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

合集下载

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几点思考【摘要】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选择至关重要。

在宏观经济形势下,要求货币政策灵活适时,同时路径依赖和结构性问题会影响政策选择。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给货币政策带来挑战,因此传导机制和效果评估至关重要。

在选择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及时调整政策措施,并加强监测评估机制以确保政策效果。

仅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我国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形势、路径依赖、结构性问题、外部环境、灵活性、适时性、传导机制、效果评估、综合考虑、调整政策、监测评估机制、政策效果。

1. 引言1.1 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汇率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日益突出,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对于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投资和消费,进而影响整体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也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储备稳定。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及时有效的货币政策选择对于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备受关注。

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方面。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挑战和问题。

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适用性上出现了一定问题。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和调控作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难以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脉搏。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中国央行是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机构。

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央行不断优化货币政策,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央行执行的货币政策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要保持货币发行量与国内经济发展相适应,避免货币供应过度,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问题。

(2)中性的货币政策。

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指要避免货币发行量过大或过小,确保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相平衡,既不使货币过于紧缩,也不使货币过于宽松。

(3)透明的货币政策。

透明的货币政策是指要公开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执行情况,使市场能够更好地预期和适应政策,降低政策的不确定性。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国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1. 利率政策中国央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各种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活动水平。

利率政策的核心是指导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中国央行用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中国央行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别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影响金融机构的存款投放规模,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央行可以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进而对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三、当前货币政策形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逐渐向稳健中性方向调整,政策重点是控制通胀和防范风险。

具体来说,中国央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有以下特点:1. 货币政策趋于稳健中性目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加稳健中性。

从2017年开始,中国央行先后调降逆周期因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利率调整措施,以避免货币过于宽松。

同时,中国央行加强外汇管理和金融稳定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

这一系列调整表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已经向稳健中性方向调整。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用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用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用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而财政政策则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来调节经济发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国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应用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应用问题展开研究。

一、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及应用问题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供给、利率及其他货币金融手段来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维持通货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执行,其核心目标是调控通货膨胀、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以下问题:1. 通货膨胀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加大。

尤其是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原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加大。

货币政策在稳定通货膨胀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2. 资产泡沫风险:我国近年来出现了部分领域的资产泡沫,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突出。

货币政策如何防范和化解资产泡沫风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金融创新影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量新型金融产品的涌现使得货币政策的执行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创新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

4. 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我国的外汇市场一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波动,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一直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更好地实施外汇市场的干预也是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难题。

财政政策是国家政府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改善经济结构、维持市场稳定和促进就业等。

我国的财政政策由财政部负责执行,其核心任务是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1. 收入结构问题:我国税收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税制不够公平,存在着一定的税收避税以及逃税现象。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一)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一)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一)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货币银行学专业的毕业生,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现状,深入分析其调控特点和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我国货币政策旨在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货币的稳定价值、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随着时代背景、经济周期和市场结构的演变,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采用“利率中立”的调控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稳健、中性、适度”的调控原则,即货币政策既要避免过度宽松,也要避免过度收紧,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稳健中性。

我国货币政策强调保持稳健中性,既要抑制通货膨胀,也不能让经济出现不必要的萎缩。

2.灵活性。

我国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变化时,会根据需求进行适时和灵活的调整。

3.多元化。

我国货币政策采取了多种手段,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控、监管手段等。

在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时,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4.逐步开放。

我国货币政策逐步放开对外开放,加入国际货币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和监管合作等。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在经济增长需要的时候,货币政策应该采取货币宽松策略。

当经济发展过快,出现通胀等问题时,货币政策应该采取相应的货币紧缩政策。

2.金融市场。

运用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货币供给、流动性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

3.国际经济形势。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十分敏感。

国际贸易、外汇市场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

4.金融风险。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也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在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货币政策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

综上所述,我国货币政策在实践中表现出了灵活性、稳健中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效用发挥

