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大中修设计说明
公路工程大中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范本
公路工程大中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范本一、工程概述大中修工程是指对公路进行较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以保证公路的使用安全性、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施工设计方案旨在对公路大中修工程进行详细设计,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范围本次大中修工程范围包括公路路面、路基、桥梁、涵洞、交通设施等部分。
1.公路路面:对现有路面进行破损修补、摊铺新沥青混凝土层,并设置标线和交通标志牌。
2.公路路基:对路基进行平整并填筑石方料,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
3.桥梁:对现有桥梁进行加固和修复,并进行标志和防护栏的安装。
4.涵洞:对现有涵洞进行砌筑修补,并检测涵洞的排水系统。
5.交通设施:对公路沿途的交通设施进行清理、维护和更新,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三、施工方案1.施工时间计划: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施工队伍组织:成立专门的施工队伍,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3.施工方法:根据工程的不同部分,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包括机械施工、人工施工和协调施工等。
4.施工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选择符合规定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5.施工监控与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专门的监控人员,对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安全措施: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培训等。
四、质量保证1.施工前的检查和试验:对施工前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质量和符合要求。
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和质量控制。
3.施工后的验收和检测:对施工完工后的工程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4.质量问题处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五、环境保护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和临时设施,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排污等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解析
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解析一、前言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建成的公路越来越多,公路养护与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该部分内容进行了阐述。
二、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与养护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高等级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公路建设项目形势喜人,公路网络逐步完善,从城市到乡村我们处处都能走上便捷和舒适的道路。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促进公路发展,公路养护是公路发展的基石,是巩固公路发展成果的保障。
近2O年来交通量及重型车辆显著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以来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公路工程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形成一些缺陷,导致公路在使用中期的使用功能表现较差。
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道路路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表面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破损现象。
这些破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严重。
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旅行时间、行驶安全性和道路运输费用。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公路工程的预期使用寿命和功能,就必须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我国的公路养护机制相对落后,可以说公路养护工作没有放到公路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拔款方式,不能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目前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构设置各地不尽相同,大多为省公路管理局指导,各地下设各公路管理部门,日常养护、小修保养和维修由各地养护或工程科负责,对于投资较大大中修的工程由招投标明确养护企业实施。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是公路养护常见的维修、补强施工方案,是公路在使用年限后期阶段一种较为合理的提高公路路况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处置方法,公路管理部门几乎每年都要对路况较差的道路进行养护大中修。
在体制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对公路养护设计不重视,责任心不强,生产效率低下,养护成本高,浪费严重,严重影响了养护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进程,同时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也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养护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大中修工程设计方案
大中修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加,现有公路基础设施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路面损坏、桥梁老化等。
为了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提高道路服务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决定对某段公路进行大中修工程。
二、设计原则1.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 满足现有交通需求,兼顾未来发展趋势,确保工程效益最大化。
3. 设计方案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提高工程质量。
