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求平均数练习题

三年级求平均数练习题
三年级求平均数练习题

四年级求平均数练习题

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组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其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2。这一组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一组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最远的跳了152厘米,最近的跳了144厘米,其余6名同学都跳了148厘米。这一组同学平均跳了多少厘米

3、一组学生测量身高,最高的是150厘米,最矮的是136厘米,其余4名同学都为143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音乐考试中,一组学生中有2人得了最高分90分,1人得了最低分70分,其余5名同学都得了78分。这组同学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小明前3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小明第四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2、有四个采茶小队。甲、乙、丙三个小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如果加上丁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丁队采了多少千克

3、期中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英语后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考了多少分

4、小明、小红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加上小英的体重后,他们的平均体重就上升了1千克。小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练习七:

1、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科学的平均分是91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小明的英语考了多少分

2、小明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前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比前四次的提高了1分。小明第5次数学测验得了多少分

3、小王、小张和小李三人体育测试平均成绩是82分,如果加上小刘四人平均成绩就提高了4分。小刘体育测验的分数是多少分

4、一个同学读一本书,共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前6天他平均每天读6页。后4

天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练习八:

1、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个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2、有5个数的平均数为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这时5个数的平均数是4。这个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3、有3个数的平均数为3,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那么这3个数的平均数是5。这个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4、期中考试中小明4门科目的平均分是94分,由于老师批改的错误,其中有一门科目被改为87分,这时4门科目的平均分是92分。这个被改的科目原来是多少分

练习九:

1、有4个数,这4个数的平均数是21,其中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26。第二个数是多少

2、有4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4,其中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0,后2个数的平均数是36。第3个数是多少

3、有4个数,这4个数的平均数是100,其中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8。第二个数是多少

4、小林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功课测试的平均分是89分,前三门的平均分为92分,后两门的平均分为88分。小林英语测试得多少分

练习十:

1、甲地到乙地相距30千米。爸爸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驶10千米。求爸爸往返的平均速度。

2、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30千米。求这辆摩托车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一辆汽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上坡,行了120千米,然后用每小时30千米的受到返回。这辆汽车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某生产小组两天的工作任务都是生产300个零件,第一天以每小时生产30个的速度完成任务,第二天以每小时生产60个的速度完成任务,在这两天的工作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例题一: 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练习二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 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例题二 :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练习二: 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 植树多少棵? 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例题三: 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厘米? 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练习三: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这组同学平均身高 是多少厘米? 例题四: 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 分,最低分是86,其余 5 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2。这一组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一组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最远的跳了152 厘米,最近的跳了144 厘米,其余 6 名同学都跳了148 厘米。这一组同学平均跳了多少厘米? 练习四 3、一组学生测量身高,最高的是150 厘米,最矮的是136 厘米,其余 4 名同学都为143 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音乐考试中,一组学生中有 2 人得了最高分 90 分, 1 人得了最低分 70 分,其余 5 名同学都 得了 78 分。这组同学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三年级下册奥数第10讲-平均数问题

第七讲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 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 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每筐应装多少千克? 二、加权平均数 例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 例4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三年级二班共有42名同学,全班平均身高为132厘米,其中女生有18人,平均身高为136厘米。问:男生平均身高是多少?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例5已知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75,求这5个连续奇数。 已知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0,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3个数的评价数是32,求第3个数 四、调和平均数 例6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12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五、基准数平均数

五年级奥数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一、学前回顾 1.甲数是36,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88,最大公因数是4,乙数应该是多少? 2.三位小朋友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到图书馆一次,甲隔2天去一次,乙隔3天去一次,丙隔4天去一次,上次他们相遇在图书馆是星期二,还要多少天他们才能再在图书馆相遇;相遇是星期几? 二、兴趣导入 2000多年前,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博学多才,他不仅通晓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诗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曾担任过亚历山大博物馆的馆长。 细心的埃拉托色尼发现:离亚历山大城约800公里的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阳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而这时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应该没有影子。但是,亚历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却有一段很短的影子。他认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已知两地之间的距离,便能测出地球的圆周长。埃拉托色尼测出夹角约为7度,是地球圆周角(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76公里)相差无几。他还算出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公里,和实际距离1.49亿公里也惊人地相近。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学说和智慧。 埃拉托色尼是首先使用“地理学”名称的人,从此代替传统的“地方志”,写成了三卷专著。书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埃拉托色尼还用经纬网绘制地图,最早把物理学的原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创立了数理地理学。 三、方法培养