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效用发挥

这次天灾使我 国经济蒙受重创 ;0 8年 9月 ,美国次贷危机 20 开 始 失 控 并 衍 化 成 国 际 金 融 风 暴 , 中国 也 受 到 了这 种 不 可 抗 拒 的外 力 影 响 , 经济 出现 衰退 。 因此 这 一 时 段 需 要适 度 宽 松 的
货 币政 策 来 支 持 灾 后 重 建 及 经 济 恢 复 。 2 0 而 0 9年全 年 没 有 任 何关于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改动。 暂 时 忽 略 以上 提 到 由外 界 因素 所 致 的 特 殊情 况 。其 间 重
21 0 2年 5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文 社会 科 学 版 ) 人
J un l f b i nv r t o c n mi ( u a ie n o i ce c s o r a o e U i s v f o o c H m nt s dS c l in e Hu e i E s i a aS
业 、 济 增 长及 国际 收 支 平 衡 。 今 , 国 已 融人 了世 界 市场 , 经 如 中 在 经济 全 球 化 背 景下 , 国 经 济 已 不 再 封 闭 , 对 持 续 过 热 的 中 面 经济情形 , 在这一时期 内央行制定的政策 目标是 “ 维持币值稳 定 。 进 经济 发 展 ”即 稳 定 物 价 , 济 增 长 。近 五 年 央 行 大 体 促 , 经 上采取 紧缩政策 。主要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基准利 率 的调 节 , 达 到 控 制 货 币 供 应 量 , 定 经 济 的 目的 。 来 稳 ( ) 款 准 备金 方 面 。如 图 l 示 , 2 0 一 存 所 白 0 7年 1 5日 月 至21 0 1年 1 2月 5 日 . 年 内 我 国 先 后 2 五 7次 上 调 金 融 机 构 人 民 币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 整 幅 度 大 多 为 05 , 数 几 次 幅 度 为 调 .% 少 1 除 此之 外 。 后 5次 下 调 金 融 机 构 人 民币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 %; 先 其中 20 0 8年 下半 年 下 调 4次 ,0 1年 末 下 调 1 , 整 幅 度 21 次 调 大 多为 05 , 数 几 次 为 1 . 少 % %或 2 。 %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短文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短文

【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

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

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

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

2%以内,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

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

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

(2)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3)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

浅谈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论文(2)

浅谈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论文(2)

浅谈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论文(2)浅谈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论文篇二《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并对以往的货币政策研究成果作了简短的文献综述,最后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广义货币供给贷款余额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2001―2002年由于我国经济中通货紧缩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中央银行主要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2005年我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实现的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段时间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有保有压;2005―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内外发展不均衡,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

从2007年开始,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以及由此带了的经济过热,央行开始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2007年我国共10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共6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和5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

但到了2008年9月,为了抑制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势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9次、存款基准利率两次以及贷款基准利率四次。

其中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为先升后降,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均为下调。

进入2010年,我国的货币政策适用仍然频繁,到目前为止我国年内共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五次。

我国如此频繁的使用货币政策,再一次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庚庆锋,黄志刚(2009)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入手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认为我国资本的短期流动对利率变化不敏感从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差,需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制度,实现汇率―利率联动机制;李后建,尹希果,卞小娇(2010):认为金融创新一方面消弱了货币政策利率管道的传导效应,另一方面使得货币政策信用管道的传导及其效果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并通过实证证明了金融创新的存在使得我国货币政策通过信用管道传导的产出效应大于通过利率管道传导的产出效应。

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经济形势

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经济形势

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经济形势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备受全球经济界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国际贸易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形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货币政策的优势、风险以及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优势首先,中国采取了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和提升投资效率。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强调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宏观调控的灵活性,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

这一政策保证了国家财政和市场平稳发展,并促进了企业的繁荣。

这样的稳定货币政策为中国赢得了诸多优势,比如吸引外资,强化对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等,为中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中国的货币政策注重保护储蓄,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繁荣。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过去以出口为主,而如今则以调整经济结构和通道为重点,以加强内需和消费为导向。