4.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三、设计内容1. 路线全长:XX公里2. 设计速度:XX公里/小时3. 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4. 桥梁维修、加固及拆除重建5. 沿线设施优化及新增6. 交通组织优化7. 排水系统改造8. 生态环境保护及绿化工程四、设计方案1. 路面结构设计(1)基层: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20cm。
(2)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5cm。
(3)垫层:根据地质条件,必要时增设砂垫层,厚度为10-20cm。
2. 桥梁设计(1)对现有桥梁进行检测、评估,根据结果制定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方案。
(2)桥梁设计应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确保安全、耐久、美观。
3. 沿线设施设计(1)标志、标线:根据交通流量、道路条件等因素,优化现有标志、标线设置,提高指引作用。
(2)护栏:增设或维修沿线护栏,保障行车安全。
(3)照明:根据道路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合理布置照明设备。
(4)排水设施:改造沿线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降低雨水对路面的影响。
4. 交通组织优化(1)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量等因素,优化交通组织方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设置合理的进出口,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5. 生态环境保护及绿化工程(1)遵循生态环保原则,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绿化植物,提高道路景观效果。
五、工程投资估算根据设计方案,估算工程总投资为XX亿元。
市政主干道大修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点及概况本次设计的XX区XX巷XX大道改造工程位于XX市XX区,是XX内的一条城市主干道,车辆和人流量较多,区域内道路为水泥路面,路面整体情况较好,路面基本平整,局部有破损现象。
区域范围内管网系统均为已建成,道路范围内部分检查井井盖需要更换,但是检查井需要提升,局部有个别雨水口损坏,局部有堵塞情况。
XX大道改造工程起于XX路,止于XX大道与XX路相接处,改造路段全长655.531m,改造前为混凝土路面,现状道路路面宽16-20米,人行道同步进行改造。
由于原设计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不满足现在城市道路建设要求,且路面破损,露骨,影响了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本次设计将针对道路路面进行整治设计,管网相应调整。
1.2设计主要内容1、路面整治改造设计:针对XX市市政道路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路面整治方案;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整治:对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和实测,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针对裂缝破坏、沉降、断板、断裂、碎裂、龟裂等不同形式的病害情况提出治理措施;3、路面交叉口过渡设计:对路口与道路相交处进行过渡设计,确保路面接顺和衔接妥当。
4、雨水口,雨水井的疏通以及检查井的提升,破坏井盖的更换等。
5、对人行道进行提升,拆除原有未进行经过提升的人行道,根据XX市市政特点对人行道进行重新设计。
2、设计依据及标准2.1 设计依据2.1.1实测的工程所在区域1:500现状地形图。
2.1.2XX区2013年市政项目设计问题。
2.1.3初步设计评审意见。
2.2 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1、《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DB50/DB232-20062、《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305-2008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JTGF30-2003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0、《城市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3、道路工程设计本次设计只对路面进行整治,不改变原有道路的平面线型,也不改变道路纵坡和路幅宽度。
公路大中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大中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述公路大中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旨在确保项目在施工阶段能够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施工组织机构、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等。
二、施工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公路大中修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监理等职位。
项目经理负责整体施工的筹划、协调和决策,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与施工管理,监理负责监督和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队伍组织公路大中修项目需要有一个高效的施工队伍组织。
施工队伍应该有专业的技术工人和设备,以满足项目施工的需求。
在施工队伍组织中,需要确定施工工人的数量和职责分工,同时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来支持施工工作。
四、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根据公路大中修项目的具体情况,应选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这些方法和措施应能够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1. 路基处理:通过清除杂草、挖土填方、压实等处理,确保道路路基的牢固和平整。
在土方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方和回填,避免出现坍塌、松散等问题。
2. 桥梁建设:合理选取合适的桥梁施工方法,如预制构件安装法、浇筑施工法等,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
3. 路面铺设:选择适当的路面铺设方法和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 施工安全: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施工进度控制为了保证公路大中修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施工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同时,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六、质量控制在公路大中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采取合理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大中修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大中修工程,主要针对某路段道路、桥梁、隧道等进行维修改造。
工程范围包括道路路面、排水设施、桥梁结构、隧道照明、通风系统等。
工程总投资XX 万元,工期为XX个月。
二、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1)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整体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
