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合集下载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评析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评析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评析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的选择对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常见的赋权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旨在为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赋权方法提供参考。

多指标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指标来评价某一对象或系统的整体性能。

赋权方法是指根据各指标对整体评价的重要性程度,给予相应的权重,以便在综合评价时体现各指标的重要性差异。

常见的赋权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根据专家的经验、知识和判断力,对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客观赋权法则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变异程度等客观信息确定权重。

主观赋权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反映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力,适用于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评价问题。

但是,主观赋权法也容易受到专家主观意识的影响,导致赋权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客观赋权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客观信息来确定权重,避免主观赋权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但是,客观赋权法往往忽略了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力,无法充分反映各指标对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赋权方法。

例如,对于具有较强主观性的评价问题,可以选择主观赋权法来赋予各指标权重;对于客观性较强的评价问题,可以选择客观赋权法来确定权重。

另外,也可以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赋权方法,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避免其缺点。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进行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各种赋权方法的优缺点,合理选择和应用,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一步研究方向是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的优劣比较和组合应用。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赋权方法的组合方式,以更好地体现各指标对整体评价的重要性;也可以研究如何将多指标综合评价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在环境质量评估、经济发展评价等领域的应用。

这将有助于提高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环境学、生物学等。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叶宗裕摘要:本文用实例说明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用“倒数逆变换法”进行指标正向化时会完全改变原指标的分布规律,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三种常用无量纲化方法——极差变换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的选择使用问题,用实例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综合评价,正向化,无量纲化,标准化法,均值化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有些是指标值越大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正向指标(也称效益型指标或望大型指标);有些是指标值越小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逆向指标(也称成本型指标或望小型指标),还有些是指标值越接近某个值越好的指标,称为适度指标。

在综合评价时,首先必须将指标同趋势化,一般是将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所以也称为指标的正向化。

不同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直接将它们进行综合是不合适的,也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必须将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数。

这种去掉指标量纲的过程,称为指标的无量纲化(也称同度量化),它是指标综合的前提。

在多指标评价实践中,常将指标无量纲化以后的数值作为指标评价值,此时,无量纲化过程就是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即效用函数值)的过程,无量纲化方法也就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转化。

从数学角度讲就是要确定指标评价值依赖于指标实际值的一种函数关系式,即效用函数f j。

因此,指标的无量纲化是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综合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

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都有多种方法,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否则将会使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本章就如何选择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作些讨论。

(一)关于指标正向化方法对于指标的正向化,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学者常使用将指标取倒数的方法(苏为华教授称其为“倒数逆变换法” [1]),写成公式为:y ij =C/x ij (1)其中C为正常数,通常取C=1。

很明显,用(1)式作为指标的正向化公式时,当原指标值x ij 较大时,其值的变动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较慢;而当原指标值较小时,其值的变动会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较快变动。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
d i 为 0 , rs 等于 1 , 则认为 X 与 Y 等级完全正相关 。 一
2
当然从这个模型来看 , 影响综合评价结果可靠 性的因素不仅仅是无量纲化方法 , 还有加权系数 ωj 的合理选择 。 为了突出重点 , 暂且不涉及 ωj 的确定 方法的选择问题 。
三、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介绍
对类型一致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时 , 通常 采用如下方法 令
式中 m 、 M 分别为指标观测值 x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 三) “极大化” 处理

x ( m > 0) x′= m ( 四) “极小化” 处理 ( 4)
大则表示第 i 种量化方法和第 k 种量化方法在相同 的综合评价方法下得出的排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越 高 ( rs ・ik 趋近于 1 表示两种量化方法在同一综合评 价方法下趋于一致) 。 在对斯皮尔曼 (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理论 扩展应用的基础上 , 现利用其对无量纲化方法进行 比较和选优 , 最大程度地避免 “表面上的合理性掩盖
统计与信息论坛
二、 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
所谓综合评价问题 , 就是当选定 m 项评价指标
x 1 , x 2 , x3 , …, x m 时 , 对 n 个评价对象的运行状况进
( 以下简称等级相关系数 , 用 rs 表示) 来检验对同一
对象的两种评估排序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否一致 。 设对某一综合评价的两种排序 ( 排序规则均为 由好到坏) , 分别为 X 和 Y 。 X 的等级 ( 排序) 为 X =
公 司 公司 1 公司 2 公司 3 公司 4 公司 5 公司 6 公司 7 公司 8 公司 9 公司 10 公司 11 公司 12 公司 13 公司 14 公司 15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是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消除不同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使得不同指标能够具有可比性。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多个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而这些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取值范围,如果直接进行比较和分析,很容易产生误导性的结果。

