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案例

成本会计案例

成本会计案例第一篇:成本会计案例1、注会审查东风公司2010。

10.12的生产成本明细账时发现当月直接材料成本偏高,经过一步审查属12月已领未用原材料100万元,未作退料处理所致,该批产品80%已完工入库,入库产品已销售85%,并已结转销售成本分析:已领未用原材料应做假退料,从生产成本中转出,该公司处理虚增生产成本100玩(1)借:原材料100万(2)借:以前(所得税费用)17万贷:生产成本20万贷: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17万库存商品12万(3)借:以前5万以前(营业成本)18万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万调整报表项目:资产负债表:存货+68万应交税费+17万未分配利润+5万利润表:营业成本-68万所得税费用-17万净利润 +5万调整利润表:营业收入+50万营业成本+30万所得税费用+5万净利润+15万2、2011年2月1日,注册会计师查清江公司,“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时发现,该公司2010.12.1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一批给红星公司,总收入40万,总成本32万,增值税率17%,合同约定分两次结算,第一次为12.31结算其价款一般,其余款次年3月底结算,清江公司以货款尚未收到为由做出会计处理指出问题并做调整建议分析:该公司的行为故意少记收入的行为,因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应按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建议调整:借:应收账款-红星234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收入)200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340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成本)160000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1600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10000贷:应缴税费-所得税费用100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000二、调整报表项目:资产负债表应收+234000存货-160000应缴税费+44000未分配利润+30000利润表:营业收入—20000营业成本160000 所得税费用+10000净利润+300003、固定资产折旧发现其当期计提折旧21250元分析:少计折旧25000,其中应计入管理费用9000,应计制造费用16000(1)如果当月查出,调整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之后转成本,转损益自行操作(2)如果次年查出,要“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制造费用——营业成本管理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视作销售,然后结转“以前”调整利润所得税4、注会受托于2011.2.10对华东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10实现利润总额38万,在所得税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1)2010收到国债利息收入4万元,(2)2010支付排污款6万(3)2010列支业务招待费超过规定开支5万(4)2010赞助支出2万(5)2010列支公益性捐赠3万,所得税率25%,2010已计算入账所得税额9.75万,试验证该公司所得税计算的准确性答:(1)应纳所得额=38-4+6+5+2+3=50万(2)应纳所得税=50*25%=12.5万(3)应补交所得税额=12.5-9.75=2.75万所以计算不正确,应补交2.75万元第二篇:成本会计案例案例分析(一)资料小李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李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该纺织厂规模不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

财务报告成本分析案例(3篇)

财务报告成本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面临着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压力。

为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决定对财务报告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成本分析目标1. 了解公司成本构成,找出主要成本因素;2. 分析成本变动趋势,预测未来成本走势;3. 揭示成本控制难点,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4. 评估成本控制措施的效果,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三、成本分析内容1. 成本构成分析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成本构成:(1)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2)间接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2. 成本变动趋势分析通过对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成本变动趋势:(1)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逐年上升,人工成本波动较大,制造费用保持稳定。

(2)间接成本:销售费用逐年上升,管理费用波动较大,财务费用逐年下降。

3. 成本控制难点分析(1)原材料成本: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受市场供需关系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2)人工成本: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人工成本逐年上升。

(3)销售费用:市场竞争激烈,销售费用难以有效控制。

(4)管理费用: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4. 降低成本建议(1)原材料成本: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2)人工成本: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人力成本。

(3)销售费用:合理制定销售策略,提高销售效率;加强市场调研,降低营销成本。

(4)管理费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四、成本控制措施效果评估通过对公司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原材料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比下降5%。

2. 人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比下降3%。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会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涉及到成本的计算和控制,还涉及到成本效益分析和决策支持。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旨在展示如何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案例背景:某制造企业A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机械设备。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双重压力。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公司决定进行成本管理会计的改革。

问题分析:1. 原材料成本:A公司发现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且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成本的稳定性。

2. 人工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工成本也在逐年上升,但生产效率并未同步提高。

3. 管理成本:公司管理层发现,管理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过高,且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解决方案:1. 原材料成本控制:公司采取了集中采购和长期合同的方式,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价格波动风险。

同时,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2. 人工成本优化:A公司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同时,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管理成本削减:公司实施了精细化管理,通过预算控制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浪费的环节,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公司还优化了组织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A公司的成本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材料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和生产效率得到了优化,管理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削减。

