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姓名:向芳学号:2010443611 专业:社会工作
摘要:油田安全生产出现事故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母的。

关键词:地震事故、钻井生产、防止、原因、分析
0.引言:任何生产进行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多时候是因为人为,工作人
员的粗心和不负责,会出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出现事故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出现事故后,我们要认真的分析其原因,加强防范意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1.地震事故案例分析
1.1事故简介
1998年1月10日11时50分,尚义以东地区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年中国大陆地区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地震灾区涉及张北、尚义、万全和康定县的19个乡镇,灾区人口近17万。

地震中有49人死亡,11439人受伤,其中重伤362人,伤亡人数占全国当年总数的83.9%。

由于当地居民房屋的结构和选址不合理,房屋的建筑质量和抗震性能不强,有些房屋本身就已经危险,因此,房屋破损较为严重,破坏面积达到650多万平方米,其中完全毁坏175.4万平方米。

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94亿元,占当年总数的44.6%。

与该县相邻的山西大同高天镇县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达到587.9万元。

震后政府和各方面共投入救灾款项8.36亿元。

1.2原因分析
①房屋的结构和选址不合理,房屋的建筑质量和抗震性能不强,有些房屋本身就已经危险
②人没有防灾减震的意识和知识
③自然不可预测因素
1.3防止事故发生措施
①改进房屋的结构建设
②加强人对抗灾的认识和技能训练
③加强对房屋安全的检查
2.钻井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1事故简介
南方石油公司打2号预探井,该井位于我国南方某市郊区,周边地势平坦,该井口周边2 km 范围内有居民7 800余人,井口与周边居民住宅距离不足60m。

设计井深550m,目的层为上第三系上新统茨营组第三段气层,不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该井由北方石油勘探局钻探公司660钻井队承钻。

该井钻井工程设计单位是北方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所,该设计的审批部门是南方石油公司勘探开发分公司。

2号预探井于11月22日开钻,11月29日二开钻进。

12月1日钻至井深491m后,按设计要求下钻取芯。

取芯钻进至498 80 m后起钻,未发生异常现象。

12月1日22:30再次下钻到井底,因下钻时疏忽,钻具未按设计要求将回压阀组合到钻具中。

石油公司监督虽已发现这一问题,但以剩余进尺不多为由,未下达立即起钻更换钻具组合的指令,致使这一重大隐患未能及时消除。

12月2日凌晨1:20钻至井深550 m完钻,循环至2:10后开始起钻。

当时钻井液密度、黏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井口无任何异常显示。

当2:50起出第3柱钻具,正在起第4柱钻具时,发现钻井液从钻具内突然涌出,井喷随之发生。

井队抢接回压阀失败,井喷失控。

喷至7:00,井下压力开始减弱,660钻井队立即抢接上回压阀和方钻杆,井喷得到控制。

井喷失控约4个小时,险情于7:30解除,随后恢复正常施工。

井喷期间,风力1~2级,喷出的天然气和泥浆随风向扩散。

井喷发生后,北方石油勘探局和南方石油公司主要领导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政府配合下,采取了设立警戒线、向地方政府报告、疏散周边群众等一系列措施。

整个抢救过程中,疏散村民3 000多人,没有造成火灾等二次事故的发生,没有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
①井内液柱压力不能有效平衡地层压力,从而导致气浸和井涌。

②未按设计要求组合钻具,是造成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③现场监督管理不严,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2.3防止事故发生措施
①钻井队必须配齐所有内防喷工具。

二开后各趟钻具人井,必须在钻头处安装回压阀。

②钻井队除应配备远程控制台外,还必须同时配备使用司钻控制台,确保井下突现异常时,最大限度缩短关、封井时间。

③采用连续灌浆,并配备使用专用小型灌浆罐,提高泥浆灌人量的计量精度。

起钻前,充分循环泥浆3周以上,先短起2~3柱,静止一段时间再下至井底,循环测试后,确信井下无气体侵人方可正式起钻。

3.采油(气)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3.1事故简介
2003年12月23日晚10时左右,由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位于重庆开县的罗家16H井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导致243人死亡,其中井场周围的居民241人,职工2人。

该特大井喷事故是天然气开采史上最惨重的事故,也是一起特大环境污染事故[1]。

事故发生地距离高桥镇约1.5 km,海拔在500 m左右,相对于周围地形而言位于凹处,地形复杂,近地面大气流动性差。

在静风条件下,受重力的影响,天然气井喷事故排放的硫化氢扩散有其空间分布上的特殊性,无法使用国家规范推荐的烟羽扩散模式,而国外一些软件应用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