因此,无量纲化处理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常用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包括标准化、区间缩放法和归一化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1. 标准化标准化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缩放,使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常用的标准化方法有Z-Score标准化和小数定标标准化。

Z-Score标准化通过减去均值并除以标准差,将数据转化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数据。

小数定标标准化则是将数据除以一个固定的值,如最大值或者范围,将数据映射到[0,1]之间。

2. 区间缩放法区间缩放法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缩放到一个固定的区间内。

常用的区间缩放方法有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两种。

线性函数方法通过线性变换将数据映射到指定的区间范围内,如将数据映射到[0,1]或[-1,1]之间。

非线性函数方法则是通过非线性变换将数据映射到指定的区间范围内,如将数据映射到[0,1]或[-1,1]之间。

3. 归一化归一化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缩放到[0,1]之间。

常用的归一化方法有最小-最大归一化和绝对值归一化两种。

最小-最大归一化将数据减去最小值并除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将数据映射到[0,1]之间。

绝对值归一化则是将数据除以其绝对值的和,将数据映射到[-1,1]之间。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

例如,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常常使用标准化方法,以便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使得不同指标对聚类结果的影响相同。

在进行数据可视化时,常常使用区间缩放法或归一化方法,以便将数据映射到合适的区间范围内,使得数据能够在图表中清晰可见。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存在异常值的数据,应先进行异常值处理,再进行指标无量纲化处理,以免异常值对结果产生影响。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叶宗裕摘要:本文用实例说明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用“倒数逆变换法”进行指标正向化时会完全改变原指标的分布规律,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三种常用无量纲化方法——极差变换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的选择使用问题,用实例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综合评价,正向化,无量纲化,标准化法,均值化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有些是指标值越大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正向指标(也称效益型指标或望大型指标);有些是指标值越小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逆向指标(也称成本型指标或望小型指标),还有些是指标值越接近某个值越好的指标,称为适度指标。

在综合评价时,首先必须将指标同趋势化,一般是将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所以也称为指标的正向化。

不同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直接将它们进行综合是不合适的,也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必须将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数。

这种去掉指标量纲的过程,称为指标的无量纲化(也称同度量化),它是指标综合的前提。

在多指标评价实践中,常将指标无量纲化以后的数值作为指标评价值,此时,无量纲化过程就是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即效用函数值)的过程,无量纲化方法也就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转化。

从数学角度讲就是要确定指标评价值依赖于指标实际值的一种函数关系式,即效用函数f j。

因此,指标的无量纲化是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综合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

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都有多种方法,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否则将会使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本章就如何选择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作些讨论。

(一)关于指标正向化方法对于指标的正向化,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学者常使用将指标取倒数的方法(苏为华教授称其为“倒数逆变换法”[1]),写成公式为:y ij=C/x ij(1)其中C为正常数,通常取C=1。

很明显,用(1)式作为指标的正向化公式时,当原指标值x ij较大时,其值的变动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较慢;而当原指标值较小时,其值的变动会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较快变动。

指标正向化方法

指标正向化方法

指标正向化方法介绍如下:
指标正向化方法通常应用于多指标评估和绩效管理中。

其基本思想是将指标的原始值(比如得分、得票数、利润等)转换为新的数值,以便更加直观和易于解释。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指标的正向或负向性质。

正向指标越高代表越好,比如销售额、客户满意度等;
负向指标越低代表越好,比如投诉率、成本等。

2.对于负向指标,需要将其原始值乘以-1,以确保所有指标都是正向的。

3.对于每个指标,计算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距离(即范围),并将原始值减去最小
值,再除以范围,得到0到1之间的标准化值。

这个标准化值可以反映每个指标相对于其范围的表现。

4.对于正向指标,可以直接使用标准化值作为指标值。

对于负向指标,需要将标准化
值转换为1-标准化值,以确保所有指标的范围都是0到1。

指标正向化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更加直观地看到各项业务绩效的表现,以及各项绩效之间的相对差距。

同时,该方法也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目标、评估绩效和进行比较。

6-无量纲化方法

6-无量纲化方法


1、对多指标综合评价而言,无量纲化的结 果即评价值本身就是对被评价事物发展水 平的一种相对描述,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刻 度。因而在不影响被评价对象间相对地位 的前提下,允许用近似的、简化的直线关 系来代替曲线关系。

2、曲线型公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比直 线型公式精确,这种精确是有条件的,如 果曲线型公式中的参数选取不当,其结果 很难是客观的,然而参数确定又是较为困 难的。在参数确定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 如用直线型方法来代替。现代管理的一个 重要思想是,应该追求相对意义的满意解, 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优解,在无量纲化 方法的选取上,也是如此。
一、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是在将指标实际值 转化为不受量纲影响的指标评价值时, 假定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指标数实际 值的变化引起指标评价值一个相应的比 例变化。常用的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有 以下三种:
( 一)阈值法

