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掌握主要的解放战争的历程和重要的决策;
3. 更深入地理解解放战争对中国社会和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解放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地点;
2. 解放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意义。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教材和教辅资料;
2. 课堂活动设计及相关练习题;
3. 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四、教学过程
1. 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
通过课件和教材,简要介绍解放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让学生了解中国解放战争的重要性。

2. 主要事件回顾(20分钟)
让学生回顾解放战争期间的主要事件和地点,深入了解解放战争的历程和进程。

3. 重要决策讨论(15分钟)
根据教材,引导学生讨论解放战争期间的重要决策,并探讨这些决策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4. 影响和意义分析(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解放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的影响和意义,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通过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检验他们对解放战争的理解程度。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反馈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及时反馈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次解放战争复习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祝教学顺利!。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标要求】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培养学生动手和应用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成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和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教学难点】分析国民党垮台的原因,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新课导入】学生朗诵: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教师:这首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仅表明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表达了统一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独立完整这样一种心声。

渡江战役如何发起?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怎样解放的?下面我们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课探究】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教师:(展示图片与材料)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

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出现的新面貌主要是: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

第五单元⼈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第五单元⼈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第17课内战烽⽕中考⽬标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知道刘邓⼤军挺进⼤别⼭和⼈民解放战争转⼊战略反攻。

知识点整理:⼀、重庆谈判1、背景:⑴抗⽇战争胜利。

⑵全国⼈民渴望和平、民主。

⑶以蒋介⽯为⾸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民的内战。

2、蒋介⽯邀请⽑泽东谈判的原因⑴为了进⼀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⑵为了欺骗⼈民。

3、⽑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的⑴为了尽⼀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⑵戳穿蒋介⽯假和平的阴谋。

4、谈判时间:1945年8⽉⾄10⽉5、中共代表:⽑泽东、周恩来6、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协定”7、认识: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努⼒。

⑵国民党统治的本质是独裁和内战。

⼆、挺进⼤别⼭1、时间:1947年夏2、主要领导⼈:刘伯承、邓⼩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3、出发地点:⼭东西南4、进攻地点:⼤别⼭地区5、选择⼤别⼭地区进攻的原因:敌⼈兵⼒空虚★6、意义:⑴⼈民解放军转⼊战略反攻。

⑵开辟了⼤别⼭根据地。

⑶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南京和武汉。

第18课战略⼤决战中考⽬标要求:了解三⼤战役和渡江战役;分析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整理:⼀、三⼤战役1、背景:(3)主⼒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从1948年9⽉到1949年1⽉。

3、主要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

4、概况:5、意义:(1)国民党军队的主⼒基本上被消灭;(2)⼤⼤加速了⼈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1、时间:1949年4⽉。

2、⼈物:中国⼈民解放军。

3、战果:(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22⽇,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三、⼈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

2、中国共产党在⽑泽东的领导下,战略决策正确。

(如在适当的时候进⾏了战⼒量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3、⼈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学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❶教学分析➷教学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教学难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图片——圣地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

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毛泽东在此指挥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是从这里启程赴北京筹建新中国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

提示: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中国土地法大纲》3.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4.展示材料: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材料二: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5.问题思考: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提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目标导学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教师讲述: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随后,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共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进入被动防御作战。

提示:①东北是我军在兵力上唯一超过敌军的一个战场;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占领地区狭小,补给困难;③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④东北的工业相对发达,可以用它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4.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决北平?5.教师归纳:①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不受破坏;③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1.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3.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4.1945年8月,毛泽东在谁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会后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文件?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6.全面内战爆发后7.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是:跟踪检测一1.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苏联2.1945年8月,人们的目光聚集重庆。

此时此地发生的大事是()A.国民政府迁都重庆B.国共两党重庆谈判C.政治协商会议开幕D.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3.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主要将领是()A.刘伯承、邓小平B.毛泽东、周恩来C.彭德怀、贺龙D.朱德、刘少奇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托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第二部分:战略大决战(一)“三大战役”知识点:1.战略决战前,敌我双方的力量发生了什么变化?2.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是指:、、。

(二)“渡江战役”知识点:1.1949年4月,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战役开始命令的领导人是、2.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统治中心(城市)宣告解放。

3.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4.分析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

A.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B.解放了南京;C.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三)探究与交流:1.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1)国民党发动内战是非正义战争;(2)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3)蒋介石不懂军事(4)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5)国民党指挥失当(6)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少数人的利益,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2.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解放战争是反对内战的正义战争; (2)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最关键的)(3)解放军将士英勇善战; (4)革命力量团结一心; (5)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跟踪检测二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A .东北人民解放军B .中原人民解放军C .西北人民解放军D .华东人民解放军2.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3.平津战役后,北京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A .张学良B .李宗仁C .傅作义D .杨虎城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最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 精品

最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 精品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丰南区大新庄镇大新庄中学王老师一、背景描述:1、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容,共两课即第17课“内战烽火”和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意义深远。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

