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6月中旬至今,印军非法越境洞朗地区并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已经接近1个月,超过了2013年中印双方在边界线东段僵持21天的“帐篷对峙”,酿成1962年边界战争后最严重的一次边界事件。此次印度越境的洞朗地区属于中印边境锡金段中国一侧,与中方对峙的印军部队隶属于印驻锡金段第33军第17山地师,专门负责锡金段防务。在中印边境地区,锡金段及东段是印度的主要两个作战方向,印军在这两个方向上部署了重兵。

印地面部队东线陈兵18万

先看陆军。印度陆军在锡金段部署了1个军的兵力,即第33军,在东段则部署有3个军,分别是第3军、第4军和新组建的第17军。这4个军(现有总兵力约18万人)都隶属于总部位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印陆军东部军区。

资料图印度陆军图片来自网络

第33军。该军总部设在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下辖3个山地师,总兵力达6万至7万,被视为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第二梯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17山地师(总部设在锡金甘托克)、第20山地师(总部设在宾那古里,位于西

里古里走廊东侧)以及第27山地师(总部设在噶伦堡)。它们沿锡金段呈梯形部署,主力第17山地师驻地距离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只有约40公里。

第4军。总部设在阿萨姆邦的提斯浦尔,下辖3个山地师、1个军属第21炮兵旅、1个军属第45装甲团,总兵力约5万人,是印度在东段对中国作战的主力部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2山地师(总部设在迪布鲁格尔)、第5山地师(总部设在邦迪拉)以及第21山地师(总部设在伦吉亚)。其中第5师作为前出的尖角,师部位于藏南的邦迪拉,此外该师还有1个旅部署在藏南军事重镇达旺,其余2个师在后方东西两翼成品字形部署,最东边的第2山地师部署在距离察隅250公里左右的迪布鲁格尔。

第3军。该军总部设在那加兰邦的首府迪马普尔,下属第23步兵师(总部设在兰契)以及第57山地师(总部设在Leimakhong),兵力约3万人。第3军的2个师是印度东部军区的二线部队,既是一线第4军的支援力量,同时肩负对缅甸和孟加拉国的防御任务。

第17军。为进一步增强印军在东段对中国的兵力优势,提高印军的山地战能力,目前印度正在中印边境东段组建和部署一支新的特种山地打击军(第17山地打击军),该军计划规模达9万人左右,计划在2020年完成部署,预计耗资约110亿美元。目前该军已建成2个山地师(第59山地师以及

第72山地师),规模约3万人。

除此之外,印度陆军还计划组建一个1万人左右的炮兵师派往东部中印边境。新组建的炮兵师由3个炮兵旅组成,其中2个装备155毫米FH-77B榴弹炮,另一个为多管火箭炮旅。

资料图印度边防警察部队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再提一下印藏边防警察部队。印藏边境警察部队是目前印度部署在中印边界除正规军之外的一支特殊武装力量,共有大约1.65万人。前者隶属于印度内政部,主要任务是在中印边境地区执行侦察、巡逻及配合印军主力“阻止中方攻击”等任务,下辖位于中印实际控制线附近的约150个边防哨所。目前,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共有约54个边防哨所,未来计划在这2段争议区增设37个边防哨所和15个临时营地哨所,并补充哨所人员,将哨所编制由之前的排一级提升为连级编制。

印空军具备纵深打击能力

印度空军延续了其陆军前沿部署的特点,在锡金段和东段一带修建了众多军用机场。

在东段方向,印空军建有10余个军用机场。仅在藏南地区,印空军机场就多达8个。其中,提祖新机场、马丘卡机场、苏克瑞丁机场和阿朗机场都靠近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均能起降直升机,提祖新机场甚至可起降战斗机。其他前线机场

还包括卓哈特和利拉巴里机场,其中查布亚军用机场拥有2条跑道,既可起降安-32轻型运输机,也可起降米-8和米-17直升机,是印度空军在该地区快速投送部队的重要基地。在藏南以南的阿萨姆邦,印军也建有数座机场。其中最大的提斯普尔机场距中印边境不到500公里,驻有印空军第30中队,装备16架米格-21战斗机及4架(常驻2架,轮换制)最新型的苏-30MK2战机。在锡金段方向,印度空军建有3个军用机场,用以威慑我西藏中部地区,其中巴格道格拉空军基地距离中印边境只有500公里,是印度空军第8中队的基地,部署有16架米格-21FL战斗机和安-32运输机。哈希马拉空军基地是该地区设备最好的军用机场,驻有印空军第22中队,装备18架米格-27ML,一旦开战,可对我西藏纵深地带实施打击。

资料图印空军苏-30MK战机图片来自网络

近年来,印度边境地区机场改造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2009年,印度通过了对藏南境内8座军用机场的改造计划,目前已有5座竣工,战略地位重要的达旺机场截至2016年12月已完成39%的改造工作,升级后的机场不仅可起降战斗机,还能起降美制C-17、C-130运输机等大中型运输机,印军对前沿部署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力因此得到增强。

此外,印度空军还在锡金段和东段部署着多支导弹部队。印

空军在藏南地区部署了4个“布拉莫斯”短程超音速巡航导弹团,这种导弹具有射程远、突防能力强等特点,结合“苍鹭”长航时无人机,可远程打击重要目标。锡金段方向,印空军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还部署有至少6个“阿卡什”地对空导弹防空中队(印度自主研发)。这些导弹部队无疑将大大加强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的常规军事威慑能力。

印度打造空地一体战体系

在东段及锡金段方向,印陆军兵力优势明显,且其山地作战能力以及炮兵火力打击能力强悍。在中印4个边境段中,东段及锡金段双方兵力对比最为悬殊。新增兵力加上原有驻军,印度陆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和锡金段部署的兵力高达18万,其陆军部署规模已形成了对当面我边防部队的绝对兵力优势。