(2)施工班组: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执行。
2. 施工材料(1)道路路面材料: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防水材料等。
(2)桥梁结构材料:钢材、混凝土、预应力材料等。
(3)隧道照明、通风系统材料:灯具、风机、电缆等。
3. 施工设备(1)道路路面施工设备:摊铺机、压路机、切割机等。
(2)桥梁结构施工设备:钢筋绑扎机、混凝土搅拌站、模板等。
(3)隧道照明、通风系统施工设备:灯具安装机、风机安装机、电缆敷设机等。
三、施工工艺1. 道路路面施工(1)清理路面:对路面进行清扫,清除杂物。
(2)铺设基层: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水泥混凝土基层。
(3)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
(4)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确保路面平整度、厚度、强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2. 桥梁结构施工(1)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
(2)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
(3)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桥梁结构安全、稳定、美观。
3. 隧道照明、通风系统施工(1)隧道照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灯具,确保隧道内照明充足。
(2)隧道通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风机,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
(3)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隧道照明、通风系统安全、稳定、高效。
四、施工进度安排1. 道路路面施工:XX个月。
2. 桥梁结构施工:XX个月。
3. 隧道照明、通风系统施工:XX个月。
五、施工安全管理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设备管理: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方案
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公路工程是指用以供车辆行驶通行的道路及其相关设施,是城市和乡村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公路建设对于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中修是指对已有公路进行改造和维护,以达到提高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的目的。
本文将对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XX省XX县,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公路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决定对XX公路进行大中修施工。
该公路是连接该县城市和附近乡镇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连接该县和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
三、施工目标1. 提高车辆通行安全性:通过改善路面状况、增加路灯等措施,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提高路面承载能力: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通行需求。
3. 维护和改善道路设施:对公路沿线的桥梁、涵洞、隧道等设施进行维护和改善,确保公路通行的畅顺。
4. 保护环境: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内容1. 路面改造:对已有路面进行修复和改造,包括填充坑洞、铺设新的沥青路面等。
2. 路基处理: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填方、挖方、排水等。
3. 设施升级:对公路沿线的路灯、护栏、标志标线等设施进行升级和改善。
4. 桥梁维护:对公路沿线的桥梁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安全通行。
5. 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环保要求严格执行,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施工工艺1. 路面改造: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坑洞的修补和新路面的铺设。
2. 路基处理:采用挖掘机和压路机进行路基的加固和排水处理。
3. 设施升级:采用专业设备对路灯、护栏等设施进行升级和改善。
4. 桥梁维护:采用专业人员和设备对桥梁进行检修和维护。
5. 环保措施:采用环保设施对施工现场进行治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施工组织1. 设立项目部:设立专门的项目部,负责统筹和管理整个施工过程。
中修设计说明
XK17 勐腊至易武大中修工程S1-1勐腊县XK17 勐易公路大中修工程 ( K0+000~K7+950、K9+450~K13+000)施工图设计说明为沥青路面,2010年勐易公路进行了安保工程专项设计。
公路建成服役至今由于涵洞和水沟堵塞,排水不利,出现部分软基和路沿石崩裂,涵洞和水沟堵塞需要清理。
现有道路里程碑K10+120至K11+500段因于2011年已进行大中修保养,本次设计不包含该段落。
本次勐易公路大中修工程K0+000~K7+950段起点位于勐腊镇中学K2里程碑处,前段止点为现桩号K10+120接2011年勐易公路大中修工程段起点,现K10里程碑附近;后段K9+450~K10+000段起点接2011年勐易公路大中修工程段止点,现K11里程碑500左右,止点K10+000止于现里第一篇总体设计一、概述勐腊县,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东南部,介于东经101°05′至101°50′、北纬21°09′至22°23′之间,总面积7056平方千米。
勐腊县境东、南被老挝半包,西南隅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西北紧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则与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邻。
2010年,勐腊县总人口为28.17万人。
勐腊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份之一,共有26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少数民族人中占全县总人口的70%。
主要少数民族有傣、哈尼、瑶、彝。
2013年,勐腊县辖7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共有4个社区、52个行政村。
2011年,勐腊县完成全县生产总值47.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42:19:39。
项目沿途旅游景点有勐腊望天树、南腊河野趣漂流等景点。
勐(腊)易(武)公路,起于勐腊县城小腊线K157+800处,经勐腊乡、勐腊农场四分场、补蚌、望天树景区、曼帕、纳卓、纳卡、勐伴、曼燕、王四寨、新山、节龙河、洒代、易武止,全长94公里。
公路大中修设计说明
公路⼤中修设计说明新湾街道梅林湾西直路改建⼯程 L-01 设计说明 1 设计说明1.⼯程概况新湾街道梅林湾西直路改建⼯程,位于萧⼭区新湾街道梅林湾,属村道。
梅林湾西直路改建⼯程实施范围,总长约2.37km ,设计桩号为K0+000⾄K2+371.6。
本次改建包括路⾯罩⾯,路⾯拓宽(现状道路为沥青路⾯,路⾯宽度平均约4.5m,需拓宽1m ,确保路⾯宽度为5.5m )及对起点、终点做接坡处理,桩号K1+500~K1+840纵断调整,新建沥青砼路⾯。