阈值也称临界值,是衡量事物发展变化 的一些特殊指标值,比如极大值、极小 值、满意值、不允许值等。阈值法是用 指标实际值与阈值相比以得到指标评价 值的无量纲化方法,主要公式及特点等 如表所示,其中 n 为参评单位的个数。

阈值参数的确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阈值参数的确定要 以社会经济现象实际状况为依据,要根据 与被评价对象有关的空间范围资料和历史 资料为基础。比如,同行业某项经济效益 的历史最好水平,一定条件下损亏平衡点 的销售量,等等,就可以作为阈值或折点 的参考依据。
2、Biblioteka 值参数的确定还要注意到社会经济现象 的发展变化趋向,把变化估计数值作为制 定时的参考。比如,生活质量指数中,一 岁期望寿命最高值就是在世界最高水平的 基础上再加上两岁得到的;婴儿死亡率最 低值(7‰)是在世界最低水平基础上再减 去1‰ 所得到的。这种考虑发展余地的处理, 阈值参数相对稳定些,便于综合评价结果 的动态对比。

数据预处理--无量纲化

数据预处理--无量纲化

数据预处理--⽆量纲化1.⽆量纲化定义⽆量纲化,也称为数据的规范化,是指不同指标之间由于存在量纲不同致其不具可⽐性,故⾸先需将指标进⾏⽆量纲化,消除量纲影响后再进⾏接下来的分析。

2.⽆量纲化⽅法⽆量纲化⽅法有很多,但是从⼏何⾓度来说可以分为:直线型、折线型、曲线形⽆量纲化⽅法。

(1)直线型⽆量纲化⽅法直线型⽆量纲化⽅法是指指标原始值与⽆量纲化后的指标值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常⽤的线性量化⽅法有阈值法、标准化法与⽐重法。

①阈值法是我们最熟悉也最常⽤的⼀种⽆量纲化⽅法,阈值也称临界值,是指衡量事物发展变化的⼀些特殊指标值,如极⼤值、极⼩值等,⽽阈值法就是通过实际值与阈值对⽐得到⽆量纲化指标值的⽅法。

主要公式以及特点如下图中所⽰。

值得注意的⼀点,阈值参数的选取确定却会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这⾥需考虑实际情况加上已有经验进⾏探索,逐步优化,直到寻找最合适的阈值(最合适就是结果可以达到让⾃⼰满意的程度)。

②标准化⽅法就是指标原始值减去该指标的均值然后⽐上其标准差。

⽆论指标实际值是多少,最终将分布在零的两侧,与阈值法相⽐,标准化⽅法利⽤样本更多的信息,且标准化后的数据取值范围将不在[0,1]之间。

③⽐重法是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他在指标值总和中所占的⽐重。

(2)折线型⽆量纲化⽅法折线型⽆量纲化适⽤于被评价事物呈现阶段性变化,即指标值在不同阶段变化对事物总体⽔平影响是不⼀样的。

虽然折线型⽆量纲化⽅法⽐直线型⽆量纲化⽅法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要想确定指标值的转折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数据有⾜够的了解和掌握。

(3)曲线形⽆量纲化⽅法有些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前、中、后期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就是说指标值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突变的,在这种情况下,曲线形⽆量纲化⽅法也更为合适,常⽤的曲线形⽆量纲化⽅法如下图所⽰:(4)模糊⽆量纲化⽅法综合评价中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越好)、逆指标(即指标值越⼩越好)和适度指标(即指标值落在某个区间最好,⼤了、⼩了都不好),指标彼此之间“好”与“坏”并没有⼀个标准,在很⼤程度上具有⼀定的模糊性,这时候可以选择此⽅法对指标进⾏⽆量纲化处理,有兴趣⾃⾏搜索学习。

《综合评价方法》习题集-3-陈正伟

《综合评价方法》习题集-3-陈正伟

《综合评价方法》习题集-3-陈正伟《综合评价方法》习题集-3指标无量纲化方法一、名词解释1、逆向指标2、中性指标3、正向指标4、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二、单选题1、对于百元增加值能耗指标进行正向化时,应当使用的方法为()。

A 绝对值倒数法B 距离倒数法C 名次定量化法D倒数法2、对于资产负债率指标行正向化时,应当使用的方法为()。

A 绝对值倒数法B 名次转换法C 系数转换法D倒数法3、对于产品质量等级指标进行正向化时,应当使用的方法为()。

A 绝对值倒数法B 距离倒数法C 系数转换法D倒数法4、均值化处理属于()。

A 定性指标无量纲化B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C折线性无量纲化方法 D 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5、对于我国小康进程的评价,为了避免指标之间的相互干扰应当使用()。