依托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持物价的稳定性,以确保人民的购买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稳定的货币政策还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稳定性保障,并吸引更多本国和外国企业的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风险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内部市场的扩大,整个经济体系中出现了诸多潜在风险,包括货币政策至关重要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过度扩张货币供应量或者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资产泡沫,进而导致经济波动风险的加剧。

而货币不足或者通货紧缩则会制约市场上交易的增长效率,导致经济放缓以及一些企业的破产。

此外,因为较高的债务水平和不成熟的银行监管,还存在崩溃挤兑的风险,尤其是中国需要避免恶意债务清偿带来的系统风险,保持稳定的货币政策对于控制财政风险和金融市场稳定性至关重要。

三、中国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不仅对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形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精)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精)

要求:请就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

写作思路:1、首先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2、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分析 ,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近两年来的情况;3、最好简要分析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利弊得失。

4、题目自拟(参考题目: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试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协调等;5、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2021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 ,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

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那么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

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根底。

2021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

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

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开展。

一、2021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

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

注入流动性。

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

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1997—200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
配合阶段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体制 转轨和经济转型,国内商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物质产品相对过剩,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出现了明显的通 货紧缩。因此,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稳 健的货币政策,其着力点在于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 防范金融风险,化解国民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政府公共支出的扩张是采用债券融资 型,靠增发国债来扩大公共支出。在货币政策方面,表现 为增加贷款规模,放宽贷款方向,下调存款利率,降低存 款准备金等各种手段的协调配合。经过 5 年左右的宏观调 控,阻止了经济严重下滑,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经济周 期上升阶段。
3.4 中国目前财政、货币政策应原则
原则:
(一)准确的形势判断 (二)适时的政策转换 (三)注意各种政策手段的不同特点 (四)合理的政策取向
3.5 几点建议 建议: (一)应把“走出去”作为发展重点:政府在税收、外汇、 财政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货币政策: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 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 (三)财政货币政策: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 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切实提高人们福利 水平; (四)加强市场信用建设: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建设 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即通过有关制度安排,提高整个社会 的信用; (五)摆正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两政策的地位。
政策时效和强度方面:财政政策快速、强力、短期调整 ;
而货币政策相反。
政策功能方面:财政政策侧重公平分配原则;货币政策侧重
效率优先原则。
主体方面: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 适用阶段:财政政策更适用于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更适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精选的货币政策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写作论文的参考范本。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一篇:多措并举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摘要: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部分阻滞之处,突出表现为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金融市场体系分割、M2增速偏低和社会融资规模下降等。

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融资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及商业银行存在制度性缺陷等。

今年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需要深入推进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推动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改革,多措并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市场;经济结构;宏观调控;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政府随之加强了逆周期调控力度,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但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仍然存在不畅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自2018年年中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此举不仅将提高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效果,减缓经济下行压力,还有利于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具体表现我国连续多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流动性总体保持充裕,存贷款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但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影响,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1.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当前我国经济内部面临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外部面临经贸摩擦、贸易环境恶化等极大不确定性考验,经济增速放缓,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1)融资利率总体较高。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具体来说,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积极调控。

一方面,当经济增长较慢时,适宜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手段刺激经济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也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抑制过热经济,防止经济泡沫的出现。

其次,保持物价的稳定。

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保持物价的稳定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以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同时,监测物价指数和通胀预期,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防止价格波动过大,维护人民币的购买力。

再次,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

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不仅需要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还需要监测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为此,货币政策应该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和监控,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我国货币政策还需要考虑就业和收入分配的问题。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调控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就业和收入水平,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因素。

货币政策既要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活力和动力,又要关注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好平衡。

总之,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手段,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金融体系安全等方面进行调控,以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货币政策还要考虑就业和收入分配等社会因素,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好平衡。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摘要】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当今经济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货币政策工具和调控目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稳定发展。

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相反,紧缩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也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应当是稳健中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趋向更加灵活和市场化。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好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国、工具、调控目标、宽松政策、紧缩政策、措施、挑战、应对措施、调控方向、发展趋势、认识。

