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汽油机燃烧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碗形燃烧室
采用很紧凑的活塞顶凹坑, 火焰传播距离短,挤气面积 大,紊流强,火花塞位于凹 坑内。 压缩比13,油耗低。
四气门稀燃系统
两个进气道分别通向两个进气 门,一个是平滑的直进气道, 其上装有控制进气的控制阀, 另一个是产生涡流的涡流进气 道,它可以采用切向进气道, 也可在进气道中设置凸起或隔 板等产生涡流,两进气道之间 有通道相连。在控制阀后装一 双孔喷泊器,两股油束深深地 贯穿入两进气道内。
大 中 小 中 较强 强 低 中 低 较高 (6.5~7.5) (9~10.5) 低 较好 低 较高 低 高 高 高
均质稀混合气的燃烧室
增大过量空气系数,使用稀薄混合气工作, 可以提高压缩比,增大绝热指数,保证燃料 完全燃烧,所以是提高汽油机经济性,降低 排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增强紊流,缩短火焰 传播距离,依次多点喷射等,以加速燃烧。
5 组织适当的紊流运动 气体紊流运动可以 ①增大火焰速度。 ②冷却末端混合气区 ③减少循环间的燃烧变动。 ④减小熄火厚度,降低HC排量 汽油机产生紊流的办法有二种:进气涡流和挤流。 (1)进气涡流它是利用进气口和进气道的形状, 在进气过程造成气流绕气缸中心线的旋转运动。 为了提高充气效率,一般汽油机不组织强进气 涡流。
3火花塞位置应布置合理
在决定火花塞位置时必须考虑: (1)要能利用新鲜混合气充分 扫除火花塞周围的残余废气。 (2)火花塞尽量布置在使末端 混合气受热少的位置 (3) 火焰面变化分配合理,确 保运转平稳。 (4)火焰传播距离应尽可能的 短。
4 燃烧室形状合理分布
形状首先应满足速燃的要求,一般应将燃烧完 90%燃料的燃烧持续期控制60度曲轴转角之内,同 时要控制压力升高速度不致过高
(2)挤流 在接近压缩终点时,利用活塞顶部 和缸盖底面之间的狭小间隙(挤气间 隙),将混合气挤入主要燃烧室内, 形成涡流。 增大挤流强度可以提高明显燃烧期 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燃烧时间,而且 不会引起充气效率降低。 挤气面积愈大,间隙愈小,则挤流愈强。但A/V 值上升,生成大量HC;但紊流加强,壁面熄火厚 度变薄, HC降低,所以挤气面积和间隙对HC生 成是一个复杂问题。
6 防止爆燃和早燃 应对末端混合气进行适当冷却,燃烧室应避 免局部热点和突出物。
二、常用典型燃烧室
1.浴盆形燃烧室 形状像一个椭圆形 浴盆。要求气门头部外 径与燃烧室壁面之间保 持6-8mm的距离,避免 壁面对气流的遮蔽作用, 故气门大小受到限制。
特点: 1)A/V较大,火焰传播距离较长,故压缩比一般 不高
我国486、491、489汽油机
3.多球形燃烧室
半球形燃烧室结构紧凑,火花 塞布置在燃烧室中央,结构紧 凑, A/V值小,火焰行程短, 故燃烧速率高,散热少,热效 率高。这种燃烧室结构上也允 许气门双行排列,进气口直径 较大,故充气效率较高,有较 大的气门直径和平直圆滑的进 气通道,一般采用进气涡流。 虽然使配气机构变得较复杂, 但有利于排气净化,在轿车发 动机上被广泛地应用。
复合涡流受控燃烧系统(CVCC)
这种发动机拥有 两个化油器或两 套进气管喷射装 置,所以可以分 别提供不同过量 空气系数的混合 气给主、副室的 进气系统。
轴向分层燃烧系统
1-活塞;2-气缸;3-火花塞;4-导气屏进气门;5-喷油器
首先,由进气管造成强烈的进气涡流;进气过程后期在进 气道上的喷油器将燃料喷入缸内;燃料在涡流作用下,沿 气缸轴向产生上浓下稀的分层。这种分层一直维持到压缩 行程后期,以保证在火花塞附近是较浓的混合气。
滚流(纵涡)分层稀燃系统
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 直于气缸轴线方向旋转的 有组织的空气旋流,称为 滚流,也称为纵涡或横向 涡流。滚流在压缩过程中 逐渐被压扁,在上止点附 近破碎成许多小尺寸的涡 流和湍流,可大大改善混 合气燃烧过程。
第三节 燃烧室
一 、对燃烧室的要求 汽油机燃烧室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结构紧凑 面容比(A/V)——燃烧室表面积与其容积之比。 A/V值小,则燃烧室紧凑,优点是:①火焰传播距 离小,不易爆燃,可提高压缩比。②相对散热损失小, 热效率高。③熄火面积小,HC排量少。 2 有良好的充气性能 充气性能的好坏,主要应济性好,
2) HC排出量少;
3)它一般不组织挤流,紊流较弱,容易在低速、大 负荷时引起爆燃。 4)由于火花塞附近有较大的容积,使Δp/Δφ大, 工作粗暴,噪声较大。
5)采用多气门机构。
不同燃烧室的特征及性能比较
特征 火焰传播距离 面容比 进排气门面积 挤流强度 充气效率 压缩比 热效率 dp/dφ及pmax NOx HC 浴盆式 长 楔形 较长 多球形 短 小 大 弱 高 最高 好 高 高 低
分层给气式燃烧室
分层给气燃烧的基本原则是: 由量调节改成质调节,总的空燃比可以很大。 混合气在气缸中分层,在火花塞附近为浓混合 气,保证形成稳定的着火核心,并由此向可燃 混合气传播火焰。 现在典型车型: 大众TSI发动机
美德士古燃烧系统 (TCCS)
燃油顺气流喷入燃烧室。 油束外表面的小油粒在 喷油后很快蒸发形成可 燃混合气。火花塞位于 较浓混合气的附近容易 着火的位置。 空燃比可达100。 技术要求高,稳定分层 给气不易,适应变工况 能力差,目前实用还有 一定困难。
火球高压缩比燃烧室
燃烧室主要部分位于缸盖上凹入的 排气门下方,它的直径很小,所以 结构紧凑并有一定挤气面积,可形 成较强的挤气紊流。 在进气门的浅凹坑处开一浅槽与主 要燃烧室连通,在上止点前,充量 通过浅槽切向进入主要燃烧室,产 生一个有控制的涡流运动。当活塞 下行时,燃气又以高速形成反挤流 运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燃烧速度。 压缩比可达13~16,油耗低。 必须使用高辛烷值汽油
1)压缩比可达9.5~10.5
2)气门倾斜布置(6~30°),气门 直径较大,气道转弯小,充气较好, 较高的经济性、动力性。
3)火花塞在楔形高处,对着进、排气门之间,利 于用新气扫除火花塞附近的废气,低速 、低负荷 性能稳定。 4)初期燃烧速度大,平均压力上升速度较高,工 作粗暴,NO X 排出量较高。因挤气面积内的熄火 现象,废气中HC含量亦较多,故须控制挤气面积。
2)燃烧时间拖长,平均压力上升速度小,动力 性,经济性不高。
3)HC排出量多,而NOX较少。 4) 但由于它的制造工艺性好,又便于维修。 我国6100Q汽油机、桑塔纳轿车JV型汽油机、 奥迪100型汽油机等,均采用此种燃烧室。
2.楔形燃烧室
较紧凑,火焰传播距离较短;要 求一定的挤气面积,并且末端混合 气冷却作用较强。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