A 相对化无量纲化类型B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C折线性无量纲化方法 D 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6、对于国民经济积累率指标行正向化时,应当使用的方法为()。

A 绝对值倒数法B 名次转换法C 系数转换法D倒数法7、对于学生毕业论文成教的等级指标进行正向化时,应当使用的方法为()。

A系数转换法 B 距离倒数法 C 绝对值倒数法D倒数法三、多选题1、综合评价指标按照其反映的作用趋向不同可以分为()。

A 正向指标B 逆向指标C 适度指标D 中性指标E 价值指标2、正向指标的正向化方法有()。

A 倒数法B 最小阈值法C 最大阈值法D 绝对值倒数法E 距离倒数法3、逆向指标正向化方法有()。

A 倒数法B 最小阈值法C 最大阈值法D 绝对值倒数法E 距离倒数法4、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的类型有()。

A 相对化无量纲化类型B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C折线性无量纲化方法D 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E 倒数无量纲化方法四、填空题1、综合评价指标按照其反映的作用趋向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

2、对于资金流转天数指标进行正向化时,应当使用的方法为()。

2、对于库存保证天数指标进行正向化时,应当使用的方法为()。

4.1_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4.1_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资源环境应用数学课件第四章评价分析§4.1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本章主要内容本内容z§4.1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z§4.2因子重要性排序方法变异系数法信息熵法z一、变异系数法二、信息熵法关分析专家评分z三、关联分析法四、专家评分法z五、两两比较法(因素成对比较法)z§4.3AHP层次分析法43z§4.4 Borda数法z§4.5 TOPSIS法学习目的与要求z了解多指标评价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z掌握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变异系数法、信息熵法、关联分析法、专家评分法、两两比较息熵法关联分析法专家评分法两两比较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法(因素成对比较法)、AHP层次分析法、Borda数法。

B d数法学习的建议z1、学习重点与难点z重点:AHP层次分析法、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关联分析法z难点:关联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及检验z2. 学习的建议z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并做作业。

价§4.1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z、系统评价程序;一系统评价程序;z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须具备的特点;z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z(一)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常规多指标综合价法z(二)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无量纲方法;z(三)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合成方法;z(四)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与强制打分法的比较;z(五)模型评价方法。

模型评价方法一、系统评价程序、系统评价程序分认识评价搜集方案选评价方法析计综提问题(5W1H)整理分析准则主体方法、建评价算评合评交决资料模型价值价策初步规范综合分析范分析分析→意味着价值判断评价味着价值判断z对系统满足系统目标程度的综合分析及判定。

对系统满足系统目标程度的综合分析及判定z评价对象(What)z评价主体(Who)z评价目的(Why)z评价时期(When):事前、事中、事后评价;或称回顾、现状、预测评价。

z评价地点(Where)z评价方法(How)案例:土地竞标标书与评标的指标z1、地价(单价与总价);z2、投资额(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与总额);z3、土地利用收益(预计获利与可交税额);z4、解决就业;z5、改善环境质量(绿地面积与景观);改善环境质量(绿地面积与景观)z6、等。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是将具有不同量纲的指标进行统一处理,使得各个指标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权衡。

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指标常常具有不同的单位和量纲,这给评价分析和决策带来了诸多困难。

无量纲化处理能够将评价指标转化为统一的无量纲指标,方便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

无量纲化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是最常见和简便的无量纲化方法之一、标准化处理通过对指标进行减均值再除以标准差的操作,将指标转化为以0为均值、1为标准差的标准正态分布。

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使得各个指标均具有相似的数值范围,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2.区间缩放法:区间缩放法通过线性变换将指标映射到预定的数值范围内。

常用的一种区间缩放方法是线性变换法,将指标的原始取值范围通过线性映射转化为指定的数值范围,如[0,1]或[-1,1]。

区间缩放法可以将指标的取值范围统一,便于进行比较和排序。

3.向量夹角余弦法:向量夹角余弦法是一种计算指标相似度的方法,它将指标看作多维空间中的向量,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值来衡量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

夹角余弦值越大,表示两个指标之间的相似度越高;夹角余弦值越小,表示两个指标之间的相似度越低。

向量夹角余弦法可以将指标的相似度转化为无量纲的相似度指标,方便比较和排序。

4.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相关指标降维到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的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指标映射到新的无关指标空间中,新的指标可以解释原始指标的大部分变异。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提取出主要信息,并将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综合指标,便于进行比较和排序。