1. 引言1.1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政策可以调控经济的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适当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影响市场利率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促进经济活动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可以稳定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维持物价稳定,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还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可以引导资金流向不同行业和部门,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调节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2 中国的货币政策背景中国的货币政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主要以价格控制和定量控制为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货币政策也从计划性转变为市场化。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货币政策已成为稳定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货币政策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一、通胀压力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价也随之上涨,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一些重要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我国经济进入了通胀周期。

通货膨胀将导致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企业利润的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科技进步带来的货币创造压力现在,随着我国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支付方式的普及,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将会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就需要货币政策的调整,以保证货币不会过多地流入金融市场,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

三、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经常会对中国货币市场产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加速也可能会让国际资本从境外进入中国市场。

在此过程中,中国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灵活性、透明度和流动性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一旦发生外部冲击,我国货币市场可能无法完全抵御影响。

对策分析一、加强调控力度,维护价格稳定为了应对通胀压力,货币政策需要加强调控力度。

央行可以采用加息、降息等方式来调整货币政策,通过稳定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

二、优化货币政策的管理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货币供应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

因此,货币政策的管理结构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货币供应和金融创新。

三、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中国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更严格的规定和措施。

央行可以通过释放流动性和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市场波动,从而维护市场的稳定。

四、加速金融市场改革加速金融市场改革,增强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和流动性。

中国还应该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商品化,以提高监管和市场化水平,降低风险。

总结货币政策是中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基石。

要应对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央行和政府紧密合作,加强监管,设定更加强有力、灵活的货币政策框架,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流动性和国际化水平,从而使我们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以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推动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推动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不断引入新的思路与措施,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旨在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措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究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趋势。

一、货币政策的措施1、货币政策技术工具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利率和货币供给是常用的技术工具。

我国最近一段时间采用的主要是利率调控,以达到调节市场经济结构的目的。

利率与货币供给的改变对市场短期回报、信贷需求、消费支出和进口出口物价等产生明显的影响。

2、货币政策的目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措施。

除此之外,我国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和稳定等方面的目标也在逐步加强。

近年来,宏观审视角度下的货币政策引导,以及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也为我国货币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潜力。

3、国际政策的借鉴与运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货币政策也越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论。

汇率和国际数据监测等也荣膺汇率和国际数据监测等,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保障。

二、货币政策的推动作用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货币政策的调控不仅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利率调控使得以技术和创新为主导的行业受益,如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受益。

货币政策的强势执行也有利于打造中央企业互动发展的战略,加快我国传统工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推动金融市场改革货币政策的执行创造了利于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环境。

在以盘活资产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现状下,货币政策的执行动态调整为市场推动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同时,市场积极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也为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货币政策的执行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论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

论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

论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
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是在“三稳”的基础上严格管控实施的。

“三稳”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外汇政策,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而每年宏观调控的调节只是这种政策的动态调整,是在“三稳”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

一方面,一致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仍然是重点。

在此期间,中央银行将严格遵守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受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以确保市场热度处于可控水平。

据悉,中央银行目前主要通过形成更大的流动性库存、加强现金管理和开展金融机构监管等措施来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1] 。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应以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财政政策的特点,积极参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主要集中在实施弹性财政政策、健全宏观财政政策体系、改善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率等方面,为全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 。

此外,外汇政策方面,中央银行一方面控制外汇市场的流动性,以防止幅度过大的汇率变动;另一方面,预算收入和支出应安排在更大的范围内,增强信心,为国内其他经济活动和外汇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货币基础[3] 。

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实施既体现出以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态度,又体现出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实施方针和措施,以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经济动态平稳和经济稳定,同时构建具有包容性、均衡发展和长效性的货币政策体系。

