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单位)申报材料

合集下载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摘介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摘介
生产 力 转 化 ,提 高 自主创 新能 力 ,努 科 技 厅 认 定 为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 亚 太
展 望 未 来 ,亚 太 环 保 将 在 各 级
力 搭 建 产 学 研 合 作 平 台 ,发 展 企 业 、 环 保 着 力 “ 建 创 新 型 企 业 ,打 造 党 委 政 府 领 导 下 ,抓 住 国 家 把 节 能 创 高等 院 校 、科 研 院 所 之 间密 切 而 稳定 知 名 环 保 品 牌 ” 多 年 来 ,一 直 注 重 环 保 产 业 作 为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培 育 。 的合 作 关 系 ,建 立 产 学研 合 作 创 新和 开 展 产 、 学 、研 合 作 ,联 合 昆 明 理 和 发 展 的 历 史 机 遇 ,实 施 二 次 创 业 ,
பைடு நூலகம்
0 O 华 利 嘉 为 了 引 导 和 支 持 创 新 要 限 公 司 (以下 简 称 亚 太 环 保 )成 立 化 肥 4 0多 万 吨 ,有 1 0多 亿 元 的
0多亿 元 。 素 向企 业 集聚 ,促 进 科技 成 果 向现 实 于 1 9 5年 ,2 0 9 0 1年 9月 被 云 南 省 应 用 市 场 ,脱 硫 产 品产 值 4
建 自主 知识 产 权 产 业和 著 名 品牌 ,落 等 相 关 高 校 及 科 研 院 所 签 订 了合 作
实科 教 兴 国战 略 、 人 才强 国战 略和 可 协 议 :与 云 南 > 集 团 等 大 型 集 团 台金 持 续 发展 战 略 。
生 0万 吨 以上 ,生产 硫 酸铵 化肥 2 0 管 理 体 系认 证 、 I01 0 1职 业 健 康 作 ,发 明 了 实 用 新 型 “ 物 脱 氨 工 硫 1 S 0 8
安 全 管理 体 系认证 及 国家 强 制性 质 量 艺 中 实 现 污 泥 微 膨 胀 节 能 方 法 的 装 多 万 吨 , 防治 环境 污 染 ,满 足 区 域环 CAS T分 段 进 水 强 化 脱 氮 境 容量 要 求 ; 收 国家 紧缺 的硫 等资 回 认 证 ( C认 证 低 压 成 套 开 关 设 备 ) 置 ” 和 “ 3 。

