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锦州水资源公报
辽宁省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田文英
( 上接第 33 页) 三 个 方 案 的 动 能 经 济 指 标 比 较 见 下表:
表 1 坎苏沟中游河段各梯级开发方案 投资及经济指标比较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1
河段总装机容量
MW 29. 85 28. 4 29. 45
2
多年平均发电量 万 kw·h 10787 9655 10249
力渠尽量要选用隧洞输水,以最大限度的不破坏 两岸山坡林地和植被,节约工程占地和保护环境; 水能开发采用梯级开发方式,各梯级间水位结合 选址要合理衔接,节约水头,提高开发水能资源 利用程度; 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注 意 留 足 减 水 河段生态需水。
3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 地下水水源地超采 辽宁省地下水水量超采区主要为地下水集中供
水水源地,过量开采造成的地下水超采,单个超采 区面积不大,但是超采区数量较多,总面积 2000 多 km2 。超采区主要分布情况为: 下辽河平原区的 辽河冲洪积扇、浑河冲洪积扇、太子河冲洪积扇、 海城河冲洪积扇、大小凌河冲洪积扇、黑鱼沟河冲 洪积扇等主要富水区的水源地; 辽西地区朝阳市、
·44·
程外,已有的城镇地下水取水工程全部限期关停; 除为保证用水安全必须转为应急备用的水源地地下 水取水工程外,现有的城镇地下水取水工程全部限 期封闭。 4. 4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减少农业用水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201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
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有所减少,地下水位略有下降,水资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1年全省总降水量为868.69亿m3,平均降水深597.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0%,比上年少39.3%,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年内分配 2011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7-8月降水量为339.5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3.2%;1-6月降水量为185.2mm,占全年降水量的31.0%,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8.8%;9-12月降水量为72.3mm,占全年降水量的12.1%,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41.8%。
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布看,全省各流域三级区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
其中,东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8.4%;比多年平均值少20%以上的流域还有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浑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5%-20%的流域有辽河柳河口以上、西辽河和滦河山区;比多年平均值少10%-15%的流域是沿渤海西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流域有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辽河柳河口以下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
从行政区分布看,除大连市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略多外,其它各市的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
大连市降水量为732.7mm,比多年平均值多 4.6%。
盘锦市和营口市的降水量为599.9mm和663.7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2.2%和4.3%。
辽阳市、鞍山市、沈阳市和朝阳市降水量分别为673.2mm、711.8mm、540.7mm和435.7mm,依次比多年平均值少7.2%、8.0%、9.7%和9.8%。
本溪市、丹东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9.4mm、898.3mm和485.9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1%、12.8%和13.8%。
阜新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396.2mm和494.4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17.7%和17.8%。
2005年锦州市水资源公报
锦州日报/2006年/3月/22日/第A03版新闻专刊2005年锦州市水资源公报2005年我市为平水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持平,比2004年减少1.3%。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7.1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了12.4%。
全市中小型水库蓄水量比去年略多,其中4座中型水库蓄水量共增加了1729万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位继续回升,全年总的供用水量少于去年,各河流水质与去年比较未见明显好转。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63.1毫米,折合水量为56.47亿立方米,是继2004年以来的第二个平水年。
全年1月到3月降水很少,其余时段降雨分布的比较适宜农时,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年内分配:5、6月份降水较多,尤其5月份是多年平均值的3倍左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9月至12月降水量偏少。
其中:1月至2月降水6.7毫米,与多年平均值持平;3月至5月降水16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一倍以上;6月至9月降水427.9毫米,与多年平均值持平,占全年降水量的68.8%;10月至12月降水23.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44.8%。
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布看,绕阳河流域平均降水量561.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3%,为平水年;大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528.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小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633.2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5.1%,为丰水年;沿海杏山地区平均降水量512.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4.4%,为偏枯水年份。
从行政区分布看,市区平均降水量为659.9毫米,为丰水年;义县平均降水量为588.2毫米,为偏丰水年;凌海市平均降水量为568.2毫米,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为平水年;黑山县、原北宁市降水量分别为528.5毫米、549.3毫米,属偏枯水年份。
(二)地表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径流量表示。
2005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7.17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71.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2.4%。
