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空城计_课文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城计

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此前的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可当。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

本篇课文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按照情节发展,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开端(第1段),司马懿兵临西城;

二、发展(第2段),诸葛亮临危施计;

三、高潮(第3、4段),司马懿中计;

四、结局(第5、6段),诸葛亮释计。

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军情的危急:司马懿有大军15万,而诸葛亮只有2500军兵,而且“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军力对比悬殊之极,情况危在旦夕,因而“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尽皆”二字用得极好,说的是个个官员无一例外,“失色”说的是面对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脸色大变,可见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故事开端就给人紧急万分之感,为下面突出诸葛亮的机智过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写诸葛亮临危不惧,巧施空城计。诸葛亮先是登城察看:敌人已是大兵压境。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表现得十分镇定自若,立刻传令:藏起战旗,隐蔽军兵,“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可以说是在“空”字上做足了文章。2500名军士把守城池,相对于15万大军来说和“空城”确实没什么两样,绝对不堪一击。可是诸葛亮却只带了两个小童,在城楼上“凭

栏而坐,焚香操琴”。这是何等的胆略与气魄!这说明他有着极大的自信,相信能够用此计破敌。他就是要让司马懿看到的是一座空城。城越显得“空”,就越能让司马懿心中起疑。所以诸葛亮还严肃军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为了安抚军心,告诉军士“吾自有计”。军士们追随诸葛亮多年,自然知道他历来用兵如神,所以深信不疑,军心镇定,无一慌张。

第三部分着重写司马懿中计。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从表面上看,作者只写了司马懿一方,但司马懿的所见、所思、所言、所为,都是围绕着诸葛亮而展开的。司马懿所见的空城是诸葛亮所为,所以当他听到前哨报告西城的景象时,“懿笑而不信”,要亲自去看看。作者通过司马懿的眼光来表现诸葛亮:“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旁若无人。”这里不是对上文的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意识这样写的。在司马懿亲率大军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诸葛亮仍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风貌,这是从侧面对诸葛亮更加突出的刻画。“懿看毕大疑”,他疑的是什么呢?作者巧设伏笔,由司马懿的怀疑到下令撤军,由司马昭的猜测到司马懿的解释,悬念迭起。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乃魏之名将”,是个狡猾奸诈之人。面对一座空城,他先是不信,继而大疑;在其次子司马昭指出:“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司马懿仍不敢相信这就是一座空城。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司马懿之所以不相信眼前是一座空城,就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对诸葛亮十分了解,他与诸葛亮交战多年,深知诸葛亮的用兵之道,此前,他曾成功地识破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感慨诸葛亮不肯弄险,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选择了较为保险的路径,从而失去了取胜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司马懿才认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但他不知道诸葛亮情急之中既是迫不得已,又是因深知对手而在险中取胜。这里明是写司马懿,实际上是在暗中表现诸葛亮的机智勇敢和真正做到了知彼知己。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此次带兵而来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司马昭,诸葛亮会用空城计吗?用了还会成功吗?结论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这正是这部小说的妙处之所在。正是因为诸葛亮深深了解司马懿,知道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有限,他只知道诸葛亮平生不曾弄险,但却不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另外,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刚愎自用,必然不会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在关键时刻,诸葛亮才敢于“弄险”。通过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这种明写司马懿,暗写诸葛亮,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塑

造人物的好处。诸葛亮能够成功避险,正是因为他在相互了解方面比司马懿更胜一筹,所以他才敢于独坐空城而“笑容可掬”,这说明他早已胜算在胸。

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着重通过对话和对比描写来刻画诸葛亮。魏兵退去后,诸葛亮“抚掌而笑”,因为这早已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是“众官无不骇然”,是因为想起来仍十分后怕。令众将惊诧莫名的是:“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从诸葛亮的回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确实是料事如神,简直是想到司马懿的心里去了,而且就连司马懿退兵之路都料定了,并且早已作出了大败敌军的安排:“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真是神机妙算,使得“众皆惊服”。这样安排情节既惊险离奇,又合乎情理。

课文还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计”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

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如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一是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二是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而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拍手大笑”,并说“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

《三国演义》用浅易的文言写成,古人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通俗而不失典雅,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