在印军这18万地面部队的构成中,山地打击部队多达10万人左右,在东段及锡金段方向这一高海拔山地地形区,印军的山地作战能力不容小觑。印度陆军总结1962年中印战争失败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取得山地特种部队建设的先机。印度将领认为,如果印度山地作战部队在规模和机动部署方面获得优势,就能抗衡中国因青藏铁路修建带来的“快速集结和后勤补给优势”。因此,部署在东段和锡金段的印军3个军下属各师全部为山地部队,还专门在东段新建第17山地打击军。东段印军的拳头部队——第4军第5山

地师则配备有“印度豹”武装直升机(未来换装印度国产“首陀罗”武装直升机)、105和130毫米牵引重炮和BMP-2战车等重武器。

资料图印军BMP-2战车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印军的新概念进攻型山地部队,第17山地打击军未来计划装备新型美制M777超轻型榴弹炮、武装直升机、多用途直升机等适合山地作战的新式武器。由此可见,而今印军山地作战部队在东段和锡金段的作战能力、突击机动部署能力以及规模都较当面中国边防部队有一定优势。

印陆军在东段和锡金段的炮兵作战和威慑能力也很突出。中印锡金和东段边界多为山地地形,不适合坦克作战,而炮兵则可相应发挥火力优势和对步兵的掩护作用。目前,印军在东段和锡金段部署有1个炮兵旅,并将增加部署1个炮兵师。为适应山地地形,印度在该方向的炮兵部队装备的多是155毫米轻型榴弹炮。除榴弹炮外,新组建的炮兵师还配备从俄罗斯引进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和国产“皮纳卡”多管火箭炮,而且还配有独立的“大地”战术短程导弹连。此外,印度空军部署在该地的运输机也有助于印度炮兵力量的机

动部署。印度炮兵力量的在边境地区的强势存在,将对中国边境地区的机场、通信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在东段及锡金段方向,印度空军部署有大量米格战机以及多

架先进的苏-30MK2战机,而据印媒报道,中国在整个西藏地区仅有5个规模较大的机场,而且一部分还是军民两用。由于印军机场距离边界较近,空中打击优势突出,武器和兵力快速运输能力也更强。前面提到,印军在这2个方向的机场经过改造和升级后,已具备起降美制C-17、C-130运输机的能力。2012年10月29日,印度空军向美国购买了15架“支努干”CH-47F重型运输直升机,还增购了6架C-130J 运输机,一旦这些运输机在边境东段和锡金段完成部署,印军的武器和兵力快速运输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印度在该地区炮兵力量部署也会得到强化,印军空中地上一体化火力打击体系将初步实现,此举势必对我形成严重军事威胁。

印军难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根本缺陷

当然,印度也并非处处领先。虽然印陆空军在东段和锡金段的前沿兵力部署规模较强,但是中国在战时兵力和武器运输的速度和规模上却相比印度占据绝对优势。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虽建有多座机场,但是飞机运输规模有限,仅能满足应急性的短时突击运输,一旦战斗打响甚至陷入长期化,印军必须靠公路、铁路等运力更大的地面运输方式,才能有效保持前沿的兵力与火力优势。

但问题在于,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的陆上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其在藏南地区的公路密度仅为每100平方公里通车里程18.65公里,在锡金段的公路密度约为每100平方公里

28.45公里,远低于全国平均密度(每100平方公里84公里),印度在这2个方向的铁路建设更是几乎为零。比如在藏南西部最重要的军事重镇达旺,印军仅有一条公路通往距离其最近的布姆拉(Bum La)前哨。在锡金段,不仅从首府甘托克通往战略要隘堆拉山口之间只有一条公路,而且锡金邦联通印度其他地区也仅有一条5米宽的普通公路。换言之,只要这些脆弱的“动脉”被掐断,前线印军就会很快陷入“缺枪少炮,粮弹匮乏”的窘境。

资料图印度边境部队图片来自网络

反观中国在西藏和实控线附近,则拥有较为完善的陆上交通基础设施,铁路网密集,道路建设超过5.8万公里。就算开战之初一线部队兵力不足,后方的大批援军和物资也可通过便捷的公路和铁路快速运至中印边境。据印媒报道,中国在战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向中印边界地带任何方向投送超过1.5万人的军队,与当面印军形成至少3比1的兵力优势,而印度在缺乏地面交通设施的情况下,其境况或如印度《商业标准报》2013年4月25日文章所言,“地形恶劣的喜马拉雅山脉将部署在前沿的规模巨大的印军变成了一群被隔绝的、孤立无援的散兵游勇”。

赞是一种友谊| 分享传递智慧

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

声明:本文是从网络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转载者本人立场。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崎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称“红壤高原”。云南贵州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省的东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它是南北方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被乌蒙山划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西部的云南贵州高原海拔超过2000米,东部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地较多,高原表面较少。它被称为“山源”,海拔1000-1500米。云南高原与贵州高原相连,边界不明确,故统称“云南贵州高原”。云南高源位于云南省东部哀辽山以东,由于在云岭以南,云南有1200多座大坝,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地势低洼的形成盆地,有些形成湖泊。例如,在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表面,有许多湖泊盆地和水坝,有许多湖泊,如滇池,被称为“滇池洼地”。由于湖泊水的渗漏和周围山区泥沙的沉积,大部分湖泊盆地发育成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地处雨季,雨量充足,所以有“三天无晴天”的说法,高原上的河流有大量的水。许多河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冲刷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形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和峡谷三个层次。高原最高的地方是山原,在贵州西部最明显。由于长期的河流切割,高原形成了原始的山地形态。该高原下有一些盆地(坝),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业区。这个峡谷是河流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例如,吴江河谷有300-500米深,“走一天”。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峭悬崖上沿犀牛潭而下,是