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1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是生态与环境的主要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由于锦州市的主要河流(大凌河、小凌河)已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使锦州市成为主要靠地下水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城市。
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锦州市建有大型地下水水源地二十余个,主要为工业和城镇用水服务。
大小凌河扇地上还分布有农业灌溉井650眼井。
随着对地下水的持续开采,受大、小凌河及污水灌溉的影响,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虽未影响使用,但地下水水质已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对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律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地下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超采、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今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避免地下水质进一步恶化,保持水源地的供水功能,使得保护好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具有重要意义。
2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资源基本情况2.1锦州市地下水类型及分布锦州地区西北部为不同时代、不同岩性构成的低山丘陵,东南部由第四纪不同成因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区,地下水就赋存在上述松散沉积物和各种岩石的孔隙、裂隙、溶隙中。
依地下水赋存介质的空间特点,全区地下水可分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碎硝岩类孔隙裂隙水。
2.2锦州市城区饮用水源地的分布及开采锦州市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的水源包括绥丰、博字、大凌河、何家信子、女儿河、南山、鲁屯、百股、新庄子、铁合金、石油六厂、开发区十二个水源地。
水源取水井群均分布在大、小凌河扇地上。
大、小凌河扇地位于凌海市南部,东有大凌河,西有小凌河,南临渤海辽东湾,总面积909平方千米,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同时在整个大、小凌河扇地内还有金城造纸厂、辽化、电厂和葫芦岛等水源工程,包括农业用水在内,年平均开采水量为3.35亿立方米/年。
锦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均为地下水水源地,水源工程运行情况良好。
2015年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Beij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5)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编委会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审定:张世清审核:戴育华审查:杨忠山技术负责:黄振芳公报编制:周铸李民诗刘文光焦忠志孙峰参加人员:戴岚赵茜白国营周东刘翠珠梁灵君王亚娟杜龙刚杨卓王林虎前言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2015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全市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依据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及《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2009)编制,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水质评价。
其中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是1956~2000年数据系列的平均值,地表水水质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下水水质评价依据《地下水质标准》(GB/T 14848-93)。
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26.76亿m3,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170. 5万人计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3m3,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
目录一、概述 (1)二、水资源 (2)(一)降水量 (2)(二)地表水资源量 (5)(三)地下水资源量 (8)(四)水资源总量 (11)三、水资源利用 (12)(一)供水量 (12)(二)用水量 (12)四、水质 (14)(一)废污水排放量 (14)(二)水质评价 (14)一、概述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83mm,比2014年降水量439mm多33%,与多年平均值585mm基本持平。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9.32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7.44亿m3,水资源总量为26.76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28%。
锦州水质调查报告
锦州水质调查报告锦州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治理成为了全球各地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锦州市的水质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锦州市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了解其水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采样、水质监测仪器测试、数据分析等。
我们选择了锦州市内的几个重要水源地、河流和水厂进行了采样,并对采样点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测试。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相关的历史数据和文献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锦州市的水质状况。
三、水质状况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锦州市的水质状况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水源地的污染情况。
由于周边的工业活动和农业生产,一些水源地受到了污染的威胁,水质指标不达标的情况较为普遍。
其次是河流水质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河流受到了大量的废水排放和垃圾倾倒,导致水质恶化。
最后是水厂的处理能力不足。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水量的增大,一些水厂的处理设备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无法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四、影响因素分析锦州市水质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工业和农业的污染排放。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废水和农药农化物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
