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题性公园概述1.1 主题公园的缘起
主题园是一个非日常的舞台化世界。
美国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最早开创了这种形式并带动了它全世界的普及。
中国的主题公园从传统的庙会、集市式的游乐场到机械式游乐场,然后再到主题公园的过渡历程。
在20世纪初叶,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城,发展了许多游乐设施,其中“大世界”便是把传统的庙会、集市上的表演节目罗列于一个建筑综合体内形成的大型游乐场所。
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骑乘式”游乐设施传入中国,于是这种形式的游乐场便应运而生,深圳的深圳湾游乐场、香蜜湖中国娱乐城、上海的锦江乐园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1.2主题公园的基本概念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拟态环境塑造,或称之为模拟景观的呈现。
它是从游乐园演变而来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态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植栽等都为主题服务,成为游客易于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
1.3主题公园的规划特质
(1)特殊性原则——规划设计寻求“不可替代性”,强调呈现主题的独特视角。
(2)饱和性原则——保证足够的信息刺激,重视高潮的安排与充分的情节积累空间。
(3)艺术性原则——提升主题形象的审美品位,以艺术手段渲染主题情境气氛。
(4)有机性原则——不以静态内容来固定主题情节,结构能适应大众需求的变化而太旧换新。
1.4主题公园的功能和作用
(一)、主题公园的社会文化功能
(1)休闲娱乐功能——主题公园作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同时承担着地域文化气质,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
(2)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基地——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主题性公园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和进行科研与宣传教育建设的场所。
各种文化活动在城市公园中开展,不仅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
(二)、主题公园的经济功能
(1)防灾、减灾功能
(2)预留城市用地,为建设未来城市公共设施之用
(3)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4)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主题公园的环境功能
(1)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
(2)美化城市景观
(四)、主题公园的其他功能
除以上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功能外,主题公园在阻隔性质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降低人口密度、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保护文物古迹、减少城市犯罪、增进社会交往、化解人情淡漠、提高市民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1.5主题公园的分类
(1)以传统文化、地域风情为主题,如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村。
(2)以历史情境或人物为主题,如北京秦始皇艺术宫
(3)以神话传说、宗教故事为主题,如山东八仙幻宫、四川丰都鬼城。
(4)以文学遗产为主题,如各地的封神榜宫、西游记宫、大观园。
(5)以异国文化和风景为主题,如深圳世界之窗,北京世界公园。
(6)以动植物观赏为主题,如深圳野生动物园。
zoom2009-08-06 09:11 二、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及方法2.1设计程序
(一)、素材准备
(1)甲方对设计项目的理解,要求的园林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
还有可能与此相关的历史状况。
(2)从总体角度理解项目,必须弄清公园与城市绿化总体规划的关系。
(3)与周围市政的交通联系,车流,人流集散方向。
这对确定公园出入口又决定的作用。
(4)基地周边关系,周围环境特点,未来发展情况有无名胜古迹,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状况等。
(5)该地段的能源情况、排污、排水设施条件。
(6)当地植被情况。
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的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还有树木的年资、观赏特点等。
(7)数据性技术资料,包括规划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面资料。
(8)一般情况下建造公园所用的材料需要考虑来源,如一些苗木、山石、建材等。
(二)、总体设计
