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图形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
• 王羲之的墨宝竟藏在屋脊鸱吻之内。这种藏法是在奇 特,更为保险。
鸱吻纹其他用途
•元 代 和 田 玉 螭 吻 带 扣
•明 代 螭 吻 形 玉 杯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这是2008年3月21 日 在广州中山四路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的鸱吻,这件出土的 鸱吻残件全身刻鱼鳞 纹,背部刻羽翼,龙 爪凤尾,身下刻云气 纹,极有可能是南汉 王的寝宫或皇后的宫 殿上的装饰品。
• 高耸的鸱吻中间是空心的,以减轻本身重量,不使屋 脊两端过于承重。由于鸱吻内空,还能藏物,唐人张 怀瑾撰《书断》就记了一段传闻: • 王羲之告誓文,开元初,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
中国传统图形文化
——鸱吻纹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历史渊源
中国龙文化
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 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 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 了新的生命。它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 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 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历史长河中,龙作为中华民族共 同的崇拜物、神、艺术形象,沟通了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 不同信仰的人们的关系,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团结, 对世族融合、文化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源远流长、丰富多 彩的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和极其 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鸱吻详解
• 鸱吻,又名鸱尾、螭吻(音吃吻),一般被 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喜欢东张西望,经 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 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鸱吻的形态
• 唐代以前多用鸱尾,为内弯形的鱼尾状, 并附有鳍; • 宋代鸱尾、兽头并用,但鸱尾已出现吞 脊龙首,并减去鳍; • 明清改鸱尾为吞脊吻,吻尾外弯,仍保 留兽头。
鸱吻详解
• 龙子传说 • 传说中“龙生九子”,即龙分别与别的九样
灵兽交配繁衍出九个混血儿,而每子都不是龙, 他们的名称分别是:赑屃(bi xi)、鸱吻 (chi wen)、蒲牢(pu lao)、狴犴(bi an)、嘲凤、趴蝮(pa xia)、睚眦、狻猊 (suan ni)、椒图。他们不仅外貌不同,性格 也不同。
• 正吻由吞着正脊的龙口, 吻头后部的背兽、向上 卷的尾和背上插着的宝 剑等几个部分组成。鸱 吻造型中包括了龙身体 的所有部分,雕刻比较 细腻,形象非常逼真。 龙眼巨大,双眼怒目, 能洞察一切。龙鼻高翘。 表示了龙的嗅觉敏锐。 龙嘴张大露出较长的舌 头和锋利的龙牙,龙牙 在民间有辟邪的说法。
• 龙耳是顺风耳,向头后方向飘去。龙耳 两侧有鬃卷,雕刻成卷草纹样。龙须雕 刻清晰可见,代表龙神圣的尊严。巨大 的龙爪,显示出其力大无比。龙尾向上 翘起后又向内侧卷曲,如一朵盘花形象。 龙头后部的背兽是龙的兵士,保护龙的 背部。另外龙头上还有一仔龙,取双龙 之态,代表吉祥。龙身上还插着一个如 意莲花构成的剑把。
元代三彩鸱吻
• 据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 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在房脊上安两 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 •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 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 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 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 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 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于是便塑其形 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 相传,这把宝剑是许逊曾用的剑。许逊,字敬 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公元239-374年, 晋道士。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 令,感晋室纷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在南昌西山举家四十 二口拔宅飞升。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 世称许真君或旌阳。鸱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 个目的。一个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 火的意思;另一传说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 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实际上鸱吻 是由好几块构件拼在一起构成的,剑把在鸱吻 结构上起到串联构件的作用。这里具有建筑文 化意义和实际功能的双重作用。
• 鸱吻通常置于古代大 型建筑的屋脊上的 “避邪物”,传说可 以驱逐来犯的厉鬼, 守护家宅的平安,并 可冀求丰衣足食、人 丁兴旺。为此,不论 是建筑等级高或低的 宅主均在戗脊端、角 脊上饰有"龙"来避邪, 并以此来显示宅主的 职权和地位。
• 绿 釉 鸱 吻
• 屋脊上一对高高翘起的吉祥瑞兽 便是鸱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