最终,公司的总成本降低了15%,利润率提高了20%,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结: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通过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A公司的案例表明,只有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本会计法律案例(3篇)

成本会计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XX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各类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然而,在2019年,公司因产品成本核算问题与供应商A公司发生纠纷,双方就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核算结果及责任归属等问题产生争议。

供应商A公司于2018年向XX公司供应了一批原材料,双方约定按照原材料成本加成的方式结算货款。

然而,在2019年,XX公司对这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了重新核算,认为成本核算结果与之前约定不符,导致货款结算出现差异。

A公司认为XX 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要求XX公司按照原约定结算货款,并赔偿因其错误核算导致的损失。

双方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XX公司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2. XX公司对原材料的成本核算结果是否准确?3. 若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XX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案例分析1. 成本核算方法合法性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成本核算办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案中,XX公司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和制造费用分配法等。

首先,直接成本法适用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项目,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XX公司对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符合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其次,间接成本法适用于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项目,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XX公司在计算制造费用时,采用了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的方法,这一方法在行业中被广泛采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最后,制造费用分配法适用于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中。

XX公司在分配制造费用时,采用了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的方法,这一方法在行业中也较为常见。

综上所述,XX公司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总体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一定的合法性。

成本会计法律案例(3篇)

成本会计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制造企业(以下简称“原告”)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各类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原告在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成本核算,并建立了完善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然而,在2018年,原告发现其产品成本核算结果与实际经营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遂与某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被告”)发生纠纷。

二、案情概述原告在2018年年度审计过程中,发现其产品成本核算存在以下问题:1. 被告在审计过程中未对原告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充分审查,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2. 被告在审计报告中未对原告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明确说明,使得报告使用者难以理解原告的成本核算过程;3. 被告在审计过程中未对原告的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充分核实,导致审计结果存在重大偏差。

针对上述问题,原告与被告进行了多次协商,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原告认为,被告的审计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企业形象和利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告是否尽到了审计职责,是否存在过失行为;2. 被告的审计报告是否客观、公正,是否对原告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了充分说明;3. 被告的审计行为是否对原告造成了实际损失,损失金额如何确定。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未对原告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充分审查,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2. 未在审计报告中明确说明原告的成本核算方法,使得报告使用者难以理解原告的成本核算过程;3. 未对原告的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充分核实,导致审计结果存在重大偏差。

据此,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XX万元;2. 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向原告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3. 被告支付原告诉讼费用人民币XX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成本会计法律案例,涉及成本核算、审计职责、法律责任等方面。

以下是本案的几点分析:1. 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成本核算结果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成本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计量、分析和控制。

通过成本会计,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经济效益。

以下是对一个典型成本会计案例的分析。

案例背景:某制造企业生产一种机械设备,该设备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质检和包装等环节。

企业管理层希望通过成本会计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本会计分析步骤:1. 确定成本对象:在本案例中,成本对象是该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

2. 收集成本数据:企业需要收集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所有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3. 分配成本:将收集到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上。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可以直接分配到具体的设备上,而制造费用则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如工时、机器使用时间等)进行分摊。

4. 计算单位成本:将分配到成本对象上的成本总额除以生产数量,得到单位产品的成本。

5. 分析成本差异: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6.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成本差异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以降低成本。

案例分析结果:通过成本会计分析,企业发现原材料采购成本占比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同时,加工制造环节的效率不高,导致单位产品的成本较高。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 优化采购流程:通过与供应商谈判,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并实施严格的库存管理,减少浪费。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效率,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

3. 加强成本控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企业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成本会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报告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报告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成本会计对于企业的决策制定、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成本会计的原理和应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下将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对其成本会计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企业背景这家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电子设备,产品涵盖手机充电器、移动电源等。

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设施和员工队伍,产品销售市场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

二、成本构成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如生产手机充电器所使用的电子元件、塑料外壳等。

通过对采购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部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偏高,可能是由于供应商选择不当或者采购量未达到规模经济。

2、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经过对生产部门的工时记录和工资核算数据的研究,发现企业在人工效率方面有待提高。

部分工人的工时利用率不足,存在一定的闲置时间,导致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增加。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水电费等。

在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和核算过程中,发现企业在费用分配方法上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导致部分产品承担了过多的制造费用,影响了成本的准确性。

