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夏建制简略
《楚辞·哀郢》中有“去故乡而远兮,遵江夏以流亡”之句,据说,这是“江夏”作为固定专有名词出现最早的记载。
《汉书》中有“江夏郡,高帝制,属荆州”之句。应劭注释为:“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作为邑名,此为“江夏得名以水”之说。
另一说,江夏得名于江夏山(今武昌蛇山)。
江夏,溯源于东周,建制于西汉。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始设沙羡县,县治涂口(今江夏金口),乃江夏区建制之始,亦为武汉建制之始。
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称汝南县。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更名江夏县。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迁治郢城(今武昌)。
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素有“楚天首县”之誉。初隶江汉道,1930年后隶湖北省第一专署。
解放后,1949年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政府在武昌区成立,初隶大冶专区。
1952年改隶孝感专区。
1959年11月划归武汉市。
1960年县治移于纸坊镇。
1961年4 月,复隶孝感专区。
1965年改隶咸宁专区。
1975年 11月划归武汉市辖。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属武汉市新型城区。
江夏地理位置
江夏地处长江中游东南岸,湖北省东南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南大门;江夏东接鄂州,南通咸宁,西临长江,北连洪山和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在崛起的“武汉•中国光谷”规划区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区境内。
江夏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01′52〞——114035′38〞,北纬29058′05〞——30032′18〞之间,属于东半球第八时区。
江夏历史古迹
江夏自古为政治、军事要地。江夏的政治、军事事件遗留古迹有20余处,历代墓群13处。
江夏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楚王墓(明朝)、湖泗窑址(宋朝)。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槐山矶石驳岸(明朝)、白云洞(唐朝)、樊哙墓(汉朝)、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民国时期)。
江夏区人文自然
江夏区素有“楚天首县”之誉。
江夏区东西最大橫距54.1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3.2公里,版图总面积2014.5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43.74平方公里,拥有136个湖泊,水域面积570.84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648695人。有汉、回、苗等26个民族;区辖5个行政街,5个镇,2个乡,1个农场,共47个社区,524个居民组,339个村委会,3329个村民小组。
江夏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8℃,年均降雨量1347.7毫升。
江夏区物产丰富,是全国粮、油、果、瓜、茶和畜禽产品生产基地,优质“界豆”、“梁湖”牌绿茶和“三白”远销东南亚。
江夏区矿藏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16个品种,尤其是白云石、石英石、石膏、膨润土等矿体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
江夏区人文景观众多:有名扬四海的一代名舰“中山舰”纪念馆,有誉为“中国江南紫禁城”的龙泉山风景区,有云集千古风流人物的赤壁古战场,有尽展英烈风采的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冰川期遗迹白云洞,有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以京剧泰斗谭鑫培命名的谭鑫培公园,有展示民族风情的华泰山庄、民族文化村,有显示现代高科技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万亩花卉盆景基地,……构成了一道武汉市旅游产业亮丽的风景线。
江夏历代名人
江夏区人才辈出。有三国时期魏将李通,唐代文学家李邕,明代江夏派创始人吴伟,明礼部右侍郎郭正域,明末守边名将熊廷弼,京剧泰斗、中国电影第一人谭鑫培,青年运动先驱、“左联五烈士”之一李伟森,红军女战士唐女贞,无产
阶级革命家恽代英,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早期领导人、新世军创建人之一项英,美术教育家唐义精、唐一禾,文史专家刘成禺,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人民教育家吴贻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