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

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

2018.01 {[司料技意t l127
军 民深度 融合 创 新高 端装 备 支撑 国家重 大工 程 — — 泰安 华 鲁 锻 压 机 床有 限公 司
太库模式 :全球技术 太库加速 中国创造 — — 太库 科 技 创 业 发 展有 限公 司
“网通 百城 携 手百企 链接 百校 创建 百团 ”创 新发展新模式 — — 盛 隆 电气 集 团 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 — 南 京 金 龙 客 车 制 造有 限公 司 政府 引导 构建 创新 联盟 实 现产 学研 用有效 对接 — — 抚顺 市望 花 区政 产 学研 联 盟
201 7年 中 国 产 学 研 合 作 好 案 例 名 单
(按拼 音音 序排序 )
强化 校 地校 企深度 融 合 打造 农业 科技 创新 高地 — — 中国农 业 大学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 惠 卅l市人 民政 府
组织 保 障 党政 推动 探 索协 同创 新的 新模 式新 路径 — — 长 治 市 人 民政 府 构 建智 慧交 通 网络 系统 为建 设 “交通 强国 ”服 务 — — 中同 交通 通 信 信 息 中心 集聚创新资源 建设四大平台 为健康中国作贡献 — — 威 高 集 团 有 限公 司
『Promotion Award of CIUR I
中 国产 学研 合 作 好 案例
在 实 施 国 家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战略 进 程 中 ,在 建 立 以企 业 为 主 体 、以市 场 为导 向 、产学 研 深 度 融 合 的 技 术 创 新体系建设 中,涌现了一大批产学研合作好案例 ,他们在产学研 深度融合中 ,不断探索理论创新 、体制创新 、 机 制 创 新 、管 理 创 新 ,取 得 了 重要 的 经 验 和 成 果 ,为 我 国 企业 创 新 、产 业 创 新 、区域 创 新 作 出 了重 要 贡献 , 在 调查 研 究 和产 学 研 各 奖项 申报 的 基础 上 ,我 们评 选 出 2017年 中 国产 学 研合 作 十 大好 案 例 ,这 些 案例 从 不 同 的 角度 、不 同 的层 面 、不 同 的特 色 、在 不 同 的领 域 为我 们 国家 的科 技 创新 积 累 了宝贵 的经验 ,作 出 了重 要 贡献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近 年 来 ,上 海 船 厂 承 担 了 工 信 坚 持 产 学 研 相 结 合 ,在 新 船 型 开 发 的 平 台。 公 司 长 期 与 国 内 外 高 校 、
部 、 上 海 市 经 委 等 政 府 部 门 及 集 团 和优 化、海洋 工程 以及 修船 改装技 研 究 院 所 保 持 紧 密 的 联 系 ,加 大 合 公司的各类科研项 目 3 0多 项 ,开 发 术 方 面 持 续 加 大 投 入 ,同 时 具 有 较 作 的 力 度 , 以请 进 来 派 出去 等 手 段 ,
五 高 技 术 、 高 附 加 值 的 新 型 船 舶 和 海 和 “ 个 领 先 ” 的 战 略 目标 ,上 海 的 海 洋 工 程 公 司 合 作 , 形 成 强 大 的
应 洋 工 程 装 备 的 要 求 , 对 35 0 E 船 厂 以 “ 对 当 前 危 机 、 支 撑 长 远 海 工 研 发 能 力 和 研 发 核 心 团 队 , 另 ,0 T U
中 国 科 学 院 沈 阳 分 院 。 沈 阳 分 院 在 心 组 织 实 施 了 “ 新 创
中 国科 学 院 与 地 方 政 府 、 企 业 之 间 服 务 山 东 ”行 动 。组 充 分 发 挥 桥 梁 与 纽 带 作 用 , 大 力 推 织 开 展 山 东 省 产 业 科
进 产 学研 合 作 和 企 业 的技 术 进 步 。
通 过 产 学 研 合 作 , 沈 阳 分 院 与
业 合 作 , 决 行 业难 题 。 到 目前 为 止 , 解
在 辽 宁 省 积 极 推 进 “ 阳科 技 院 东北 振 兴 计 划 已安 排 经 费 6 0 沈 0 0万
大 地 方 共 建 机 构 包 括 : 级 平 台 型 中 创 新 园 ” 和 “ 连 创 新 园 ” 建 设 , 元。 同 时还 实 施 了 “ 院 东北 之春 ” 人 才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简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于2007年11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和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民企等政产学研界共同参与创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商贸用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是中国科协团体会员。

经中组部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促进会的宗旨是做好“三个服务”,即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为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促进会的任务是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刘延东、路甬祥、陈至立、张梅颖、徐匡迪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和支持促进会的工作。