无量纲化处理在评价指标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将具有不同量纲的指标进行统一处理,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无量纲化处理还可以将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处理,提取主要信息,生成无量纲的综合指标,为决策提供依据。

赶亚洲“四小龙”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赶亚洲“四小龙”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赶亚洲“四小龙”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马俊林;董黎明
【期刊名称】《国际经贸探索》
【年(卷),期】1993(9)2
【摘要】广东赶亚洲“四小龙”究竟指哪些方面?目前不少有关文章从经济方面用强度指标和经济发展速度指标来比较,本文认为,这仅是赶亚洲“四小龙”的一个方面。

其科学地选用赶亚洲“四小龙”的目标应当是经济目标、科技目标、社会目标三方面进行选择。

这三方面有了指标体系之后,再在总体上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不同的指标(即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相加,这就需要对不同的指标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队,给与不同的权重。

【总页数】6页(P17-22)
【关键词】广东;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亚洲“四小龙”
【作者】马俊林;董黎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65
【相关文献】
1.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J], 吴翔;臧良运
2.城市化相对效率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研究 [J], 刘晓峰;陈通;柳锦铭;张红兵
3.我国群众利益诉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方法选择的探讨——基于制
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建设要求 [J], 廉靖
4.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J], 叶宗裕
5.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择 [J], 郑芳;侯迎;程仕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汇总一、 指标正向化(1)指标:1. 正向指标(越大越好)2. 逆向指标(越小越好)3. 适度指标(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接近某一值最好)(2)逆向指标正向化1. 倒数法: 1i iy x = 上式作为指标的正向化公式时,当原指标值ij x 较大时,其值的变动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较慢;而当原指标值较小时,其值的变动会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较快变动。

特别是当原指标值接近0时,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会非常快,使得指标评价值的确定,也即指标的无量纲化变得困难。

2. 最小阈值法:min i i x y x =3. 最大阈值法(互补法)max1i i x y x =-4. 倒扣逆变换法 {}1max i ij ij i ij i n y x x y x ≤≤=-=- 或(3)适度指标的正向化1. 绝对值倒数法:反应了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偏差越小越好,对应的转化后的值越大,达到正向化的目的;2. 距离倒数法:跟绝对值倒数法类似3. 1max k k k i ij ij i ij i ny x x y x ≤≤=---=-- 或二、 指标的无量纲化(1) 极差正规化法{}{}{}min max min ij ij l i n ij ij ij l i n l i n x x y x x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不可取。

(2) 标准化法—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无量纲化方法。

ij jij j x x y σ-=消除了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同时标准化法也消除了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因此经标准化后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会导致综合评价的结果不准确。

(3) 均值化法ij ij j x y x在实际问题中,情况是复杂的,有时需要保留指标的变异信息,有时需要消除指标的变异信息。

当综合评价的指标值都是客观数值时,一般来说应该用均值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而当综合评价的指标值是主观分数时, 则用标准化方法更好。

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对比及反向指标正向化方法

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对比及反向指标正向化方法

Comparison of Linear Normalization Methods and the Conversion Method of Reverse Indicators 作者: 陈鹏宇[1]
作者机构: [1]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出版物刊名: 运筹与管理
页码: 95-10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主题词: 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对比;反向指标;正向化;极差
摘要: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的对比及反向指标的正向化方法都是综合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从指标差异信息的角度,以TOPSIS、基于街区距离的TOPSIS和线性加权综合法为例,基于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对比了常用的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并提出了两种反向指标正向化方法.研究发现,对于线性加权综合法和TOPSIS,不同线性无量纲化方法下同一指标归一化极差的不同是导致排序结果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的反向指标正向化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正向化前后TOPSIS、基于街区距离的TOPSIS的评价值不变,也可以实现反向指标正向化后线性加权综合法与基于街区距离的TOPSIS在排序目的上的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和反向指标正向化方法的应用建议.。

8.1 主成分分析法

8.1 主成分分析法

data prn123; set outprin; /*调用主成份分析的输出文件产生数据集 prn123*/ prin123=0.562*z1+0.293*z2+0.145*z3; proc print; var area prin123; proc rank data =prn123 descending; var prin123; ranks rankprin123; /*以上三行语句作用为先对prin123由大到小排序(descending 降序),再转换成名为rankprin123的名次变量*/ proc sort; by rankprin123; /*对rankprin123排序(默认为升序 即由小到大)*/ proc print; var area z1-z3 prin123 rankprin123; /*印出对rankprin123排序后的city 等变量*/ run; 请看演示E1321out

主成份分析输出主要结果
从上面两张表看主成份分析性质 1)主成份是原始指标y1,y2,…,yp的线性组合
例第一主成份 z1=0.337y1+0.481y2+0.487y3+…..+0.374y7 2)主成份z1,z2,…,z6之间两两正交,从而主成份之间没有信息重 叠 3)每个主成份的特征值Eigenvalue λ表示该主成份所含的信息量,


2)客观赋权法 各个指标向量含有两方面的信息,一是 各指标向量内部变异信息量反映了指标分 量的波动大小. 二是指标间的相关信息量. 客观赋权法是直接根据各个指标的原始信 息经过一定数学处理后获得权数的一种方 法. 其基本思想是:指标权数应根据各指标 间的相互关系或各指标提供的变异信息量 来确定.