小学三年级奥数 平均数 知识点与习题

第9讲平均数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例如,24平均分成四个数:6,6,6,6,数6就叫做24分成四份的平均数。又如,24平均分成六个数:4,4,4,4,4,4,数4就叫做24分成六份的平均数。 由此可见,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和分成的“份数”而言的。知道了被均分的“总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 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例如,某次考试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平均重量”,某辆汽车行驶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可以得到它们的计算方法: 全班同学的总成绩÷全班同学人数=平均成绩, 几件货物的总重量÷货物件数=平均重量, 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 我们在上一讲的例2中,已经接触到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下面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有关平均数应用问题的解法。 例1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解:总成绩=98+87+93+86+88+94=546(分)。 这个小组有6个同学,平均成绩是 546÷6=91(分)。 答:平均成绩是91分。 例2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每筐应装多少千克? 解:苹果和梨的总重量为 40+80=120(千克)。 因要装成6筐,所以,每筐平均应装 120÷6=20(千克)。 答:每筐应装20千克。 例3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 解:两批猪的总重量为 66×3+42×5=408(千克)。 两批猪的头数为3+5=8(头),故平均每头猪重 408÷8=51(千克)。 答:平均每头猪重51千克。 注意,在上例中不能这样来求每头猪的平均重量: (66+42)÷2=54(千克)。 上式求出的是两批猪的“平均重量的平均数”,而不是(3+5=)8头猪的平均重量。这是刚接触平均数的同学最容易犯的错误! 例4一个学生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认真读一些书外,还规定自己每周(一周为7天)平均每天做4道数学竞赛训练题。星期一至星期三每天做3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应用题练习

平均数专项练习姓名 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9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里的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工人叔叔修机器,第一天修了4台,第二天修了6台,第三天上午修了3台,下午修了2台。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台? 3、光华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2800吨,二月份上半月生产化肥1600吨,下半月生产化肥1700吨,三月份生产化肥3500吨。这三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4、幼儿园教育小朋友做红花,小画做7朵,小方做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13朵。平均每个人做多少朵? 5、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小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书? 6、王军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和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英语得了98分,王军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7、小明和4名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分别是75、67、72、70、76,他们1分钟平均跳多少下?8、王伯伯前5天植树2600棵,后7天植树4600棵,王伯伯平均每天植多少棵? 9、有18、19、20、21、22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0、光明小学为希望工程捐款,三(1)班有3个小组,第一小组捐了175元,第二小组捐了140元,第三小组捐了185元,平均每小组捐了多少元? 11、希望小学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各有学生61人,三班和四班各有学生59人,五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12、某工程队修公路,前5天一共修了3400米,后3天每天修800米,这支工程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13、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用了2小时,回来用了3小时,甲到已的总路程是200千米,这辆汽车往返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4、小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8分,这三门学科的总分是多少?

2019年三年级数学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复习

2019年三年级数学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复习 例题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9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里的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答]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个数量关系式,可以根据以知条件先求出4个杯子里水的总高度,再用总高度除以杯子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杯子里水的高度。列式如下: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先把水面高度5厘米设为一个基数,把其他三个杯子中高度多于5厘米的数相加得(6-5)+(9-5)+(8-5)=8(厘米),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多分到8÷4=2(厘米),再与5厘米相加,同样得到7(厘米)。 试一试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这4个杯子里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例题2、工人叔叔修机器,第一天修了4台,第二天修了6台,第三天上午修了3台,下午修了2台。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要求平均每天修的台数,要先求出三天一共修的总台数。在用总台数除以天数3,就可以得到平均每天修的台数。 想一想:为什么总数中有4个数相加,却要除以3? 试一试2、光华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2800吨,二月份上半月生产化肥1600吨,下半月生产化肥1700吨,三月份生产化肥3500吨。这三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例题3、幼儿园教育小朋友做红花,小画做7朵,小方做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13朵。平均每个人做多少朵? [分析与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做花的总朵数,再用花的总朵数除以人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人做花的朵数。 试一试3、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了46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了70本书,第四层放了52本书,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例题4、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小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书? [分析与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25×4+40×6=340(页),再求读完这本书所用的天数:4+6=10(天),最后求出小明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列式如下: 试一试4、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例题5、张华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5次数学测验的了95分,算一算他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分析与解答]根据数量关系式,要求他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应该先知道5次测验的总成绩。根据前4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可求出前4次数学测验的总成绩是90×4=360(分),再加上第5次测验的分数就得出5次测验的总成绩。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第5次数学测验得了95分,比前4次的平均成绩多了5分,把多的