主题公园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主题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户外活动的场所,一些室外文化活动,娱乐休闲活动,体育运动,休憩活动等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同时主题公园也为城市带来了大面积的集中绿地,在许多现代化城市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肺”——市民获得良好质量呼吸的场所。
特别是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主题公园更是被看作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强有力的工具。
(三)、详细设计
单看图纸量的话,详细设计阶段无疑是整个设计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阶段。
通常人们喜欢将图纸分为方案图纸、扩初图纸和施工图。
这是根据设计的进程来话分类别的,每一类图纸表达的深度和侧重点都不一样。
2.2设计方法
(一)、基准法则
主题公园的产生是自由、平等思想在造园中的体现。
市民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的精神需求也得到设计者的重视。
面向大众,解除对人性的压抑,是主题公园产生思想环境。
从市民的角度讲,人性的恢复使得他们敢于提出娱乐、享受、游憩的要求,并逐渐正视自己工作之余应有的社会福利,不仅要有家可居,还要有园可游。
主题公园为每个人提供了使用权利,为了做到雅俗共享,不得不将造园艺术通俗化,以适应大众的人性。
与私家园林相比,主题公园更多的倾向于“动”,倾向于“娱乐性”。
现代主题公园则是打球、跳舞、餐饮,以及新兴的游乐项目融合在开敞的大空间中,这也是人们的物质需求,说明现代生活已经将人性改造的更具现实性,人在公园中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大,行动的目的性增强。
只有了解主题公园的上述特点,我们在开始设计时才能确立正确的出发点,把握准确的方向。
(二)、外围法则
(1)行为多样性造就环境多样性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繁荣带来了人们行为的多样性。
杨·盖而把人们的公共空间的户外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只要改善公共空间中必要性环境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就会间接的促成社会性活动,这三类性质不同的活动不仅相互之间有差别,其自身内容也具有多样性。
(2)尊重个人空间
人类学家艾德华·T·荷尔(Edward T Hall)指出,“我们每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当我们的“气泡”与他人的“气泡”相遇重叠时,就会尽量避免由于这种重叠所产生的不舒适。
所谓“气泡”是随人而动的个人空间,如同人理所当然的领地。
(3)尊重地域性空间
空间“气泡”是个人移动的领地,地域性空间是个人或群体的不动领地,在主题公园中,某些地点会反复地别一定的人群所占有,那么它很可能会被人们默认为地域性空间。
当外人侵入时,人们会产生防御反应。
(4)公共空间中的私密性
“个人私密是指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自由境界,当处于这种心境时,人们对于自己与外界在视觉上、语言上、精神上以及肉体上的联系,都能够随心所欲的自由开敞或关闭。
”公共空间尽管是公共的,但它还经常容纳私密性的活动。
例如夜幕降临时,20世纪80年代上海黄浦江畔的“情人墙”,就是私密性的活动变为公共活动的典范地点。
(5)“人看人,其乐无穷”
人看人,是人与人之间主动的或间接的接触,它的作用对象没有范围限制,既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
它是一种无约束的广泛交流。
当你看别人时,又相当部分的被看者也在看你。
同时,人也有被他人观看的兴趣。
(6)液态人流与边界效应
主题公园因功能性和主题性越来越增强而更带有城市空间的味道。
从整体上来看,行人具有流动性,同一方向的行人组成一股液态流,通畅的路径上流动迅速,不通畅的路径上或是相反方向的人流力量强大是流动缓慢。
曲折的边界线也是滞流之处。
边界越是曲折变化多,滞流作用也越明显。
在通行空间与休憩空间没有明显区分的公园环境中,应当特别重视边界效应的应用。
利用边界线的凸出凹进造成对人流中的“不坚定者”的吸引和滞流,为需要逗留者提供适合的小空间。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说的好:“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不会有生气。
”
(7)允许抄近路
城市公园设计是以人的心理、行为为出发点,那么对那些人所共有的、尽管不值得提倡却又没什么害处的行为心理,应当提供其自由发挥的余地。
(8)设置安全点
人既会在某些时候表现自我,也会在另一些时候保护自我,特别是那些孤僻内向的人,保护自我的意识更强。
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远离活动人群,独自坐在一边。
这与私密性有所不同,私密性是维护自尊,保护自我则是自信不足的表现。
“安全点”的创造依靠空间的多层次性,在某个开放室间周围通过遮挡、转折等手段,形成一个个便于人们隐藏自己、又与外界有充分视线交流的空间。
zoom2009-08-06 09:12 (三)、主导法则
在不同性质的园林,必然有相对的不同的园林形式。
形式服从于园林的内容,体现园林的特性,表达园林的主题。
如纪念性公园,为了纪念著名人物或著名事件,布局形式多采用轴线对称、规整严谨、尺度雄伟,从而创造出雄伟崇高、庄严肃穆的气氛,如南京的中山陵。