体育统计笔记5

体育统计笔记5

15前面讲了很多种统计方法,这里进行总结下:1.T检验(独立样本、配对样本)T检验主要用来检验2样本间的差异性,适用条件:自变量为二分变量(即包含两个水平)——〉一个因变量(连续变量)。

1)独立样本T检验图示:2)配对样本T检验图示:2.卡方检验上面的因变量若不是连续变量,而是二分变量,则需要用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适用条件:自变量为二分变量(即包含两个水平)——〉因变量为二分变量(即包含两个水平)。

图示:3.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自变量为间断变量(有三个水平以上)——〉一个因变量(连续变量)若自变量为连续变量,则把自变量转换成间断变量。

如学生成绩为连续变量,可以转换为高分组、中等分组、低分组(可以考虑以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来划分)。

1)单因素方差分析图示:若单因素方差分析效果显著,若需要具体分析,还需要进行多重比较(每两个水平之间进行比较),注意,多重比较虽说是两两比较,但该比较与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

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假设为0.05)是每个样本为0.05/2=0.025,而多重比较每个样本的显著性水平是是0.05/m(m为水平数量)2)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在实验中某些变量无法控制,但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如所选样本前测具有显著差异,但前测是在实验中控制不了的,所以在分析时就需要对该变量进行固定以排除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样的变量称为协变量(图中为共变量)。

协方差分析图示:4.多因素方差分析适用:多个自变量(为间断变量,每个自变量有多个不同的水平)——〉一个因变量(连续变量)1)二因素方差分析图示:注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时,如果交互效应显著,则只分析交互效应,因为单独再对有交互交应的A主效应因子或B主效应因子做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已没实质意义。

只有在交互效应不明显时,才对每个主效应因子做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

2)二因素协方差分析与单因数协方差分析描述一样,图示为:5.多元多因数方差分析适用:多个自变量(间断变量,每个自变量有多个水平)——> 多个因变量(每个因变量均为连续变量)1)多元单因数方差分析图示2)多元多因数方差分析图示:6.线形相关分析变量X <——> 变量Y1)两两线形相关图示2)典型相关典型相关的图示:使用典型相关,就不必再去做两两之间的相关。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熵权法评价结果的影响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熵权法评价结果的影响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熵权法评价结果的影响
指标无量纲化是将具有不同单位和量级的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统一指标,常用的方法
包括标准化、正向化和范围化等。

熵权法是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标的
信息熵值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本文将探讨指标无量纲化方法
对熵权法评价结果的影响。

不同的指标无量纲化方法会对熵权法评价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常用的指标无量纲化
方法包括标准化、正向化和范围化。

标准化方法将每个指标减去平均值再除以标准差,使
得指标的均值为0,方差为1,适用于各指标之间具有正态分布的情况。

正向化方法将指标值除以最大值,使得指标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适用于各指标之间具有正向线性关系
的情况。

范围化方法将指标的取值范围映射到[0,1],适用于各指标之间具有不同取值范
围的情况。

由于不同的方法会对指标的数值进行转换,因此会对熵权法的权重计算和综合
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来确定。

不同的评价对
象和评价目标对指标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指标无量纲化方法。

需要
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评价结果的人为干扰,避免产生主观和误导性的结果。

综合评价中的指标转化规则

综合评价中的指标转化规则

综合评价中的指标转化规则
首先,在综合评价中,各项指标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
需要进行加权处理。

加权的目的是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
其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通常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等方
法来确定权重。

其次,由于各项指标可能具有不同的量纲和评价标准,需要进
行指标转化,将其转化为统一的评价标准。

指标转化可以采用线性
变换、标准化处理等方法,将各项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指标,
便于进行综合评价。

另外,在指标转化规则中,还需要考虑到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存在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需要根据其实际含义进行适当的转
化处理。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指标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相互作用,以
及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得失。