三年级奥数经典课题巧求周长和面积

巧求周长和面积-授课学案 学生姓名:授课教师:班主任:科目:三年级奥数 上课时间: 2012 年月日时—时 跟踪上次授课情况 上次授课回顾○完全掌握○基本掌握○部分掌握○没有掌握 作业完成情况○全部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没有完成 本次授课内容 授课标题巧求周长和面积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例题与方法 例1.有一块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与两块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拼也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例2.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3.求图3和图4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米) 图3 图4

例4.图7是一座厂房的平面图,求这座厂房平面图的周长。 例5.图9是个多边形,图中每个角都是直角,它的周长是多少? 例6.一个正方形被分成3个大小、形状完全不一样的长方形(如图10),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图10 例7.图11是由四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和一个周长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边长是11分米的大正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图

例8.一根铁丝长12厘米,能围成几种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每咱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几厘米?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 例9. 有9个小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分别相等,用这9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 形(如图)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求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 练习与思考 1.把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分成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用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与7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图14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这座楼房平面图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

教育个性化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等,求平均数就是把几个不相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平均数的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总份数 = 平均数 总数=平均数×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二.例题精讲 例1.小刚这学期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五门功课分别得分是95、87、92、99、97,求小刚这学期平均成绩是多少? 反馈练习1 1.某工厂,上半年一共生产4800台冰箱,下半年每个月生产冰箱700台。这一年中平均每月生产冰箱多少台? 2.小英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4分。问她5 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有6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27,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求第4个数?

反馈练习2 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A与B的平均数是42,B、C、D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B是多少? 例3.张宁周六骑车去郊游,先行了2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后来又用3小时行了一段长26千米的山路,到了目的地。张宁途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反馈练习3 1.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120千米。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 2.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例4.小芳期末考试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小芳英语考了多少分? 反馈练习4 期末考试,莉莉音乐、美术的平均成绩是92分,体育考了95分,莉莉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 例5.某班学生42人,一次数学测验有两位同学因病未考,这时班级的平均成绩为89分,后来这两位同学补考的成绩分别为93分、85分,现在这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 反馈练习5 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可 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移多补少、估计、对应等数学思想。3.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媒体和设计:本节课设计以“我为创绿出分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平均数意义的建构。 教学难点: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参加过“我是中心小学人,我为创绿出分力”这样的系列活动吗?(课件出示现场活动的照片,学生看到的与自己有关的相片,兴奋起 来了。) 师:活动中我们去植树、我们回收废报纸、回收废电池。这些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要把回收的矿泉水瓶送到废品回收购站去。咦!他们好像在争论什么呢?我们一起 去看看吧。呵!原来他们要比赛,看谁收的多。同学们,你想知道他们谁赢了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课件:出示第一组象形统计图) 出示:

师: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小红收集了14个。 生2:小亮收集的最少 生3:小明比小亮多 生4:小亮比小兰少一个 …… 师:你能不能发现第一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课堂里静一下子静了下来,孩子们瞪大眼睛盯着屏幕,小手指指点点,有的数,有的算。 师:我们一起把它算出来好吗? “好!”学生们热烈响应。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算? 学生异口同声“加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14+12+11+15=52 师:四个数加起来,我们有什么办法能算得又快又准确? 生:我们先算算有几个十?然后是4+2+1+5=12,一共有52个矿泉水瓶? 师:真聪明。我们再来看第二组的。 出示: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活动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产生整理,并初步感受和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计算和估算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平均分和求平均数的异同。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出示主题图,谈话:学校开展“捡出一个美好环境”活动,这是三一班第一小组的学生在向老师汇报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 小红:14个 小兰:12个 小亮:11个 小明:15个 2. 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怎样解答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 (1)小组内讨论:你们能先猜一猜,这个数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呢?(11-15)它会

不会大于15或小于11呢?为什么? (2)汇报: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3)你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13个的呢?小组内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14+12+11+15)÷4=13 (4)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13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板书:平均数)在这里,13就是14、12、11、15这一组数的平均数。(5)想一想:平均数是这一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那是怎样的数?用自己的话说说。 (6)想一想,说一说平时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用到或见到过平均数?什么时候需要算平均数?(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及运用,如:房屋均价,平均每天游客接待量,平均每天每人用水量) 2. 出示主题图: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种思考方法: (1)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他们4个人,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

