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合集下载

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_

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_

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Award of CIUR2014.0168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专门针对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设立的产学研界唯一奖项,旨在鼓励和表彰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其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升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更好地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相关细则,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负责各奖项的组织评审工作。

本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由政产学研各界共同参与推荐,经过申报、推荐、评审、公示等环节,评出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共307项,其中突出贡献奖10项、产学研合作创新奖99项、产学研合作促进奖98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00项,现予以公布。

截至目前,共评出各类奖项1353项。

其中,产学研合作创新奖486项、产学研合作促进奖482项、产学研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Award of CIUR合作创新成果奖345项和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40项。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设立于2009年,分设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和突出贡献奖4个奖项。

其中,创新奖授予在产学研合作中成绩显著的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和个人;促进奖授予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的管理部门及金融、中介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创新成果奖主要面向在产学研合作中涌现出的突出创新成果;突出贡献奖是我国产学研界的十大创新人物奖,主要表彰在政产学研用结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突出贡献奖不超过10名,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各奖项均不超过100名。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选工作受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产学研、政金介”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加强产学研合作 引领经济发展未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启动运行

加强产学研合作 引领经济发展未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启动运行
进 会 于 2 0 年 1 月 3日在 北 京 成 立 . 促进 会 任 重而 道 远 。中 国产 学研 合 作 学 研 合 作 的发 展 创 造 条 件 和 氛 围 。 07 1 国务 院 副 总理 曾培 炎 、 国人 大 常 委 促 进 会 的建 立 . 建 了一 个政 府 支持 、 全 搭 目前 . 国产 学 研 合 作 促 进会 的 中
部 部 长 周 济 、 技 部 部长 万 钢 出席 大 不 断提 升 创新 能 力 和学 术水 平 .加 速 十项 工 作 : 科 会 . 中 国产 学 研 合 作促 进 会 的成 立 技 术转 移 与成 果 的产 业 化 .以及技 术 对 表 示 祝 贺 。 务 委 员 陈 至 立到 会 并 作 创新 体 系 的建设 ,都具 有 重要 意 义 。 国
维普资讯
产 学 研 合 作 Co ri ao o et n pa nm g o
Id s d s U ie s is&R s ac si t s n u t e . nv r i t e e e r hI t ue n t
加强产学研合作 引领经济发展未来
I 十 般座 刚、 H …c m 因科 繁f , c
¨- 一 、
维普资讯
产 学 研 合 作 Coetnmn opri 0g a a 0
Id sr s U i rie n u t e . nv st s&R s a c si t s i e i e e r h I t ue n t
促进会应运而生。
区域 合 作 建设 及 中 国产 学
在认 真 学 习宣 传贯 彻党 的十 七大 的转 变 .社会 团体 的桥 梁 和纽 带 作用 研 高层 论 坛 等 业 务 开 展 工 作 . 力 为 努
精 神 的重 要 时 刻 . 国产 学研 合 作 促 越来 越 重 要 。为 此 .中国产 学 研合 作 政 府 和企 业 服 务 . 中 为全 面 推 动 中 国产

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实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侧记

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实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侧记

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实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侧记杨伊静【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产业》【年(卷),期】2024()4【摘要】3月16日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

来自各地的常务理事、理事、会员代表、特邀嘉宾等5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雷朝滋主持会议。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2023年工作报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成路明作财务工作报告及会费管理办法修订说明。

会议增补了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人选。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主持了交流互动环节,雷朝滋、潘复生、袁亮、敖英芳、苏华、郑福双、何文波、杨志超、王青海、黄爱龙、王进、张建国等同志围绕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话题进行交流互动,大家畅所欲言,碰撞出新的火花。

