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十五”建设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十五”建设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子项目建设目标 (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
第二节主要建设内容 (1)
第三节预期建设成果 (1)
第二章子项目实施方案 (2)
第一节现有基础 (2)
第二节组织管理 (3)
第三节建设方式和技术路线 (6)
第四节实施进度 (17)
第三章经费预算 (17)
第一节经费预算表 (18)
第二节经费说明 (18)
第四章运行服务方式 (18)
第一节成果运行管理 (18)
第二节成果共享方式 (19)
第五章运行服务效益分析 (20)
第一节日常运行维护成本分析 (20)
第二节持续发展费用分析 (20)
第三节在建议的成果共享方式下的收入分析 (20)
第一章子项目建设目标
第一节总体目标
本项目在“十五”期间,将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统一特色库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构建统一的公共检索平台,采取重点支持和择优奖励相结合的资助方式,鼓励具有学科优势和文献资源特色的学校积极参加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建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文献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不仅是支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一批重要数字资源,而且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数据之一。
项目在CALIS“十五”建设结束时,将建成具有相对统一建设标准、由不少于50个专题库组成的特色数据库群。
数据库群建立在可独立运行的各个特色库基础上,除了具备可分布式检索的基本功能外,还将在CALIS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基于集中式元数据库的特色资源库中心门户。
凡是立项资助的专题特色库,在验收时,其数据量应不少于4万条,其中一次文献不少于20%。
第二节主要建设内容
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中国高校独有的数字化特色文献资源。
其特色体现为:学科特色,以某重点学科或某特定专题、或具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或能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资源;地方特色,如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馆藏特色,如具有他馆、他校所不具备或只有少数馆具备的特色馆藏,或散在各处、难以被利用的资源等。
2.建库标准采纳《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各类型特色库实现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建立特色库元数据收集及对象数据访问机制,使“十五”期间特色数据库系统具有分散对象数据和统一元数据集的构架。
3.应用现阶段先进并成熟的技术,构架专题特色数据库运行平台。
专题特色库运行
平台的功能包括统一的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以实现合作建设与资源共享。
软件平台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参建单位特色库系统和CALIS特色库中心门户系统。
建库系统由项目组向各承建单位推荐适当的系统软件,以便使运行平台具有相对一致的起点和整体性。
在CALIS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提供统一的相关标准与接口,将专题特色数据库纳入CALIS综合文献服务体系。
CALIS特色库中心门户系统由CALIS管理中心另行安排经费和人员开发,不在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述。
4.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适合中国高校现阶段发展的专题特色库组织机制和运作模式。
项目实施采用集中组织管理、建库标准相对统一、参建学校分散建库、专家监督指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各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性,把尽可能多的高校特色资源组织到CALIS资源体系之中。
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主要依靠各校自主投入,CALIS进行政策和技术引导,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和奖励。
5.项目建设遵循CALIS资源共享的规则,数据库完成后作为CALIS的共同建设成果,建设单位应向CALIS成员馆提供二次文献的WEB方式的公开免费检索;对于一次文献,除涉及版权和保密的由参建单位自行选择发布方式外,原则上应提供对CALIS 成员馆的公开服务,并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的利益补偿机制。
项目在形成一定阶段性成果后,面向社会各界服务,建立与之相关的服务机制和配套收费体系。
第三节预期建设成果
完成不少于50个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文献数据库。
其中,约10%的专题库形成标志性的成果,在资源内容和技术设计方面具有示范效应。
验收合格的专题特色数据库除了为全国普通高校服务外,同时面向社会,为国民经济建设、公民素质提高、文化事业、地方发展提供服务,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子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节现有基础
专题特色库项目经过“九五”期间的建设,目前建成的专题数据库有25个,总数据量达280万条(篇)。
这些专题特色库比较集中、深层次地揭示了各参建高校收集的富有学科特色的文献,并以各自的馆藏为基础,比较系统全面地围绕某个专题进行综合报道,形式多样,有多媒体、全文和文摘等,具有学科知识库的特点。
这些专题特色库不仅丰富了CALIS 的资源,也为“十五”期间专题特色库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