小学奥数巧求周长

第五章巧求周长(B) 一、填空题: 1.下图的周长是厘米. 2. 右图“凸”字的周长是厘米 . 3.,图中用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的各条边.已知b=50 米,c=30米,g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米 . 4.,如果这个图形的面积是400平方厘米,那 5.. () 6.下图由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T”字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7. ,一儿童沿隧道周游一周,他走了多少 米 8下图是由.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 9. 下去,摆好后图形周长是厘米. 10.5厘米.零件长35厘米,高30厘米, 二、解答题 11.下图是一个“干”字形图形.已知两横均由长6厘米,宽1方形构成,中间一竖是由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构成,求出“干”字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2.在4cm7cm的正方形网格(如图)中,所有正方形的周长的和是多少 13.如下图所示,4厘米,宽2厘米.现沿其对角线BD对折得到一几何图形, 14.如图,,EFGH是正方形.如果AF=10厘米,HC=7厘米,那么长方形ABCD 案—————————————————————— 1. (8+4)2 =122 =24( 经过平移线段,把原图形变成长是8cm,宽是4cm的长方形. 4 厘米 30 B : 米 c

2. 18厘米 如图我们发现,它不是一个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所以不能直接套用公式. 但如我们把线段AC 放在C A ''、C C '放在A A '、DB 放在B D ''、D D '放在B B '的位置,则此图就变成一个正规的长方形,如下图所示. [5+(3+1)]× ) 答:周长18 3. 180米 ,宽是30米的长方形,还剩两段如图所示, 所以周长是(50+30)2+210=180(米) 4. 170厘米平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cm ,因此它的周长是345=170 5. 20厘米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图如下编号,则图形变成下列形式.我们把a 移至a '处,把b 移至b '处,图形成为一个大正方形里有4条2厘米长的线段,求“E ”形周长就很简单了. 解=20(答:这个“E ”字形的周长是20厘米. 6. 96厘米 求“T ”字形的周长即求下图的周长,经过平移得一边长为(83=)24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周长为244=96(厘米) 7. 304米 我们不妨把有关线段用字母编号(如图所示) 观察可知,g 平移至g ',把h 平移至h ',就可以得到一个规则的长方形,e 的长度尚末计算,又发现如b +c 的长度正好等于f 等于40米,402+22=84(米)再加上原长方形的周长(50+60)2=220解=1102+80+4 =220+80+4 =304(米) 答:此图周长为304米. 8. 66厘米 此题如仍用平移的方法,不仅移动的次数多且较为麻烦,不妨我们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种分别讨论,水平方向上有(3+2=33厘米,同理,竖直方向也为(3+2=33厘米,周长可求. 解:(3+22 =332 =66(厘米) 答:此图形周长为66厘米. 50米 c

五年级奥数巧求周长小测卷

五年级奥数巧求周长小测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下图的周长是厘米. 2.右图“凸”字的周长是厘米. 3.下图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图中用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的各条边.已知b=50米,c=30米,g=10米,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米. 4.下图是由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如果这个图形的面积是400平方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厘米. 5.下图“E”字周长是厘米. (单位:厘米) 6.下图由5个边长8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T”字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7.下图是一“环球游戏探险的隧道”的平面图,一儿童沿隧道周游一周,他走了多少米? 8下图是由10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互平行,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4 60 50 单位: 米 3 a b d 3 3

9.把一块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按右下图所示方法一层、二层、三层的摆下去,共要摆十层,摆好后图形周长是 厘米. 10.下图是一个零件的平面图,图中每一条最短线段均长5厘米.零件长35厘米,高30厘米,这个零件周长是多少厘米? 二、解答题 11.下图是一个“干”字形图形.已知两横均由长6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构成,中间一竖是由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构成,求出“干”字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2.在4cm 7cm 的正方形网格(如图)中,所有正方形的周长的和是多少cm ? 13.如下图所示,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现沿其对角线BD 对折得到一几何图形,试求图形阴影部分周长. 14.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EFGH 是正方形.如果AF =10厘米,HC =7厘米,那么长方形ABCD 的周长是 厘米? 厘米 厘米 A D A B D E F 1 6 1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解及练习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解及练习题:平均数 问题 (一) 专题简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问题: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为了使杯中水一样多,就将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进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移多补少”,通常称之为平均数问题。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是要求出总数量和总份数,然后再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 例题1 用4个同样的杯了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4个杯子里水的总厘米数,再用总厘米数除以杯子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8+5+4+3)÷3=5厘米 练习一 1,小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 2,某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312人,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 3,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千克? 例题2 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华做了7朵,小方做了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了12朵。平均每个小朋友做了多少朵? 思路导航: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做花的总朵数,再用花的总朵数除以人数就可求出平均每人做花的朵数。 (7+9+12)÷4=7朵 练习二 1,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70本,第四层放了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2,某工厂第一、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

