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玩手机的感想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玩手机的感想随笔
对玩手机的感想随笔【一】:你却在玩手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一度在网上流行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无论是坐车、旅行,还是任何有可能独处的时刻,常常会见到拿着手机玩微博、看小说的人,手机于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人人都会背诵的诗句其实早已淡出了人们的大脑。当父母渐渐老去,而我们正当年轻,在为工作生活打拼的时候,常常为“没能回家看看”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反正有的是时间,总有时间孝敬照顾老人的。哪知时日不可待,在各种“借口”中,我们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尽孝的机会。而即便机会来了,我们却会像新闻里那些晚辈一样,不是玩手机,就是完全忽视老人的存在,和同龄人聊生活和工作。
电视里常常播放这样一则广告:一个母亲做好了丰盛的晚餐等到儿女回家,谁知等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不能回家的电话。孤独的母亲失望地面对一大桌饭菜喃喃自语,忙,都忙……重阳节即将到来,希望我们不仅仅按时“回家”,更要把手机调到只为两个人服务的状态,那两个人就是你的父母。
年轻人因为沉溺于玩手机而冷落了老人,导致老人摔盘子以示抗
议的现象,不过是现代人所患“手机病”的一个缩影而已,类似这样因为埋头玩手机而冷落了亲情、耽误了工作、妨碍了生活的事情,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最该被扔出去的,不是老人手里的盘子,而是年轻人手中的手机。
现代人患上“手机依赖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年轻人缺乏独处的能力,需要从手机中寻找心理上的慰藉和踏实感;比如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需要手机的各种功能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等等。可是,使用手机就像是药物成瘾,一旦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就难以戒除,于是我们就更加沉浸在自己用拇指建造的封闭世界里,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一个“孤独星球”。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该具备的一些正常能力却在逐渐消退,比如与人相处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上的消退,最终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毕竟,我们最终还要活在现实中,而不是活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从这个角度说,现代人是该到了重视“手机病”,反思“手机依赖症”的时候了。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重新给手机定位,强调它的“工具性”,而不是“拟人性”。我们不妨听从专家的建议,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人类工具”的角色。
对玩手机的感想随笔【二】:我们变成智能手机的仆人
智能设备经常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它们将信息世界展现在我们的指端。它们使人们不用再去挤地铁上班而在家里完成工作。这对于寻求弹性工作时间的家长而言可谓天大的恩赐。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如在排队买咖啡的过程中完成相关工作,而这些时间其实闲着也是闲着。
但对多数人而言,仆人已经变成主人。赫尔辛基信息科技研究院和英特尔实验室的研究发现,重度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可能每十分钟就要确认一次手机,一天确认次数高达三十四次。他们常常不自觉地玩游戏、收发信息或者更新微博等。一般而言,查看一次手机不会超过30秒,这其中还包括只是单纯地将屏幕锁打开或者是打开手机上的任一程序。
英国一家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有60%的年轻人和37%的成年人形容自己对手机“高度上瘾”。其中,六成多的智能手机用户睡觉也拿着自己的手机,三成的用户在移动中会不断查看手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和依赖,使得他们与周围的世界断开联系,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必须查看手机34次,有时频率更高达每10分钟1次。国外更出现如“iPhone、iPad症候群”、应用程序上瘾(AppAddictionSyndrome),或移动装置上瘾(MobileDeviceAddiction)等词汇。相比和其他人互动,人们变得更喜欢玩自己的智能手机,人们害怕错过任何和他们有关的
信息。这种行为也往往并非刻意,而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多家研究机构的结果均得出同一结论——“智能手机强迫症”正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健康。
影响更深的,是心理层面。有专家开玩笑说,有人甚至养成一看到屏幕,就想“滑”一下的习惯。过去在谈网络成瘾时,有“娱乐型”、“信息型”和“社交型”三种。但手机整合了以上三种功能,变得无处不用,更容易“上瘾”。而且它还让人更焦虑:收不到信号会担心,电力快没了也很紧张,每到一处就想联网,或者没有它,就不知如何安排生活。
有专家更发现,有了智能手机,现代人变得更忙。很多智能手机“创造”了很多人原来可能不从事的活动。如平常不玩游戏的,或平常没有那么实时看新闻的人,却因为有了手机而愈来愈忙。手机,也可能会吞噬原来生活中思考、放空的“空白”时间。
对玩手机的感想随笔【三】:学生上课玩手机
现在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已经比较普遍了,不再象以前,学生交头接耳,做别的小动作。社会在进步,学校的学生也在变化。完全杜绝学生上学带手机一点也不实际,一是没有必要,二是难以操作。那么对于学生上生物课玩手机,我的认识是:
一、也许是老师的上课也太没有吸引力了。
二、学生也太没有自觉性了。
三、学校也许没有一个严格的制度要求。
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也许没有到位。
不说孩子是不是放弃自己的生物课学习,不说学校有没有这样严格的制度约束,更不说家长是不是对孩子的手机教育到位。我只说老师你自己能不能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一、平时在上课前上课中不让自己的手机响铃,更不能接打电话。
二、平时在备课室的时间不随便接打电话。
三、如果遇上在教室监考时不打电话用手机上网。
四、晚上对学生进行辅导时不随便上网打电话。
五、平时开大会小会时不在下面上网发消息打电话。
如果自己的都做不到,那么要求学生就困难了,身教重于言传。
对玩手机的感想随笔【四】:请放下手机打开书
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居民区周围没有书店,很多家庭没有书房,很多卧室的床头没有书本……一切都被一种东西取代——手机。一部手机握在手,足以玩转一整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令大批“手机族”趋之若鹜,人们阅读的内容变成了微博、微信中那短短几十字。当新鲜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依赖,我们有限的精力,就这样被大量消耗在快餐文化之中。在公共场合,如火车、地铁、候机大厅等,总是同样一种场景,人们都在拿着手机或者iPad来打发时间,如果发现有人拿着一本书在阅读,那么他很可能是个老外。
曾有一幅对比图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现状:一百年前一个侧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