其次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建筑工地和市政设施建设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此外,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也是水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改善建议为了改善锦州市的水质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水源地的保护。
加大对水源地周边的环境监测力度,限制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水源地的污染,确保水质的安全。
2.加强河流治理。
加大对河流的治理力度,加强废水排放和垃圾倾倒的监管,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
3.提升水厂的处理能力。
增加水厂的处理设备,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确保供水的安全。
4.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辽宁省2013年水资源公报
辽宁省水资源公报2013辽宁省水利厅2014年3月辽宁省水资源公报辽宁省水利厅发布一、水资源量2013年,全省降水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多于多年平均值。
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略有增加,地下水位变幅变化不大。
2013年, 全省降水总量1092.88亿m3,折合年降水深751.1 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8%。
时空分布差异大,汛期降水偏多。
年内分配2013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
6-8月降水量507.3mm,占全年67.5%,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4.5%;1-5月降水量96.6mm,占全年12.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13.0%;9-12月降水量147.2mm,占全年19.6%,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8.5%。
(降水量年内各月分配见图1)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区看,全省有5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2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有3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比多年平均值多40.0%以上的流域是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降水量为1049.9 mm;比多年平均值多20%-30%的有浑河流域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降水量分别为921.2mm和926.4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20%的流域是辽河柳河口以上和东辽河,降水量分别为721.4mm和804.8 mm;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的流域是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和辽河柳河口以下,降水量分别为817.5mm和549.7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流域为滦河山区、沿渤海西部诸河和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降水量分别为498.2mm、459.0mm和368.3mm。
从行政分区看,全省14个市级行政区,有7个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4个市降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有3个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比多年平均值多30%以上的是抚顺市,降水量为1027.5mm;比多年平均值多20%-30%的有大连市、铁岭市和丹东市,降水量分别为870.1mm、819.1mm、1261.2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20%的有本溪市、沈阳市和鞍山市,降水量分别为978.1mm、622.7mm、856.3mm;接近多年平均值的有营口市、辽阳市、阜新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0.7mm、779.9mm、497.6mm和527.2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有盘锦市、朝阳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536.7mm、413.4mm和500.1mm。
辽宁省重点区域供水保障思路与对策
辽宁省重点区域供水保障思路与对策杨丽娜【摘要】辽中南城市群和蒙东(东北)能源基地是辽宁省的重点区域,水资源作为基础资源对保障该区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分析了辽宁省重点区域供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区域供水保障的总体思路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并就保障供水安全提出具体对策措施.【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重点区域;供水;思路与对策;辽宁省【作者】杨丽娜【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工程技术审核与造价管理中心,110003,沈阳【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辽中南城市群和蒙东(东北)能源基地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008年以来,辽宁省陆续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及沈阳经济区战略,这些区域战略的实施为辽宁省经济振兴提供了新契机,水资源作为基础资源是保障该区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辽中南城市群由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大连、丹东、锦州、盘锦及葫芦岛等5座城市和沈阳经济区的沈阳、抚顺、鞍山、辽阳、本溪、铁岭、营口等7座城市及所辖地区组成,该区域在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辽宁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014年,区域内总人口为3 708.9万人,占辽宁省人口总数4 274.5万人的86.8%;城镇人口为2 386.5万人,城镇化率为64.34%;国内生产总值17 019.2亿元,占全省总数18 457.3亿元的92.2%。
蒙东(东北)能源基地涉及辽宁煤炭基地及辽河油田。
辽宁煤炭基地涉及抚顺、铁岭、沈阳、阜新等市的部分地区,辽河油田涉及沈阳、盘锦、鞍山、锦州等市的部分地区。
辽河油田和辽宁煤炭基地的能源供给为辽宁省经济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14年辽河油田、辽宁煤炭基地总人口分别为153.36万人、309.3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64.73亿元、1 193.36亿元。
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赵冬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24(52)2
【摘要】根据锦州市2015—2021年水资源数据,采用水生态足迹模型动态分析水生态盈余赤字、承载力和足迹变化趋势,并结合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压力指数探究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结果表明:2015—2021年锦州市水生态足迹整体呈减小趋势,从2015年的450.0万hm^(2)波动下降到2021年的388.6万hm^(2);降水量与水生态承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除2018年其它年份均处于水生态赤字状态;2015—2021年水资源压力指数均值2.53,水资源系统达到不可持续发展和不安全状态,应加强中水回用、实施现代化农业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