3,商店有蓝色气球和红色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平均每种气球多少只? 例题3 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113棵,第3天植了55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思路导航:要求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的棵数,必须知道植树的总棵数和植树的天数,植树的总棵数用前2天植的113棵加上第3天植的55棵:113+55=168棵,植树的天数为3天。所以,平均每天植树:168÷3=56棵。 练习三 1,小佳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为197分,外语考了91分,小佳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例题4 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根据已知条件,先求这辆摩托车行驶的总路程:60×2+70× 3=330千米,再求行驶的总时间:2+3=5小时。所以,平均每小时行驶:330÷5=66千米。 练习四 1,小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华家的小鸡平均多重? 2,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草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3,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例题5 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分,其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为92分。这一组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思路导航:要求平均分,应用总分数÷总人数=平均分,依题意,总分数为:98+86+92×5=644分,总人数为:1+1+5=7人。 所以,这组学生的平均分为:644÷7=92分。 练习五 1,一组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最远的跳了152厘米,最近的跳了144厘米,其余6名同学都跳了148厘米。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跳远成绩是多少? 2,一组学生测量身高,的是150厘米,最矮的是136厘米,其余4名同学都是143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音乐考试中,一组学生中有2人得了分90分,1人得了最低分70分,其余5名同学都得了78分。这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

简约教学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多少知道一点平均数,这是学生的经验储备。 学生在学习分数的除法和认识分数时,对“平均分”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平均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平均分和平均数是有一定区别的,教学中要加以区分。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教学中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辨析。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一、情景引入,体验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 1)小组同学在收集废旧矿泉水瓶比赛活动中,男生3人每人各收集了6个,女生4人每人各收集了5个。谁收集得多?为什么?(用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给出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在这个统计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同学收集的数量) 小结:男生的数据相同,6就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女生的数据也相同,5代表女生的“一般水 平”。 思考:总数能代表一般水平吗? 2)男生:张越13个,王凡15个,吴劲14个;女生:小红14个、小兰12个、小华11个、小菲15个。这样能比较吗?你能找出他们的代表数据吗?观察统计图,从图中收集信息,直观感知男生的数据相同,6就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女生的数据也相同,5代表女生的“一般水平”。思考:因为男女生人数不同,所以不能用总数代表一般水平。观察数据特点,思考能代表整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数,进而进行比较。将例题略作变动: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平均数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同时给学生一个“比”的任务,由任务的驱使激活思维。数据由相等到不等的变化,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进行探索,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四、、尝试解决问题,领悟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均发一张反映男女生的数据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 2)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据的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领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不等转化为相等。因为男女生人数不同,所以用总数来比较显然不合理;数据参差不齐,也很难对应着比较,新的问题 3)方法一:移多补少你是怎样想到用14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的?完整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并运用媒体配合演示:画出平均数这样一条红线,用动画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女生的代表数据是多少呢?你会用移多补少的办法找出来吗?为什么不用最多的15个来表示女生的一般水平呢?最少的11个呢?怎样的数据才能代表一般水平呢? 方法二:总数÷份数=平均数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求出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的14?女生呢?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1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A)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下图是一块小麦地,已知条件如图中所示.这块地的周长是 米. 2.下图“十”字的横与竖都长6厘米.问“十”间的周长是 厘米. 3.求下图上“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4.下图是由若干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土山”两个字,已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 、 厘米. 50

5.下图是由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组成的一个“5”字,已知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5”字周长是 厘米. 6.下图是一块地,四周都用篱笆围起来,转弯处都是直角.已知西边篱笆长17米,南边篱笆长23米.四周篱笆长 米. 7.求下图周长.单位:厘米 23 17

8.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A 是公园的大门.问:小明从A 门进公园,不重复地沿道路走公园一圈,他走了多少米? 9.下图是某建设物的设计图,如图所示(单位:米)现根据需要在它周围绕电线一圈,试求需电线多少米? 10.用1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下图的形状,求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1 1 1 1 1 2 3 3 4 4 240