本项目承建单位武汉大学图书馆是CALIS华中地区中心所在馆,“九五”期间在CALIS 的资助下建设“长江资源数据库”专题特色库子项目。
该项目在CALIS“九五”专题特色库子项目的评审验收中,获得优秀和专家的好评。
“长江资源数据库”项目同时也是武汉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与开发项目,是在馆长直接领导下,依靠武汉大学图书馆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承担和完成的。
该项目的成功建设以及其所提供的持续服务,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培养了一批专题特色库建设的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为武汉大学图书馆承建CALIS“十五”期间的专题特色库项目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此外,参加项目管理组的其他高校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单位,均在CALIS“九五”期间的特色库建设中取得优秀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的《棉花文摘数据库》、西安交大的《钱学森数字图书馆》、吉林大学的《东北亚文献数据库》获得优秀;清华大学的《中国工程技术史料数据库》、上海交大《机器人信息数据库》、中山大学《教育文献数据库》受到专家评审组的一致肯定;北京大学在数字图书馆和元数据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项目管理组成员所在的图书馆都具有良好的特色库建设基础,拥有出色的技术队伍和组织能力,将为本项目的成功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第二节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本项目在CALIS管理中心统一领导下,项目建设采用集中组织管理、建库标准相对统一、参建学校分散建库、专家监督指导的方式,由项目管理组实施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组的职责包括制定建设方案、拟定相关规范和标准、负责各高校图书馆特色库项目建设的申报、初审和协调;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专业咨询、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及验收评审;承担对项目建设馆的技术指导、相关培训、合作协调等工作(专家组正在成立中,名单待上报)。
项目管理组由CALIS华中地区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成员由来自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的10位项目管理组成员组成:
组长:周明华(武汉大学图书馆)
成员:高瑄(清华大学图书馆)、韩明杰(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沈芸芸(北京大学图书馆)、徐汝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肖小勃(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薛冬哥(吉林大学图书馆)、蔡筱青(中山大学图书馆)、詹萌(武汉大学图书馆)、洪正国(武大图书馆) 目前,项目管理组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暂时成立四个工作组,项目管理组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技术组:詹萌(武汉大学)、韩明杰(中国农业大学)、徐汝兴(上海交通大学)、肖小勃(西安交通大学)、洪正国(武汉大学)
资源组:高暄(清华大学)、薛冬哥(吉林大学)
元数据组:沈芸芸(北京大学)、蔡筱青(中山大学)
联络组:周明华(组长)、谢春枝(秘书)、王梅(资源)、饶艳(元数据)、黄勇凯(技术)
以上分工除了联络组由项目牵头单位工作人员组成,以方便日常工作运行和联络外,其他各组均由项目管理组成员组成,负责各自分工方面的标准、规范的推荐和制定;执行方案审核;疑难问题攻关;相关问题咨询;承担培训任务等工作。
我们还将视项目发展情况,陆续增加或调整工作组的工作内容。
项目管理组将在CALIS管理中心领导下,依靠各地区中心的力量和协助,联合参建单位,以项目为核心逐步建立相应的组织形式,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项目建设中,项目管理组将聘请专家组进行立项审查、中期检查和验收评审。
2.运行机制
我国自建数据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就现阶段而言,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主要依靠各校自主投入,CALIS进行政策和技术引导,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给予经费补贴和奖励。
本项目分为资助性项目和非资助性项目两大类。
对于选题实用性强,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据,建库平台符合CALIS要求,人员和维持经费落实,有发展前途的项目,经专家组评审,可列为资助性项目,并根据其选题和建设基础分为重点资助项目和一般资助项目,
给予不同数额的资助。
专家组通过的资助性项目首期拨付资助金额的50%。
中期检查后,合格的资助性项目方可拨付下余的50%经费。
对于选题较好,但基础工作尚显薄弱的项目,列为非资助性项目,纳入CALIS特色库项目的管理体系,但不给予经费资助。
非资助性项目应接受本项目中期检查和后期成果验收。
非资助性项目中期检查合格后,方可挂在CALIS 网页上提供使用。
资助性项目和非资助性项目后期验收时均可以参加评奖,由CALIS管理中心对获奖项目进行奖励。
3.参建单位的组织实施
“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采用集中组织管理、建库标准相对统一、参建学校分散建库、专家监督指导的建设方式,整个项目组织实施流程由:公布建设内容和要求、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执行、中期检查、试运行检查、成果验收七大环节组成:
⑴项目管理组公布有关建设内容、目标和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各校的学科特点、资源及技术基础提交立项申请。
⑵项目申报
●项目采用自由申报的方式。
项目管理组公布有关目标要求后,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
