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歌剧《江姐》民族风格音乐素材的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江姐》民族风格音乐素材的表现

文学剧本在歌剧创作中是最基础部分, 文学剧本的成功是决定歌剧成败的重要条件。好的剧本能为后期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剧本《江姐》中国民族传统的曲词韵律, 以及风土人情很浓的地域风格的运用, 是《江姐》这部歌剧突出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要标志。歌剧的音乐创作是歌剧成功的关键。曲作者羊鸣、姜春阳、金砂经过多次的写作修改, 并且多次到当地采风, 他们还学习了很多西南地区地方戏曲、地方民歌和说唱音乐。为歌剧《江姐》谱写了非常具有西南地区音乐特色的旋律, 使这部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成为中国歌剧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品之一。

一、歌剧《江姐》文学剧本创作的民族风格

歌剧《江姐》的成功, 是剧作家阎肃以敏锐目光发现江姐的事迹, 江姐这个形象来自于当时在社会上广泛引起共鸣的罗广斌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江竹筠, 这部小说中有着众多的英雄形象, 如智勇双全的许云峰, 百发百中的双枪老太婆等, 其中江姐的一段感人肺腑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创作者的心。江姐在重庆解放的前期, 以重庆地下党的身份在重庆展开工作, 她的丈夫在发动下川起义时, 在奉节不幸遇难。敌人将她的丈夫头颅割下, 悬挂在城楼示众被江姐亲眼看到。失去亲人的她没有退缩, 她把刚刚几岁的儿子托付给堂弟, 前往丈夫曾经战斗过的华蓥山地区, 继续从事党领导游击队对敌斗争工作。1948年6月被叛徒出卖, 在万县被捕。1949年11月14日距重庆解放还有仅仅16天, 江姐被敌人枪杀。江姐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 她是个知识分子, 富于理想, 她是有孩子的母亲, 是个好妻子, 她的情感最真挚。在反动统治下, 不畏艰难困苦, 不屈不挠与敌人做抗争。深切感人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编剧的才思, 仅仅18天, 歌剧《江姐》的文学剧本初稿就完成了, 这个革命现实意义的剧本得到了空军领导的重视。为了使剧本更加贴近真实, 阎肃又多次到重庆深入生活, 走访了许多在世的地下党和脱险的革命志士, 专程在江姐关押的渣滓洞集中营牢房里过夜, 体验当时的生活, 使剧本更加贴近生活现实。

阎肃曾在重庆大学读过书并在重庆工作过, 他非常熟悉当地的语言风格以及当地的民歌戏剧(川剧) 及曲艺的形式, 他对这些当地的音乐形式有过深入的研究。剧本的整体结构借用了中国戏曲的结构方法, 有头有尾, 从江姐接受任务

去华蓥山到被捕牺牲, 通过敌我双方的矛盾斗争, 使戏剧冲突一步一步的加强, 最后达到高潮, 中间起伏跌宕, 引人入胜, 特别是在第四场, 剧作者借鉴了川戏中的喜剧手法加进这个悲剧中, 使得悲剧的戏剧化效果更浓。

《江姐》剧本在歌词方面有很多的民族风格素材, 从语言上讲, 剧中的许多人物是四川人, 所以他们的台词都有四川当地的地方语言音调, 剧本中有许多歌词的写作是根据四川当地民歌的结构特点直接改编的。如剧中的川江号子, 虽然在词句上是新创作的词, 但歌词的节奏韵律是和原来号子的韵律相同的。四场中的《尖尖山二斗坪》、杨二嫂的唱段《茄子开花像灯笼》都是根据当地的民歌进行整理而改编出来的。从歌词方面讲, 《江姐》的歌词以传统的句法结构为主, 其中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和十字句。歌词的写法与中国的民族戏曲的写法相近, 节奏韵律、声调规律性强, 歌词相互之间结合的非常好有很浓的戏曲化风格。比如《红梅赞》的歌词就是以七字和五字句为主:“红岩上, 红梅开, 千里冰雪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则是以十字句为主:……谁不盼神州辉映新日月, 谁不爱中华锦绣好河山, 正为了东风浩荡人欢笑, 面对着千重艰险不辞难;……等;这些歌词朴实无华而孕育着深刻地道理。而且非常注重平仄相调, 音韵和谐, 符合中国汉语语言的传统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的词律很典型。歌词中还有很多带中国四川地方风格的衬字、衬词, 使歌剧的民族风格更加突出。