【总页数】5页(P44-48)
【作者】赵冬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水文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锦州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与建议
2.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大写蓝图谱华章强化领导者影响力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农水结合是灌区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浅谈监理日记的规范化管理渭南市水资源费征收应解
决的几个问题浅谈陕西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合理利用渔业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分析扶风县水利发展现状及对策汉阴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的思考以水养水自我发展一汉阴县南窑村人饮工程管理侧记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3.莱芜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4.平鲁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分析5.我国水资源动态演变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锦州市典型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锦州市典型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作者:孔瑾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08期摘要:指出了在水质的监测分析和科学研究中,地下水水质一直是反映居民饮用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对“十二五”期间地下水水质的监测数据,采用环境质量单项污染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并分析了锦州市饮用水水质环境现状。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质量;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中图分类号:X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050021引言锦州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偏西,为省辖市,总面积约为9925.34 km2,位于东经120°42′~122°36′、北纬40°49′~42°08′之间。
截至2015年,锦州地区水资源量为53610万m3,人均占有量177 m3/人,地下水资源量为42293万m3[1]。
为监测锦州地区地下水污染动态及掌握居民饮用水水质状况,地下水监测点位多布设在市区周围的饮用水源地。
监测频次为5月份采样一次,监测项目为22项。
2监测结果“十二五”期间,共对锦州市典型区域地下水采样分析,监测结果见表1。
3结果评价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GB/T14848-93《地下水水质标准》[2]中Ⅲ类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污染指数法[3]。
(1)单项污染评价。
计算公式:Pi=XS0,其中:pH值的单项污染指数为:Pi=|X-|S2-,=S1+S22式中:Pi为单项污染指数;X为某一评价参数的实测浓度;S0为某一评价参数的标准值;S2、S1 为pH值标准值的上下界限值;为pH值背景值的上下界限的中值。
(2)综合污染指数。
计算公式:P=∑ni=1Pi。
评价结果见表2,依据表2的评价结果可知,单项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六价铬26.86、锰3.33、氨氮1.77、硝酸盐1.55、挥发酚1.50;锦州地区典型区域地下水各项指标污染分担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六价铬66.84%,锰8.29%,氨氮4.40%,硝酸盐氮3.85%,挥发酚3.73%。
2015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军转张为臻军转公选军转论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8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971亿元,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8亿元,增长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3元,均增长10.1%。
(一)狠抓经济运行,稳增长扎实有效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落实市领导包扶重点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举办地工产品产销衔接会等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锦州石化280万吨柴油加氢、天龙20万吨差别化纤维等84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城市分布式建筑光伏电站示范项目通过省验收。
5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完成销售收入1271亿元,增长6.5%。
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2户。
实施企业并购项目4个。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
服务业拉动作用增强。
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
中央十里商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北普陀山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获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6个省级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亿元,增长20%。
“夜经济”持续升温,“老锦州食坊”和“凌河美食街”建设全面启动。
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9.6%和15.7%。
完成房地产投资20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销售额160亿元。
设立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22.5亿元。
会展业实现交易额50亿元,增长20%。
温泉、沟域、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北镇观音阁和青岩寺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
关于“遏制水生态环境恶化,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关于“遏制水生态环境恶化,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发表时间:2019-07-31T10:17:48.26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都首健[导读] 两年来锦州市委、市政府为实现天蓝、水绿、土净,美丽锦州的目标,确立了全面实施生态立市的战略理念。
辽宁省锦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锦州121013一、深刻认识我市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
进入廿一世纪以来,我市的水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1)水资源总量大幅度下降。