本刊特撷取部分与会嘉宾的发言,以飨读者。

【总页数】5页(P25-29)【作者】杨伊静【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1.搭建创新平台加强协同创新为建成创新型国家作贡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首届六次理事会会议侧记2.搭建资源整合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再上新台阶——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一届五次理事会侧记3.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合作平台拓展服务能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八次会长会议暨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座谈会侧记4.搭建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加速创新发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六次理事会侧记5.汇聚产学研磅礴力量赋能高质量创新发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2019.0146 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单位)获奖名单(按拼音音序排序)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体制创新、模式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探索,促进了科技创新效率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科技创新步伐和成果转化的加速,激发了各方的科技创新活力。

在这一进程中,一批先进单位及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为了表彰他们在产学研合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经申报、评审、公示和终审,对长治市人民政府、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43家单位和敖英芳、武强等92位个人授予“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朱宏任同志宣读颁奖词:安徽三联学院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长治市人民政府东南大学福建省物联网科学研究院福州大学阜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嘉兴学院江苏省东海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省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管委会开平市翠山湖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大学宁波高晟新材料初创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潍坊电视台陕西金控迈科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陕西双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商洛学院上海中溢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今日人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金砖城市先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石家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局泰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武昌工学院西安志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咸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Award of CIUR2019.0147敖英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陈 波 同济大学英国校友会副主席陈万强 西安航空学院液压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晓智 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成树江 中国针刀医学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程长生 浙江省金华市国家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仇瑜峰 中崇集团董事长戴彦德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丁建宁 常州大学副校长、教授杜慧芳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范 平 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院长付景川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高 波 上海才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力平 青海发投碱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葛长森 中国泌尿生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葛培健 中国科创金融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龚 灏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谷涌泉 中国周围血管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顾晓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校长韩 健 广东绿色建筑工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韩建军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题组组长、教授郝志峰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副院长黄道剑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科技局局长季昌仁 中国能源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季庆春 扬州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江 海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处长姜 安 中国大数据金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执行秘书长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获奖名单(按拼音音序排序)烟台南山学院扬州市江都区科学技术局扬州扬大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药科大学重庆星耀辉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国家高新区三灶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Award of CIUR蒋 晟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系博士生导师、免疫药物 研究课题组组长黎 辉 中共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区长李 凯 江西省工业炉窑烟气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李 庆 河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李 伟 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李久鑫 上海沐修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勤国 天津商业大学产学研办公室主任李卫国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小羽 山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李志杰 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梁兰芝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 鑫 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平礼 西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所书记、教授刘文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志阳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宗巍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卢思锋 北京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倪计民 辽宁省凤城市副市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研究所所长潘振海 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彭建平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齐仁龙 郑州科技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饶爱京 上饶师范学院副校长施 超 陕西省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史丽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苏彦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孙 丽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孙秋野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陶晓波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万 健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院长万晓明 湖北赤壁市科技局局长汪 泓 上海市宝山区区委书记王 博 中国反侵权假冒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王 琪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王 兵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红 北京交通大学中美CCUS研发中心主任吴群英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矿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武 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主任武占省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杨 楠 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杨千威 上海吴淞口创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梅 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办公室主任姚 斌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于文江 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于永信 山东省烟台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余华荣 中国发明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翟 丽 人民网媒体资源部总监占 剑 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张 力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 明 山东临沂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张成蕾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知识产权办公室副主任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 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国庆 深圳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张华柱 福建省连城农民创业园管委会主任张建富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党委副书记张良均 广州泰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璞波 陕西省咸阳市科技局局长赵 勇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赵居安 济南市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赵艳秋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周 涛 长春工业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周建设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世义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孔军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润良 东莞市清溪镇经济科技信息局局长朱小红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Award of CIUR2019.0148。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于2007年11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和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民企等政产学研界共同参与创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商贸用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是中国科协团体会员。

经中组部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促进会的宗旨是做好“三个服务”,即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为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促进会的任务是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刘延东、路甬祥、陈至立、张梅颖、徐匡迪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和支持促进会的工作。