国民党发动内战后,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过程,最后推翻了国民政府,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学生分析:(1)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并且借用图片、音乐、视频资料制造意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2)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学生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初步学会在历史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合作探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②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③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①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②掌握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的变化情况,分析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并取得了最终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复习课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复习课

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梳理教材、分析时局,掌握重庆谈判与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史实。

2.人民解放战争阶段特征与进程,包括内战全面爆发、防御(转战陕北)、战略进攻(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及伟大胜利(渡江战役)等知识的梳理、复习与巩固。

能力训练与过程方法1.结合重庆谈判背景,探讨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原因,进而理解抗战胜利后复杂局势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努力,综合分析、理解及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提高。

2.引导观察图片、地图等材料,培养学生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信息能力。

3.通过对解放战争进程及大事的复习,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提高,认识中共战略、方针的正确性。

联系近现史,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的台湾问题是内政。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清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反动本质;只有共产党才能代表人民利益和历史发展方向。

2.内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要珍惜、维护和平民主;认识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3.学习伟人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胜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解放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意志;认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二、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解放战争进程如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等。

三、教学难点理解“挺进大别山”的正确性及是战略进攻的开始;对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讲解、引导、启发、自主学习与讨论等多种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具准备白板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上课。

二、提问、导入:抗战胜利了,中国向何处去,是和平建国、实现光明前途或是继续黑暗前途,成为历史抉择。

经过八年抗战,全国人民希望和平、民主。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民主,重大事件是什么?(争取和平民主重庆谈判)一、重庆谈判1.指导看练习、指导做题,指导矫答、答疑。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主要讲述了1945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解放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分析战争进程、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尚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实例和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进程、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掌握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放战争的背景、进程、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战争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战争进程、英雄人物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相关内容。

2.多媒体课件:战争场景、英雄人物图片、战役地图等。

3.教学资源:相关历史文献、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战争场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进程、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_教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_教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考纲要求:1、识记: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史实。

2、理解: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复习目的要求:通过知识归纳,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概貌;通过问题探究,深入理解本单元的主要问题;通过精题训练,牢固掌握其相关基本内容。

三、复习重点:理清人民解放战争的线索,使学生掌握好这段时期的大事及意义,能探究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内容多,一节课落实有困难。

四、复习方法:图示法,合作探究法。

五、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重庆谈判(1)背景:(2)时间:(3)中共谈判代表:(4)目的:国民党:共产党:(4)结果:(5)意义: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内战全面爆发(1)时间:(2)标志:2、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中共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千里跃进大别山(1)时间:(2)领导人:、作战部队:(3)作用:4、三大战役战役名称作战部队和指挥员时间解放或意义意义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1948、9—11 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1948、11——1949、1、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聂荣臻1948、11——1949、1、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1)时间:1949年4月(2)意义:(二)探究互动(1)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合作,而后两次分裂。

请结合这两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分裂所造成的恶果,谈谈它给我们的启示。

(三)热点透视台湾问题1、当前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2、现在的台湾问题材料一: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

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班历史教案
课题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型
复习课
节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日期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3.在课本中搜集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来”从那一年开始?此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件为开端?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很悬殊,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请问: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质疑再探:(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复习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4、运用拓展(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的习题供学生练习。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一、重庆谈判1、背景: 。

2、重庆谈判,蒋介石的目的:。

毛泽东去重庆目的:。

3、毛泽东在等人陪同下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谈判成果:签订《》二、内战爆发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年。

标志:。

2、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目标是。

3、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的领导人是,。

4、由率领的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三、战略进攻1、国民党军队在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同时,也在山东进行重点进攻。

毛泽东说蒋介石这种部署“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只要攻其薄弱,从中间突破,就可直插敌人的心脏。

具体实施这一战略计划的领导人是,时间,进攻的方向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意义) 。

四、主力决战2、请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五、胜利1、下达的渡江进军命令。

2、南京解放意义3、请同学们思考回答:蒋介石所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拥有400多万的正规军,又有美帝国支持,装备精良,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三年内打败他?综合练习题一、选一选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和平B.避免战争C.赢得内战时间D.讨论停战问题2、诗人钱来苏曾经赋诗一首:“将军飞渡永无俦,天险黄河一夜收。

四十万军经一击,摧枯拉朽到莱州。

防守徒夸有天险,持支危局仗滔滔。

欢呼飞将从天降,顿使顽奴命运销。

”在“将军”的指挥下,1947年6月30日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A、西北解放军主力B、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C、东北解放军主力D、华东解放军主力3、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开始进攻()A、陕甘宁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华东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4、毛泽东在谈到1947年的一场战役是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里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是指 ( )A、挺进大别山B、三大战役C、渡江战役D、孟良固战役5、在内战期间,毛泽东就蒋介石某种部署比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只要攻其薄弱,从中间突破,就可直插敌人的心脏。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教学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时间目标?生:1946年6月围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3月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师:面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处于战略防御战,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略进攻的序幕,一年以后,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战略大决战后,国民党败逃台湾,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讲授新课:师:人民解放战争获得胜利其主要原因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战胜利后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人民翻身解放给与支持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学生依据教材P114-115自主学习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政策改为实行()的土地政策。