总之,综合评价中的指标转化规则需要综合考虑指标的重要性、量纲、评价标准以及相互关系等因素,以确保综合评价结果客观、
准确、全面。

制定合理的指标转化规则对于实现科学、合理的综合
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第一步:确定评价矩阵和指标权重向量
被评价对象集为 X X1, X 2 ,, X m
评价指标集为 C C1, C2 ,, Cn
指标权重向量 W W1,W2,,WnT
评价矩阵
R rij mn
W j 为指标 C j 的权重,rij 为评价对象X i
2、 建立评判集 V
若根据实际需要将评语划分为 m个等级, 则 这m个等级评语,就构成一个评判的有限
集合V 。 2020/1/9 V v1, v2 , v3 , vm
例如:
对政府的某项决策进行评价,可以从它的科学性 、 可行性 、有效性 、适应性 、灵活性等五个方面
考虑,则其评价因素集合为:
将评价矩阵

规范为
R rij mn
Y yij mn
其中 yij
2020/1/9
rij
m
rij2
i 1
第四步:构建加权规范化评价矩阵
考虑到指标权重向量,可构建加
权规范化矩阵 其中
Z

zij
m

n
Zij rijWij
2020/1/9
第五步:确定理想样本和负理想样本
可用于选择主要影响因素202034三关联分析的步骤一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二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均值化2初值化3标准化三计算关联系数四计算关联度四应用举例05202034四应用举例1初值化处理2计算绝对差序列3找出最大值最小值04计算关联系数5计算关联度202034第五节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研究事物分类的方法其目的是把分类对象按一定的规则分为若干类这些类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根据数据的特征确定的
评价结果r 是着眼于科学性这一因素u,在评语集合 V这一论域 上的模糊子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叶宗裕摘要:本文用实例说明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用“倒数逆变换法”进行指标正向化时会完全改变原指标的分布规律,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三种常用无量纲化方法——极差变换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的选择使用问题,用实例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综合评价,正向化,无量纲化,标准化法,均值化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有些是指标值越大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正向指标(也称效益型指标或望大型指标);有些是指标值越小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逆向指标(也称成本型指标或望小型指标),还有些是指标值越接近某个值越好的指标,称为适度指标。

在综合评价时,首先必须将指标同趋势化,一般是将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所以也称为指标的正向化。

不同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直接将它们进行综合是不合适的,也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必须将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数。

这种去掉指标量纲的过程,称为指标的无量纲化(也称同度量化),它是指标综合的前提。

在多指标评价实践中,常将指标无量纲化以后的数值作为指标评价值,此时,无量纲化过程就是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即效用函数值)的过程,无量纲化方法也就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转化。

从数学角度讲就是要确定指标评价值依赖于指标实际值的一种函数关系式,即效用函数f j。

因此,指标的无量纲化是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容,对综合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

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都有多种方法,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否则将会使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本章就如何选择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作些讨论。

(一)关于指标正向化方法对于指标的正向化,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学者常使用将指标取倒数的方法(为华教授称其为“倒数逆变换法”[1]),写成公式为:y=C/x ij(1)ij其中C为正常数,通常取C=1。

很明显,用(1)式作为指标的正向化公式时,当原指标值x ij较大时,其值的变动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较慢;而当原指标值较小时,其值的变动会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较快变动。

特别是当原指标值接近0时,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会非常快,使得指标评价值的确定,也即指标的无量纲化变得困难。

比如徐国祥等将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作为适度指标[2],对它们的正向化方法为1||ij ij y x k =-(2)适度值k 取各单位该指标值的平均值。

这种取倒数的方法使得:一些接近k 的指标值之间的差距扩大,而远离k 的指标值之间的差距缩小,因而不能真实反映原指标的分布情况。

笔者选取2001年全国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的资产负债率为例(为节省篇幅选前10个省市的值),用(2)式进行正向化变换,10个省市的资产负债率及其正向化值见表1。

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k =58.59。

表1 10省市资产负债率及其正向化值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下同.由表1可见,与的资产负债率原值为58.28和58.44,相差极小,而变换后的值分别为3.25和6.76,相差很大;和的原值分别为55.29和46.46,相差很大,而变换后的值为0.30和0.08,相差很小。

但另一方面,从资产负债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分析,当资产负债率在平均值附近时,其值的变动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小;当资产负债率远离平均值时,其值的变动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

可见用这种取倒数的变换方法完全改变了原指标的分布规律,所得综合评价结果肯定是不准确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笔者认为,应尽可能不使用这种倒数逆变换法,而使用“倒扣逆变换法”,即对逆向指标正向化公式为1max{}ij ij ijij ij i ny x x y x ≤≤=-=-或对适度指标正向化公式为1max ||||||ij ij ij ij ij i ny x k x k y x k ≤≤=---=--或这种线性变换不会改变指标值的分布规律。