刘延东在批示中指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以来,在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互动协作,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谨向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促进会将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做些更切实、更有成效的工作,为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官网:/front/index.aspx◆名誉会长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徐匡迪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顾问徐冠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沁平教育部原副部长曹健林科技部副部长吴晓青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齐让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朱宏任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凤桐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科技园区党组书记孙尧黑龙江省副省长高峰云南省副省长胡昭广北京市原副市长陈兰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张景安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赵炜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原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秘书)张耀光中央办公厅(原胡耀邦同志秘书)叶连松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程安东陕西省原省长陈明义全国政协港澳台委员副主任、福建省原省委书记王鹤龄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贾连朝河南省原副省长◆会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常务副会长段瑞春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石定环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副会长左铁镛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隐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办公厅副部级)李慧芬中国联通原总经理、天津市原副市长蒋明麟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张勤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志坚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任玉岭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甘智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梁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干勇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曹湘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高级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燕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中国建材研究总院院长张玉卓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大成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桂生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强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局长李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何建坤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建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文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易小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喻子达海尔集团公司副总裁◆秘书长王建华◆常务副秘书长丁玉贤◆副秘书长张志明黄维荣成路明敖强丁雪伟海洋(水产)功能食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目的与展望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申报政策改革的需求,我单位决定牵头筹备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洋(水产)功能食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立后挂靠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由国内知名的企业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科研院校及部分企业做副理事长及成员单位,成功运行两年以后就有资格申请变更为国家级产业联盟,同时国家重大专项863、973正式取消后,国家级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会重点倾向于联盟推介,联盟有权向上级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加大力度支持或发展某行业,同时联盟组织也会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企业的产品的升级转型,促进科研院校和企业的项目合作,整合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同时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公平竞争。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奖奖励办法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奖奖励办法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宗旨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奖励的积极作用,表彰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通过产学研合作取得的突出创新成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纽带,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细则,特设立“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奖性质与类别“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设立,是奖励为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突出创新成果所颁发的荣誉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分设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突出贡献奖共四类奖项。

第三条评奖周期与名额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每年评选一次,届时由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向各地有关管理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金融、中介机构发出通知,并通过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网和《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等有关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告。

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每奖项每年评选不超过100名;突出贡献奖每年评选不超过10名。

第四条评选组织及评选程序一、评选组织1.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下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委员15人,奖励委员会是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产学研界的代表和促进会的部分领导构成。

2.奖励委员会下设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由政产学研界有代表性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奖项组成专家组,对各奖项进行评审。

3.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是奖励委员会的办事机构4.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设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二、评选程序1.评审委员会负责分类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初审意见。

产学研合作奖申报书(2013年度)【模板】

产学研合作奖申报书(2013年度)【模板】
产学研合作奖申报书(2013年度)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盖章)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法人代表
电 话:
手 机:
单位性质
□ 1科研机构 2大专院校 3国有独资企业 4股份公司 5有限责任公司 6私营 7其他
职工总数(人)
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数(人) ,占职工总数 % 。
主要经济指标(万元)
年 度
项 目
2010年
七、申报材料附件一览表
□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11、检测报告
□ 2、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 □ 12、查新报告
□ 3、审计报告 □ 13、用户报告
□ 4、资信证明 □ 14、列入国家、(省)计划文件(合同)
□ 5、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 15、特殊行业生产许可证
□ 6、税务部门出具的税务证明 □ 16、通讯、电力入网证
主要实施项目名称
产学研合作单位
实施时间
1、
2、
3、

四、产学研合作单位意见(可有多个合作单位分别签署意见并盖章)
(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盖章)
单位负பைடு நூலகம்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推荐单位意见
审查人: (盖章)
年 月 日
六、评选意见
组织评选单位(盖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2011年
2012年
小计
新增
产值
新增税收
新增产值
新增税收
新增产值
新增税收
新增
产值
新增税收