刘延东在批示中指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以来,在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互动协作,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谨向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促进会将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做些更切实、更有成效的工作,为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官网:/front/index.aspx◆名誉会长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徐匡迪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顾问徐冠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沁平教育部原副部长曹健林科技部副部长吴晓青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齐让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朱宏任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凤桐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科技园区党组书记孙尧黑龙江省副省长高峰云南省副省长胡昭广北京市原副市长陈兰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张景安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赵炜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原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秘书)张耀光中央办公厅(原胡耀邦同志秘书)叶连松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程安东陕西省原省长陈明义全国政协港澳台委员副主任、福建省原省委书记王鹤龄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贾连朝河南省原副省长◆会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常务副会长段瑞春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石定环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副会长左铁镛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隐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办公厅副部级)李慧芬中国联通原总经理、天津市原副市长蒋明麟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张勤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志坚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任玉岭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甘智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梁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干勇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曹湘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高级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燕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中国建材研究总院院长张玉卓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大成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桂生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强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局长李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何建坤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建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文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易小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喻子达海尔集团公司副总裁◆秘书长王建华◆常务副秘书长丁玉贤◆副秘书长张志明黄维荣成路明敖强丁雪伟海洋(水产)功能食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目的与展望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申报政策改革的需求,我单位决定牵头筹备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洋(水产)功能食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立后挂靠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由国内知名的企业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科研院校及部分企业做副理事长及成员单位,成功运行两年以后就有资格申请变更为国家级产业联盟,同时国家重大专项863、973正式取消后,国家级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会重点倾向于联盟推介,联盟有权向上级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加大力度支持或发展某行业,同时联盟组织也会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企业的产品的升级转型,促进科研院校和企业的项目合作,整合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同时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公平竞争。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奖奖励办法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奖奖励办法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宗旨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奖励的积极作用,表彰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通过产学研合作取得的突出创新成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纽带,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细则,特设立“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奖性质与类别“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设立,是奖励为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突出创新成果所颁发的荣誉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分设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突出贡献奖共四类奖项。

第三条评奖周期与名额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每年评选一次,届时由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向各地有关管理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金融、中介机构发出通知,并通过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网和《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等有关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告。

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每奖项每年评选不超过100名;突出贡献奖每年评选不超过10名。

第四条评选组织及评选程序一、评选组织1.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下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委员15人,奖励委员会是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产学研界的代表和促进会的部分领导构成。

2.奖励委员会下设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由政产学研界有代表性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奖项组成专家组,对各奖项进行评审。

3.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是奖励委员会的办事机构4.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设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二、评选程序1.评审委员会负责分类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初审意见。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Value Engineering 候,他们的学习动机油然而升,同时也精神振奋。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学习自觉性加强了,教师则更像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

3.2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双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优秀的师资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保证。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教师水平:3.2.1抓好在职教师的再培训工作,选派教师到外国语学院培训,或者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立培训班,进行英语培训,有条件的地方院校甚至可以选送双语教师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短期进修。

3.2.2积极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聘请外籍教师和国外留学人员,争取留住国内水平较高的双语教师。

3.2.3选送专业教师到双语教学比较成功的院校进行单科培训或者访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学习别人在规划、组织、实施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为了把好双语教师质量关,为了把好双语教师质量关,高校应该实行双语教学资格证书制度,挑选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确实具备教授双语课程能力的教师上岗。

严格执行双语教师的准入制度,,经过资格认定和考核持证上岗。

3.3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英语教学的具体模式,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材、师资和学生等因素来制定,目前双语教学主要有全英、英汉结合两种方式,我们应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

特别是地方院校实施双语教学不能简单套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应认真思考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

3.4合理选用双语教材,认真组织教学活动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教材。

对教材的要求有两点:一是内容要合适,符合教学基本要求,而且涉及的内容要比较先进;二是文字要规范,简明易读,便于师生交流。

作为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把专业课上好,必须认真组织教学活动。

课前,需查阅大量材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对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未遇到过的专业词汇详细加以注明。

