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理论》大纲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

(一)总论

1、民歌的定义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是经过长期而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民歌的创作具有群众性的特点,是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和它的演唱、流传过程是分不开的。一首民歌的产生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渐变的积累过程。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而日趋完美。

2、民歌与生活的关系

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1)教育与传承功能;(2)人生礼仪功用;(3)祭祀与驱邪功用;(4)交际功用。

3、民歌与传统音乐其它种类的关系

民歌是最早产生的音乐体裁之一,它是其他民间音乐以及专业音乐的基础。民间歌舞中所使用的许多曲调,直接取自于民歌;说唱音乐中的曲牌和常用腔调,也带有源于民歌的明显痕迹;民间器乐曲中的许多曲调,或直接来自民歌,或根据民歌加以变化而成;我国众多的地方戏曲音乐,也是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发展而形成的,在吸收的同时,民歌音乐中已经形成的一些基本手法,例如乐段结构手法(对应式或上下句式二句体结构起承转合结构、乐段结构的变化方法、扩充乐段的垛句手法等),体现音乐地方风格的手法(音乐、润腔、歌唱方法等)也同时成为其他民间音乐的主要手法,并在更加大型的音乐体裁,例如说唱、戏曲和器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升华。另一方面,在民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其他各类民间音乐形成,经发展成熟手,其中的一些手法又被民歌借鉴、吸收,促进了民歌的进一步发展。

4、民歌的历史发展简单脉络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

汉代的“相和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湖北一带的西曲,江苏一带的吴歌二者为徒歌形式。

唐代“曲子”

宋代“词牌创作”

明代中期以后民歌广泛传播开始有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出现。

5、影响民歌流传发展的重要因素

包括地理环境、方言、风俗习惯、经济条件等。

(二)分类法

1、“体裁分类法”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汉族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划分,可以归纳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由于它们产生、发展和唱用的环境场合不同、作用不同,形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但有人认为,在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之上加上风俗歌和社会音调两类;又有人认为应分七类:号子、山歌、小调、田歌、灯歌、儿歌、风俗歌。不同的意见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民歌“体

裁”究竟是指音乐的艺术特征还是指民歌的社会功能和场合。

号子包括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等;小调包括吟唱调、谣曲、时调。

2 、“色彩区分类法”分为西北、东北、中原、江淮、江浙、闽台、粤、江汉、湘、赣、西南、客家等区域。

3、“行政区划分类法”如汉族的山西民歌、湖北民歌、广东民歌、云南民歌、四川民歌、湖南民歌等。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征

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用功用的民间歌曲,常见的演唱方式是一领众和,直接,简朴的表现方式。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曲调高亢,节奏自由,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有领唱、齐唱、接唱的演唱形式。坦率直露的表现方式。

小调又被称为小曲。与号子、山歌有所不同的是,小调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常在劳动的余暇和风俗性的节日、娱乐、集会时歌唱。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风种,歌唱时常有乐器伴奏。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式。

(三)主要歌种与曲目

1、主要山歌、小调种类

信天游——又叫“顺大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及内蒙古西南地区。

它的音乐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唱词字数虽无严格规定,但往往比较对称。内容以爱情和诉苦为主。

山曲——主要流行于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德、偏关、五寨、宁武一带,以及陕西北部的府谷、神木,又称“酸曲儿”,主要唱爱情内容。歌词以七句子为基础,上下句结构。

花儿——又叫“少年”,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唱词分“头尾齐式”和“折断腰式”,花儿以“令”相称,每一令为一曲调。音域宽,旋律起伏大,有连续音程跳进,节奏宽广自由。