合 计:
二、产学研合作主要业绩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村 科 技 园 区 共 建 “ 师 大 留 学 人 员 成 果 和 项 目汇 编 成 册 ,进 行 产 业 化 北
习厦
创业 园 ” 0 7年 ,成 为 “ 。2 0 中关 村 推 广 。 最 近 三 年 , 区 累 计 完 成 近 园
北 京 师 大 科 技 园 科 技 发 展 有 限 科 技 园 区大 学 科技 园联 盟 ”成 员。 几 十项成 果转 化和技 术转 移。建立 责 任 公 司成 立 于 2 0 0 1年 1 0月 , 2 0 0 9年 6月 ,被 评 为 “ 淀 区产 学 了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及 成 果 转 化 平 台体 海 作 为 北 京 师范 大 学 全 资 公 司 , 负 责 研 示 范 基 地 ” 0 0年 ,被 教 育 部 、 系 ,构 建 了 专 利 技 术 及 科 技 成 果 数 。2 1
涵 发 展 ” 旨 , 分发 挥 大 学 在 技 术 、 发 和 工 程 技 术 集 成 能 力 ,着 宗 充
人 才、 资源 等 方面 的优 势 ,将大 学 眼 于 提 高 科 技 成 果 对 建 筑 的优 势 资源 与社 会资本 进行 有效 对 设 计 的 引领 和 指 导 功 能 ,着
T 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l n v t n n r t nA ad f IR n o a o dP o i w产学研合作创新 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 本刊记者 王 溪
量 口目I 譬譬薯础
号 并授 牌。2 0 0 5年 1 ,与 中关 期将 最新 的、产业 化前景 比较 好 的 2月
技 园 中 医 药 现 代 化 产 业 支 撑 体 系 建 得 了 一 系列 资 格 认证 和 荣 誉 资 质 。
设 ”( 北京市科 委 ) 北 师大科 技园 、“

表先进 抓案例 树典型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新跨越——2017年中

表先进 抓案例 树典型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新跨越——2017年中

力建 设需 要 互 惠共赢 的 产 学研 合作 机 制 ,加 速 创新 要 素 向 企业 集 聚 ,提 升
企业 的 竞 争实 力。 中 国产 学研 合作 促
进 会 每年 组织一 次 “ 中 国产 学研 合作 创新 示 范 企业 ” 的评 审认 定 工作 , 申 报 企业 需具 有 良好 的 经 营管理 机 制和 经济 效益 、产 学研联 合攻 关合作模 式。
据 悉,2 0 1 7 年 中国产 学研合 作 创 新 与促 进 奖、产 学研 合 作 创新 示 范 企 业 、产 学研 合作 创 新 示 范基地 、产 学
学研 合 作领 域 影响 范 围广 泛 知 名 度 高的荣誉 奖项 。
化 难瓶 颈 的 关键环 节。 党 中央、 国务
院 高度 重视创 新驱 动 , 先后 出台 了 《 关 于加 快 众 创 空间 发展服 务实体 经 济 转 型 升 级 的 指 导 意 见》《 国 家创新 驱 动
进 产 学研 合 作 做 出突 出贡 献 的 个人 ; 创新 成 果奖的 奖励 对 象为企业 、高校 、
研合 作创 新 与促 进
奖、 中国产 学研 合
科 研 院所 等 经产 学研 合作 形 成 的 突 出
科技 创新 成果 ; 军 民融 合 奖于 2 0 1 6年
设立 ,主要 表彰 在产 学研 军 民融合 工
科 研 院 校 的 好 做 法 和 好 经 验 , 成 为 产
产 学研 合作 创新示 创 新是 引领 发展 的 第一 动 力。在 范镇 的评 选 与认 定。
信 息时代 和 经 济 发展 新 常态 下 ,科 技
创 新成 为 中国经济转 型 发展 的新动 能 , 产 学研 协 同创新 成 为 突破 科 技 成 果转

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

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

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流程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

为了鼓励和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决定设立“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二、奖项设置根据产学研合作的不同领域和层次,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设立了几个奖项,以表彰在不同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

以下是2023年的奖项设置:1. 产学研合作创新领军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2. 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案例中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3. 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论文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发表的杰出学术论文。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4. 产学研合作青年创新奖:表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有突出表现的青年人才。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三、评奖流程1. 奖项征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每年的2月份公开征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项目介绍、研究成果、合作成果以及相关的推广和应用情况等。

2. 评选委员会成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根据评奖需要组建评选委员会,委员会由产学研合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组成。

评选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奖细则、组织推荐评审专家和进行评审工作。

3. 材料初评评选委员会根据申报材料的内容和质量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评审,从中选出优秀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步评审。