2001年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时,锦州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03亿,人均455,这个数据在当时为全省人均资源量的55%,已属缺水地区;到了2005年水资源总量就降到了12.99亿,最近两年降幅就更加严峻了,2014年为6.58亿,2015年为5.36亿,比多年平均值减少61.8%;依据锦州市近几年的《水资源公报》可看到我市的资源总量、降水量、地表水、地下水全面下降的状况。
见下表(2)沟塘湿地锐减,河流干枯断流,原水生态系统被肢解:主城区除小凌河、女儿河之外,百股河、常屯河、八一河、小扒沟河四条水系,已有两条消失,多处沟塘、洼地、河滩湿地随着城市改造和开发而消亡。
河流截弯取直、湿地填埋、明渠改暗渠,地面硬化,水面减少,使原水生态循环体系发生了改变。
地表水的 “渗”、“蓄”、“滞”功能大幅度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地下水源的补充。
锦州的母亲河——小凌河已处于半年断流无水的状况。
(3)城市的排水体系滞后。
雨季桥洞和低洼处内涝时有发生,北高南低的地形,加上沈山铁路的阻隔,南北几条主要干道均采取下穿形式通过。
由于铁北缺少“蓄”、“储”、“滞”水设施,几处水渠排洪能力有限,使瞬间雨水大量涌向桥洞和洼地,造成年复一年的内涝忧患。
(4)黑臭水体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全面的治理。
我市还有污染水系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就直接排到小凌河水系,如八一水渠、常屯河和下游的百股河,在地表水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黑臭水体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2015年度辽宁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报告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2015年度辽宁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6.11.17•【字号】辽环函〔2016〕307号•【施行日期】2016.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2015年度辽宁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报告环境保护部: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4号)要求,我厅开展了2015年度地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现将评估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评估范围本次评估包含14个地级市6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二、评估结果(一)水质状况评估结果2015年度,辽宁省6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开展水质监测的水源64个(锦州市百股水源,因停止供水而未开展水质监测),水质达标水源61个,占监测水源的95.3%;达标总水量137223.93万吨/年,占监测水量的98.7%;达标水源涉及的服务人口3747.3万,占监测水源总服务人口的94.9%。
3个水质不达标水源(2个为湖库型水源,1个为地下水型水源)占监测水源的4.7%;不达标水量1855.31万吨/年,占监测水量的1.3%;不达标水源涉及的服务人口202.7万,占监测水源总服务人口的5.1%。
3个水质不达标水源为辽阳市汤河水库水源、首山水源和葫芦岛市乌金塘水源。
辽阳市汤河水库水源为湖泊型水源,不达标因子为锰,11月份出现超标现象,超标倍数为0.89,超标原因是地质因素造成的。
辽阳市首山水源是地下水型水源,不达标因子为锰,分别于8、11和12月份出现超标现象,最大超标倍数为13,超标原因是地质因素造成的。
葫芦岛市乌金塘水源为水库型水源,不达标因子为钼,1-12月份全年均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8.31,超标原因是乌金塘水库上游地区钼矿开发所致。
锦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锦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张海良【摘要】从水资源、水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三标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锦州市水资源状况.结果显示:锦州市2015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于\"一般\"的状态,文章采取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二级综合评价模型表现出较强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可为锦州市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一定决策依据.【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9(047)003【总页数】4页(P178-181)【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锦州市【作者】张海良【作者单位】锦州市锦凌水库管理局,辽宁锦州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90 引言近年来,因水体污染、局部过度开采、水生态环境恶化、用水效率低等因素作用水资源系统已面临严峻的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阻碍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研究,对于促进水环境系统良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涉及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需要从多个属性和特征对用水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系统的度量,不仅要考虑水资源利用的持久性、连续性,而且还要满足当前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用水需求[1]。
针对水资源可持续问题,水文学者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的指标体系和理论方法,如葛永铭[2]等以湖州市为例,根据能值理论水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的探讨;韩大军[3]等以湖州市为例在详细分析了水资源开采现状和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和措施;童亿勤[4]等学者利用生态足迹法,分别对浙江省的发展可持续性进行了客观定量的分析。
通过对目前已有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主要存在人为主观赋权偏差以及评价等级分辨率较低的问题,而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为多个非线性指标的组合问题,采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法通常因数字化限制,而很难准确的找出数据的内在规律。
锦州市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锦州市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锦州市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由昆,范维利,谭笑,傅金祥
