代。

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节水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

严禁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

水价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管理起着导向作用。

应当确定不同条件下水的有偿使用的不同价格,用经济杠杆去调配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水价不能仅仅看做是投入产出的一种收益,更应该是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有效手段。

目前辽宁的水价偏低,水利工程水费、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等政策应及时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水价形成机制,对中水回用等节水行为实行鼓励和优惠,通过成本约束促进自觉节水。

关于防止污染与生态建设。

从治理污染向防止污染转变,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管理,这是解决水质性缺水的根本出路。

科学发展观要求,由过去只注重经济发展转变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

首先要把环保与经济融为一体,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面达标排放,消除点源污染,降低面源污染,使经济发展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即绿色经济;其次,要按照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要求,研究河流纳污能力,总量控制,限质限量排放。

这是融经济与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具体做法。

第三污水处理厂的合理规划、良性运行也是重要的现实问题。

第四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人工整治,使水土流失区具备可自我修复的临界条件。

第五充分利用雨洪资源。

洪水并非完全有害,它还是江河物质输移的载体,是维系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

洪水还是可利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水调度应由单纯的防洪减灾向利用洪水资源转变。

因地制宜的在山区、支流加强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防护治理。

不再简单地以排为主的抵御洪水,对洪水进行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洪灾损失最小化。

关于调水。

传统的思维是缺水时,首先想到的是上工程,要调水,科学发展观应该是:在节水防污措施取得明显效果还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时,通过建设蓄、引、提、排、灌等水资源配置工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成为必然。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按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对水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就叫水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实施的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就是我省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将基本解决辽宁中南部7城市近20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

辽西地区属于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

区域内的水资源不可能满足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科学论证,合理地实施跨流域调水,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解决辽西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从技术上讲,是不存在问题的,主要是经济问题,不仅是经济投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态效益和经济运行机制。

根据《松花江辽河流域规划》辽宁的水资源问题要靠调松花江水到辽河,才能解决。

调水不是无限的,最终还要靠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水的问题不仅仅是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

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水利工作中。

从控制洪水转向管理洪水,从治水为重转向人水和谐,从单纯注重工程建设向统筹考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体制改革转变,从追求工程效益最大化向兼顾生态环境综合效益转变。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防洪与防旱并举的方针,使工程建设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保护、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密切结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