三、成本核算方法1、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即按照产品的产量来分配制造费用。

然而,随着企业生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

例如,某些复杂的产品需要更多的设备调试和工艺处理,但在传统核算方法下,其成本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2、建议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分析,将制造费用按照作业的消耗分配到产品中,能够更精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为定价和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四、成本控制措施1、采购环节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制度,通过招标、比价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

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争取更有利的付款条件和采购批量折扣。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成本会计是企业核算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成本会计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从中得出相关的经营决策。

以下是一则成本会计的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生产一款产品A。

该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公司希望通过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经过调研和分析,公司发现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和改进原材料采购渠道来实现成本的降低。

首先,公司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前,生产工艺比较繁琐,需要经过多个工序才能完成。

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了精简和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工序。

通过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公司在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的情况下,减少了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了成本。

其次,公司改进了原材料采购渠道。

在过去,公司采购原材料比较零散,存在着多个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和谈判。

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决定与一家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进行批量采购。

通过集中采购,公司获得了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并且减少了采购中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此外,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还有可能获得采购优惠、质量保证等其他福利,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再次,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了成本控制和管理。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公司设置了成本核算岗位,负责记录和统计各项成本,同时设立了成本控制岗位,负责分析和控制成本。

通过定期的成本报告和成本分析,公司能够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成本的稳定和可控。

通过以上的措施,公司成功地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改进原材料采购渠道,公司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此外,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公司能够更好地掌握成本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经营效益。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经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成本会计的分析和控制,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本会计法律案例(3篇)

成本会计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甲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策略,其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份额也较为稳定。

然而,在20XX年的一次税务审计中,甲公司被查出虚报成本,导致巨额税收损失。

此案引起了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并对甲公司进行了调查和处理。

二、案情概述根据税务机关的调查,甲公司在20XX年至20XX年间,通过虚报成本的方式,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了应缴纳的税款。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虚报原材料成本:甲公司在采购原材料时,故意提高采购价格,并在账面上将实际采购价格计入成本。

例如,某批次原材料实际采购价格为10万元,但在账面上却记为12万元。

2. 虚报人工成本:甲公司通过虚构加班费、津贴等手段,将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

例如,某员工实际加班费为5000元,但在账面上却记为10000元。

3. 虚报制造费用:甲公司在制造过程中,故意将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

例如,某批次产品实际制造费用为5000元,但在账面上却记为10000元。

4. 虚报销售费用:甲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故意将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

例如,某笔销售业务实际发生的费用为1000元,但在账面上却记为2000元。

通过上述手段,甲公司在20XX年至20XX年间,虚报成本共计200万元,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100万元,应缴纳的税款减少30万元。

三、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根据该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申报纳税,不得有虚报、隐瞒、伪造、变造等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根据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3. 《企业会计准则》:根据该准则相关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虚报、隐瞒、伪造等行为。

四、处理结果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甲公司进行了如下处理:1. 补缴税款:甲公司需补缴税款30万元。

成本会计第四章案例分析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四章案例分析题答案

应该有一名出纳员之外的职员或信用部门之外的职员负责打开邮件,并在当天准备三联的汇款清单。原始单据和支票(或现金,若有的话)直接转交给出纳;一张汇款清单的副本交给上面提到的负责核对工作的职员;一张副本交给负上面列示的汇款单和两联的存款票据相比较,同时核对现金销售票据和存款票据。应调查任何接受的支票或现金没能在当天存入银行的原因。
把汇款单过账到应收账款分类账的责任可以留给信用部门。这步操作一般安排在现金的接受和控制之后,因此,只要信用部门不接触代表现金的汇款通知单,由信用部门来执行过账职责就不会削弱现金的内部控制。
请给出ABC分公司合理的收款系统资料流图以及收款业务按职能部门的描述。 ABC公司典型的收款方式有邮寄和直接向出纳人员或者收款窗口付款两种。客户付款之后应当获得相应的收据和按月列示的付款额清单。对客户付款的确认是相当重要的管理控制措施。下面是ABC公司收款业务资料流程图,图中显示的主要特征是下述的几个职能的分离。
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是出纳人员为记录送存银行的现金收入数量而编制的日记账凭证通知单。日记账通知单上记录的金额应该与应收账款各项目的汇总数核对一致。然后将经过确认的银行存款单副本传递到内部审计部门的职员,以便与银行账户调节一致。对通过邮件实际收到的现金的内部控制,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直接监管的力度。
IT环境下ABC分公司采用整批处理与直接更新系统处理现金收入交易,其系统作业步骤如下:
下面是收款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描述:
综上所述,为了控制以邮寄方式取得的现金收入,不管是在收发部门(信件在此打开),在现金收入部门(此处现金被汇总并送存银行,取得相应的存款单据),还是在应收账款部门(在此登账),应当确认没有人能完全控制整个收款业务的交易流程。通常,之所以向客户开具发票,并报送有关报表,主要是为了客户按照其姓名、地址编制汇款通知单,并会同该客户应付的款项一起汇回。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题北京发电厂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题北京发电厂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题北京发电厂# 资料一:发电成本构成相关信息。