中国最大的瀑布。云南贵州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一个侵蚀高原,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云南贵州高原上的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泛。通过地表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天坑、漏斗、圆形洼地、伏伏流、洞穴、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最发育的岩溶地貌之一。云南贵州高原地表有一层红壤固结层(又称风化壳),说明该地面为风化地面。当它被剥蚀时,石灰岩就会暴露出来,形成大面积的石芽地。路南石林是我国开发最好的石芽地之一。在这里,奇峰像一座塔,像一根竹笋像一根菌苗,高10多米,高5-10米。在山顶亭或狮子亭,人们可以欣赏到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中印边境战争》观后感

中印边境战争观后感 看了中印边境战争的纪录片之后,我对中印边境战争已经那个年代内我国的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英国在中国并未承认的情况下,擅自画出了“麦克马洪线”,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 1962年6月印度向中国挑衅,10月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在这此战争中处于优势,但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立场,为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由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结果,中国方面:从麦克马洪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 我认为,中国军队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却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除了胜利者的名义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纵观历史,中国一直都是表现出一个大国的风度,始终保持着中立,友好,和平解决的态度,这使我们长期处于被西方列强欺压的一个被动局势。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长途跋涉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就是为了讨回本来属于我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然而,我们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了别人。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虽然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印度也得到了骂名,但是却引出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最近的黄岩岛归属问题。据我们所知,黄岩岛是中国固有土地,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然而,菲律宾不顾中方严正交涉于警告,不断挑衅,强行霸占并私自改名。菲律宾就是仗着中国历来“好说话”,嚣张跋扈。倘若中国再一次退让,把土地拱手相送,那么62年的悲剧将会再一次上演。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的土地将有可能不断的被强占! 在中印边境战争中,我们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土地。但如今,我们国家已逐渐强大了,我们有能力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领土不被侵犯。我认为,中国的态度就应该强硬起来,在主权问题上决不能退让,努力捍卫主权的完整!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全球视角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全球视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关键,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纵观近现代科技史与经济史,16-18世纪,英国首先凭借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与瓦特的蒸汽机发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后随着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奠定量子力学,德国一举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头号科技强国;二战前后,爱因斯坦移民美国、1945年世界上首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晶体管,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并保持至今。 科技是历史的杠杆,是世界霸权更迭的根源,是大国崛起的支点。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元霸权,从机械革命到信息革命,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与工业革命,不论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无一不是依靠抓住某次关键的产业技术革命机遇而成功崛起,最终成为世界的科技与经济中心,成为全球经济军事争霸的大玩家。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也被称为“汤浅现象”。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并依此将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分为5个阶段: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年之后),平均维持时间为80年。按照这一总结预测,2000年前后美国的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将受到新兴势力的挑战,这一角色正是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打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号,剑指中国经济崛起和产业升级,尤其是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战略遏制和“围猎”。2018年3月的《301报告》和5月的美方要价清单多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9年5月16日,特朗普更是不惜代价签署总统令,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禁止美国企业与包括中国高科技旗舰企业华为公司在内的一切被控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公司进行商业交易,试图切断华为供应链。 本文旨在客观评估过去几十年中国科技实力所取得的进展、中美科技实力的真实差距以及中美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地位。基本结论是:中美科技实力在整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近年中国科技实力在快速而醒目地崛起,在通讯设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 平原名称和特点以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和特点以及山脉走向七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和特点以及山脉走向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和特点以及山脉走向 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 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 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