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

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

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

为了鼓励和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决定设立“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二、奖项设置根据产学研合作的不同领域和层次,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设立了几个奖项,以表彰在不同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

以下是2023年的奖项设置:1. 产学研合作创新领军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2. 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案例中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3. 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论文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发表的杰出学术论文。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4. 产学研合作青年创新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有突出表现的青年人才。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三、评奖流程1. 奖项征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每年的2月份公开征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项目介绍、研究成果、合作成果以及相关的推广和应用情况等。

2. 评选委员会成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根据评奖需要组建评选委员会,委员会由产学研合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组成。

评选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奖细则、组织推荐评审专家和进行评审工作。

3. 材料初评评选委员会根据申报材料的内容和质量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评审,从中选出优秀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步评审。

4. 现场答辩入围的申报项目将进行现场答辩。

答辩环节是评选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进一步了解和评估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等。

答辩环节通常由评奖委员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小组根据现场答辩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和评价。

5. 论文评审申报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论文奖的论文将由专家和学者进行评审。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孟丽 宁、王春 莲、谢 广宪
贵州 电网 自动 电压控制 ( C)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AV
贵 州 电网 公 司 电力 调 度控 制 中心
完成 人 : 黄文伟 、郑伟 、高 昌培 、覃海 、周川梅 、
科 尔 沁 沙地 植 被 恢 复 重建 与 生 态 经济 模 式 开 发及 示 范
郭德 平、左天才 等 核 级 泵 水导 轴 承 表 面 强 化 沈 阳鼓 风机 集 团股 份有 限公 司
何 祖 军、邓红
谷 霖 微 生物 腐 秆 剂 的研 制与 应 用 上 海 联 业 农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完成 人 : 巍 、蒋贤权 、王忠 明、 向巨东、何 龙会 、 徐 王兵 、郭瑞文 等
节 能 环 保 型无 机 改 性 复合 材 料 深 圳 市 嘉达 高 科 产 业 发展 有 限公 司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 : 谭颂斌 、傅轶 、黄健超 、张 荣辉 、郑 怀字 、 林 思能、李文 波等
疾 病 诊 断 化学 发光 免 疫 分析 新 技 术 与新 产 品 清华大学 ( 学系 ) 化 完成人 : 林金 明、应希 堂、李海 芳 、胡 国茂 、
李振 甲、陈 惠、林珍
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年会 r 专题报道 F tet eu o I ar r Sy
工 程 机 械动 力 节 能 技 术研 究 及 产 业化
三 一 重 工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完成人 :易小 刚、谭凌群 、陈林 、焦 生杰 、王 欣、
左 光 群 、 刘 永 红
完成人 : 谢俊德、刘伟华 、姜 自清 、罗淑湘、严建 华
橡 胶 树 新割 胶 技 术大 面积 推 广 应 用 中 国热 带农 业 科学 院橡 胶 研 究所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
邀请函
为通过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建立合理和公平的国际经济关系、实行有力的社会和经济改革及鼓励在世界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革,来建立一个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并且经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治理和竞争力国际组织的推动及帮助,成立了世界数字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组织”)。

通过构建世界性的数字经济领域及相关产业联盟,探索新形势下数字经济领域及相关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化、规范化、智能化、合理化发展。

组织与相关联的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学术界及政府部门有机融合,搭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研究机构为支撑、政产学研金用相结合的创新性组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高端服务平台,实现产学研、政金介、商贸用的互动合作。

我们诚挚邀请相关产业、机构、企业、相关领导、教授、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共同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及相关产业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秘书处
2018年5月日
附件一: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机构组织登记表
通信地址:邮编:
电话:邮箱:
附件二: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专家登记表
通信地址:邮编:
电话:邮箱:。

产学研合作成效年度总结(3篇)