北京发电厂的发电成本主要由燃料成本、设备折旧、运行维护费用、人工成本等构成。

其中,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约为60%。

该厂使用的主要燃料为煤炭,煤炭的采购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

# 资料二:部分成本数据。

本月发电总量为500万千瓦时。

本月采购煤炭总量为30万吨,每吨采购价格为500元。

本月设备折旧费用为500万元。

本月运行维护费用为300万元。

本月人工成本为200万元。

# 问题:(1)计算本月北京发电厂的发电总成本。

解析:发电总成本由燃料成本、设备折旧、运行维护费用和人工成本构成。

首先计算燃料成本,燃料成本 = 煤炭采购量×每吨采购价格。

然后将燃料成本与设备折旧、运行维护费用、人工成本相加即可得到发电总成本。

燃料成本 = 30万吨×500元/吨 = <u>15000万元</u>。

发电总成本 = 燃料成本 + 设备折旧 + 运行维护费用 + 人工成本。

= 15000万元 + 500万元 + 300万元 + 200万元。

= <u>16000万元</u>。

(2)计算本月北京发电厂每千瓦时电的成本。

解析:每千瓦时电的成本 = 发电总成本÷发电总量。

由(1)已求得发电总成本,已知发电总量,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每千瓦时电的成本 = 16000万元÷500万千瓦时 = <u>32元/千瓦时</u>。

(3)假设下个月煤炭采购价格上涨10%,其他成本不变,预计发电总量为450万千瓦时,计算下个月每千瓦时电的成本。

解析:先计算下个月煤炭采购价格上涨后的燃料成本,再计算下个月的发电总成本,最后根据每千瓦时电的成本计算公式求出结果。

下个月煤炭采购价格 = 500元/吨×(1 + 10%)= <u>550元/吨</u>。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毕茜经济管理学院2011.7案例 1 邯钢——项目成本逆向分解一、案例分析钢铁行业是多流程、大批量生产的行业,由于生产过程的高度计划性决定了必须对生产流程各个工艺环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为了严格成本管理,一般依据流程将整个生产线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单元,在各个作业单元之间采用某此锁定转移价格的办法。

而邯钢在成本管理方面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手段,依据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分解内部转移成本,再以此为控制指标,落实到人和设备上,将指标责任与奖罚挂钩,强制实现成本目标,碇以系统总合最优。

“倒”出来的利润。

对邯钢而言,要挤出利润,首先需要确定合理先进、效益最佳化的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公司根据一定时期内市场上生铁、钢坯、能源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平均价格编制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的情况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修订,各分厂根据原材料等的消耗量和“模拟市场价格”向下道工序“出售”自己的产品。

获得的“销售收入”与本分厂的产品制造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本分厂的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还需要做以下两项扣除:一是把公司管理费分配给分厂做销售毛利的扣除项,一般采用固定的数额(根据管理费年预算确定);二是财务费用由分厂负担,一般根据分厂实际占用的流动资金额参考国家同期同类利率确定。

做这两项扣除后,就形成了本分厂的“内部利润”。

如三轧钢分厂生产的线材,当时每吨成本高达 1649 元,而市场价只能卖到 1600 元,每吨亏损 49 元。

经过测算,这 49 元全部让三轧多分厂一个生产单元消化根本做不到。

如果从原料采购到炼钢、轧钢开坯和成材,各道工序经济指标都优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比如,邯钢三轧钢分厂发现,为使产品包装质量符合公司要求,修卷减去的线材头尾一个月达上百吨,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 6 万元,为了降低成本对卷线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充分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轧用量降低了 40%,吨材成本下降 8 元。