多。 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 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 ,是世界最高峰。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印度人如何看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人如何看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尼赫鲁大学的狄博杰教授来自中印边境附近的喜马偕尔邦。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家乡流传过关于中印战争的歌,他只记得一句歌词———“让我们拿起枪,打向中国”,但他唱起来却有印度民歌特有的婉转,不知道歌词的还觉得挺好听。也许,这种感觉恰恰反映了印度人对1962年那场中印边境战争复杂的、谜一样的态度。 1962,在媒体上热,在书店中冷 在印度媒体上,只要提到中印边境问题,或者中印军事抗衡,通常会提到1962年那场战争。如7月12日的《印度时报》发表题为“印度担心中巴在被占克什米尔联手”的文章,文章称:“印度非常担心中国与巴基斯坦在被两国联合占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结成战略联盟,一旦结盟的话,那么就有军事实质意义。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侵占了3.8万平方公里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报业托拉斯7月15日的一篇文章题为“印度称:中巴‘边境协议’是非法的”,文章称,提及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所谓“边境协议”。印度外务秘书普雷尼特?卡奥尔说:“印度政府的立场是,所谓的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协议’是非法和无效的,在边境问题的谈判中,我们反复向中国方面重申这点。”还有的印度媒体一提到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军事威胁”。如《印度快报》7月15日以“印度应该做好应对中国的准备”为题报道说,印度脑子里应该装着250万解放军正在迅速现代化的念头。说到1962年战争,就要好好想想现在北京拥有的大量武器库,比如说洲际导弹,75艘大型战舰和62艘潜艇,其中10艘是核潜艇…… 与印度媒体经常“温故而知新”不同的是,印度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书很“稀少”。《环球时报》记者去了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三家书店。发现只有一家卖法律和相关书籍较多的书店有两本关于中印战争的书,其中一本是英国人尼维尔的《印度的对华战争》,另一本是《中国、西藏、印度———1962年战争和战略军队的未来》,书皮上还印了作者手写的中文名字“国多马”。翻看一下这本书的前言,得知这是一位军官受军队委托研究这场战争后写成的,作者试图不从“对与错”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而是理解双方的立场,如他试图从在印度的中国人群体了解中国对战争的看法。作者个人认为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另一家书店只有一本中印文化关系的书。第三家最大的书店在国际关系和国防部分摆出来的几本关于中国的书,都是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本报记者问店主是否有1962年战争的书,他皱了皱眉,看了记者一眼,摇了摇头。 对于印度是否有纪念那场战争的轰动性的影视作品,几个印度朋友都对记者说没印象。《环球时报》记者则在新德里一家最大的音像市场找到了一部名为《真相》的电影。据说只有这部电影能算得上与中印战争有关的经典影片。影片描述的是中印战争拉达克地区的战事。印度人在片中特别强调,中国人在战争前天天用大喇叭喊“印地秦尼巴依巴依(中印两国是兄弟)”,给印度人上够了迷魂汤,然后突然袭击,才在战争中占了便宜。此外,片子数次借士兵之口宣称“一个印度士兵就消灭了20个以上的中国士兵”,看了感觉有些滑稽。对于战争的失败,电影中给出的原因是:上层出于政治考虑,要求部队不要恋战、撤出战斗。 教科书中很少提到中印战争 《环球时报》记者曾听中国留学生说起,与同宿舍的印度同学讨论1962年战争和边界问题时分歧明显。于是记者找德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请他们问问身边同学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一个名叫布诺的印度学生听到问题后反问:“除了1962年,为什么中印之间数千年都没有发生过战争?”他认为这场战争是双方对形势估计错误,现在印度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很多。一名正在备考MBA的男生库马尔说:“我对这个了解不多,我听说中国占了印度大片土地导致了这场战争。”而一名爷爷参加过1962年战争的高二女孩安卡尔说,她知道这场战争印度输了,中国因为装备好赢了,但也希望两国未来关系改善。记者想请她爷爷谈谈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但女孩此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记者。 在《环球时报》记者问过的10名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知情,也有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女生说印度赢了战争。另外知道的5个人中,有2到3人认为这场战争涉及麦克马洪线,也与达赖喇嘛有关,而这些认识都来自于中学课本。一名刚刚考取了一所私立大学的女孩告诉记者,历史书中没有提到过中印战争,但她上的政府学校高三的《政治》课本中专门有一章关于印度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对此有所提及。 在新德里,本报记者也问过一名出租车司机,对方说:“那场战争已经过去很久了,不要提了,我想说现在,中国印度是两个大国,我们之间有很坚实的友好关系。”记者也问了一位30多岁的瑜伽老师,他说:“那是历史,过去很久了,我们要面向未来”。他认为反倒是毒牛奶事件和中国玩具质量问题对中国形象影响更大,因为这涉及人们关心的健康问题。 精英们的战争记忆各不相同 在印度,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往往受到精英阶层的主导。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时,时年36岁的印度人民院议员瓦杰帕伊带头前往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呼喊反华口号,要求尼赫鲁政府增兵把中国人“赶回去”。2004年8月,昔日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步入耄耋之年,当时,78岁的瓦杰帕伊在卸任总理3个月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将原本挂在印度精英嘴边的那场“中印边境战争”称为“中印边境纠纷”。这一细微的差别清楚地折射出印度精英阶层对华态度的转变。 此外,印度的一名陆军上校是《环球时报》记者的老朋友。他主张中印两军加强交流,但对那场战争仍记忆犹新。他的个人看法是,此役的爆发的确是印度理亏在先,毕竟当时印度军队都已经冲昏了头脑,居然把前进哨所建在了“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军队发动反击当然占理。但他也认为,“我们是在不停地、主动地挑衅中国,但动作都不大,可你们最后却给了印度狠命全力地一击,把我们打蒙了”,“西藏海拔那么高,运输条件那么差,你们却能调动这么强的力量,说明你们早在很久以前就暗中准备给我们一个教训了,这点让许多印度人想不通!” 为了进一步探究印度精英的态度,《环球时报》记者致电印度最大的私人通讯社亚洲新闻社一位副总编辑斯瓦米先生,他本人在1962年前出生。记者问他是否觉得1962年战争仍然重要,他回答“这是肯定的,虽然印度和中国之间此后没有战争,边境地区也维持和平,两国关系极大地改善,但是两国边界尚未划

云贵高原

中国区域复习——云贵高原及相关区域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位置:99°E―110°E, 23°N―28°N (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 2、范围:包括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东部,广西西北部 3、地形、地势:海拔1000―2000米,西高东低;地形崎岖 不平,高原面不完整,山间有许多“坝子”;石灰岩广布,喀 斯特地貌发育。 4、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①可溶性岩层(石 灰岩)分布;②湿热的气候条件 5、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 土壤: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6、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些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7、地表水缺乏的原因: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下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 8、昆明市为何称为“春城”?贵阳为何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 冬季处在昆明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温暖晴朗,夏季海拔高,气温低,天气凉爽。 而贵阳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和冷气团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阴雨天也多。 9、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落差大,流速较快,水能丰富;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0、石漠化(水蚀荒漠化) (1)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形崎岖,或地势起伏大。②土壤:喀斯特地貌,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土层瘠薄。 ③气候:降水多或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陡坡开垦;伐林取薪;工程建设;开矿等)②人多地少,对土地的过度利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石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退化,耕地撂荒或废弃;二是生态恶化,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损失巨大;四是加剧贫困;五是大量泥沙淤积河床、库区,影响梯级电站、三峡库区及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 (3)措施:①植树造林种草;②陡坡退耕还林;③缓坡修筑梯田;④解决当地的生活用能问题;⑤控制人口数量,缓解土地压力;⑥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植被等。 11、在石灰岩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原因 石山上水蚀强烈,风化作用弱,土壤发育程度低、贫瘠,植物的生长速度慢,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12、云贵高原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②地下水较丰富。 不利条件:①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缺乏;②地表崎岖不平;③耕地面积小;④土层浅薄,土壤贫瘠;⑤水土流失严重;⑥水利工程量大 12、云贵高原矿产及特点: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截至2011 年)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全球安全”网站。 注释: 2 包括2009 年755 亿美元的补充拨款和2010 年1300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3 包括2010 年追加的330 亿美元支出和2011 年1593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4 数据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 5 包括A-10 和OA-10 型战斗机。 6 排水量3000 吨以上。 7 排水量7500 吨以上。 2001--2017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亿美元)

