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案例研究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基地, 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发展航天科技是国家的重大战略, 上海市与航天 科技集团进行战略合作, 优势互补, 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 体现, 必将对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 提升上海市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设目标—
1951 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 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科学园, 即斯坦福工业园, 依靠斯坦福大学 的科研和人才资源, 吸引了大批从 事电子、 宇航、 生物等行业的企业 和研究机构。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 建设和发展对促进美国高科技产业
12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1·5
Focus 业界聚焦
的发展, 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 业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此, 建 设高新技术园区成为世界各国发展 高科技产业的普遍做法, 一批闻名 于世的高新技术园区不断涌现, 如 美国的硅谷、 美国波士顿 128 高 技 术产业走廊、 加拿大技术三角区、 日本筑波科学城、 台湾的新竹科技 园等, 为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业界聚焦 Focus
我国航天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案例研究
产业集聚 是 20 世 纪 90 年 代 美 国 哈 佛 大 学 商 学 院 教 授 迈 克 尔·波 特创立的 “新竞争经济学” 的核心 概念, 是指许多企业集聚在同一区 域, 彼此合纵连横, 既竞争又合 作, 形成了一个坚实的企业集群网 络。 集群网络中的成员包括同业竞 争者、 上下游供应商、 相关服务业 和支持机构 (大学、 研究机构、 协 会) 等, 这些彼此相关的成员组成 的集群网络所形成的产业竞争力和 竞争优势,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 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产业集 聚可以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指明 创新方向、 提高创新速度和促进新 企业的建立等四方面影响企业和区 域的竞争力, 并进一步扩大和加强 集聚本身。 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 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聚集 过程中的优势获得。 因此, 要提升 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就要增强产业 集聚的竞争力。
源优势越来越成为各国区域发展的 主要动力。 在当前产业集聚的发展 中, 创新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集 聚的方向是拥有大量高新技术资 源、 优秀人才队伍和良好创新环境 的区域。 也就是说, 新时期的产业 集聚是以高级知识、 技术要素为主 形成的高科技产业的集聚, 目的是 获取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动态竞争优 势。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集聚, 打 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对培育区域 产业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内容。 产业集聚可以反
映出一个高技术区域 的竞争优势和条件, 但是它并非一开始就 以完整的面貌出现, 必然要经历一个产生 和发展的过程。 实际 上, 当前的产业集聚 更强调在柔性集聚过 程中知识、 技术等要 素的重新组合与创 新, 强调本地工程 师、 技术工人等要素 的集中, 以及本地熟 练劳动力市场的形 成。 各种知识型的资
目前, 航天科技集团正在北 京、 天津、 内蒙古、 海南、 深圳、 香港等地建设新的航天产业基地。
航天产业园区正在探索中不断发
展、 不断进步。 航天产业集聚区的
发展已经不单纯取决于技术, 经济
模式也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性
因素。 如何更好地建设航天高科技
产业园区, 充分将航天的高科技优
势与各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种以智 力密集为依托, 以开发新技术和新 产品为目标, 促进科研、 教育和生 产相结合, 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 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 域。 凭借其固有的区位优势, 高新 技术产业园区可将各种社会资源聚 集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 从其内在 价值来看, 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的重要区位特征, 其集聚功能表 现在人才、 资金要素的资源集聚和 创新技术的集聚, 并最终体现在高 技术产业经济效益的集聚上; 从其 外在表现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的集聚功能会造成对外部和其它区 域人才、 资金、 技术的抽吸效应, 从而使其获得集聚经济效益的快速 发展, 形成技术、 经济的高势能区 位, 反过来又对外部和其它区域产 生波及影响和带动作用。
我国从 20 世 纪 80 年 代 中 期 开 始建设高技术产业园区。 1998 年 8 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 划— ——火炬计划开始实施 , 创办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 服务中心被明确列为火炬计划的重 要内容。 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 各 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 积极 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目前, 我国已建立了一些较为成功的高新 技术产业集聚区, 如东莞的计算机 硬件产业集聚区, 西安的航空航天 产业集聚区, 长江三角洲的先进制 造业集聚区和北京的信息产业集聚 区等。 这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 高科技龙头企业为核心, 以大量的 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为配套, 以科 研院所为支撑, 实行政府退出、 行 业协会运作的机制, 已经成为我国
日, 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08 年 4 月 8 日正式更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民用航天科技产业基地, 也是陕西省大力发展民用航天产业, 以
▲ 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效果图
产业园区是区域产业发展的空 间载体, 而产业集聚是成功产业园 区的主要特征。 产业园区通过培育 主导产业和建立相关支持配套产 业, 聚集和整合大量的资金、 人 才、 信息等资源, 组建信息交流和 知识扩散的网络, 发挥其整体经济 效应, 形成创新的系统环境, 使各 个主体实现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同 时, 产业园区通过建立使地方政 府、 企业、 服务机构之间实现互动 合作的对话机制, 协调集聚之间的 地域、 产业分工和合作, 从而促进 产业集聚的不断成长并提升产业组 织的竞争力。 因此, 发展和完善产 业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产业聚集的 空间聚集和产业链交织优势, 是增 强地区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有 效途径。 由此可见, 产业园区和产 业集聚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产业 园区是形成、 承载和促进产业集聚 发展的空间载体, 而产业集聚是提 升产业园区和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核
