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院大学生支教的心酸故事,总有一种力量催人泪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继然来信原文:
我是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三的一名学生,随着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政策的开展,我在大三下学期来到为期支教一学期的地方——忻州市定襄县闫家庄。

从忻州师范学院到定襄交通较为便利,可我没有想到,还有像闫家庄这样偏远的乡村,村子位于山坳中,只有一条山路,而每天见到最多的便是来来往往的拉煤车。这里出行主要靠每天一趟往返的大巴,到定襄县城将近两个小时山路的颠簸。
2月28日,我来到支教的闫家庄小学,学校只有五六十个孩子和七个老师,除了校长和英语老师外,每个老师都是各个年级的包班老师,我成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同学文冲负责3—6年级的科学。

事先得知条件艰苦,我提前做好了准备,可是初次见到学校时还是惊呆了,不大的学校,下面是石头窑洞,上边加盖了一层平房是孩子们的教室,听校长说窑洞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二楼教室墙上的墙皮也脱落了不少,我看了有种说不上来的难过。在这里需要自己生炉子,自己做饭,自来水更是没有。
我负责教语文与品德,孩子们的基础比我想象的差,成语、古诗、修改病句、修辞手法,一切都让我不知从何讲起。站在讲台上,更多的是责任,我自己支教这一个学期能做的太少,可需要做的太多。从我初上讲台的羞涩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发现自己真的收获不少,生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有孩子们的感情。
我学中文,知道小学生需要大量课外阅读,可是,学校的图书都是外界捐赠的,五花八门,有些并不适合他们看,不少书也是看了又看。孩子们每天最喜欢的就是让我讲课外的故事,看着他们的眼神,触动真的太深。

他们没有城市中孩子那样优渥的教育资源,可有对知识的渴求。我问他们有什么“六一”愿望,孩子们说,想看更多的课外书。我默默地走出教室,抹了抹发红的眼眶,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山村条件所限,家长并不重视阅读,学校便是他们最主要知识的来源,也许您的图书能影响他们很多。通过山西晚报“圆贫困儿童六一心愿”活动,希望热心人能给孩子们捐赠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书籍,帮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离开这里了,也许,很难再回来一次,希望能通过这封寄给报社的信,获得大家的帮助,为山村里的这些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自己的一份心。
2016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