为便于排出民宅内⽔,全线设15道(暂定,以实际施⼯为准)横向排⽔管,排⽔管左侧设置单蓖式⾬⽔井,右侧出⼝排⼊河流中。
在起终点交叉⼝处,根据转弯半径加铺转⾓。
受新湾街道委托,本公司对该村道进⾏道路改建⼯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规范2.1设计依据⑴项⽬范围(1:1000)电⼦版地形图;⑵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浙江省公路路⾯⼤中修⼯程设计⽂件编制指南》(2008.11)。
2.2设计规范⑴《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⑵《公路沥青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⑶《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⑷《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⑸《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⑹《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⑺《公路⼯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3.路⾯状况调查3.1调查⽬的对⽼路路⾯破损情况、技术等级、路基路⾯宽度、路幅布置、安全设施情况、路基路⾯排⽔、防护设施情况等进⾏调查。
获取现有路况的准确信息,为设计⽅案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3.2路⾯宽度原村道路⾯宽度前后相差不⼤基本⼀致,沥青路⾯宽度平均约4.5m 。
3.3路⾯病害调查现有路⾯经过多年使⽤后,已出现病害,最主要的病害为松散剥落,有些路段多种病害同时存在(如图1~2),已严重影响了⾏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公路工程大中修作业方案
公路工程大中修作业方案一、前言公路工程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公路大中修作业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影响着公路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本方案旨在详细介绍大中修作业的具体内容、工程流程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大中修作业内容1. 大中修的定义与作业范围大中修,是指对公路路面、桥梁、隧道、涵洞等主体结构进行维修、更换、加固等工程。
其作业范围包括路面修复、桥梁加固、隧道照明系统改造、涵洞防水处理等。
2. 大中修的施工原则(1)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合理分配资源,保证施工任务按时完成,确保公路工程的正常运营。
(4)环保节能:施工过程中,注重环保和节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材料。
三、大中修作业流程1. 方案编制对于大中修工程,首先要进行详细的方案编制工作。
方案中要包括具体的施工内容、工艺流程、材料选用、设备配置、施工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2.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调查和勘察,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场地平整、材料采购、设备购置、施工队伍组建等准备工作。
3. 施工执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和计划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人员流动的控制、施工机械的作业管理等。
4.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完成验收手续,办理竣工备案手续。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四、大中修安全管理公路大中修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市政道路中修设计说明
一、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1、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本项目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设计范围为路面病害处理及中修罩面、平面交叉及雨水管线排水系统维修。
本项目路线全长1.014公里,路基宽度20米,路面宽度为14米,单侧人行道宽度为3米,等级路交叉3处。
2、设计依据:(1)XXXX新区管理委员会对该项目的设计委托;(2)业主提出的有关意见和要求。
3、采用规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版)《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2009)其他相关城市及公路现行规范、规程和定额等二、路况调查1、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位于XXXX新区境内,道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起于XX路,止于XX路,路线长度1.014km。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现有路面结构为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道路横断面路基宽度20米,路面全宽14m,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3.5m车行道+3.5m车行道+3.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组织设计公路工程大中修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公路大中修施工前,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设计和规划的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确定施工方法、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等,以达到施工的高效、安全、质量和经济等目标的一项工作。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是合理组织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材料浪费、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从而达到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工程概况:对施工工程的地理、地质、气候等情况进行概述,为施工组织提供基本的信息。
2.施工方法:根据工程地质特点、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设备的性能,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包括土方开挖、路基处理、路面施工、桥梁建设等。
3.资源配置:根据施工方法的确定,分析每个施工环节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施工的高效率。
4.施工进度:根据施工工程的总工期和每个施工环节的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表,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合理组织施工过程。
5.施工质量控制:根据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6.安全措施:针对施工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7.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对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1.收集资料:对施工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包括设计图纸、规范标准、工程概况等。
