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画的诞生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一幅名画的诞生》教学案例
执教者:郜黎静
教材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语文教师就要有强烈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
《一幅名画的诞生》是二期课改四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教材上的一篇课文。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叙述了俄国画家列宾创作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原因及过程,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现了列宾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魅力、在扎实有效的语言实践中使各项语文基本能力得以训练,还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19世纪俄国黑暗统治下的底层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并体验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勤奋刻苦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列宾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一)(事先板题)今天,我们学习31.一幅名画的诞生(生齐读课题)。
(二)师范写“诞”。
二、整体感知,了解名画。
(一)这幅画的名称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正音:纤qiàn夫
2.师看图介绍:纤夫
3.我们还了解到这幅画的作者是——(板书:作者)自己读他的介绍。
(二)这幅画上究竟画了些什么呢?自由读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正音:穿着 zhuó载着zài zhe(红色)
(三)作者重点描写的什么?
1.读句子,说这是一队怎样的纤夫?
2.指导感情朗读。
3.配上音乐齐读。
三、再读课题,理清文脉。
(一)再读读课题质疑。
(二)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3—7小节,文章哪几小节写了名画诞生的原因?
(三)师小结:课文就是先向我们介绍了(这幅画的内容、作者),再写这幅画诞生的(原因)、最后介绍它诞生的(过程)。
四、品读原因,震撼心灵。
(一)学习第3节。
(出示句子)
1. “蠕动”的意思是——(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2.说说“蠕动”一词让你感受到什么吗?
3.小结:这里的“蠕动”一词更是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劳动是那样的艰辛。
(二)学习第4节。
1.这小节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纤夫的?(衣着、神态)男、女生分读。
2.交流
(1)把“褴褛”说具体。
说话练习:
这是一群的纤夫,他们。
(2)还能怎样说?板书:“肮脏”
(3)小结:第二句话的两个分句,把前一句的“肮脏和褴褛”写具体了,这样的写法叫做(先概括,后具体)。
(4)是啊,他们是这样肮脏、这样褴褛。
自己认真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感受到什么?——(板书:惊讶、震惊)。
(5)为什么纤夫的衣着这样肮脏、褴褛,为什么他们的脸上会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6)介绍背景
(7)这样的生活压得纤夫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每一个人都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指导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
3.学习第5节,感受列宾的“同情”。
(1)引读,“难以磨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列宾忘不了……忘不了……还忘不了……(生自由说说)
(3)完成说话训练:快速浏览6、7小节,联系下文思考,
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纤夫,列宾心想:。
(4)他心里充满了对纤夫的……(板书:同情)
五、细读过程,升华情感。
(一)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六、七小节,列宾为了画好这幅画,做了些什么事吗?
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
板书:深入生活勤画素描反复修改
1.指名读读这段话(出示)圈出句中描写列宾动作的词语。
2.我们合作读读这部分内容。
3.第四小节写的是列宾看到的,(变色)和这段话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出示两段话)
小结:最初的同情已经转变成了——一份敬佩。
(板书)
4.积累“深入生活”部分
(二)合作读读这部分内容。
(三)根据提示,试着来说说这幅名画诞生的过程:
1868年的夏天,在伏尔加河的岸边,列宾看到……
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想到……
两年以后,他再次来到那里,感受到……
列宾足足用了3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这幅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四)你能说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为什么会成为一幅名画吗?
(五)那么,现在你对课题中的“诞生”一词,有没有新的理解呢?
六、总结全文,再激情感。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着把这幅名画诞生的过程说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1868年的夏天,在伏尔加河的岸边,列宾看到……
这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想到……
两年以后,他再次来到那里,感受到……
列宾足足用了3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这幅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板书:
31、一幅名画的诞生
内容
作者
衣着:肮脏、褴褛惊讶
原因神态:凝重同情
(3—5)
深入生活
过程勤画素描敬佩
反复修改
(6、7)
精彩实录
师:这小节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纤夫的?
生:从衣着,神态两方面描写纤夫。
师:谁能把“褴褛”说具体。
生:这是一群褴褛的纤夫,他们……
师:还能怎样说?
生:这是一群肮脏的纤夫,他们……
师:第二句话的两个分句,把前一句的“肮脏和褴褛”写具体了,这样的写法叫做先概括,后具体。
师:是啊,他们是这样肮脏、这样褴褛。
自己认真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惊讶、震惊。
师:为什么纤夫的衣着这样肮脏、褴褛,为什么他们的脸上会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师:介绍背景
师:这样的生活压得纤夫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每一个人都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教学反思
(一)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字词句段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一幅名画的诞生》这篇文章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人物情感。
因此设计时我围绕“理解重点句段,品味关键词语体会纤夫的劳苦和列宾的同情心。
”这一教学重点展开。
例如:在理解“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这句话时,通过品味“前倾、拼命、沉重”等词,感受纤夫工作的劳苦,使学生体会到纤夫苦难的生活。
又如,围绕“难以磨灭”一词,引导学生从衣着和神情两方面感受纤夫生活的痛苦,也感受到列宾的强烈同情心。
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在揣摩重点词句含义的过程中展开重点句段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突破了难点。
并且在研读重点之后又抓住关键信息回顾课文整体。
(二)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每一次朗读都有目的,都留给学生自己内化的空间。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由轻声朗读,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列宾为何要画这副名画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指导朗读,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走进名画,走进列宾当时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当然也可通过配乐朗读等方式,营造情感基调,使学生更快进入课文情境。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努力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读,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课堂上,学生能围绕列宾创作名画的过程和画作最终享誉世界的关系展开学习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围绕重点词语进行感悟,理解了关键的句段。
学生感受到列宾具有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感受到了纤夫生活的艰辛,也感悟出画家对纤夫的同情。
由于同学们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情况缺乏了解,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学生对纤夫的形象的补充、对列宾如何深入纤夫的生活、以及对图片中纤夫的描绘,停留在文本和画作上,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说话的内容显得不够丰富。
可以在课前渗透相关时代背景,让学生对19世纪中叶的俄国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使体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