而植物园主要属于文教科学的展示范畴,要求公园不仅供游人游览,还要具备知识性,所以在总体布局上经常以植物种类作为区分的参考,从形式上说,要求自然、丰富,创造寓教于游的环境。
公园形态的形成包含了复杂的因素,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了形式各异的世界园林。
假如以形态来归类的话,最根本的两种园林形式就是自然型和几何型,还有混和型。
(一)自然型
自然型园林在中国、日本和西方国家的传统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在中国,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园林,都是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流。
在西方最著名的是英国风景式园林。
(二)几何型
又称作规则式、整形式园林。
传统的西方园林是以几何型园林为主调。
这类园林一般总是强调轴线的统率作用,由于强烈、明显的轴线结构,几何型园林具有庄重、开敞、明确的景观感觉。
在公园平面中设计主轴线及若干次轴线,道路成方格形式、环状放射型等,广场、建筑均依轴线布局,其本身也遵循理想法则,以对称形式为主。
水景的类型有整形的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型。
(三)混和型
所谓混合型园林,主要是指自然型和、几何型交叉混和,要么没有贯穿基地控制全园的主轴线和次轴线。
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上海中山公园,两者的完美结合,联系紧密,互相依托。
水体在城市公园里是不可缺少的景观因素,着恐怕谁都不会怀疑。
在当代城市公园中,水体设计变得与以往不尽相同了。
大型水体不仅参与了地形塑造,更是空间构成的要素;它不仅仅是被观赏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两岸对望的距离,限制了游人和景点的接触方式,控制了人与景点间的视距。
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
缺乏多样性和变化,就产生单调感,同样,缺乏和谐和秩序,作品就产生杂乱无章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突出主景,就是要强化主从关系。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轴线终止在几何型园林做法中,轴线是规定的有效手段。
我们经常看到纪念主题公园围绕主轴线展开布局,层层推进主题景点坐落于轴线端头。
游人在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前奏后,最终心情得到集中释放,园林效果就此实现。
(二)塑造地形有时水平方向的延伸或终止因空间关系不能完美实现,或可以实现但效果不明显,那便可以采用垂直方向的变化。
表达崇高主题的向高处发展,表达大众化主题的可以向底处发展。
另外,几何型的地形塑造可形成独特效果。
(三)视觉中心所谓视觉重心对几何型园林来说就是几何中心,可以通过几何作图求得;对于自然型园林,重心选择有时不会那么简单,经典做法可以参照日本枯山水,景物的布置虽看似漫不经心,但却又恰到好处。
(四)超常尺度主要景物还可以通过次要景物的陪衬、配景、烘托得到加强
2.3设计的倾向性
主题性公园这几十年的路程一路走来,无时无刻地都与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它不同程度地折射着社会的各个侧面,或强烈或温和地充当着“晴雨表”的角色。
回顾前面所言,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域,由于其不同的自然及社会条件、不同的地理面貌气候特征、不同的文化传统特色,其主题公园呈现出多元丰富的面貌;而不同的发展时代,由于其不同的文化思潮、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社会生活需求、不同的经济技术条件支持等,其主题公园亦体现出既包含着逻辑发展轨迹,又展现着令人目不暇接的迥异的风格特征。
主题公园的这些表象是作为一个复杂事物的综合结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而“设计”这个过程恰恰是这些综合结果和其诸多原因之间富于“魔力”的纽带。
因此,设计总是敏感地反映着主题公园发展的种种表象,甚至设计的倾向性往往先于最后的成果而起着引导的作用。
主题公园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发展至今,其设计也表现出某些倾向性:
(一)、功能的衍生与完善
较之传统的园林,现代主题公园所负担的功能已经大大地衍生和完善了,这已成为设计师们所关心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在城市中的意义等都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就使设计中体现出对主题公园这种功能的衍生与完善进行更为综合的考虑,尤其是对其使用者的特征变化、使用行为和心理、所承载的社会功用等的充分呼应。
(二)、风格的多样与差异性
传统中国古典园林、东方日本式园林、英国自然式园林、法国宫廷式园林等等,各自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个性化形式特征。
但是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沟通、艺术风格多元、公园功能需求复杂的今天,主题公园的风格也同样体现着时代变化的特征,并与其他门类设计风格的变化的趋向是一致的。
(三)、文化的表达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