2.分析现场:对施工工程的地理、地质、气候等情况进行现场勘测和分析,了解施工环境和工程条件。
3.确定施工方法:根据现场分析的结果,结合施工设备的性能和施工工艺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法。
4.资源配置:根据施工方法的确定,分析每个施工环节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
5.编制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工程的总工期和每个施工环节的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公路大修工程中修方案怎么写
公路大修工程中修方案怎么写一、项目背景公路是连接城乡的重要交通媒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在长期使用中,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公路会出现裂缝、坑洼、塌陷等各种病害,严重影响车辆通行的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对于老化、损坏严重的公路,需要进行大修工程,以恢复其使用功能。
本项目为某地区X公路进行大修工程的修方案编制工作,旨在全面分析X公路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科学的修复方案,确保修复质量和安全,满足社会公众的使用需求。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公路大修工程2. 项目位置:某地区X公路3. 修理范围:X公路的主要路段,包括路面、桥梁、路基等4. 修理目的:恢复X公路的使用功能,保障交通安全三、项目现状分析1. 路面情况:X公路因长期使用和自然风化,路面出现了裂缝、坑洞、沉陷等病害,影响车辆通行的安全和舒适性。
2. 桥梁情况:X公路的桥梁由于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承载能力问题。
3. 路基情况:X公路路基存在下沉、渗水、松动等现象,影响了道路的稳定性。
4. 管线情况:X公路沿线的管线存在老化和破损,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
5. 环境因素:X公路所在地区存在降雨、冰雪、高温等自然灾害,对公路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
四、修复方案1. 路面修复:对X公路路面进行修复,采用先进的沥青混凝土铺设技术,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2. 桥梁加固:对X公路桥梁进行结构加固和表面修复,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 路基固结:通过土石方填筑和加固技术,对X公路路基进行固结处理,提高其稳定性。
4. 管线维护:对X公路沿线的管线进行清理、维修和加固,确保其正常使用。
5. 环境预防:加强对X公路周边环境的治理和防护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公路的影响。
五、技术方案1. 路面铺设技术:采用先进的沥青混凝土铺设技术,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性。
2. 桥梁加固技术:采用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设计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与运营里程不断增加,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将成为未来公路管理中的主要任务。
但从当前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开展情况来看,受养护技术、管理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相关人员难以有效控制公路养护大中修设计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工程的开展,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公路养护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的基本内容路线设计从当前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开展情况来看,在整个大中修工程中,其设计方案经常会受到工期、地形、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设计方案出现差异。
例如,对于不符合规范及标准的越岭路段、视距不良路段,在资金限制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地形设计紧急停车带;而对于平曲线超高不足路段,可以通过调整基层厚度恢复平曲线超高,以保证平曲线正常。
对于路基沉降旧路路拱不能满足公路等级的路段,应该根据当地公路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改善路拱,例如:可以通过对上承层添加补强材料的方式进行处理。
路面设计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路面设计中,需要根据公路的使用要求与运输量进行设计,并在考虑该地区公路传统病害情况、自然天气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研究。
路面大修补强设计在路面大修补强设计中,需要彻底处理旧路的病害情况,以保证整个路段的强度均匀。
对于以重型车辆交通为主的公路路段,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柔性基层补强方案;而对于原有旧路基层碎石含量≥55%的路段,可以采用基层冷再生补强方案。
在水泥路面换板过程中,需要根据路面的具体形态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案。
例如,如果道路基层松软,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挖除问题路基,并浇筑C10混凝土;如果检查时发现水泥混凝土破损率大于等于30%,在大中修处理中可以考虑整体翻修。
路面中修路面中修之前,需要处理路面上存在的拥包、裂缝等病害,以保证旧路路面平整,方便中修顺利进行:对于一级及一级以下的公路,由于其交通量较大,交通量多以重型、中型车辆为主,导致经常出现路面失稳现象。
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施工方案
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背景干线公路是指在国家或地区交通网络中起到连接各个主要城市和地区的重要道路。
由于干线公路承载了大量的交通运输,日常使用频繁,因此其养护工程尤为重要。
为保障干线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养护工程,包括大中修工程。
本文档将对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程内容1. 项目概况•工程名称: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工程地点:xx省xx市xx县•工程范围:干线公路xxx段至xxx段•工程周期:预计xx个月•工程造价:预计xx万元2. 工程目标•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压能力•加固路基和路面结构,提升公路承载能力•消除路面裂缝和坑洞,保障行车安全•提升公路标线和交通设施的可见性,减少事故发生率三、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1 现场勘察:对工程范围进行详细勘察,确定施工方案和材料需求。
1.2 资源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等各项资源充足。
1.3 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范围和工期制定施工计划,并进行优化,确保施工进度。