[1] 黄建新:中国货币政策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实施。

[2] 中央宏观财政政策调控助力中国经济普惠发展。

[3] 杭池牛:我国现阶段外汇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论我国的货币制度和政策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论我国的货币制度和政策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论 我 国 的货 币制度 和 政 策 的发 展 现 状及 相 关 问题
苏 迅
摘 要 :我 国的货 币制度建设 开始中国人 民银行 的建立。国家对 资本 市场和外汇 市场货 币制度 的管理 ,由控制到放松 经历 了两 次大的 “ 放松” 。 目前货 币市场基金 的发展 中也存在诸 多方面的 问题。为 了促进金 融机 构健康地地 运行 , 使 货 币政策和银行 监管能 够更好地发展 , 就 必须加强货 币政策和银行监管两大体 系间的沟通。本 文主要论述我 国货 币政策的发展现状及相关 问题。 关键词 :货 币政策 ;银 行 ;货 币制度 ;通货 膨胀
问题 。1 9 5 7年 , 人 民银行将商业银行等包括 民族资本都囊括到人民银行 这一统一体制下。这一举措奠定了我国货 币管 理制度 的基础 ,采取这 一 措施的意义在于减缓 了经 济的下 滑趋势 ,有 力地 促进 了国内经 济 的增 长。在文革之后 ,我 国的货币制度基本 上没有什 么大 的变化 ,甚至处 于 停滞时期 。所 以到 目前为止 ,我国所实施 的货 币管理 体系 ,基本上都 是 在新 中国成立时期 的货币 制度 的基础上 发展 和完 善起来 的 ,如 统一 货 币 ,统一金融制度 、统一 国家银行等货 币体系。


货 币制 度
新 中国的货币制度建设 开始于 1 9 4 8年 中国人民银 行的建 立。1 9 4 9 年 ,因我 国的财政支 出迅猛增加 ,曾多次出现程 度不 等的通货膨胀 ,这 种情况严重影响了 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 民的生产 生活。因此 ,在计划 经 济时期 ,稳定通货膨胀成为人们解放战争取得 全面胜利 时期最为关键 的
我 国对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货币制度的管 理 ,由控 制到放松经历 了 两次大 的 “ 放松”——改革开放 到 1 9 9 4年之 间,国家首先对 金融机 构 贷款进行放松 ;1 9 9 4 年 以后 ,资本市场得 以健康有序 的发展 ,国 民经济 发展所需耍 的资金主要是通过间接融资解决的 ,这是所谓 的第二次 “ 放 松” 。在第二次 “ 放松 ” 中,主要 是进行 “ 乱 集资 、乱批设金 融机 构 , 乱办金融业务” 即 “ 散乱 ”治理 。中央银行 为了办成真 正的中央银 行 , 开始实行垂直统一管理 ,党务行政统一管理的措施 。中央文件 中也 首次 正式确立了 “ 分业经 营” 和 “ 分业管 理” 这两项 任务 。于 此 同时 ,人 民银行宣布进行外汇并轨 。实施外汇并 轨这一措施 ,汇率制度将不再 保 持不变 ,而是 由原来 的固定汇率制度转变为现在的浮动汇率制 。浮 动汇 率制 的基础是市场供求关系 。 总体来说 ,货币制度是 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 素、货 币流通 的组 织与 管理等加 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我 国的货币制度从中华 人 民共 和国建国 至今 ,始终坚持 “ 保持货币币值 的稳定 ”和 “ 促进 经济的增长 与发展” 双重使命 ,这是 因为货币制度能够保障国家货币的各项 职能得 到正 常地 发 挥 ,保 证 货 币和 货 币 流 通 的稳 定 。 二 、货 币市 场 货 币市场基金首先产生于美 国。二十世界六七十年代 ,美 国的利率 由于通货膨胀率而大 幅度地上升 ,造成的直接结果是 利率风 险加剧。在 这种情况下 ,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说是顺势而生。并且 在以后 的过程 中得 到 了飞快 的发展 。在 1 9 7 1年 ,华尔街 成立 了货 币市 场基金 。这只诞 生 在美 国的货币市场基金 ,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市场基 金。 联 系我 国实际 ,当前我 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情况并不 乐观 ,受 多方面条件 的制约 。最主要 的原 因有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 化、货币 市场基金 国际化 、货币 市场 基金 、优 质 投资 品种 、股票 市场 行情 。同 时 , 目前货币市场基金 的发展 中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 ,当今世界 ,金融业发展 的大趋势是混业经营 。我 国金融 业的 分业经 营与 国外混业经营 的银行相 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和缺点 ,不 足以 与其构成挑战 。所 以,为 了使货币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发展 ,就必 须尽 快完善相关 的法律法规 。这样 ,才能够避免因法律滞 后问题而导致 外部 失灵发生 的概率 ,增加和市场的混乱局面 ,使市场的发展有 章可循 。 其次 ,货 币市场 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市场规则 以及子 市场 的建立和完善等密切相关 ,相互联系。市场规则越完善 ,货币基金 市场 发展得就越稳健 。为 了防止确保 货币市 场基金保 持在一定 的范 围之 内, 从而能够适应货币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 ,为了促 进我 国货 币市场 的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货币市场与各子市场的相互发展 ,应该建立 全国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运用财政手段,影响经济运行,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相关因素,对金融市场进行引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首先,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着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费、发行特别国债等。