爬山调——山歌一种,流行于内蒙古中部、西部地区。有前山调和后山调之分。

田秧山歌——流行各地,名称不同,湖北、湖南称薅草锣鼓;四川、贵州称薅秧歌;唱于劳动中,具有消除疲劳,鼓舞精神的作用。以山歌体裁为主又综合号子小调的体裁因素。

《五头赶车》——曲调出自山西祁太秧歌。祁太秧歌形成于山西祁县、太古,最初是民间小曲,后发展为民间小戏,曲调优美。

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主要为农村的少年儿童所唱。生动活泼有情趣。

蒲松龄俚曲——曲艺一种流行于淄川一带,所用曲牌来自民歌小调,如《耍孩儿》。

吟唱调——小调的一个类别,包括儿歌、摇儿歌、叫卖调、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等。如北京的《水牛儿》。

2、小调中广泛的“时调”

“孟姜女调”——又叫“春调”、“梳妆台”、“十怀酒”、“思风”等,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民间小曲的基本曲调。

“鲜花调”——又叫“茉莉花”,是清代以来十分流行的小曲,流传范围遍及我国南北地区。曲调常用于民间歌舞、说唱和戏曲音乐,如华北的“地秧歌”西南的“花灯调”。

“剪靛花调”——又叫“剪甸花”、“甸花开”等,明末请初已广泛流行于北方的俗

曲,清乾隆、道光年间其词先后收入《霓裳续谱》、《白雪遗音》中,以这个曲调填词的民歌有《放风筝》,《回娘家》、《绣荷包》。

“银绞丝调”——又名“银绞丝”兴盛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流传于南北地区、华北、江浙一带更多。其曲调语言性很强,旋律通俗明快,歌词内容大多是亲家母之间的抱怨,因此又叫“探亲家”、“骂亲家”。

“无锡景调”——于清末流行,目前在华北、江南一带较为流行。其音乐曲折委婉,蒹有抒情与叙事的性能。

“妈妈娘糊涂调”——在华北、东北、西北、苏皖地区盛行,安徽的“凤阳花鼓”以它为曲调。

“绣荷包调”——流行于西北华北的一种时调,所唱内容哀愁缠绵,如《绣荷包》,《走西口》。

“对花调”——流行于西北、华北地区的基本曲调。民歌常用题材。

“叠断桥调”又名“跌断桥””接断桥”源于宋元北曲,盛行于明末清初,在华北、东北、西北、江淮地区流行。所唱内容哀思怨诉。

歌舞音乐

1、一般特点

歌舞音乐一般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结合歌舞的特点加以发挥而成。包括三个类别以声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舞歌;以器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舞乐;结合歌舞大曲。音乐结构有单一性音乐结构,繁复性音乐结构(联曲体、板腔体、变奏体、回旋体)。

2、种类

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流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和高跷两种。舞者多拿扇子手帕等道具。表演时分“过街”、“大场”、“小场”。音乐以打击乐吹打乐伴奏为主。

花鼓——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山东、陕西等省。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伴奏,边歌边舞。所唱曲调为当地民歌。

采茶——流行在我国南方产茶区。如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男的持鞭女的拿花扇表现采茶劳动过程。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大锣等。

花灯——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包括两种主要类型,一类偏重于舞蹈,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另一类偏重于情节和人物形象,向民间小戏发展。表演形式有灯舞、集体歌舞、小型歌舞。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锣鼓等。

二人台——一种兼具民间歌舞和戏曲特征的地方民间艺术,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西部、中部、山西北部及陕北、河北的部分地区。表演形式分“带鞭戏”丑旦二人持霸王鞭和扇子,载歌载舞;“硬码戏”多人扮演多角,注重唱功表演,唱腔又分戏剧唱腔(戏腔)、舞歌、小曲。

桂南采茶——“采茶家支”民间又称“唱竹马”“唱采茶”或“采茶戏”。主要流行于广西玉林、以及梧州南宁、马山、百色。其发展经历了诗歌、歌舞、小戏三个阶段。歌舞表演主要采用“茶插”、“茶腔”两类曲调因素,形成大型回旋体歌舞套曲结构。

凤阳花鼓——花鼓的一种,流行于安徽,早期表演者多为称为“花鼓女”的流浪女子,一人持锣边敲边唱,另一人持鼓与之对舞,曲调吸收当地秧歌。节奏鲜明,舞姿轻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