产学研合作成效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下是对2023年度产学研合作成效的总结:一、科技创新成果丰硕1. 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步提高: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五年稳步提高,2023年达到了39.6%。

这表明我国专利转化应用效果稳步提升,产学研合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科技项目取得突破:在2023年,我国产学研合作项目取得了多项突破。

例如,中金岭南公司在科技创新工作会上与兰州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签约了重大科技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1. 融合汇聚优势资源:中机检测等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积极融合汇聚我国汽车、工程机械、航空地面设备、工业车辆等优势资源,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

2. 共建联合实验室:产学研视点团队等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开发研制、试验检测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1. 产学研视点团队等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2. 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提升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

四、政策支持与保障1. 广东省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中金岭南等企业大力支持,助力企业成为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国际一流企业。

2.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机构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侵权违法成本,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之,2023年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未来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1.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合作效率。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评奖宗旨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奖励的积极作用,表彰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通过产学研合作取得的突出创新成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产学研合作向高层次发展,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细则,特设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并制定本评奖办法。

第二条设奖性质与类别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设立,是奖励为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突出创新成果所颁发的荣誉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共分设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突出贡献奖等四类奖项。

第三条评奖周期与名额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每年评选一次,届时由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向各地有关管理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金融、中介机构发出通知,并通过有关权威媒体向社会广泛公告。

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每奖项每年评选不超过100名;突出贡献奖每年评选不超过10名。

第四条组织与评选(一)成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委员15人。

奖励委员会是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产学研界的代表和促进会的部分领导构成。

奖励委员会负责对初审结果的复审,并确定获奖单位及个人。

(二)奖励委员会下设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由产学研金介等各界有代表性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组成。

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初审意见(三)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是奖励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办公室设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第五条评奖原则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召开产学研品牌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召开产学研品牌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

解艾 兰 在会 上介 绍 了品牌 专 家 委 的 品 牌 建 设 经 验 :第 三 , 学研 合 作 有 力地 推进 我 国的 品牌 建设 。 产 鲡


一一一

f因科 案团 辛 般座
家 、 学研 品牌 专 家委 员会 名 誉 主 任 产
会 上 与 会 专 家 踊 跃 发 言 。刘 源 会 的工 作 提 出 了建 议 和要 求 。
刘 源 张等 促 进 会领 导 和 专家 委 员会 成 张 院 士提 出 几 点 意 见 和 建 议 :第 一 ,
员 出席 此 次 会 议 。 议 由产 学 研 品 牌 要 提 高 对 品牌 、名 牌 建 设 的认 识 。企 产 品 大 国到 品 牌强 国的 转 变 .就必 须 会
质 量 司 司 长 、 品 牌 专 家 委 员 会 副 主
任 郭 若 虚 认 为 .品 牌 不 仅 是 企 业 的
需 要 , 是 消 费 者 的 需 要 。 进 会 成 也 促
立 产 学 研 品 牌 专 家 委 员 会 .发 挥 了
社 会 第 三 方 的 作 用 ,淡 化 了 行 政 色 彩 ,影 响 深 远 。委 员 会 要 本 着 工作
产 学 研 合 作
I u t — n es yR s ac si t n sr U i ri - e e r I t e d y v t hn t u
中国产 学研合作促 进会 召开
产学研 品牌 专家委 员会 工作会议
● 本刊记者 王鑫蓉
要 出成 果 、 品 牌 首 先 要 对 成 果 的 创 知 识 产 权 进 行 保 护 。 原 国 家 质 检 局
不 添 乱 ,办 事 不 越 权 ,积 极 办 实 事 ” 的 宗 旨 , 心 实 意 为社 会 、企 业 、 真 消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构 建 和 发 展 ” 市 政 府联 合举 办 了全 国首 届 县域 经济 多 实 际 问题 需 要 解 决 , 些都 需 要 促 这 要 求 .促 进 会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协 同 创 产 学 研 合 作 ( 皋 )高 峰论 坛 。 如 新 平 台 联 盟 等 一 系 列 的产 学 研 联 盟 的建立 。 进 会 在 以后 的工 作 中加 以 改进 , 需 更


