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项目建设方案及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
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公司为以适
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职员工约600人,80%
以上为技术及管理人员,85%以上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公司是强调项目开发、设计和经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财务制度。截止2017年底,公司经济状况无不良资产发生,并严格控制企业高速发展
带来的高资产负债率。同时,为了创新需要及时的资金作保证,公司对研
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了相应制度,每季度审核一次开发经费支出
情况,适时平衡各开发项目经费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开发项目的资金落实。
我国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
以及太阳能发电。从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来看,火电与水电占了其中的
绝大部分。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库显示,2010-2017年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能源结
构调整取得新成就,非化石电源发展明显加快。其中,风电规模实现
高速增长,发电量占比由2010年的1.17%提高至2017年的4.76%,跃
升为我国第三大电力来源。在“十三五”规划提出全方位推进能源结
构性改革以及政府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的背景下,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日益提高,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
生能源长期内预计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
息相关。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对电力
的需求必然日益增长。因此,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乐观,电力行
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
息相关。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对电力
的需求必然日益增长。因此,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乐观,电力行
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45.90万元,同比增长21.56%(1799.7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风力发电机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8793.9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67%。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818.4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89.18万元,增长率32.37%;实现净利润2113.8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5.30万元,增长率23.7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基本情况
1、我市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工业强桂战略,深入
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总量实现翻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技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水平居西部前列,工业化持
续加快,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仍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偏重、综合效益偏低、高质量
供给能力不足、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等问题。
“转型与变革”将赋能2019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词。在此影响下,我市工业发展将推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高点和主攻方向,促进全市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处于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
的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许多深层次矛盾会在
经济运行压力中凸显,必将传导和影响我市。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
仍处于复苏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日
益显现,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一些
领域风险挑战增大。但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
机遇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
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当前,我市产业结构调
整思路更加清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政策措施逐步
落地,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正在形成。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
困难,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把机遇转化为项目实体、转化为发展动能、
转化为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市道路,主动融入
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
融合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发
展,全力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在新的起点上重振我市产业雄风,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我市夯实坚强的产业基础。
3、《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本市作要
抢抓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强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在市委、市政府
的领导下团结拼搏,勇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实现了工业经济
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以新能源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为主的新
兴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本市自身特色的制造业体系。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
主导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全省工业发展格局中
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全省工业大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十三五”时期
国家全面布局小康社会,加快结构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再平衡。新型城镇
化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共同
助推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势,决定了本市“十三五”时期的
发展环境,对于本市工业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