其他流程环节也纷纷采取不同手段降低成本,开坯的二轧钢分厂挖潜降低 5 元/吨坯,生产钢锭的二炼钢厂挖潜降低24.12 元/吨钢,原料外购生铁每吨由780 元降到750 元以下,这样环环相扣即“8+5+24.12+(780-750)>49”就可扭亏为盈。

成本会计案例

成本会计案例
1.本年度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金额15600元,其中,因未按约定履行合同支付给外单位的违约金5000元,税收滞纳金及罚款6000元。
2.管理费用中列支本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200万元,已知上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为150万元。已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并获准在当年度实现的所得额中抵扣。
应补缴所得税=238.425-198=40.425(万元)
(七)原材料核算差错的纳税调整
(一)例:宏大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属增殖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00万元,企业已按账面利润提取并缴纳所得税33万元。注册税务师于2001年2月受托对该企业2000年度所得税及流转税情况进行审查。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本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的税额。
(三)解答:
1.国税发(2000)84号文件规定,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存款利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但纳税人发生的贿赂等非法支出,以及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
10月30日
本月领用
10
2000
20000
8
2000
16000
12月9日
本月购进
15
2000
30000
12月31日
本月领用
13
2000
26000
10
2000
20000
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
(2)11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115+240)÷(8000+28000)×100%=0.99%
11月份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20000×0.99%=198(元)
结转后,材料成本差异余额为:115+240-198=157(元)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2024级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2024级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2024级2024级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背景信息:在2024年,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一家制造业公司希望通过成本管理会计的实施来提高其运营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该公司主要生产家具,并销售给中国市场。

该公司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以提高利润。

问题描述:该公司的成本管理会计部门发现,目前公司的生产过程存在许多浪费和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分析公司的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

分析过程:1.生产过程分析:首先,成本管理会计部门对公司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们发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较高。

由于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不够紧密,导致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较高。

此外,原材料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次品。

-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

公司员工的操作技能有限,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此外,生产设备的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的老化和故障频发。

-生产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由于缺乏有效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线的管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成本结构分析:-原材料成本:在公司的总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由于原材料采购成本高和次品率高,使得原材料成本占用了较高的比例。

-人工成本:公司的员工工资较高,这使得人工成本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浪费,导致人工成本的利用率较低。

-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用:由于公司的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用较高。

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成本管理会计部门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方案:-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公司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批量采购和优惠政策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同时,公司还应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估,选择质量稳定的供应商。

-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公司应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

成本会计教学案例

成本会计教学案例

成本会计教学案例题目:公司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案例描述:公司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A和产品B。

为了对公司的产品成本进行计算与分析,现在我们将结合实际数据,以产品A为例,进行成本会计教学案例。

一、原材料成本的计算与分析:公司的产品A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材料X和材料Y,每个单位产品A所需原材料X的成本是10元,所需原材料Y的成本是15元。

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那期间生产了1000个单位的产品A。

而该期间的原材料X的库存增加了500个单位,原材料Y的库存减少了200个单位。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期间产品A的原材料成本。

解答:1.原材料X的成本=单位原材料X的成本×产品A使用的原材料X的数量2.原材料Y的成本=单位原材料Y的成本×产品A使用的原材料Y的数量3.该期间产品A的原材料成本=原材料X的成本+原材料Y的成本然后我们来进行原材料库存的分析:1.原材料X的库存增加了500个单位,单位原材料X的成本为10元。

原材料X的库存增加的成本=单位原材料X的成本×增加的数量原材料X的库存增加的成本=10元×500个单位=5000元2.原材料Y的库存减少了200个单位,单位原材料Y的成本为15元。

原材料Y的库存减少的成本=单位原材料Y的成本×减少的数量原材料Y的库存减少的成本=15元×200个单位=3000元分析得出,该期间原材料的库存变动对产品A的原材料成本的影响为:增加5000元-减少3000元=增加2000元。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期间产品A的直接人工成本。

解答:1.该期间产品A的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A的直接人工成本×产品A的数量然后我们来进行直接人工工资支出的分析:1.产品A的直接人工工资支出=总直接人工工资支出×产品A的直接人工工资支出占比三、制造费用的计算与分析: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期间产品A的制造费用。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doc 7页)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doc 7页)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doc 7页)成本会计案例毕茜经济管理学院2011.7了40%,吨材成本下降8元。

其他流程环节也纷纷采取不同手段降低成本,开坯的二轧钢分厂挖潜降低5元/吨坯,生产钢锭的二炼钢厂挖潜降低24.12元/吨钢,原料外购生铁每吨由780元降到750元以下,这样环环相扣即“8+5+24.12+(780-750)>49”就可扭亏为盈。