2. 施工方法根据工程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2.1 路面整平:对路面进行整平,采用摊铺机进行沥青路面的铺设,根据需要进行碾压和夯实处理。
2.2 坑洞修补:对路面中的坑洞进行修补,清理坑洞内的杂物,填充合适的路面修补材料,并进行压实。
2.3 路基加固: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包括挖土、填充、夯实等工序,以提升公路的承载能力。
2.4 路面标线:对公路标线进行刷白,标明车道和禁停区域,以提升交通安全性。
3. 施工要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3.1 施工安全:严格遵守相关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 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把控,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3.3 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保证施工进度。
公路大修工程中修方案范本
公路大修工程中修方案范本一、前言公路是连接城乡、贯通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公路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损坏和破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和改造。
本修方案旨在对公路大修工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确保公路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修方案目标公路大修工程的目标是在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受损公路进行修复和改造,提升公路的服务能力和运营水平。
本修方案的具体目标包括:1. 对受损路面进行修复和铺设,保障车辆通行的平稳和安全;2. 对附属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提升公路的服务水平和便利性;3. 考虑公路使用寿命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4. 确保公路大修工程的安全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5. 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对公路大修工程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恢复。
三、修方案内容1. 修路面1.1 对受损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修复和铺设的路段和范围;1.2 根据路面的损坏情况,采取合适的修复方法和材料,保障路面的平整和耐久;1.3 使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工艺,确保路面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2. 改附属设施2.1 对公路边坡、边沟、护栏等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改造和更新的部分;2.2 根据公路使用情况和交通安全需要,进行护栏、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改造和更新;2.3 对公路照明、通信等设施进行更新,提升公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3. 延寿命3.1 对公路路基、路肩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的部分;3.2 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材料,对公路路基、路肩进行加固和改造,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3.3 对公路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改造,确保公路在恶劣天气下的顺畅通行。
4. 安全施工4.1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确保公路大修工程的施工安全;4.2 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和交通管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4.3 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市政道路中修设计说明
一、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1、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本项目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设计范围为路面病害处理及中修罩面、平面交叉及雨水管线排水系统维修。
本项目路线全长1、014公里,路基宽度20米,路面宽度为14米,单侧人行道宽度为3米,等级路交叉3处。
2、设计依据:(1)XXXX新区管理委员会对该项目得设计委托;(2)业主提出得有关意见与要求。
3、采用规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 1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50-078-200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H10-2009)《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H30-2015)《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版)《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2009)其她相关城市及公路现行规范、规程与定额等二、路况调查1、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位于XXXX新区境内,道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起于XX路,止于XX路,路线长度1、014km。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现有路面结构为3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道路横断面路基宽度20米,路面全宽14m,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3、5m车行道+3、5m车行道+3、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新湾街道梅林湾西直路改建工程,位于萧山区新湾街道梅林湾,属村道。
梅林湾西直路改建工程实施范围,总长约2.37km,设计桩号为K0+000至K2+371.6。
本次改建包括路面罩面,路面拓宽(现状道路为沥青路面,路面宽度平均约4.5m,需拓宽1m,确保路面宽度为5.5m)及对起点、终点做接坡处理,桩号K1+500~K1+840纵断调整,新建沥青砼路面。
为便于排出民宅内水,全线设15道(暂定,以实际施工为准)横向排水管,排水管左侧设置单蓖式雨水井,右侧出口排入河流中。
在起终点交叉口处,根据转弯半径加铺转角。
受新湾街道委托,本公司对该村道进行道路改建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规范
2.1设计依据
⑴项目范围(1:1000)电子版地形图;
⑵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2008.11)。
2.2设计规范
⑴《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
⑵《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⑶《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⑸《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⑹《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⑺《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3.路面状况调查