【摘要】摘要目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锦州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锦州市的用水现状,从水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等角度综合评价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为锦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锦州市水资源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水文数据等,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和数据整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锦州市水资源现状,采用“虚拟水赤字评价方法”和“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分别从广义和狭义水资源的角度对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锦州市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从广义水资源角度看,除了2014年和2015年特枯水年时,水资源严重不足;2011—2013年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发展仍处于可支撑的范围;2011—2013年区域水资源对虚拟水的生产和消费均处于可支撑状态;2014年和2015年锦州市的水资源量不足以供给城市的生产生活、消费和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由于水资源的不足,锦州市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超采,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造成了水量及水质的破坏.结论锦州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已经严重不足,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找到合理利用绿水资源的科技手段,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锦州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到提升.【期刊名称】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9(035)003
【总页数】8
【关键词】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虚拟水理论;水足迹;锦州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重大专项治理项目(2014ZX07202-011) 近年来,辽宁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3,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
精选-城市规划-2015市水资源公报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 长江下游北岸,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等特点。
全境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分别为山地、丘陵和沿江平原。
全市辖八县(市)、三区,总面积15398 平方千米,山丘面积10064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5496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4568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3971 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363 平方千米。
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613.2亿元(当年价),全部工业增加值727.20亿元(当年价)。
安庆市耕地面积671.7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90.5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41.04万亩。
年末常住人口543.6万人。
1、降水量2015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609.2毫米,比常年值(1956~2000年系列,下同)偏大13.77%,较上年偏大0.90%,属丰水年份。
2、水资源量201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23.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8.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1.76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4.30亿立方米。
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289.4立方米。
2015年全市长江过境水资源量8919.00亿立方米(大通站资料)。
2015年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1.09亿立方米;沿江主要湖泊年末蓄水总量7.88亿立方米。
3、水资源开发利用2015年全市供水总量27.02亿立方米,用水耗水量14.25亿立方米。
2015年全市人均用水量497.1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67.5立方米,不含火电企业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47.6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351.2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49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45.0升/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3.0升/日。
4、水质2015年,对全市境内6条主要江河及4个湖库进行了采样监测,覆盖辖区19个一、二级国家及省级水功能区,水功能区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限值测次所占比例为86.4%,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26•【字号】锦政办发〔2017〕75号•【施行日期】2017.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锦政办发〔2017〕75号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锦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7月26日锦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15〕47号)、《辽宁省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辽环发〔2015〕32号)精神,参照《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州市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锦政办发〔2015〕120号),进一步明确锦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下简称水源保护区)涉及到的县(市)区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环境监管主体职责,确保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全覆盖,建立水源保护区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结合锦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际,制定水源保护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创新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体制机制为切入点,按照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督、辖区内负有环境监管职责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以解决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中存在的盲区死角为重点,形成“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从源头减少环境安全隐患,提升水源保护区环境质量,为实现锦城居民安全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水资源公报2015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
从水资源分区瞧,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