总厂分别对各生产单元下达了目标成本,其中对三轧钢分厂下达了吨材1329元的不赔钱成本指标。

面对这一似乎高不可攀的指标,分厂领导班子对这个指标既感到有压力,但又提不出完不成的理由。

因为这既是从市场“倒推”出来的,又是由自己的历史水平和比照先进水平测算出来的,不下调就意味着邯钢都要出现亏损时,压力就变成了动力。

面对新的成本目标,只能扎实工作,努力实现。

三轧钢分厂组成专门班子,也将工段进行层层分解,用总厂下达的新成本“倒推”的办法,测算出各项费用在吨钢成本中的最高限额。

比如,各种原燃料消耗,各项费用指标等,大到840多元(时价)1吨的铁水,小到仅0.03元的印刷费、邮寄费,横向分解落实到科室,纵向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层层签订承包协议,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相统一,使每个单位、每个职工原工作都与市场挂起钩来,经受市场的考验,使全厂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为促使模拟市场核算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转,当然,需要严格的奖惩机制保驾护航。

在考核方法上,公司通常给分厂下达一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分厂制造成本低于目标成本,即形成成本降低额或称贷差,作为计奖或不“否决”奖金的储存据;反之则“否决”奖金。

实际内部利润大于目标利润的差额,通常也被当作计奖的依据。

在现实中,有的公司以考核成本一降低额为主,有的公司以考核内部利润为主。

由于成本降低本身就是增加内部利润的因素,有的增加内部利润的计奖基数。

在保证基本收入前提下,加大奖金在整个收入中的比例,奖金约占工资的40%-50%;设立模拟市场核算效益奖,按年度成本降低总额的5%-10%和超创目标利润3%-5%提取,仅1994年效益奖就发放了3800万元。

成本会计共五个案例

成本会计共五个案例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案例资料第一部分:成本会计案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李明军2011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

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

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

纺纱和织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

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

有关资料如下: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

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成品。

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思考题]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2、该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案例二 BBC公司全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①共同成本即为共同制造费用总共4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②共同固定性销售费用总共5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本年的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相等,为130000美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按照以预计直接人工130000小时为基础计算的全厂分配率进行分配。

成本会计5个案例

成本会计5个案例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案例资料第一部分:成本会计案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李明军2011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

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

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

纺纱和织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

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

有关资料如下: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

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成品。

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思考题]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2、该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案例二 BBC公司全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①共同成本即为共同制造费用总共4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②共同固定性销售费用总共5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本年的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相等,为130000美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按照以预计直接人工130000小时为基础计算的全厂分配率进行分配。

会计师成本核算实例分析

会计师成本核算实例分析

会计师成本核算实例分析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成本核算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作为会计师,准确、合理地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决策制定、成本控制以及盈利能力的评估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深入探讨成本核算的方法和要点。

实例一: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假设我们有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智能手机。

在这个案例中,成本核算需要考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三个主要方面。

直接材料包括手机的芯片、屏幕、电池等零部件。

会计师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批次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运输费用以及仓储成本。

例如,本月采购了 1000 片芯片,单价为 50 元,运输费用 2000 元,那么芯片的总成本就是 50×1000 + 2000 = 52000 元。

直接人工则是指生产线上工人的工资和福利。

假设生产一部手机需要工人工作 2 小时,每小时工资 30 元,那么生产 1000 部手机的直接人工成本就是 2×30×1000 = 60000 元。

制造费用相对较为复杂,包括厂房租金、设备折旧、水电费、管理人员工资等。

比如,厂房租金每月50000 元,设备折旧每月30000 元,水电费 10000 元,管理人员工资 80000 元,那么制造费用总计 50000+ 30000 + 10000 + 80000 = 170000 元。

将这三项成本相加,就可以得到本月生产智能手机的总成本。

然后除以生产数量,就能得出单位产品成本。

通过这样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到每部手机的成本构成,从而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控制成本,提高利润。

实例二:服务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以一家连锁餐饮企业为例,其成本核算的重点与制造业有所不同。

直接材料主要是食材的采购成本。

比如,本月采购了大米500 公斤,单价 5 元;肉类 1000 公斤,单价 30 元;蔬菜 800 公斤,单价 4 元。

那么食材的总成本就是 5×500 + 30×1000 + 4×800 = 36700 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40
-
⑥在产品约当产