3.1调查目的
对老路路面破损情况、技术等级、路基路面宽度、路幅布置、安全设施情况、路基路面排水、防护设施情况等进行调查。
获取现有路况的准确信息,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3.2路面宽度
原村道路面宽度前后相差不大基本一致,沥青路面宽度平均约4.5m。
3.3路面病害调查
现有路面经过多年使用后,已出现病害,最主要的病害为松散剥落,有些路段多种病害同时存在(如图1~2),已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图1 松散剥落
3.4调查总结
本项目路段路面优劣强度为次级,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规定,应采取加铺沥青层以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及行驶的舒适性。
原土路肩,采取路肩硬化加固,使路面拓宽至5.5m;现状道路右侧侧石,经现场勘察,加铺沥青层后抬高现有侧石,缘石可以再利用,部分路段新建和修补。
4.设计要点
4.1平面设计
本工程为大中修工程,地形图为早期测量地形图,平面线形根据原路线走向,设计平面线非道路中心线,仅为示意。
4.2纵断面设计
起点段K0+000~K0+200、终点段K1+960~K2+371.6做接坡处理,K1+500~K1+840段肖坡处理,纵断稍作调整,前后接顺现有路面标高。
其余路段纵断面与原路纵断保持一致。
4.3横断面设计
大中修后路面采用双向坡,坡度为1.5%,将路面水排向道路雨水篦中。
由于现状道路路宽不等,道路标准段路宽为5.5m,摊铺宽度根据现状道路路宽而定。
4.4路面结构设计
1)、补强罩面结构层为:3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cm石油沥青粘层(1kg/m2)。
2)、拓宽路面结构及新建路面结构:3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5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石油沥青下封层(1kg/m2)+20cm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原土路肩部分,为保证与原路标高一致,挖除原土路肩20cm厚土。
3)、新旧路基衔接,挖除原路面30cm宽、20cm深,在路基底部设置宽80cm的钢塑土工格栅,再统一摊铺基层及面层结构。
4)、道路侧平石
现状道路右侧侧石,经现场勘察,加铺沥青层后需抬高现有侧石,缘石可以再利用,部分路段修补。
尺寸如下:
侧石尺寸为:12×32×100cm C30砼侧石(与原道路侧石一致)。
4.5排水设计
全线加设15道(暂定,以实际施工为准)D300混凝土横向排水管,排水管一侧设置单蓖式雨水井,另一侧则排入河中;将雨水篦井设置在道路左侧。
根据现场调查,现状道路局部路段有井,利用并保护好原有排水设施。
本项目加铺沥青面层后,原井加高井圈至路面标高。
4.6挡土墙设计
根据现场调查,道路终点段两侧新建重力式挡土墙。
道路左侧K2+290~K2+360在围墙外设置新建M10浆砌块石挡土墙;道路右侧K2+280~K2+350拆除部分现有挡土墙,重建M10
浆砌块石挡土墙。
详见《路基挡土墙设计图》。
5.病害处治设计
5.1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该道路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出现了较多病害,经调查整理,本次设计路段病害主要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松散剥落为主。
病害产生的主要类型及产生原因归纳如下:
在车辆的作用下沥青面层呈松散状态,以致从路面剥落形成凹坑。
产生松散剥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较差,在水或冰冻的作用下,沥青从矿料表面剥离所致。
也可能是使用中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致使沥青老化失去粘性。
5.2病害处理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遵循圆洞方补、小洞大补的原则,根据病害产生原因和结合结构层加铺方案,本项目病害处理按以下方案进行:
(1)路面病害处理
松散剥落病害处:刨去最上一层沥青混凝土,将路槽清理冲洗干净后,先喷洒一层沥青黏层,在铺筑(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至原路面处后再加铺补强层。
(2)路面病害处理注意事项
a、设计图提供的病害种类并不可能完全对应于现场实际的复杂病害状况,因此实际施工中不必局限于设计提供的病害处理名称。
6.重要材料及技术要求
6.1沥青砼的各项主要技术指标与要求
为提高和确保路面专项整治工程质量,沥青砼路面层所采用石料应到省交通厅公布的石料供应单位中选择采购或到石材相对稳定且规模较大的石料生产单位采购,同时所采用的沥青、石料等原材料还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沥青采用AH—70的B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2.1-2的规定(见下表)。
表6.1-1 沥青技术要求表
6.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各项技术指标及要求
为达到较好的嵌固作用,集料应具有较好的破碎面,为减少水泥稳定基层的收缩性和提高抗冲刷能力,要求集料含泥量为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其级配范围见下表。
6.2-1 基层混合料集料级配表
水泥:应采用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3h以上且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碎石:碎石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值指标表示。
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
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碎石的压碎值不得大于35%,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规范要求。
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层的施工。
遇有可疑水源时,应适时进行试验鉴定。
7.施工注意事项
1、破损路面挖除时,形状应呈矩形,周边应整齐、顺直,底面平整,松散状物质应全部清除,以利新老结构层各接触面的紧密结合。
2、沥青砼加铺前,应清除路表散粒、浮土、杂物等,使工作面上干燥、整洁。
3、基层施工前应确保下层表面湿润,水泥稳定层碾压结束后应立即洒水养护,并在整个养生期间保持稳定层潮湿状态,并进行有效的交通管制。
4、基层开挖后,若发现路基强度不满足要求的,应对路基土进行换填处理。
5、在起终点由于加铺转角,费用已包括在本项目内。
6、工程未尽事宜,严格按各项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8.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期间需对老路进行病害处理,然后加铺路面结构层。
在工程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前业主单位应组织安监,与施工等单位共同商讨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进行会审;
2、施工前与相关村联系、沟通,提高当地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与交通事故;
3、施工路段两头设置总体施工告示牌、施工警示牌、限速标志、导向标志、禁止通行标志。
4、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及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并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安全设施的管理以及夜间交通安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