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课件:第4课 蜀道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虚词归纳
①尔
尔来四万八千岁: 那,指开国之初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第二人称代词,你 无他,但手熟尔: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子路率尔对曰: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可不译
②但
但见悲鸟号古木: 副词,只、仅 卿但暂还家: 副词,只管、尽管 无他,但手熟尔: 连词,不过、只不过
(4)古今异义 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②危乎高哉 古义: 高。 今义: 危险。 ③地崩山摧壮士死 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 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5)词类活用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③砯崖转石万壑雷: 名词作动词,冲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 ④使人听此凋朱颜: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 润变成铁青 ⑤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 ⑥猿猱欲度愁攀援: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2.背景剖析 本诗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目 的是规劝友人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 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 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 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 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 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4.文中“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忧虑?请从多个 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突出剑阁地势的险要,易守难攻。 (2)暗指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 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 (3)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 关切。
二、名言积累
“忧患”之名言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3.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5.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三、相关链接 海尔的忧患意识
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的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 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 海尔的“忧患意识”是最强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 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读准字音 (1)噫吁嚱(yī xū xī ) (2)鱼凫( fú) (3)秦塞( sài ) (4)萦绕( yínɡ ) (5)石栈( zhàn ) (6)猿猱( náo )
语言积累
(7)扪参(shēn ) (8)峥嵘( zhēnɡ rónɡ) (9)抚膺( yīnɡ ) (10)巉岩( chán ) (11)飞湍( tuān) (12) 咨嗟(zī jiē)
答案
2.这是一首乐府古诗,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参差错落, 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试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并体会不同句式的表 达效果。 (1)噫 吁 嚱,危 乎 高 哉! (2)然 后 天 梯 石 栈 相 钩 连。 (3)上 有 六 龙 回 日 之 高 标,下 有 冲 波 逆 折 之 回 川。 (4)又 闻 子 规 啼 夜 月,愁 空 山。 (5)其 险 也 如 此,嗟 尔 远 道 之 人 胡 为 乎来 哉! (6)朝 避 猛 虎,夕 避 长 蛇,磨 牙 吮 血,杀 人 如 麻。
答案
2.全诗最后写剑阁的险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 (1)就其内容而言,在风光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 蜀中要塞剑阁,是前文“蜀道之难”的丰富和发展;因其地势险要,易 守难攻,诗人以此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这是巧用双关;诗人化用前 人语句,联系当时社会背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2)就表达主旨而言,是卒章显志,跟文章开头遥相呼应,也使全文结构 紧凑。这样,使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现实的内涵。唐天宝年间发生 的安史之乱,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也正是太平景象背后 潜伏着某种危机的验证。
③去
连峰去天不盈尺: 动词,距离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动词,离开 为汉家除残去秽: 动词,除掉、去掉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动词,前往、到……去
④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形容词,与“易”相对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名词,灾难 齐人难之: 动词,责备
⑤当 西当太白有鸟道: 动词,对着,向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把守
作用
②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③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二、细读析文本 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寓高山阻隔之意, “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 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2)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 和开路者的勇力。
(13)喧豗( huī ) (14)砯崖( pīnɡ ) (15)崔嵬( wéi ) (16)吮血( shǔn )
2.理解词义 (1)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 通“非” (2)一词多义
①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连词,尚且 尚贤使能: 动词,崇尚、尊敬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副词,还
②危
危乎高哉: 形容词,高 危如累卵: 形容词,危险 正襟危坐:形容词,正、端正 上屋骑危:名词,屋脊
2.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 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答案 (1)“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 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 (2)“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是夸张、衬托。
3.本诗的主旨在于表现蜀道的惊险,但第二段写进“号古木”的“悲鸟” 和“啼夜月”的“子规”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第一段作者尽述蜀道的高不可攀,第二段笔锋一转,劝朋友不 要西游,因为这里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悲鸟号古 木”“子规啼夜月”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渲染了 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2)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 自然景观,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
一个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 很值得我们深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没 有忧患意识,不努力进取,就等于自取灭亡。
返回
再见
3.相关知识 古体诗是近体诗形成前,古代汉族诗歌体裁,有“歌”“行”“吟”三 种载体,也称古风、古诗。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 七言体和杂言体。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
Leabharlann Baidu
互动交流
1.“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心理感受,李白巧妙地借助形象感 人的描写把蜀道的神奇凶险展现出来。结合前两段,讨论交流李白是怎 么描绘地如此动人的。
答案
3.为什么说这首诗是最能体现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
答案
返回
积累素材
一、文本素材
主题:忧患
李白的忧患意识 李白一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慨叹山河风光神奇,敬畏大 自然;再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劝慰友人不要入蜀;三叹“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感叹仕途之难,人生多舛,国家忧患。担心国 家忧患,方见诗仙赤胆。
3.句式特点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词结构后置句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句
品读感悟
一、梳理内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者反复咏叹,分别从三方面道出了蜀道之 “难”的内涵。诵读全诗,填写下表,理解作者每次咏叹的含义和作用。
咏叹
含义
①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高中语文课文解读(必修三 )
蜀道难
主讲:吴老师
目标·重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2.学习作者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了解诗歌的寓意、主旨。 3.品味作品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特色,体会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 风格。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 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李白 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 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 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 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 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