40
20
20
-
⑦约当总产量
240
220
220
-
⑧费用分配率
250
125
100
475
⑨完工半成品成 本
50000
25000
20000
95000
⑩月末在产品成 本
10000
2500
2000
14500
计算完第一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一步骤完工 A 半成品综合成本 95000 元转入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 12-4。
表12-4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B半成品
摘要
A 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①月初在产品成 本
19000
4000
3000
26000
②本月本步发生 费用
40000
30000
70000
③本月上步转入 费用
95000
95000
④生产费用合计

44000
33000
191000
⑤完工产品数量
在分步法下,连续加工式的生产,生产过程较长,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可以间断, 月终计算成本时,各步骤均有在产品,因此要将费用在半成品(最终步骤为产成 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各步骤的半成品及其成本是连续不断地向下一步骤 移动,各步骤成本的结转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逐步结转法还可分 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综合结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分项结转则不必进行成本 还原。平行结转法适用于不需要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平行结转法对上一 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进行结转,只计算每一步骤中应由最终完工产品成本负担的 那部分份额,然后平行相加即可求得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在连续式复杂生产的 企业中,半成品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成本计算不宜选择平行结转分步法, 应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2.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这种结转方法,自制半成品日常收发的明细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在半 成品实际成本计算出来后,再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计算半成品成本差异 额和差异率,调整领用半成品的计划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的 “收入”、“发出”和“结存”栏以及从第二步骤开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 “自制半成品”项目都设置了“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成本差异”专栏, 这里的半成品成本差异率、差异额的计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条件下的材料 成本差异额、差异率的计算完全相同,就不再列举。
案例
假设青峰工厂通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的方式大量生 产甲产品,其中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 加工成B 半成品,第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成品。原材 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 均按50%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 量法。为计算方便,将各项数据均列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各项费用均已登记入账,并将成本计算单的有关内容合并到 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情况见表12-3、12-4、 12-5:
200
200
200
⑥在产品数量
40
40
40
⑦在产品约当产

40
20
20
⑧约当总产量
240
220
220
⑨费用分配率
475
200
150
825
⑩完工半成品成 本
95000
40000
30000
165000
⑾月末在产品成 本
19000
4000
3000
26000
计算完第二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二步骤完工 B 半成品的综合成 本 165000 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 12-5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邓雅洁 朱瑜 韩晨 张婉玲 田明美子
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步法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 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连续加工式生产的企业和车间, 如冶金、纺织等。在这类企业中,生产的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加工步骤所构 成,从原材料投入生产,每经过一个加工步骤都要形成一种半成品,这些半成品 是下一步骤的加工对象,直至最后一步才生产出完工产成品。
直接人工 4000
42000
46000 220 20 10 230 200
44000 2000
制造费用 3000
31500
34500 220 20 10 230 150
33000 1500
合计 40000 73500 165000 278500
258500 20000
第三步骤完工的是甲产成品,完工入库的分录如下
表12-3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A 半成品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①月初在产品成 本
5000
1250
1000
7250
②本月发生生产 费用
55000
26250
21000
102250
③生产费用合计
60000
27500
22000
109500
④完工产品数量
200
200
200
-
⑤在产品数量
40
借:库存商品——甲商品
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与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相比较,可以 简化和加速半成品核算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可反映半成品的成本差异,在分析各步骤制造成本时,还可剔除以前步骤半成品 成本变动对本步骤产品成本的影响,有利于分清经济责任,也便于对各工艺环节 的成本实施控制和考核。
表12-5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甲产品
摘要 ①月初在产品成 本 ②本月本步发生 费用 ③本月上步转入 费用 ④生产费用合计 ⑤完工产品数量 ⑥在产品数量 ⑦在产品约当产 量 ⑧约当总产量 ⑨费用分配率 ⑩完工产品成本 ⑾月末在产品成 本
B 半成品 33000
165000 198000
220 20 20 240 825 181500 16500
综合结转分步法
半成品成本的综合结转,可以按照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 按照企业确定的半成品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
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这种方法结转时,“自制半成品”综合项目,在半成品全部从上步骤直接 转入下步骤的条件下,就按本月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登记,在半成品从上步 骤不全部直接转入下步骤或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的条件下,就要根据所耗半成品 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计算。库存半成品单位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以及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