美国在欧洲和亚太部分地区的兵力部署(单位:人)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

美国开启军事战略十年大调整 ——解读美国2012 新军事战略 执笔: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晓晨审稿: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徐以升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报告国际关系系列第07 期总第39 期 2012 年02 月13 日 摘要 此次美国军事战略之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战争最高原则。美国从要求其军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转变为只要求美军“具备打赢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能力”,同时在另一场可能同时发生的突发冲突中起到“干扰、破坏、威慑”的作用。 未来的美军将是“小、快、灵”的军队——小型、轻型的,高科技武装下的,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新型军队。 美国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将中国列为其主要假想敌之一。据此,美国将加强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的军事基地,并加强与东亚国家的

军事合作。但是,这一战略调整尚需时间加以执行落实,短期内中美之间还不致发生硬碰硬的冲突。 在美国新军事战略中,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将得到提升。马六甲海峡就像一个“杠铃”,连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区。 美国调整军事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深陷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泥潭,需要一场“瘦身运动”;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断减轻,使得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东亚地区的金融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威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2013 财年国防预算将印证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是新战略的具体执行方案。美国军事预算将在五年内共削减约2600 亿美元,十年内共削减约5000 亿美元。其中,海外行动军费五年内将在目前基础上再降低一半。 美国新军事战略是不同势力妥协的产物。在中东与亚太何为主要战略方向、保守与变革何为军事指导思想主流、联华与制华如何协调之间,美国新军事战略尚有许多不完善、不明确之处。 前言

中国地理---云贵高原含答案

云贵高原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2.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读右图完成下列3---5题: 3.AB所在地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B.高原 C.平原D.盆地 4.有关图中两条河流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处在热带地区 B.都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C.都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D.夏季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5.若某一冷锋受地形阻挡,停滞在AB两地之间,则: A.A处阴雨绵绵B.B处多晴朗天气C.A处海拔高于B处D.B处处在丰水期6、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材料二某地区域图和气温降水图

(1)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气温特点。(8分) 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多山间盆地。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 (3)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高温多雨的气候;以石灰岩为主的岩层。 (3)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南线)的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河流,试分析该河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该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和地表起伏状况,并说明地貌成因。(6分)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该地为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2)简述图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6分) 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西南气流相遇形成锋面;(2分)由于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2分)锋面在向西运动中受地形阻挡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2分) (3)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10分) 该时段①城气温总体较②城高,温差较②城小,(2分)降水较②城少。(2分)原因是①城位于该天气系统(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2分)②城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2分)且①城纬度较②城低。(2分)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云南物种丰富,有“动植物王国”的美 誉。文山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 河谷沟壑纵横。这里降雨量较充沛,属亚热带热带 气候。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的全球主产地就在云 南文山。每年3~5月是田七生长旺盛的季节,而此 时恰好是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时间,制约了田七生产。 【材料二】右图是云南地形水系图。 (1)云南动植物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是、等。(4分) (2)流经6个国家故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 江干流,目前已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国际通 道。P地上游河段主要开发的是资源,原因是等,开发同时易出现 等生态环境问题;P地下游河段开发建设的主要功能是。(10分)

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原文)

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纪念太原战友参加中印边境 自卫反击战四十八周年 赵天贵 如今,年长者都知道,一九六二年初冬,在我国和印度边境曾发生过一埸战争,这就是中印边境自卫反战。但不一定知道在这次战斗中,还有我市八十八名战士参加。其中有三人荣获三等战功,一人受团部嘉奖,多人荣获五好战士称号,牺牲一人。 中印边界反击战虽然过去四十八年了,但我作为当时参战的一名普通战士仍然历历在目。 一場不该发生的战爭. 中国和印度都是几千年来的世界文明古国,从古以来就是友好邻帮,从未划过国境线,双方都是按照传统习惯线管理着自己的国家,从耒没有因为国境线发生过边境冲突。两國经济文化非常发达,两国相处十分友好,人民往来也十分融洽。不幸的是一八六零年,印度加入了英法联军,对我国实施了抡夺烧杀政策,对我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才使印度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友好形象发生了变化。尽管这样,我国人民还是宽宏大度,不计前嫌,仍然和印度人民友好往来。我们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文化在中国很盛行,人人都爱看印度电影,个个都能哼几句拉兹之歌,但印度的当权者们却不是这样,他们秉承了英国殖民主义侵略政策,忘想接收英国殖民主义遗产。把英国殖民者麦克馬洪,随意在中国地图上非法划了的一条“麦克馬洪

