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贲友林《三位数连加》教学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贲友林《三位数连加》教学赏析

《三位数连加》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的教学内容。贲友林老师施教的的几个精彩片断与感悟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教学片断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作一组口算题。

6+9 7+6 8+8 3+9+4 4+8+8 6+8+9

4+7 9+8 7+9 3+9+7 4+6+8 6+8+2

学生视算笔答。开火车报得数,其余学生核对。

师:3+9+4,你是怎样口算的?

生1:3+9=12,12+4=16

师:3+9+7呢?

生2:3+9=12,12+7=19

生3:9+7=16,16+3=19

生4:3+7=10,10+9=19

师:那你觉得怎么算比较快?为什么?

生5:第三种算法,因为3+7正好等于10。

师:4+6+8,怎么算?

生6:4+6=10,10+8=18

师:最后一组谁来说说怎么算?

生7:6+8+9,从左往右算先;6+8+2,先算8+2=10比较容易。

师:看来,同学们的口算水平在不断提高。这节课,我们接着探讨有关几个班“借书”的问题。

(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自己读一读问题,想一想该如何列式?

你觉得今天学习的计算有什么特点?

生:今天学的是三个数相加,前几节课学的是两个数相加。

生:今天学的是三位数连加。

师:这两位学生说的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板书课题)

【感悟】:莎士比亚说过:“简洁出自智慧”。教学亦是生活,上课如过日子,简单有效才是真。有些老师片面的认为,只有重现生活场景,或是创设童话情节,才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情境教学。于是,无论什么课堂,各种亦真亦假的场景一一粉墨登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其实,有效的课堂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在于额外附加些什么。贲老师的课伊始,视算笔答便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唤醒学生处于“休眠”中的旧知识,激活他们的计算思维状态,吸引他们对加法计算的关注,营造了积极发展的认知态势。主题图“几个班借书”的引入与介绍亦突破了以数学知识表达教学内容的常规,学生

在自我概括中学会了分析、比较,从而提高了数学认知水平。整个课堂导入就是这样简洁、直接而有效。

教学片断二:提出问题,探求新知

师:大家能直接口算出这三个数连加的和是多少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算?

生:用竖式计算。

师:大家会用竖式计算吗?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学生计算的情况,请写出不同的竖式得学生在黑板上

板演。

生1:85 228 生2: 85

+143 +1 26 +143

228 354 228

+1 26

354

生3:85 生4:85

143 + 143

+126 +126

354 354

师:大家能看懂这四种写法吗?他们算得结果都是354,和你算的一样吗?

我们比一比,这四种算法,他们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感悟】:贲老师在教学连加竖式之前,先由学生交流自己的“竖式”。让“方法”与“观点”碰撞、“经验”与“创造”共舞,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法支持。由于学生的教学基础不同,所出现的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知道和价值引领,组织学生比较,交流,初步感悟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正如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是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前提。

师: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种算法,过程清楚。

生2:第二种算法比第一种简单,我喜欢第二种。

生3:我喜欢第三种算法,因为第三种算法只列一个竖式,算起来比较快。

师: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在计算时,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不过,第三种算法是今天新学的,大家能掌握吗?你能用这样的算法解决新问题吗?

【感悟】:教师尊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采用不同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各行其事呢?贲老师的课堂教学明确告诉我们:出现算法多样化之后,只有教师趁热打铁的追问,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的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对原有的方法作出“扬弃”,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上一个台阶。正所谓

“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叶澜教授)”

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只有“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又何来“第三种算法”的发展呢?课堂中如果失去了教师对学生的有价值的引导,那剩下的往往只有虚假的主体性。

教学片断三:练习巩固,指导反思

师:请大家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三位学生各口述一题计算过程,其余学生核对。师:全对的同学为自己鼓鼓掌!出错的同学请根据自己的错误提醒大家,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把几位学生算错得题目抄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口述计算时的注意点,教师用红粉笔在错误处圈划。

生1:计算十位、百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能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生2:满十进一,满二十进二。

生3:三个数相加要算对。

生4:进2不能写成进1。

师:几位出错的同学很诚实,而且提醒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我们在计算时还要注意……

【感悟】:错误是一个没有被发现的宝藏,利用得当,就会产成巨大的财富,为我所用。课堂中贲老师请“出错的同学根据自己的错误提醒大家,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使得课堂因错误的产生而生成、继续.不仅计算过程中注意点的总结因此而水到渠成,做错题的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也因此而学会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错误资源的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几位出错得同学很诚实”表现了教者对学生的差错怀着平和、宽容的心态去正视和理解。面对错误常常只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就会另辟蹊径、不落俗套,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新意,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将这些错误转变成五彩缤纷的“精彩”。

都说计算教学难,难就难在它不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算法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计算的价值。计算课一直在大型的观摩活动中缺席,还因为它不象其他课那样具有观赏性。而贲老师的课堂让我们领略这边独好的风景,让我们惊奇的发现枯燥的计算教学原来也可以演绎得如此美丽。其实,不管是传统的课堂、新理念的课堂,还是将来的课堂,它都可以不新奇,但一定飘扬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