但是,对周转速度类指标(包括库存商品周转速度、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等等)通常有正向指标“次数”和逆向指标“天数”两种表现形式,二者存在互逆关系:周转天数(天/次)=报告期日历长度(天)/报告期周转次数(次)显然,“次数”的增加能很好地表现实际价值的增加,“次数”是较好的评价指标,所以用倒数逆变换法将逆向指标“天数”变换为正向指标“次数”是较好的正向化方法。

(二)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目前人们已提出的无量纲化方法名称很多,如综合指数法、极差变换法、高中差变换法、低中差变换法、均值化法、标准化法、比重法、功效系数法、指数型功效系数法、对数型功效系数法、正态化变换法等等。

为华教授将它们归为四类:广义指数法、广义线性功效系数法、非线性函数法、分段函数法[1]。

则广义指数法和广义线性功效系数法包含了前8种,都是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后三种属于非线性函数法,也即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由于指数或对数变换时,曲线的增减速度、凹凸程度很难把握,所以实践中非线性函数法较少被采用。

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是属于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的极差变换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

下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设综合评价中共有n 个单位,m 个指标,各指标分别为x 1,x 2,…,x m ,用x ij (i =1,2,…,n ;j =1,2,…,m )表示第i 个单位的第j 个原始指标值,y ij 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第i 个单位的第j 个指标值。

极差变换法即令}{min }{max }{min 111ij ni ij ni ij ni ij ij x x x x y ≤≤≤≤≤≤--=(3)式(3)中的分母仅与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有关,而与指标的其它值无关。

当x j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很大时,y j 值就会过小,相当于降低了第j 个指标的权重;相反,当x j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很小时,y j 值就会过大,相当于提高了第j 个指标的权重。

即指标的两个值就对指标的权重产生了很大影响。

所以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用极差变换法作为无量纲化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无量纲化方法是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即令jjij ij x x y σ-=(4)其中j x 和σj 分别是指标x j 的均值和标准差。

经标准化后,指标y j 的均值为0,方差为1,消除了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同时标准化法也消除了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因此经标准化后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导致综合评价的结果不准确。

从下例可以看出:例1、对十个省市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为直观起见,只选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两个指标,指标值见表2。

根据国家经贸委等部门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两个指标的权数分别为10和13。

表2 十省市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由表2易见,各地区的产品销售率非常接近,而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差较大。

它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062和0.3419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若用这两个指标来评价经济效益,则很显然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但是,若用标准化法对两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将使两个指标的变异程度相同,因为产品销售率的权数大,因而产品销售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会比全员劳动生产率大。

评价结果见表3表3 十省市标准化法评价结果对照从表3可见评价名次与产品销售率名次相差不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必须改进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方法,均值化方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均值化方法即令jij ij x x y =(5)均值化后各指标的均值都为1,其方差为22222)()var()(])1[()var(jjjj jj j j j x xx xx x E y E y σ==-=-= (6)即均值化后各指标的方差是各指标变异系数jjx σ的平方,它保留了各指标变异程度的信息。

对于例1,若用均值化方法对两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则因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异系数比产品销售率的变异程度大得多,因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评价结果见表4表4 十省市均值化法评价结果对照由表4可知,评价名次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名次完全一致,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即用均值化法比用标准化法合理。

那么,是否我们就应该用均值化方法作为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呢?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实际问题中,情况是复杂的,有时需要保留指标的变异信息,有时需要消除指标的变异信息。

用下面的例子即可说明。

例2、某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其考核方法为根据教师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打分和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打分各占50%的比例进行综合。

现选择其中10位教师的分数如表5:表5 10位教师的原始考核分易见学生打分的变异程度远大于考核小组打分的变异程度,若为了保留指标的变异信息,采用均值化方法作无量纲化处理,可得各教师的综合考核分及名次如表6(因两种打分的量纲一致,也可以不作无量纲化处理,所得结果相同)表6 10位教师的均值化方法考核结果除3号和10号教师外,考核名次与学生打分的名次均相同,即考核小组的打分几乎不起作用,这显然极不合理。

一般来说,类似例1这样的由主观打分的综合评价问题,不应保留指标的变异信息,而应消除指标的变异信息。

用标准化方法即能消除指标的变异信息,使两种打分起同等作用。

用此法可得各教师的综合考核分及名次如表7。

显然,表7的结果会更加合理。

表7 10位教师的标准化方法考核结果根据以上分析,当综合评价的指标值都是客观数值时,一般来说应该用均值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而当综合评价的指标值是主观分数时,则用标准化方法更好。

参考文献[1]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物价,2001.[2]徐国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