线”强加在中國人民头上,企图霸占我国领土,侵占我国边疆。 . 一九五一年我国刚刚解放不久,正处在百废待兴之际, 又爆发了朝鲜战争,经济十分困难。中国人民及中国政府,除了应对战争以外,还的应对国际事务,一时无暇顾及中印边境之事。印度尼赫鲁政府便乘人之危,极力阻挠我进軍解放西藏,派出一百余名军士人员侵入我国西臧达望地区,赶走了当时当地西藏的地方政府,把这一地方变成了印度侵入该地方区的地方政府,积极帮助西藏当时上层贵族组织武装叛乱。更为严重的是:一九五九年三月,尼赫在给周总理的信中,无耻的赤裸裸地,提出无理的领土要求,不仅要把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划归印度,而且还把要印度人从未侵入过,的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也划入印度。并单方修改了地图,企图通过以修改地图为名,行侵略我国边疆之实,忘想,使之丑恶的侵略行径“固定化”“合法化”。 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当然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国外反华势力组成了反华逆流,世界形势一时风起云涌,几股反华势力,同时向我国袭来。.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印度尼赫鲁政府也不例外。他们凭借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对我国边境的侵入更加疯狂,更加频繁,印度军队除肆无忌憚的入侵我国國境外,还在我国境内修筑了一百余处固定哨所,不断打死打伤我国军民,經常发生流血事件,经常骚扰我国藏族牧民和掠夺牛羊马匹。一时间把一个和平安宁的中印边境线搞的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8个真实战例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8个真实战例 战例1 西山口一邦迪拉反击战中,我某部9连副班长庞国兴,在和主力失散的情况下,和另外3名战士自动组成战斗小组,使用2支56式冲锋枪和2支56式半自动步枪,深入印军纵深7.5千米,多次主动向敌人优势兵力发起冲击,占领两个炮兵阵地,缴获7门87.6毫米加农榴弹炮,后又配合主力部队缴获另外8门。 战例2 印军第7旅第9旁遮普联队的一个巡逻队遭到攻击时,乔杜里少校向他的旅长达尔维将军请求火力支援,结果在距离1500 米以外二线阵地上的达尔维拒绝开火,一个奇怪的理由是看不清目标和事先未曾标定距离。其实,是达尔维顾虑我军迫击炮的轰击。 战例3 西山口主阵地上印军三挺重机枪火力配备很内行,中间一挺靠前,左右两挺靠后,这样即可以互相支援,又不会被一下子全消灭。曾把我军某团前指压制在一个巨石后面(幸亏印军没有用迫击炮打几下),该团一个平时号称“十发十中”的75炮班在1000米外对故重机枪射击,由于测距不准(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远距离射击时,准确测距非常关键,尤其是山地,很容易误判),三发不中,最后班长爬上去用手榴弹炸掉了前面的重机枪.但是我军一个连遭到印军另外2挺机枪的侧射,向敌冲击的三个排全部伤亡。 战例4

在多龙桥战斗中,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1营(欠第4连)从邦迪拉逃跑,于11月21日10时到过多龙桥,多龙桥东南700米有我军某营部和1个步兵班(5人)、1个82迫击炮排(15人,3门炮)以及1个重机枪班(7人),其余部队在3千米外.该营发现敌人后,派指导员王文保、副连长史洪信、班长冯长喜(携带冲锋枪1支,半自动2支)直插桥南堵截过桥的印军;另派5人从北侧山腰迂回印军侧后;又派炮手4人沿公路由西向东侧击印军:82迫击炮和重机枪在营指占领阵地向印军开火。10时12分战斗打响,又有炊事班等7人闻声赶来加入桥头战斗,我军首先歼灭已过桥的印军34人,控制了多龙桥.后通过俘虏喊话,迫使其余印军投降,此战我军56人(伤3人)共歼灭印军241人(击毙35人,俘88人,投降118人)。战例5 我某营机炮连82迫击炮排(有3门炮、64发弹),在步兵连被敌机枪拦阻的情况下,虽然雾大看不到目标,但该排根据枪声概略确定射击诸元,以1800米距离发炮5发,压制了目标.不久敌火力点复活,该排发现故迫击炮阵地和其他暗火力点,于是采用2门炮交替前进的办法,每炮前进40米~100米,射击3~4发,共进行10次射击,耗弹63发,有力的支援了步兵占领2891高地。 战例6 我军某82迫击炮班,炮1门,38发弹,1周给养,行军6天,跟随步兵渗透到略马东.12时,发现印军一个炮兵连乘车沿公路开来,该班立即射击,第一发得远弹,第二发命中印军车队尾车,第三发命