通 过 会长 办 公 会 议
和 秘 书长 办 公 会研 究 解决 和 实施 的规
定 .加 强 了集体 领 导 ,尤 其 加强 了财
认 真 做 好
务 的 自律 、管 理 工
作 .对 财政 部 的拨
中 国产学 研合 作 促 进 会 创 新 与 促 进 奖 ”评 选 工 作 . 制 定 了 两 个 奖 项 的 评 审 办 法 ,组 织 了 创 新 奖 与 促 进 奖 的 两个 专 家 评 审委 员会 . 善 了 了首届 三 次理 事会 .会 议 审议 了促进 完
激励 和 推 动 作用 , 到 了产 学研 界 的 界 的 合作 与交 流 。 促进 区域 经 济 协 在 工作 中也 存 在 不 少 的 问题 。 国 的 得 为 全 高度 重 视 和好 评 。 同 创新 发 展 , 进 会积 极 支持 上 海 浦 产 学 研 合 作 组织 体 系建 设 还 不 完善 促
8 积 极 推 进 国 家 技 术 创 新 工 程 东 、苏 州 、南 通 等地 开展 产 学 研 合 作 推 进 产 学 研合 作 的体 制 、 制 问题 还 . 机
建 设 。 根 据 六部 委 提 出 的 “ 进 产 创 新 活 动 . 与江 苏省 科 技 厅 和 如 皋 有 待 进 一 步研 究 ;在 工 作 中 , 有获 奖 单 位 与个 事 会单 位 .扩 大 了会 员队伍 。 9

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1、发现了传统果蔬发酵过程中菌系结构及其消长规律,阐明了该过程多菌 种协同发酵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为优良菌种的高通量筛选和复合菌剂制备 奠定了理论基础。
结果表明异型乳酸发酵菌种启动并主导果蔬早期发酵,为同型乳酸发酵菌种 创造有利的生长代谢环境,同型乳酸发酵菌种主导和完成果蔬中后期发酵过程, 形成发酵果蔬的良好风味和产品特性。
德国黄瓜 40 天以上)

发酵果蔬原浆
本项目首创
空白
空白
发酵果蔬果冻
本项目首创
空白
空白
2. 成果鉴定、验收意见
(1)2015 年 12 月 17 日,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组对“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 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主要结论如下:该项目突破了优良果 蔬发酵益生菌种高通量筛选和高活性、高密度工程菌剂规模化制备等系列技术 瓶颈,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果蔬发酵益生菌种,自主创制了果蔬 产品的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开发了低成本、高活性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剂及 系列发酵果蔬新产品,实现了发酵果蔬的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 剂
本项目首创,活菌数 2.6×1012CFU/g
无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剂 无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剂

直投式发酵,发酵时间缩短
自然发酵,发酵周期长(韩

自然发酵,发酵时间长(15 天以
发酵蔬菜
到 2 天,低盐,发酵过程不
国泡菜低温发酵 30 天以上,

上),高盐,亚硝酸盐含量高
产生亚硝酸盐
2、创建了果蔬发酵优良益生菌种高通量筛选和高活性、高密度工程菌剂规 模化制备技术体系,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果蔬发酵益生菌种并制 成工程化复合菌剂。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章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章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名称本会定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英文译名为: China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Association英文缩写为CIUR。

第二条性质本会是由产业界、教育界、科技界及学术界致力于产学研合作的部门、单位以及热心促进产学研合作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

第三条宗旨本会以促进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为目标,努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本会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产学研组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和著名品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住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6号轻苑大厦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1.贯彻国家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研究、探索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2.发挥本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中介服务功能,做好政府相关部门的助手和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3.举办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研讨会、报告会、展览会、洽谈会,加强继续教育,普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知识,培训产学研合作的专门人才。