各校的学科特点、资源及技术基础提交立项申请。
CALIS“九五”期间的特色库项
目要继续建设的须重新申报。
●项目申报可采取联合申报和独立申报两种形式。
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各校的资源特
点和建库基础决定申报形式,采取联合申报的图书馆应在立项申报表中的相关地方
加以说明。
●项目管理组根据各馆的项目申请进行初审和查重,并将结果通知有关图书馆。
●所申报项目重复的图书馆,项目组将建议联合申报。
需要联合申报的图书馆应在一
定期限内向项目管理组答复是否联合立项或放弃。
同意联合申报的各馆应重新提交
申报申请。
●项目管理组将去重后的项目申请提交专家组进行评审论证,决定是否立项和资助方
式。
⑶评审立项
特色库评审规则由专家组拟定(详细规则待完成后上报给CALIS管理中心)。
立项选择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选题内容;建设条件:包括人员、设备、网络通讯条件、资金;
已有建设基础;建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技术路线等;服务方式;参建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等。
⑷实施执行
通过立项的单位须与CALIS管理中心签订项目任务书,按照项目管理组拟订的目标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项目的建设。
资助项目首期拨款。
⑸中期检查
项目管理组聘请专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时,各数据库建设项目应达到项目任务书中所规定的阶段性目标。
中期检查合格的资助项目二期拨款。
项目管理组将加强对中期检查合格项目的后期监督和技术支持。
⑹试运行检查
成果验收前,项目管理组开展试运行检查。
试运行检查时,申报项目的数据库应基本达到或接近验收要求,数据库应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量,并能按要求提供相应服务项目。
⑺成果验收
成果验收阶段,项目管理组聘请专家组按照项目任务书对各参建单位的专题数据库进行评审验收。
根据由CALIS管理中心、项目管理组和专家组共同拟定的评审标准,对各特色数据库项目的任务完成情况、系统功能、数据规范及数据量等进行综合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
由CALIS管理中心对通过验收评审并获奖的特色库项目进行奖励。
第三节建设方式和技术路线
CALIS“十五”期间专题特色库建设是在“九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续建或新建,因此,“十五”期间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在数据上有一定的延续,在系统上有所规范,建库软件在功能与技术方面应有所发展和创新。
为了对各类专题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实现统一检索功能,向国内外其他系统开放资源共享机制,“十五”期间专题特色库建设项目将建立中心元数据库,并引入OAI和Open URL协议,开发元数据服务与检索系统,使“十五”期间的专题特色数据库系统具有分散对象数据和统一元数据集的构架。
软件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B/W/S结构,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和实现,使用Java技术,遵照J2EE标准。
最终用户使用特色库时不需要安装特殊的软件,具有浏览器就可以检索、浏览、下载使用特色库中的数据;工作人员加工数据可以采用B/W/S或C/S体系结构。
由于专题特色库整个平台建设实现的目标为统一的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以
实现合作建设与资源共享。
因此整个软件平台划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参建单位特色库系统、CALIS特色库中心门户系统,并实现两个系统间元数据的收集和对象数据的访问机制。
第一小节业务模式
1. 参考流程
1.1 参建单位特色库系统使用
1.1.1资源建库流程
a.原则:分散建库原则
b.流程:资源加工——资源标引——数据入库
c.关键技术:元数据提供集的DC标准、建库系统支持DC元数据标准、支持OAI
协议
1.2 CALIS特色库中心门户系统使用
特色库中心门户参考流程:
1.2.1 元数据收割流程
a.原则:建立统一元数据集
b.流程:元数据收割请求——元数据封装——元数据获取与传递(HTTP)——元
数据解析——元数据入库(收割时间粒度=24小时)
d.关键技术:元数据收割集的DC标准描述、XML技术、OAI协议
1.2.2 元数据访问流程
a.原则:跨库检索的元数据集中访问与单库检索的分散访问相结合的原则
b.流程:输入检索词——显示简要元数据——显示完整元数据
c.关键技术:元数据格式描述及命名规则
1.2.3 对象数据访问流程
a.原则:建立分散的对象资源
b.流程:对象数据访问请求——OpenURL解析——用户权限分析——对象资源调
用——对象资源显示
c.关键技术:URI统一命名规则,OpenURL协议
1.3参建单位特色库系统与CALIS特色库中心门户系统交互访问机制
1.3.1 用户及资源注册流程
a.原则:建立统一的注册用户数据库,注册方式为统一注册与分散注册相结合
●建库单位对象资源统一注册
●参建单位统一IP注册
●高校图书馆统一IP注册
●社会团体统一IP注册
●社会人员单人分散用户名注册
b.流程:用户注册申请(CALIS统一平台入口或参建单位资源检索入口)——注
册受理——注册信息传递(参建单位系统与CALIS中心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注册信息反馈
c.关键技术:CALIS中心系统与建库单位子系统之间的注册接口技术
1.3.2 用户认证流程
a.原则:统一认证原则
b.流程:用户输入认证信息(CALIS统一检索平台或建库单位检索平台)——认
证信息传递(建库单位子系统向CALIS统一认证系统传递)——取得授权信息
——授权信息传递(CALIS统一认证系统向建库单位子系统传递)——用户访
问授权
c.关键技术:CALIS统一认证系统与建库单位子系统之间的认证接口技术
1.3.3 访问计费流程
a.原则:统一结算分散计费的原则
b.流程:参建单位子系统计费——计费信息传递(参建单位子系统向CALIS中心
系统传递)——CALIS中心系统结算—-结算信息传递(CALIS中心系统向参建
单位子系统传递)
c.关键技术:CALIS统一结算系统与参建单位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技术
1.3.4 统计流程
a.原则: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统计模式
b.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