二、解答题 11.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40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图所示. 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每边被四等分.求图中所有正方形周长的和. 13.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B C

14.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再将对折后的纸沿它的竖直中线(右图虚纸)剪开,得到三个矩形纸片,其中两个较小的矩形的周长之和是多少厘米?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课本第42页的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题 学习目标: 1、学习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学习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二、出示目标: 学习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幷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请认真看课本42页的例1。看懂题意,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再进一步看图,怎样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四、先学。 过渡语: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一)看一看(4分钟) 认真地看书自学。 (二)做一做(10分钟) 看懂例1后,做下面这道题。 小张有钱13元、小王有15元、小陈有16元、小英有16元,他们4人平均每人有多少元? 解: 答: ------------------------------------- 要求:各小组成员做完后交各小组长,自己参与共同讨论批改,改完后交给老师查看。 (然后找3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五、后教(议一议)(10分钟)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用不同色彩的粉笔) (二)讨论。

1、看例1和这道题,求平均数的第一是什么?判断黑板上这道题的对错,若对,为什么?若错,为什么? 2、通过例1的学习,平均数的含义是: ---------------------------------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 --------------------------------------------------- 3、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的区别:平均分是: ------------------------------ 平均数是: ------------------------------------------------------- 学生自结后,老师参与学生共同总结。 六、当堂训练。(8分钟) 1、刘英身高124厘米、张扬身高136厘米、李欣欣身高133厘米,他们3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解: 答: ---------------------------- 2、王心每分钟写185个字、李明每分钟写173个字、田甜每分钟写170个字、陈静每分钟写172个字,问他们4人平均每人每分钟写多少个字? 解: 答: ---------------------------------- 另做;练习十的第一题。

小学奥数 巧求周长教学提纲

小学奥数巧求周长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五章 巧求周长(B ) 一、填空题: 1.下图的周长是 厘米. 2. . 3.下图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图中用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 的各条边.已知b =50米,c =30米,g =10米,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 米. 4.下图是由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如果这个图形的 面积是400平方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厘米. 4 c

5.下图“E ”字周长是 厘米. (单位:厘米) 6.下图由58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T ”字形,它的周 长是 厘米 7.下图是一“环球游戏探险的隧道”的平面图,一儿童沿隧道周 游一周, 8下图是由10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每个小正方 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互平行,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单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9.把一块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按右下图所示方 法一层、二层、三层的摆下去,共要摆十层,摆好后图形周长是 厘米. 10.下图是一个零件的平面图,图中每一条最短线段均长5厘 米.零件长35厘米,高30厘米,这个零件周长是多少厘米? 二、解答 题 11.下图是一个“干”字形图形.已知两横均由长6 ,中间一竖是由长 6厘米,宽2,求出“干”字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2.在4cm 7cm 的正方形网格(如图)中,所有正方形的周长的和是多少cm ? 13.如下图所示,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现沿其对角线BD 对折得到一几何图形,试求图形阴影部分周长. 14.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EFGH 是正方形.如果AF =10厘米,HC =7厘米,那么长方形ABCD 的周长是 厘米? ———————————————答 案—————————————————————— B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 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玩些什么游戏? (出示教材中主题图)追问:图上的小朋友们再玩什么游戏啊?(套圈游戏)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情境。 谈话:这是三年级第一小队正在进行的套圈比赛,一队是男生,另一队是女生。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 2. 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提问:看了这两张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根据这两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呢? 谈话:到底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请我们的同学做小裁判帮帮他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去比较呢?先请小组4人交流一下。 结合学生的想法,相机进行引导。 3. 理解平均数。 师: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男生的统计图,你们可以在统计图上想想办法,也可以动笔在本子上想想办法,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出男生的平均成绩,请每个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吧。 (1)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的? ①学生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指名在教师的统计图上移一移,其他同学请静静地欣赏); ②刚才我们都是怎样移的?(生回忆,师板书:移多补少) (3)有没有哪个小组用其他的方法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的?(算一算) 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6+9+7+6=28(分) 28÷4=7(分) 追问:6、9、7、6分别指什么?28指什么?(生回答,师板书:“先求和”) 为什么要除以4?(板书:“再平均分”)7表示什么? 谈话:统计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课题:统计—平均数) 观察: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这四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分别是6个、9个、7个和6个,从图上看你能猜测一下平均数和每人套中的个数相比较,它在哪两个数之间呢?你是怎么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