4.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证研究,建立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产学研合作实践,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5.促进企业与高等学校合作培养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平台,保持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12 2021.04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表彰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办法》的规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经过评审、公示、终审,共评出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850项,其中: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8位;产学研合作创新奖329个;产学研合作促进奖117个;产学研工匠精神奖51位;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45项。

在国家科技奖励办的支持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设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为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是我国产学研界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

希望各获奖单位和个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继续发扬勇于创新、科技自立的科学精神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励全社会创新意识的提高,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再创佳绩。

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获奖者(按拼音音序排序)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马之庚 中国兵器集团原总经理王秉忱 国务院资深参事、中国工程勘察大师王树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乔 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产学研合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促进者、深耕者、奋进者,他们以开拓创新的思想,勇于实践的精神,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新环境、新模式,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产学研界的高度认可和举荐。

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公

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公

附件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公示内容一、申报人姜永海二、申报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三、申报人简介姜永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地下水污染修复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民革党员,民革中央人资环专委会委员,民革北京市专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下水污染防治与管理技术,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部公益项目、国家环境技术管理项目、环保部事业类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5项,其中国际专利4项,完成3项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工作。

依托上述科研项目,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1项,环保部青年科技奖1项。

四、申报奖项简介从2011年开始至今,申请人就一直围绕“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为主题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2011-2014年期间重点展开了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估技术研究;2013-2018年期间则重点研发地下水污染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作,所持有相关技术与修复材料多次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进行“产学研用”工程实践,先后在内蒙古、北京、宁夏、湖南、吉林等多省市重大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产业化前景广阔。

作为第三完成人完成的科技成果“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成果还获得201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科技成果“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阻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得2018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与多级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获得2018年度发明创业成果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指导办法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指导办法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指导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做好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产学研基地)认定和指导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产学研基地应拥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和技术创新氛围,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产业化为目标,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和服务机构。

第三条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产学研促进会)具体负责产学研基地的认定和指导工作。

组建产学研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基地管理和评审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类型与认定条件第四条产学研示范基地的申报类型包括:(一)区域类型:各地、市、县、区等县级以上综合行政区域;(二)产业园区类型: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的专业化产业基地;(三)龙头企业类型:在产学研合作中成效突出,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科技转化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

第五条产学研示范基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区域类型的产学研示范基地的GDP应不低于500亿元;园区类型的产学研示范基地的GDP不低于30亿元;龙头企业类型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二)具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软硬件环境,在产学研合作活动中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三)成立有以主要领导为牵头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方案和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四)有常设的管理服务机构和良好的服务体系;(五)有一定数量的产学研合作规模企业和省部级以上计划项目及创新成果;(六)有共建的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技术推广转化中心等机构;(七)龙头企业具有边界清晰、相对集中、法律关系明确、可自主支配的基地,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以上,有与省级以上大学或研究院所产学研合作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的产品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元,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
邀请函
为通过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建立合理和公平的国际经济关系、实行有力的社会和经济改革及鼓励在世界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革,来建立一个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并且经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治理和竞争力国际组织的推动及帮助,成立了世界数字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组织”)。

通过构建世界性的数字经济领域及相关产业联盟,探索新形势下数字经济领域及相关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化、规范化、智能化、合理化发展。

组织与相关联的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学术界及政府部门有机融合,搭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研究机构为支撑、政产学研金用相结合的创新性组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高端服务平台,实现产学研、政金介、商贸用的互动合作。

我们诚挚邀请相关产业、机构、企业、相关领导、教授、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共同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及相关产业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秘书处
2018年5月日
附件一: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机构组织登记表
通信地址:邮编:
电话:邮箱:
附件二:
“WDEO世界数字经济组织”专家登记表
通信地址:邮编:
电话:邮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