通过提高财政支出,可以带动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促进消费和增加企业投资。

发行特别国债则是为了增加资金投入,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

其次,货币政策在当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的合理增长,维持货币的稳定。

对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工具来实现。

在当前,我国央行采取了灵活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健中性的原则,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

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可以适当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反之,如果出现通胀压力,央行则可以适度加大货币供应的调控,以控制通胀。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财政资源,其中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平衡。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和债务风险较大,对财政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货币政策的调控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包括经济数据、金融市场的情况等。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也面临一定挑战,这对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增加财政支出和减税降费,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维持货币的稳定,保持货币供应的合理增长,提供金融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货币政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货币政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货币政策是经济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演变,货币政策也在不断适应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货币政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货币政策的现状当前,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呈现出几个共同的特点。

首先,宽松货币政策成为主流。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和通缩风险加剧的压力,许多国家选择通过降低利率和放松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

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各国纷纷采取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

其次,负利率政策呈现多极化态势。

负利率政策是近年来一种备受争议的新兴货币政策工具。

一些国家采取负利率政策来刺激经济和提振通胀,但更多的国家对此持保守态度。

在实施负利率政策时,需要权衡利率下限、金融稳定等因素,因此负利率政策的发展并不一致。

第三,数字货币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发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提高支付效率、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包容等,但也带来了监管风险和隐私安全等问题。

各国在数字货币发展上的态度和政策也不尽相同。

二、货币政策的未来趋势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将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首先,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灵活性。

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增加,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无法适应各种情况的需求。

未来的货币政策可能更加注重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以更精确地把握经济形势,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其次,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纳入货币政策的考量。

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例如,一些国家通过绿色金融和绿色债券等方式引导资金流向环保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货币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

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高支付和结算效率,保障数字支付的安全性,将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

所谓币值,原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衡量币值稳定与否,已经不再是根据单位货币的含金量;而是根据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即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

它通常以一揽子商品的物价指数,或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

目前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通常采用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

物价指数上升,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降,则表示货币升值。

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2、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

但要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所谓失业率,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大小,也就代表了社会的充分就业程度。

失业,理论上讲,表示了生产资源的一种浪费,失业率越高,对社会经济增长越是不利,因此,各国都力图把失业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

3、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主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

目前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主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主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

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4、国际收支平衡所谓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

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长时期的巨额逆差会使本国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并承受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而长时期的巨额顺差,又会造成本国资源使用上的浪费,使一部分外汇闲置,特别是如果因大量购进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则可能引起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

当然,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尤甚,因此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一般着力于减少以致消除逆差。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一般而言,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一般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

因此,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贯彻和目标实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方式转向间接调控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五种,其作用与意义如下:①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

②存款准备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③中央银行贷款:运用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

④利率政策: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⑤汇率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收支。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

存款准备金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

年贷款利率也调高,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
外汇储备屡创新高。

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

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

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

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

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

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

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

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

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

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

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

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

因此,我国的
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
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

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

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
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

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

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
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

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

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