中国历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前奏

中国历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前奏 2012-05-11 14:02:15| 分类:博主原创作品精选|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建国后,中国一共经历了8次主要的对外战争,除了前面详细谈及的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中印战争(1962)和中越战争(1979)外,还有其他五场战争,这就是:抗法援越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50)、中苏珍宝岛战争(1969)、抗美援越战争(越南战争,也叫“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1963-1975)、抗美援老(挝)(1969-1973)和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几场战争,应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因为要么规模不是非常大(如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其中中印边境反击战、中苏珍宝岛之战、中越(南越)西沙之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属于边境自卫还击战。回顾新中国历次边境自卫还击战始末,不难看出历次自卫还击战开始前,都有一个前奏那就是《人民日报》社论。 一、中印边境反击战 从1961年起,印度军队不断向中国境内入侵,在东段已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在西段也开始设立新的侵略据点,到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的中国境内竟设立了43个侵略据点。这些据点有的接近到中国哨所只有几米的地方,有的甚至设立到中国哨所的后面,切断了中国哨所的后路。中国有些边防哨所只是夏天有人,冬天因风雪大而撤回,印度就乘机渗入侵占。因此,中国的边防哨所与印度的侵略据点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边界已不是一条线了。当时印度的气焰非常嚣张,想通过这种方式入侵西藏,迫使中国承认印度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和“麦克马洪线”。 对于印度在边境挑起的武装冲突,中国政府一再忍让,一再要求印度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但印度就是听不进去,而且变本加厉。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 社论说:9月20日二十四时到21日七时,我守卫中印边界东段西藏扯冬地区择绕桥西的边防哨兵,遭到印军连续攻击,我军官一名中弹牺牲,战士一名负重伤。直至21日上午八时半,印军仍未停止射击,当地情况十分险恶。对于印度军队这种疯狂的挑衅罪行,全中国人民不能不表示极大的愤慨!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我们完全拥护我国政府对印度提出的最严重、最强烈的抗议。 中印边界东段发生的这一空前严重事件,是印度政府蓄意侵占我国领土的侵略计划所造成的;是印度政府把我国的克制和容忍态度当作软弱可欺,越来越猖狂,在中印边境全线加剧紧张局势的必然结果。印度军队在印度政府有计划的部署下,不仅已在中印边境西段侵入我国境内建立四十一个据点和在中段违反双方协议,侵入乌热地区;而且在东段又发动大规模的武装入侵。自从最近印军侵入“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勒村扯冬地方,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局势以后,印方不顾我国警告和抗议,继续深入我国境,扩大挑衅。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印度政府得寸进尺,妄想以武力扩大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众所周知,所谓麦克马洪线完全是非法的,从来没有得到中国历届政府的承认。从“麦克马洪线”以南到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广大地区,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只是在1951年以后,印军才利用我和平解放西藏的时机,进占了这些地方。可是,印度政府贪得无厌,竟在1959年我国平定西藏叛乱以后,越过“麦克马洪线”,侵占线北的中国一些地方,硬说这些地方在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南。现在又进一步深入我国领土,进占我扯冬、择绕桥地区。同印度方面这种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相对照,更加充分说明了,中国边防部队一贯严格执行中国政府避免冲突,停止在边界二十公里以内巡逻的命令,也只因为如此,印度军队才得以乘虚入侵。但是,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国土任意被印度侵占,决不能坐视自己的边防人员惨遭杀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天本报发表了中印两国政府就中印边界谈判交换的照会。全世界从这些照会中,清楚地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崎岖,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有“红土高原”之称.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云南高原位于哀牢山以东的云南省东部地区,因其在云岭以南,故称为云南高原.高原面保存良好.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因此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由于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许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为三级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峡谷.高原上最高的一级是山原,以贵州西部最明显.高原面因长期受河流切割而呈山原形态.在这个高原面下,分布着一些盆地(坝子),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耕地带.峡谷是河流长期下切形成的,如乌江河谷深达300—500米,在这里“对山唤得应,

对中美军事对抗能力的分析

对中美军事对抗能力的分析 此次钓岛事件结束以后,日本会选择一个时机在装备上寻求至少3方面的突破的。1、空空导弹方面。2、地对地弹道导弹方面。3、宋宜昌先生所言的日本版的“布拉莫斯”。 答:这3项中第1项,属于正常的规划,升级现有装备,使其具有发射主动的空对空导弹能力,日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这是它结构上的巨大缺陷,包括AAM-4(99)这样的半挑子项目,升级大部分主力战机的航电与火控,其实这些事倭人20年前就想着做,就是因为其技术外延和产业结构上的缺陷,造成计划运行成本庞大,整合附加值和系统负担大,财力所限,至今进展极其缓慢。 第2项,只能说日本的意愿和实际受到的限制成正比,这是明确受限严重违背其和平宪法的进攻性武器,且不说实际的技术状态,其发展的理由也很差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此类武器是“法定”的,而日本作为非正常的受限国家,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进攻性武器竞赛,首先就是合法性极度缺失,从实战角度,这也是可以被替代的,如果说其实际的战术迫切性,它没有台湾迫切,台湾的限制相对还宽松一些,但台湾的发展状态大家也看到了。 而且,日本发展弹道导弹,只能以朝鲜作为借口,用中国当做假想敌,

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第3项,是日本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口子,但我们要看到,这是长期以来倭人的野心,实际上倭人的冲压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有没有钓岛,其发展都是固定的,所以这个口子与目前的局势无关,但具体倭人的冲压项目,据我所知,美国是“技术隔离”的,究其实用性和战术性能,有很多指标上的硬伤,而项目突破也不会偏离射程限制300公里的老调子,这是画皮也好障眼法也罢,肯定会这样。 具体来说,是否真能达到,也不是纯限制的问题,而是技术上的一个坎,就算达到,以目前日本可选择的制导模式,在特定的实战条件下,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也是不确定的,更主要的,在这个领域压制它的手段,我们太多了,就说冲压,我们的固冲和一些整体冲压的项目,在某些航天院所需要费很大力气负责发展的协调管理,为什么?项目太多,很多项目需要整合精简,别的帖子谈到过具体的下游,如洪都就算一个,这些东西个人不负责证实,大家自己去分析。 接着昨天的话题最后再个人谈一点。 实际上,应该这么说,东海作战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能力上有什么根本问题,而是我们,包括美国,以目前的部署状态,对于一旦出现的

最新中美综合国力比较

最新中美综合国力比较 第一部分:地理环境 1.国土面积——中960万;美927万。 2.全国人口——中14亿;美2亿。 3.耕地面积——中120万,美200万,(其中优质耕地单产超吨,中国约30万平方公里,美则没有)。折合耕地面积(一年2熟或3熟即乘2或3)中250万,美200万。 4.森林面积——中国2010年末最新森林面积超过245万平方公里,覆盖率超25%,美国森林约300万,覆盖率约33%。 5.草原面积——中国35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世界最大最优良的天然大草原牧场,草原的牛,牦牛,羊,马都摇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号称有100万的草原,但草原却没有什么作用,美国的牛都在圈场里吃饲料,美国没有羊,更没有牦牛。总之,美国几乎没有草原畜牧业。 6.领海面积——中国350万,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为我国内海(目前有部分海域为一些外国人叫嚣),美国东西两海岸几乎没有什么大陆架海,离开大陆没多远即为世界共有的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国南部有墨西哥湾,但主要是与墨西哥古巴共有,所以美国领海共约有100万平方公里。