剧本中角色的设定借鉴了中国戏曲, 是按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分类的。大部分角色的人物形象与当地的地方风格相符合, 歌词以及韵白都与当地的方言与当地的戏曲、曲艺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帮腔”歌词的写作、川江号子的地方特色等都是重庆地域的特点。人物的设计以江姐英雄形象作为主线, 正面人物年轻帅气的华为、聪明漂亮的明霞、朴实善良的杨二嫂、勇猛无敌的蓝洪顺、果敢稳重的双枪老太婆等做辅助;反面人物阴险狡诈的特务头子沈养斋、丑恶叛徒的甫志高, 特别是反面小人物蒋对章, 这一戏剧中的小丑形象的设计等, 使得歌剧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易于观众接受。正面人物的台词韵白以及歌词体现了他们不畏强敌, 奋勇斗争的革命形象;反面人物的台词韵白以及歌词体现了他们阴险狡诈、丑恶凶残的嘴脸。这些角色的设计及选材都借鉴了中国的戏曲和曲艺的人物设计

方式, 有很强的民族地域性风格特点。

二、歌剧《江姐》音乐创作的民族风格

歌剧音乐的成败是整个剧目成败的关键。歌剧《江姐》的音乐是在四川当地的民歌、戏曲、曲艺的基础上, 吸收借鉴西洋歌剧的写作手法创作出来的。剧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西南重庆地区, 剧本的内容与四川当地的风格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曲作者羊鸣、姜春阳、金砂在给作品进行音乐创作时, 多次到西南地区进行了采风, 学习当地地方戏曲, 如川剧、婺剧、越剧、杭剧、沪剧以及四川扬琴、杭州滩簧、金华滩簧等中国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 特别是浙江金华等地的民间戏曲婺剧的唱腔, 音色古朴豪放、婉转流畅, 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激昂悲壮的感情色彩。曲作者羊鸣意识到只有这种独特的唱法, 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身处险境的江姐复杂的内心世界, 《红梅赞》的音调由此而生。地方性音乐元素的运用, 使歌剧《江姐》的音乐更加易于观众的接受。歌剧《江姐》让人喜爱, 正是因为剧中有着很多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及音乐对人物的栩栩如生的描写使人难以忘怀。这些民族民间音乐的使用使歌剧《江姐》的音乐民族化特点很强,

三、歌剧《江姐》民族风格音乐素材的主要体现

1. 借鉴了中国戏曲的板腔体写法

中国戏曲的板腔体有固定的曲牌基础上的发展变化, 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 这一特点易于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人物的形象, 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在的情绪变化, 有很强的戏剧性, 善于从多发面表达戏剧的色彩, 手法多种多样。这些特点是中国的民族戏曲吸引观众的重要方面。《江姐》的板腔体手法的使用, 使歌剧的音乐表现形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比如剧中第二场江姐的唱段《革命到底志如钢》、第六场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第七场的《五洲人民齐欢笑》;叛徒甫志高的第一场中的《可真叫我羡慕啊》、第六场的《你如今一叶扁舟过大江》;沈养斋第一场中的《局势如麻乱纷纷》、第六场中的《你要三思而行》等。这些唱段都体现了戏曲音乐的板式变化原则, 以某一曲调为基础, 通过速度、节奏、旋律的扩充或缩减等变化, 使戏剧冲突及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比如江姐的唱段《革命到底志如钢》, 这个唱段一共分为八个段落, 各段段落间都有板式变化, 结构是:慢板—快板—紧板—清板—快板(垛板) —原板。第六场《我为共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