2、时间:1947年。

3、措施(1)颁布《》。

大纲规定:没收()土地,废除()的土地制度,实行(),按照农村人口()分配土地。

(2)制定了()总路线。

其内容是:依靠(),团结(),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的土地制度,发展()。

4、实行地区:所有解放区5、结果: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

6、意义(1)土地改革使农村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doc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doc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一、【年代标尺】全面内战爆发三大战役重庆谈判中共转战陕北千里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1945.8 1946.6 1947.3 1947.6 1948.9—1949.1 1949.4二、【阶段特征】1、国内形势:美扶蒋反共—蒋准备内战——内战爆发的必然性2、阶段特征:国共和谈(1945.8—1946.6)——重庆谈判战略防御(1946.6—1947.6)——转战陕北战略进攻(1947.6—1948.9)——千里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战略追击1949.4——渡江战役三、【知识梳理】一、重庆谈判(一)背景: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2、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二)目的:国民党: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的阴谋。

(三)过程时间:1945年8月地点:重庆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四)结果:达成和平建国“双十协定”时间:1945年10月10日二、内战(一)爆发时间:1946年6月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核心问题】1、人民解放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1)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方针;(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2、国民党失败的原因:(1)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民心;(2)统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3)部分将士反对内战,积极投诚。

【启示】解放战争给予我们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考历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歼敌47万,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中原、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东北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华北全境解放。北京在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
2、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垮台的标志是什么?
三、命题规律
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2014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6年材料分析题
2、考察分值及考点
2014年3分,考察对蒋介石心态的理解
2016年2分,考察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标志
3、2017命题趋势
根据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出题的可能性小。
教学反思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三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识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
教材分析
理解:重庆谈判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运用:无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1、识记: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1)蒋介石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2)毛泽东目的: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3)谈判的结果: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复习课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郑州第八十九中学
政史地组
李继星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三
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用提纲法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
民是战争胜利之本
[教学重点]
整合重点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强化记忆,及时反馈。

[教学难点]
怎样在课堂45分钟内实现强化记忆和知识运用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展示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图片,提问歌曲中的大别山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展示是什么时期的图片?
老师共同带领大家回顾解放战争的历史,请大家齐读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认
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
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
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4、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通过比较国共两次谈判,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
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6、在课本中搜集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总结历史问题
的能力。

二、基础回顾第17课内战烽火
✦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时间:1945年
蒋介石的目的:中共中央对策:争取准备内战时间,欺骗全国人民
尽量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内战阴谋
背景:蒋介石在年月对解放区发动进攻,
挑起内战,接着大举进攻解放区
19466中原陕甘宁结果: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
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目的:
插入敌人兵力空虚地区,威胁南京和武汉意义: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一、基础回顾
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结
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时间:
1947年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请学三位生回答课件中的基础知识,反馈矫正出示答案,给学生4.5分钟时间当堂记忆。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意义战果
战役名称时间1948.9↓1949.1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奠定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歼敌150多万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胜利
时间:1949年4月意义: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
人民支持、官兵勇敢、指挥正确、敌军失势
一、基础回顾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请学另外一组学生回答课件中的基础知识,
反馈矫正出示答案,给学生4分钟时间当堂记忆。

通过刚才的复习,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能否用于实战呢?能否从地图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呢?请看屏幕上的四幅图,你能够说出其中一幅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就可以举手回答,并个同学讲讲你的理由。

三、细节强调
D C B
A A
四位同学回答得很到位,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识图技巧,并且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

同学们,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九年前,为例全民族的利益,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国共两次谈判给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请根据要求,小组讨论。

四、知识整合——1、国共两次谈判
请结合课本71、72页西安事变和88、89页重庆谈判小组讨论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几度和谈共谋大业,中国共产党的
杰出领导人周恩来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周恩来在20世纪30—40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提及周恩来是他的部下,这是为什么?而周恩来认为“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为了事实?
(2)分析两次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或作用,以及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

四、知识整合——2、南京沧桑
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你知道的发生于南京的重要事件并说明其影响。

请结合第1课、第2课、第8课、第11课、第15课和第18课,同伴合作学习,找代表发言。

温馨提示
(1)1842年在南京签订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做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3)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4)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5)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人;
(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历时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亡。

通过紧张的学习,同学没一定巩固了知识,下面让我们小试身手,屏幕出事练习:(五、牛刀小试——直击中招)
1. (2009年·河南省)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3.右图所示战役是()
A.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签订《双十协定》②平津战役③解放南京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略)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二: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摘自毛泽东1946年与斯特朗的谈话
请回答:
①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
②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③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六、课堂小结
抗战胜利后,中共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尽管中国共产党进了最大努力争取和平,但蒋介石一意孤行,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共领导解放区军民同仇敌忾,英勇反击,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通过三大战役,基本歼灭国民党主力。

1949年4月,随着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当家做主了。

同学们,
让我们再次共同回顾解放战争的历史,齐读屏幕上的内容。

教师寄语
同学们,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复习中,每位同学都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努力学习,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成为英雄。

请记住:“扼住命运的咽喉,你就是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