从行政分区瞧,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与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与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与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
从水资源分区瞧,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
从行政分区瞧,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与江苏分别偏多127、2%与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与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20°43′~122°36′,北纬40°48′~42°08′之间,东与盘锦、鞍山、沈阳三市相接,南临渤海辽东湾,西与葫芦岛市毗邻,北与朝阳、阜新两市接壤。
锦州市东西长143km、南北宽114km,海岸线124km。
下辖凌海、北镇、黑山、义县4个县(市)及古塔、凌河、太和、滨海新区、松山新区5个区,行政面积10,027km2,人口305.9万人,是辽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河流及水利工程按照水利普查,锦州市共有大中小河流76条,大中小水库工程27座。
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00km2大型河流有3条,流域面积3000~5000km2中型河流有4条,流域面积50~1000km2小型河流69条。
大型河流有绕阳河、大凌河、小凌河;中型河流有东沙河、西沙河、女儿河、西河。
其中有大(2)型水库1座为锦凌水库,中型水库3座为龙湾、老龙口、靠山屯水库,小(1)型水库11座、小(2)型水库12座。
(三)水资源分区按照辽宁省水资源,锦州市水资源分区可划分为流域分区4个、行政分区5个。
水资源行政分区:黑山县、北镇市、凌海市、义县及市区;水资源流域分区:绕阳河、大凌河、小凌河及沿海。
(四)2015年水资源概况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361.0mm,较多年平均值偏少35.9%,比上年偏少4.7%,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
201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53609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61.8%,比上年减少了18.6%,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3067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44407万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3865万m3。
2015年全市总供水量86420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13476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71890万m3,中水回用等水量1054万m3。
2015年全市总用水量86420万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53644万m3,林牧副业用水量8692万m3,工业用水量11657万m3,城镇公共用水量3799万m3,居民生活用水量8395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233万m3。
2015年全市实际耗水量56315万m3,综合耗水率65.0%。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36099万m3,林牧副业耗水量8024万m3,工业耗水量4865万m3,城镇公共耗水量1762万m3,居民生活耗水量5336万m3,生态环境耗水量229万m3。
2015年末全市大、中型5座水库总蓄水量为2985.1万m3,比年初蓄水量减少456.9万m3,水库整体蓄水量严重不足。
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地下水位全部呈下降趋势,平原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69m左右。
2015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情况:大凌河评价河段全年水质为Ⅳ、Ⅴ类水质;小凌河评价河段锦凌水库以上水质较好为Ⅱ类水质;以下锦州段为劣Ⅴ类水质。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1、降水量及雨情概述2015年全市各地区降水量普遍大幅减少,全市发生了自1951年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根据辽宁省锦州水文局所属雨量观测站数据统计: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361.0mm,折合水量35.37亿m3,比2014年偏少4.7%,较多年平均值偏少35.9%,属于枯水年份。
2015年锦州地区降水量是自1951年至今有降水连续观测资料65年以来排名第6的枯水年份。
区域内降水分布不均,多属局部暴雨。
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日数为58天,观测降水日数最多站为黑山县白厂门站,共计71天;最少为凌海市凌海站46天。
各雨量站年降水量在279.6~473.7mm之间,最大年降水量为大凌河流域义县高台子站473.7mm,最小年降水量为绕阳河流域凌海枣坨子站279.6mm。
2015年全市最大降雨过程发生在7月28~30日,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2.3mm,其中最大点雨量为义县阎家屯站161.0mm。
全市最大1小时点雨量发生在7月28日大凌河流域义县花尔楼站为84.2mm,最大1日点雨量发生在7月28日绕阳河流域北镇市沟帮子站为127.6mm。
从降雨年内各月分布图可以看出:全年降水量最小的月份是12月,降水量为1.1mm,占全年的0.3%;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6月,降水量为104.0mm,占全年的28.8%。
全市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降水量为327.5mm,占全年降水量的90.7%,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减少35.4%,比同期2014年减少6.0%。
其中主汛期6~8月降水量为217.1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1%,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减少42.6%,与同期2014年降水量持平;1~3月降水量为13.6mm,占全年降水量的3.8%,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增加3.0%,比同期2014年增加6.6%;10~12月降水量为19.6mm,占全年降水量的5.4%,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减少55.0%,比同期2014年增加11.9%。
2、地区分布(1)行政分区全市各县及市区平均年降水量介于340~400mm之间,较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少27.1%~39.6%。
最大降水量为义县392.2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7.1%,比去年增加3.5%;最小降水量为黑山县341.5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9.6%,比去年减少4.9%;北镇市、凌海市、市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70.3mm、344.3mm、364.0mm,较多年平均值分别减少36.9%、39.6%、35.4%。
(2)流域分区全市各流域分区平均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沿海流域降水量362.7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最大为39.5%,比去年平均值减少26.4%;绕阳河流域平均降水量362.5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6.2%;比去年平均值减少2.8%;大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358.7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6.3%,比去年平均值减少4.6%;小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361.2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4.4%,比去年平均值减少7.1%。