4. 现场答辩入围的申报项目将进行现场答辩。

答辩环节是评选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进一步了解和评估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等。

答辩环节通常由评奖委员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小组根据现场答辩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和评价。

5. 论文评审申报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论文奖的论文将由专家和学者进行评审。

2017年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申报指引

2017年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申报指引

2017年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申报指南本专项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或国际科技合作,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和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包括四个专题,分别为产业技术研究专题、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专题、民生科技研究专题、对外科技合作专题。

一、支持内容与方式(一)专题一:产业技术研究1.重点支持领域。

本专题支持与广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以促进产学研对接融合、加快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推动项目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支持新型显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大产业链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

支持多屏互动、跨平台即时通讯、电子商务、金融电子、新一代网络通信、面向产业应用的集成电路设计及先进封装、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与网络空间安全和检测、高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北斗卫星应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2)生物与健康产业:重点支持中药、生物制药、化学药、医疗器械、药妆、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六大产业链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

支持创新药物与疫苗、新制剂与新工艺、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新型医用诊断治疗康复设备、医用材料与诊断试剂及技术、精准医疗技术、生物技术服务与高端健康服务技术、特殊医疗用途食品等领域研究。

(3)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先进复合材料、新型轻合金两大产业链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

支持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精细化工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材料、3D打印材料、环保材料、光电与电子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4)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以能源互联网为重点发展方向,支持智能电网、核电装备、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燃料电池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节能环保产业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重点发展方向,重点支持能源清洁技术、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5)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整车制造,支持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无人驾驶汽车、车联网等领域关键零部件及设备研发、智能化技术研究。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转 移 转 化 工 作 中 正 发 挥 干 、 引领 和 示 范 带 动 作 用 ,并 对 上
越 来 越重 要 的作 用 。
述 行 业 的 自主 创 新 、 技 术 进 步 产 生
20 0 4年 以 来 , 电 了积 极 影 Ⅱ 。 向
I 牛 技蔗 I tM OGN s c m 田钭 紫 E & LYD sN O ] cc U
有 四种 : 目合 作 开 发 、 技 术 咨 询 领 域 的研 究 工 作 ,重 点 开 展 太 阳 能 项
目前 , 电 工 研 究 所 已建 设 成 为 和 服 务 、 方共 建联 合研 发 中心 ( 双 实 塔 式 发 电 技 术 及 系 统 示 范 的理 论 基 以高 技 术 研 究 发 展 为 主 的 科 研 基 地 验 室 ) 、建 立 产 业 研 发 联 盟 或者 技 术 础 研 究 、 关 键 技 术 开 发 与 创 新 、 示 型 研 究 所 ,承 担 电工 学 科 重 大 前 沿 创 新 联 盟 。其 中后 两 种 合 作 模 式 的 范 电站 建设 等 工 作 。 技 术 研 究 和 战 略 研 究 高 技 术 发 展 的 合 作 各 方 已形 成 较 为 完 善 的 、 长 效
验 室 是 国 内最 早 的 太 阳 能 高 温 聚 光
根据 合 作 项 目和 企 业 发 展 战 略 及 发 电 技 术 的研 究 单 位 。 目前 主 要
进行 过深入研 究 并取得 了令人 瞩 目 的 需 要 , 电工 研 究 所 合 作 模 式 主 要 从 事 太 阳 能 热 发 电 、 太 阳 能 热 利 用 的成 就 。
中 国科 学 院 电工 研 究 所 于 1 5 设 备 与 电 力 系统 新 技 术 、 极 端 电磁 池 研 究 技 术 上 的 优 势 , 先 后 成 功 扶 98

中国产学研合创新与促进奖有关问题解答

中国产学研合创新与促进奖有关问题解答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有关问题解答一、问:“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由谁批准设立,哪个单位负责评选?答:“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的社会力量评奖,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设立,面向全国政产学研合作及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创新成果,所颁发的产学研界的年度最高荣誉奖。