14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1·5
Focus 业界聚焦
—建设背景—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原名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 是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联合航天科技集团, 共同
建设的以航天民用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 规划面积 23.04 平方千米, 预留 48.79 平方千米的发展空间。 2006 年 11 月 30 日 , 西 安 航 天 科 技 产 业 基 地 管 委 会 正 式 成 立 , 基 地 进 入 全 面 开 发 建 设 阶 段 ; 2007 年 12 月 26
建成以航天技术为先导, 融战略价值和辐射作用于一体,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基地。 一是研发基地, 将汇集上海航天局、 研发中心、 上海市主要航天研究单位和航天高科技人才等研发资源, 建设 具有战略性研发功能的 “闵行新城”; 二是产业基地, 在闵行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浦江园区建设上海国家民用 航天产业基地, 形成我国重要的航天产业基地; 三是科普基地, 形成以航天博物馆为核心的大型航天科普教育基 地— — — 航 天 科 普 园 。 —建设原则— 联合共建、 企业经营; 项目牵引、 市场运作;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远近结合、 滚动发展。 —建设模式— 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 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重点; 优先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 方向, 体现高科技先导、 辐射作用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 通过建立产品中试基地、 开放式技术或产业 “孵化 器” 基地, 推动规模生产或技术转移。 支持航天单位新一轮发展, 继续发展在上海已形成的卫星、 飞船、 运载火箭等生产基地; 整体规划, 进一步发 挥辐射、 带动作用; 整体布局, 在莘庄航天新区建设项目、 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保障。 组建基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作为基地开发建设的经济实体, 负责统一规划和土地的一级开发, 行使基础性开 发建设、 基地管理和服务等职能; 采用 “一次规划、 分期开发、 市场化运作” 的开发模式。 建设用地: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东北部、 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东侧, 总面积 5 平方千米。 —政府扶持措施— 管理方面: 成立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对重大原则性事项进行决策, 下设办公室;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会同上海市发改委、 市经委、 市国防科工办、 市规划局、 市房地资源局、 市财政局、 市地税局和闵行区政府等部门和单位负责确定基地的规划布局, 提供政策支持和项目服务; 在人力资源、 财政、 物质上给予支持。 土地方面: 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 保证项目用地。 资金和招商引资方面: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优势, 加强与基地的紧密合作, 形成有效的招商引资合力; 对进入基地的项目, 在科技发展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 对基地引进项目企业在注册、 税收及统计等方面给予支持。 人才方面: 鼓励本地的大学、 高职毕业生到基地工作。 环境方面: 利用当地的教育、 卫生医疗等资源, 以及健全的就业保障体系, 切实为进入基地的高级管理和技术 人员的子女就学、 家属就业、 卫生医疗等方面提供服务; 拟设轨道交通站, 并考虑大容量的公交系统; 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环境保护条件。 —经验总结— 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在加强军工央企和地方政府合作方面, 构建出了军民融合、 寓军于民的新机制; 着力强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促使企业大力释放科技潜能; 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产业布局、 土地转让、 资金支持等工作, 加快航天产业基地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
发挥出来, 是航天高科技产业园区
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
此, 研究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
地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
发展模式, 对我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航天产业
基地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
意义。
13 2011·5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业界聚焦 Focus
京外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上 海 国 家 民 用 航 天 产 业 基 地
区, 充分发挥航天高科技的产业集 聚作用, 促进航天科技成果的转化 落地, 同时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竞争 力, 是利国利民的一大壮举。
早 在 2006 年 , 中 国 航 天 科 技 集团公司就已先后投建上海国家民 用航天产业基地、 西安国家民用航 天产业基地等航天产业园区, 这些 航天产业园区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我 国航天科技产业的发展, 也对上 海、 西安等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 意义, 推动了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 的有机融合。
航天产业是集多学科、 高精尖 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也是资 金高度密集、 投资回报周期长、 具 有高技术风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显示, 航天产业 1 美元的投 入, 将换来 7 美元~14 美元的回报。 此外, 航天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 链条, 涉及能源、 钢铁、 新材料、 电子、 机械、 通信等各个行业和领 域, 对技术的拉动和对经济增长的 带动力很强。 因此, 以航天高科技
▲ 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奠基
区域经济
发展的增
长极、 经
济结构调
整的主力
军、 提升
区域吸引
力的重要
载体和培
育高新技
术企业的 摇篮。 园 ▲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效果图 区内涌现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 为依托, 建 立 航 天 高 科 技 产 业 园
高科技产品, 培养了大批现代企业 家, 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 造,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逐渐 成为我国经济、 社会和科技发展最 具创新能力的亮点。
—建设背景— 2006 年 1 月 22 日 , 上海 市 人 民政 府 与 航天 科 技 集团 在 闵 行区 签 署 了战 略 合 作框 架 协 议 , 并 召 开 了战 略 合 作 座
谈会, 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建设同时启动。 上海市相关领导表示, 上海市在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 将立足于聚焦国家战略、 聚焦重大产业化项目、 聚焦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