7.水热资源——中美基本相当都较适中,地形情况,中国远比美国地形复杂多样。资源情况: (1)能源资源——中国煤炭资源总量超过100万亿吨,已探明储量超过40万亿吨,按照目前年开发35亿吨算,可用1万1千年。石油储量约1200亿吨,已探明储量230亿吨,按2010年产量2.05亿吨,可开采115年。其他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均为世界第一位,并遥遥领先。美国,能源储量,煤炭,约1万亿吨,石油约300亿吨,天然气较多。其他可再生能源水风日也很可观,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 (2)金属资源——中国几乎所有金属资源都居世界前列,目前几乎所有金属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产量第一的包括,铁,铜,铝,铅,锌,锰,钨,锡,锑,黄金,稀土等,中国资源中主要缺少钾盐(生产化肥),镍,铬等,对外依赖较大,但上面产量第一的各金属进口量也很大,自身储量也很大,要么第一或前三的储量。 美国的情况要差很多,历史上曾经很强,但现在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省的级别,约为我们的5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但美国的资源量还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品种相当就贫乏了一些,这主要是原始地理环境决定的,我们本来就是地形复杂多样,上天赐予。 难以利用土地(荒漠高山极寒等),中国共有约235万平方公里,其中有约6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沙地,另外有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美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沙化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

中美军事实力相差仍巨大

中美军事实力相差仍巨大 中美军事实力相差仍巨大,解放军发展才是硬道理 据美国军事观察家估计,其解放军的整体军事实力,近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最宽松的估计,也仅仅只相当于美军实力的三分之一,十二年前,其南联盟战争中,解放军与美军的差距更大,其整体实力,约为美军的四分之一。解放军与美军相比,其质量的差距明显,其差距比二战时期的日军与美军的实力差距还要大,二战时期,日军的军事实力约为美军的二分之一。 解放军与美军相比,其差距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一、作战的经验方面,解放军远不及美军,中国大约有三十年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其三十年前的那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对于各兵种的协调,空军的应用,海军的应用,美军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说非常的丰富,解放军这方面的东西,多来源于课本,与美军相比,相差甚远。

二、武器方面仍有代差,中国的武器最拿得出手的是导弹,其次是坦克、火炮,再次是战斗机,最弱的是海军,其侦察力、武装直升机、导弹的拦截方面也远弱于美军,其差距就如二战时期的日军与美军的差距,物质的差距,事实上精神方面的力量是很难弥补的,这是由于我国军工人才科技创新方面远不及美国所至的,短期内很难追上。 三、战略态势上,美军处于决对的优势地理位置,在常规战争中,从理论上来说,美军可以攻击中国的任何经济军事地区,而中国对美国的本土攻击,从理论上来说非常的困难,就算攻击到了,如果没有用核武器,也不可能动其筋骨,伤其元气,中国没有俄罗斯那样的核子实力,在战略态势中,中国处于下风。 从这些因素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央为什么要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从经济上帮美国渡过经济危机,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害怕美国经济长期滑坡后,他们可能会选择战争来摆布危机,美国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势利的国家,绝对不会去做得不到好处的事情,只有中国与美国的共同利益纠缠得越深,利益相互勾结得越紧,两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才会越小。 有人说美国在抗美援朝中,也有比这惊人的军事优势,但中国当时不是一样打了,现今,中国比那个时期的强大多了,难道还怕了不成?

简述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特征。

简述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特征。 共性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 差异性 成因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且两板块相对运动,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喀斯特)分布区之一,许多石灰岩地形发育得非常典型。这里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雨量充足,因此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从化学知识中我们知道,石灰岩很容易受流水的冲刷和侵蚀,经过多年不断的流水冲击,低的、有水流的地方就逐渐地被冲成峡谷。山高谷深,人们常说:“对山唤得应,走路要一天”。由于多雨,因而也就出现了那么多的沟谷地带。 黄土高原多学者都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形成年代 青藏高原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 云贵高原距今约2.08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晚期,印支运动爆发,云贵高原形成;距今约3600万年至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时期,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云贵高原被再度抬升。 黄土高原郭正堂等通过对董志塬的黄土和黄土下的上新世红粘土以及甘肃秦安的中新世晚期古黄土与古土壤序列(即以前称为甘肃系的地层)的研究,认为亚洲内陆荒漠化起源于2200万年以前,由此到620万年之间为较稳定的干旱化和气候波动时期,形成了秦安的黄土。自620万年到500万年是一个干旱时期,500万年到360万年这段时间则是一个相对温暖湿润时期。360万年以后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的趋势,到260万年这种再次增长加强,第四纪黄土大量沉积。 岩性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北部为湖区或谷地;南部通常为正常浅海相沉积,北部为大洋深海沉积;南部有一条花岗岩类岩浆杂岩带,以及与其共生的高温变质带,北部有一条断续的超基性岩带,以及与其伴生的低温浅变质的挤压揉褶带。 云贵高原多高山,有雪峰山、大娄山、乌蒙山等,主要岩性为碳酸盐类、砂页岩;主要土壤为黄壤、红壤和黄棕壤等,土层薄,基岩裸露,坪坝地位石灰土,溶蚀为主;水土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