该奖的组织评选工作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负责。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自然基金会等12个国家相关部门和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民企等产学研界共同参与和创办的一个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资介互动的高层服务平台,其宗旨是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学研、政资介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和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组织,大力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建设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问:设立“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目的意义?答:“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目前我国政府批准的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唯一奖项,在中国产学研界享有很高的荣誉。

设奖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的表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政产学研用各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积极性,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水平和实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

三、问:“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都有哪些具体奖项?答: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分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等四个奖项。

第十一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 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第十一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 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r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Award of ClUR l
第十一届 中国产 学研 合作创 新大会
201 7年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 奖
“中 国产 学研 合作 创新 与促 进 奖 ”是 经 国 家科技 奖励 工作 办公 室批 准设 立 ,目前 我 国唯一 面向产 学研 金协 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 旨在表彰产 学研合作创新工作 中作 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 ,充分调动 “产 学研 、政 金介 、商媒 用” 各方在 建 立 以企 业为主 体 、 市场 为 导向 、产 学研 深度 融合 的技 术创新 体 系方 面的积 极 性 ,鼓励 科技 创 新 成 果 向现 实 生产 力转化 ,推 进 产 学研 合作 迈 向更 高 水平 ,为 实施创 新 驱动 发 展 战略 和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贡献 力量 。
中 国产 学研 合作 创 新 与 促进 奖 的设 立 ,对提 升 全 民科技 创 新 意识 ,提 高产 学研 合 作 的 水平 和质 量 , 产 生 了 重要 的 激 励 作 用
2018.01十圆斟 救0尊 J101
自2009年奖项设立以来,依据 《国家科 学技术奖励条例 》的相关细则,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 奖设 立 了产 学研合 作 创新 奖、 产 学研 合 作促 进 奖 、产 学研 合作 军 民融 合 奖 、产 学研 工 匠精 神 奖 、产 学研 合 作创 新 成果 奖和产 学研 合 作 突 出贡献 奖六个 不 同特 色的奖 项 。经 中 国产 学研 合 作创 新 与促进 奖奖励委 员会 各 奖 项 专 家组评 审 、公 示 、终 审 等环 节 ,2017年 ,共评 出 奖项 608项 ,其 中 突 出贡 献 奖 10名 ;产 学研 合 作创新 奖 220项 ;产 学研 合 作促 进 奖 118项 ;产学研 合作 军民融合 奖 55项 ;产学研 工 匠精173项 。

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附件:
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
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填写说明
一、申报纸质材料,包括封面、申报表和附件材料。

按顺序装
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封面硬纸打印,竖向左侧胶装。

二、申报单位名称应与法人公章一致,基本信息表中相关数据
应如实填写,并按报表要求加盖各单位公章并签字。

三、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附件)具体要求如下:
(1)产学研合作情况及企业相关成果介绍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房屋、场地租赁合同
(4)获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5)获奖证书情况
(6)产学研合作协议、研发合作协议复印件(首末页)
(7)产学研合作成果列入政府资助项目材料列举
(8)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9)企业在相关媒体的宣传报道及活动简报
(10)其他相关证明。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单位)申报材料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单位)申报材料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单位)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加盖公章)申报时间:第一部分单位概况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二、单位发展历程三、单位运行基本情况:包括单位主要的开发(生产)方向;已积累的主要技术成果(产品)、已转让的技术成果数量(产品销售额);是否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开发项目;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获得情况;是否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是否获得过政府资助或投资公司的投资。

第二部分产学研合作情况一、产学研合作基本情况1、合作的主要单位、合作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2、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针对不同合作单位采用的合作模式,是否建有产学研联盟或合作网络,联盟的主要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合作各方是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长效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机制,并作详细阐述。

二、产学研合作形成的主要成果(产品、技术、人才、创新模式等),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已被列入省部级以上计划;对本行业、本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

三、本单位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和解决突破方式。

四、本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理论创新等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第三部分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1、列举出能够反映本单位产学研合作模式与主要成效的案例3-4个。

