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所部属高校毕业生2020就业与专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 所部属高校毕业生2020 就业与专业

相关度提升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75 所部属高校毕业生2015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提升,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75 所部属高校毕业生2015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提升

近日,75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了各自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梳理这些数据时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北上广深就业比例减少,毕业生回流中西部;学校特色决定毕业生行业流向;创业潮影响毕业生创业并已初具规模;金融业依旧高薪、信息产业和制造业需求大。

北上广深就业比例减少,毕业生回流中西部根据北京大学的报告显示,毕业生在就业地的选择上第一次发生变化。本

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选择留京工作的比例分别为45.86%、

48.84%和47.27%,均未超过半数;而到东北、中西部地区工作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比例均突破了10%,其中,博士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占25%以上。

上海交通大学的报告也显示,在2015年毕业的8397 人中,有六成进入中西部和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华东理工大学2015 年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较2014 年增加3.02 个百分点。

中西部院校更是如此。依赖于学校所在地的优势,武汉大学2015 年毕业生就业分布集中的省份主要为湖北(26.40%),广东次之。

四川大学2015 届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63%,其中包括留在四川省内(43.93%)的毕业生,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为11.06%,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为24.26%。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川大毕业生仍以在省内就业为主,但到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省市就业的毕业生较2014 届上升了 4.3%。这一特点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生身上尤为凸显。该校报告显示,2015 届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最多,达到46.52%,并且主要在陕西省内就业。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发布的《2015 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从侧面反映学生出省

就业意愿普遍不高。近六成的毕业生仍以陕西省内为就业首选,尤其是西安地区,

省内就业压力巨大。

毕业生在就业地的选择上也受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

西南交通大学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的地域分布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布局吻合度较高。其中毕业生签约主要在大西南综合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占就业总人数的44.20%;其他就业地呈现出多元化,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都有分布。

不过,由于东部地区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不少毕业生依旧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复旦大学报告显示,在2015 年毕业的7677 人中,超过八成以上毕业生在京、沪、粤三地就业。中山大学毕业生中有

78.9%的人在广东省内就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两市。

创业潮影响毕业生创业并已初具规模

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影响,75 所高校毕业生中,均有不同比例的人选择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不同地域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的创业行业也明显不同,带有很强的地域属性。

比如,借助于北京文化产业功能的定位,北大、清华、中传三所高校的毕业生创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新媒体和文化创意领域。

北京大学2015 年毕业生中,创业人数较2014 年增长一倍以上,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比例最高,占37.04%;其次为教育类企业,占

22.22%。中国传媒大学2015 年本科毕业生中创业的为25人,实体创业占36%,工作室创业占64%,较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的创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工作室形式运营。92%的创业企业(工作室)与文化产业相关,并且集中于北京。上海交通大学报告直接创业毕业人数达到28人,产生了27 家创业企业。据统计,这27 家创业企业大多数集中在信息科技领域,还有少数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文化传媒领域。

不过,与本科生创业尚在摸索阶段不同,硕士研究生创业比例较高且趋向成熟。中国传媒大学报告显示,硕士研究生创业的25 人中,实体创业占86%、工作室创业占16%、网络创业占8%。而清华大学直接创业的60 名毕业生中,主要为硕士毕业生,集中在新媒体、互联网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让人意外的是,重庆大学2015届毕业生创业和参与创业人数达19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71%。这些创业主要涉及批发和零售业(31.41%)、教育(18.32%)、住宿和餐饮业(10.99%)等。

学校特点决定毕业生行业流向

记者在梳理75 所高校毕业生流向时发现,学校的特点和属性基本决定了毕业生的行业选择。比如作为为东北地区输送人才的吉林大学,其2015 年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行业、航空工业、通讯行业、银行业、能源领域、粮食生产领域等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些领域就业的毕业生占60%以上,带有明显扶持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色彩。

专业属性较强的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签约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娱乐、信息传输等行业。受益于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势头,其硕士毕业生在网络新媒体的就业人数也较多。

而作为综合性研究型院校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其毕业生的行业流向则有不少共性。比如,金融业成为 3 所高校毕业生的首选行业。其中,北大为6.50%、清华为19.1%、复旦为

20.92%。教育、信息行业也是三校毕业生的主要选择。

有意思的是,清华毕业生和北大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前五名行业一模一样,分别为教育、金融业、信息行业、科研技术与服务和公共社会组织,只是排位略有不同。从行业薪酬来看,金融业仍然是“多金”行业。其中,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尤为亮眼。该校的报告显示,该校2015 年毕业生的平均税前月薪达到6940 元,比2014年上涨了755元。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6373元,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7493 元,博士毕业生平均月薪7996元,这还不包括主要补贴和各项福利。

其他一些中西部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则趋向一个相似的区间。比如兰州大学和四川大学毕业生的薪资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和5000〜8000元这两个区域,硕士生比本科生薪酬略高。

尽管我国目前面临着产业升级,实体经济滑坡的情况,但从75所高校的报告上看,制造业仍是吸纳毕业生主要行业。华东理工大学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和制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