3、多年变化分析综合对比近期锦州市2005~2015年降水量多年变化可以看出,自2005年至今,总体上降水量围绕多年平均值上下摆动,小范围特征为2005~2007年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值;2008~2012年降水量在多年平均值上下均匀跳动;2013年以后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值,2015年降水量为近期最小。
(二)地表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径流量表示。
2015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23067万m3,折合年径流深23.5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71.8%,比去年减少25.3%,属于枯水年份。
根据辽宁省锦州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监测数据:绕阳河流域羊肠河司屯水文站本年最大流量10.2m3/s,实测径流量1166万m3,在45年资料系列中排位第34。
大凌河流域义县水文站本年最大流量153.0m3/s,实测径流量14010万m3、在实测33年资料系列中枯水排位第2。
大凌河凌海水文站本年最大流量116.0m3/s,实测径流量29240万m3,在实测55年资料系列中枯水排位第6。
大凌河支流复兴堡水文站本年最大流量119.0m3/s,实测径流量11660万m3,在实测61年资料系列中枯水排位21。
小凌河缸窑口水文站本年最大流量5.92m3/s,实测径流量1188万m3,在实测59年资料系列中枯水排位第1。
小凌河锦州水文站全年河干,在62年资料系列中枯水排位第1。
其中绕阳河四家子水文站8月15日至12月31日河干;绕阳河支流东沙河胡家水位站9月1日至12月31日河干;小凌河缸窑口水文站8月15日至12月9日河干。
2、地区分布(1)行政分区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各县(市)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均有大幅减少,减少值介于48.2%~83.5%之间。
黑山县地表水资源量为7330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8.2%,比去年增加17.0%;北镇市地表水资源量为3891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67.2%,比去年减少8.7%;义县地表水资源量为6190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72.8%,比去年减少20.3%;凌海地表水资源量为4858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82.8%,比去年减少54.3%;市区为799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83.5%,比去年减少59.0%。
(2)流域分区全市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值介于54.1%~93.2%之间。
绕阳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2091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54.1%,比去年增加2.5%;大凌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6702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76.8%,比去年减少30.0%;小凌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4089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82.9%,比去年减少53.4%;沿海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85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93.2%,比去年减少74.5%。
(三)地下水资源1、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降水、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水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2015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42293万m3,比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减少51.9%,较去年减少14.0%。
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4238万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46226万m3,山丘区和平原区重复计算量为18171万m3。
2、地区分布(1)行政分区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各县(市)区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均有大幅减少,减少值介于44.3%~56.7%之间。
黑山县地下水资源量为12674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9.2%,比去年减少13.0%;北镇市地下水资源量为9604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4.3%,比去年减少11.0%;义县地下水资源量为4796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54.6%,比去年增加24.0%;凌海地下水资源量为14414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56.7%,比去年减少23.3%;市区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54.7%,比去年减少31.1%。
(2)流域分区全市各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值介于47.5%~61.9%之间。
绕阳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4434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7.5%,比去年减少13.6%;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12234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59.5%,比去年减少6.8%;小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5212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7.9%,比去年减少25.6%;沿海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413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61.9%,比去年减少46.4%。
(3)地下水动态根据辽宁省锦州水文局所属地下水监测站数据统计: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地下水位年末、年初相比全部呈下降趋势,平原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69m左右。
其中黑山县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52m,下降最大站点为司屯站0.95m;北镇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78m,下降最大站点为中安站1.21m;义县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36m,下降最大站点为前杨站0.80m;凌海及锦州市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60m,下降最大站点为大明屯站1.6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