2、列举本单位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采取的激励方式和取得的成效案例3-4个。

3、列举本单位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成果和项目。

第四部分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意见第五部分相关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事业法人证书、社团登记证复印件,2、知识产权相关证明复印件3、获奖证书复印件4、产学研合作协议、研发合作协议复印件5、产学研合作成果列入政府资助项目、各项计划相关文件(国家级、省级、市级)。

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

国产 学研 合 作 突 出贡 献 奖获
陈进 行 中 国大唐集 团公 司董 事长 、党 组 书记 陈 队范 康平 纳集 团有 限公 司董事 长 陈伟 力 中国营 养餐产业 技 术创新 战 略联盟 理事 长 何 建坤 国家 气候 变化 专家 委员 会副 主任 李 莎 山东 省经 济和 信息 化委 员会副 主任 李晋 闽 中国科学 院半 导体研 究 所原 所长 马 德 秀 全 国政 协委 员 、教 科 文卫体 委员 会 副主任 王 玉 祥 中国大 数据 金融产 业创 新 战略联 盟理 事长 张 永霞 烟 台市 人 民政 府 市长 赵 长 禄 北 京 理 工 大 学 党 委 书 记
(按 拼 音 音 序 排 序 )
102llJ 封 一 201产 学 研 合 作 是 一 项 长 期 而艰 巨的 任 务,在实施 国家创新驱 动 战略 进 程 中 ,涌 现 出 一 批 改 革 创 新 、勇 于 担 当 、真抓 实 干 ,无 私 奉 献 ,为 我 国 产学 研 协 同 创 新 作 H{了重要 贡献 的 促 进 者 。为 了激励 更 多的 产学 研 界的 同志 们 ,支持 和 推动 产学 研 的深度 融合 ,为实 现两 个 一 百年 的伟 大 奋3卜一标 作 出新 贡献 。经 产学 研 界推 荐 ,评 选 出 以下 10名 同志 为 “2017年 中 国产学 研 合作 突 fH贡献 奖 ”,他 们是 马德 秀 、 陈进 行 、陈 队范 、陈伟 力 、何 建坤 、李莎 、李晋 闽 、王玉祥 、张 永霞 、赵 长 禄 。这是 产学 研 界对 获奖 者 _lr作 的认 _1f, 表彰和宣传他们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作 出的重要贡献 。

四川大学产学研合作杰出贡献奖申请书

四川大学产学研合作杰出贡献奖申请书

四川大学产学研合作年度杰出贡献奖推荐书
(2017年度)
一、基本情况
四川大学科研院制注:2013-2017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到校经费均是以四川大学为承担单位、“项目组主要成员”为项目负责人、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作为统计标准;不重复计算编号相同的项目,以上各项均以具体项目的科技经费通知单为准。

二、项目组产学研工作简介
(限2页)
根据所提交的“项目组主要成员”在2013-2017年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简要阐述项目组该时间内的产学研工作,包含:
1.总体工作介绍,包括:项目组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情况及其成效、人才培养、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2.代表性项目介绍,包括:项目技术创新性、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或重大需求、推广应用程度、项目产出情况、委托方评价、经济社会效益、人才培养、推动科技进步和带动行业(企业)发展的作用等。

三、代表性产学研合作项目目录
(不超过8项)
注:所列项目应是四川大学作为承担单位、“项目组主要成员”作为项目负责人、2013年至2017年期间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类型”填写“产学研合作”或“科技成果转化”。

3
四、代表性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产出情况
4
五、附件
可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以下附件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套。

(1)重要获奖证书
(2)其他证明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单位)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加盖公章)
申报时间:
第一部分单位概况
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
二、单位发展历程:(政府部门不填)
第二部分产学研合作情况
一、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情况
在促进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

在推动网络平台和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二、在促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成果(产品、技术、人才、创新模式等),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行业、区域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

三、本单位在促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瓶颈,采取的解决方式。

四、本单位在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进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