为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井喷事故排放的硫化氢扩散运动规律,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风洞试验室进行了井喷事故硫化氢扩散的风洞模拟试验研究。

根据对参加事故处理人员和当地居民等的访谈,以及死亡人员分布情况的调查,说明事故发生时当地处于静风状态,事故发生18个小时后点火成功,导致大量事故人员伤亡的直接因素是硫化氢中毒[2],且获取了当地的地形矢量坐标。

基于获得的基础数据,以几何相似、空气动力学粗糙等为主,该试验研究内容主要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地理环境、地面低速风场进行模拟,进行地表硫化氢浓度时间序列测量,对8个风向低速情况下硫化氢浓度给出在井喷过程中的时间演化趋势,以及硫化氢最高浓度分布等值线,从而可以对井喷事故过程中硫化氢浓度的分布进行预测判断
3.2原因分析
①人的安全意识淡薄
②地型处凹馅位置
③厂址选址离具名生活区太近
3.3防止事故发生措施
①加强对人的安全教育
②改变厂址的位置
③选着厂址时加强对选址的考察
4.油气集输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4.1事故简介
中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在今年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存在安全隐患,由其下属的浦东销售中心与上海太平洋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公司”)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将检修工作委托给太平洋公司负责,太平洋公司又转包给没有压力管道施工资质的上海威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计划检修项目为油气加注站管道刷油漆防腐、更换紧急切断阀、校验安全阀。

2007年10月12日,油气加注站暂停营业,进行检修。

同日,太平洋公司用10瓶氮气分别将1号、2号储罐内的剩余液化石油气物料压到槽车内,进行退料,至储罐液位表到零位后结束,但没有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置换。

11月7日,施工人员按合同内容开始对管路进行除锈、刷漆。

11月14日,浦东销售中心变更工程项目内容,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更换系统管道的内容。

11月22日,管道全部更换完毕。

11月23日15时,上海威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严重违反压力管道试压规定,擅自用压缩空气气密性试验代替对新更换管道的压力试验,并确定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为1.76MPa。

在没有用盲板将试压管道与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隔离、且储罐的液相管道阀门和气相平衡管阀门处于全开情况下,19时,用空气压缩机将试压管道连同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一起加压至1.2MPa,保压至24日上午。

24日7时10分,继续升压;7时40分,焊工违章进行液化石油气管道防静电装置焊接作业,7时51分,当将第3只单头螺栓焊至液化石油气管道气相总管,空压机加压至1.36MPa时,2号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爆炸,罐体冲出地面,严重损坏,其余两个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受爆炸冲击,向左右偏转,造成液化石油气罐区全部破坏,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将混凝土盖板碎块最远抛出420多米。

事故造成2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30名附近居民和油气加注站旁边道路上行人受伤,其中2名伤势严重的行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周边约180户居民房屋玻璃不同程度损坏,12家商店及70余部车辆破损。

4.2原因分析
①直接原因:在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液化石油气储罐用氮气压完物料后没有置换,导致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管道系统一并进行气密性试验,罐内未置换干净的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现场同时进行电焊动火作业,电焊火花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

②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以包代管,中石油浦东销售中心将油气加注站的检修工作外包后,没有对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致使承担检修任务的单位在检修过程中屡屡违反施工安全作业规程。

二是层层转包,太平洋公司承接检修工程项目后,又将检修工程转包给没有相关施工资质的上海威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三是检修计划不周密,施工过程中随意多次增加检修项目却不及时修改检修施工方案。

四是没有按照安全检修要求对检修管道和设备内的气体进行置换,擅自用气密性试验代替管道的压力试验,在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离。

五是安全意识差,在油气加注站的检修过程中没有执行动火有关规定,在没有动火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动火,从而引发事故。

4.3防止事故发生措施
①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对加油(气)站的安全监管。

②切实加强加油(气)站检维修安全管理。

要严格执行加油(气)站检维修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加油(气)站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作业方案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要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检修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③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全面加强加油(气)站日常安全管理。

针对一些地区和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不到位、走过场等问题和当前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加油(气)站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5.结论:很多的事故是可以通过人的细心而避免的,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安全意思太过单薄,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思是迫不及待的。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做好安全宣传,搞好安全培训,还有专业知识、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的增强。

力求做到安全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