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习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习指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所设置的“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专业课。本课程共三个模块,修满本课程,获3学分;也可选修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模块,并获得相应学分;或重新组合单元,合计相应学分(修满18学时,获1学分)。
(一)学习目标
1.在透彻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树立“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信念,能自觉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的理念。
3.了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概貌,能运用所学的关键知识,分析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学会专业地、探索性地使用语文教科书及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每位同学至少进行一次(4分钟或1000字)教材分析(研读)报告。
2.对小学阶段的五个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较充分的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能依据标准和小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4. 关注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每位同学至少1次“问题研讨”报告(4分钟或1000字);每位同学至少参与一个主题的“专题调研”,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专题调研报告。
5.具有较宽广的视野,了解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索的经验,初步了解国外语文课程与教材。同学自主学习名师教学案例,鼓励利用“拓展资源”深入学习,并把本课程学习与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相关联。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
●课程内容纲要
本课程三个模块计九个单元。
模块一: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概览,是统摄性的。
模块二: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是本课程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以“阅读”(课文)教学为主体,占据绝大多数的课时,胜任小学语文教学,阅读领域是重头。
模块三:其他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是本课程特意加强的。“识字与写字”、“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着力强化的领域,但课程内容建设和教材编撰,目前仍不如人意,更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工作。
模块和单元的内容纲要,如下表:
●课程结构
本课程三个模块和单元的关系,如下图: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概览
一、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二、认识小学语文教科书
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其他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
三、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六、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与教材
四、小学中高段阅读教材研读七、写作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
五、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八、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
九、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及案例
(三)学习方式
只有亲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人,才能贯彻实施小学语文新课程。本课程倡导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每个单元具有课前任务和课外延伸学习任务,课内学习设置“学习材料概览”、“关键知识学习”、“问题研讨”、“课例研究”和“名师讲堂”等板块(各单元按学习内容的需要机动配置),各板块的学习方式,见下表:
(四)教学安排
按每周3学时(连排)。一学期课程教学时间17周(51课时);另课程导学1周(1课时),课程作业答疑与学习总结交流1周(2课时),合计54课时。
模块一: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概览
模块二: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
模块三:其他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
(五)考评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用“学习档案袋”方式考核:
1.参与教学活动
(1)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2)上课的参与度和小组合作
(3)问题讨论报告
(4)教材分析报告
(5)共同备课活动
2.单元关键知识测试答卷(开卷,鼓励小组合作完成)
3.课程学习总结
4.专题调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一份调研报告)
5.拓展学习:读书笔记、小论文(数量和质量)
●总评方式及标准
总评方式:总评=(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学习小结+拓展学习)
总评标准:优秀比例控制在20%以内,良好的比例控制在40%以内,其他等级评定比例不限。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
1.王荣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精品共享课),待完成。
2.王荣生《语文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主要参考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荣生、宋冬生主编(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国家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语文教师资格考试的学习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阅读与学习阅读
1.王荣生.阅读教学的要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美]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加]佩里·若德曼,梅维丝·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M].陈美中,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顾晓明.阅读的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写作与学习写作
1.夏丏尊.文心·文章作法[M].北京:经济日版出版社,2000.
2.王鼎钧.作文七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3.[美]约翰·宾.研究性学习(原书名:多样性写作、批判性思维和主动性学习)[M].张仁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
4.
4.祁寿华.欧美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
1.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J].上海:语文学习,2004(11-12).
2.王荣生,王志凯.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美】狄安娜·D.赛尔劳.公共演讲:门径与方法[M].朱强,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美】安德鲁·D·沃尔文,卡罗琳·格温·科克利.倾听的艺术[M].吴红雨,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语文综合性学习
1.巢宗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与目标定位[J].北京:人民教育,2005(5):24-28.
2.李海林.活动量、活动对象和活动成果的语文性[J].太原: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9):7-9.
3.洪宗礼,等.母语教材研究(第五卷)外国母语课程教材综合评介[C]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