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的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直接为个人自我保存服务的活动:解剖学和医学; 2.关于获得生活资料因而间接保存自我的服务:逻辑
学、算术、几何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 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外国语; 3.关于种族保存的活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心理学; 4.履行社会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关系的活动:历史学; 5.满足趣味和感情的休闲活动:文学、艺术。
出发,并为扩充个人的经验而提供生活 环境的过程。因此,他主张“教育即生 活”。
杜威对课程论的贡献:
? 主张从儿童出发设置课程; ? 提出了以经验为本质的课程观; ? 提出了课程实施的新方式:做中学。
小结:
? 在这一时期,课程论虽然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 科,但随着对教育问题探索的系统化,对课程 的探索也逐渐走向系统化与科学化。有些教育 家已有意识地将课程作为教育中相对独立的一 个部分加以探讨,课程与心理学的联系开始建 立,自然科学也开始正式引入课程领域。
? 赫尔巴特主张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 趣,并为此而提出六种独立的不同 兴趣,认为中学课程的设置应同这 六种兴趣相适应。
1.经验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科目是自然、地理、 物理和化学
2.同情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科目是古代和现代 的外国语
3.思辨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科目是语法、数学 和伦理 4.社会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科目是政治、历史 和法律 5.审美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科目是文学、唱歌 和图画 6.宗教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科目是神学
独立学科时期
? 1918 年美国课程理论家博比特出版了第一本专 门讨论课程的书《课程》,它的面世成为课程 专门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0 世纪 30 至40 年 代,泰勒原理的问世和成熟,被普遍认为是课 程论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所以,这一阶段被 看作是课程论成为独立、专门学科的时期。
这期间主要的课程理论是:
课程论的发展
前科学时期
一、古代中国的课程及理论 二、古代西方的课程及理论
一、古代中国的课程及理论
?《礼记·内则》 《礼记·王制》 ? 孔子、孟子 ? 汉:独尊儒术、四书五经 ? 唐宋:专门学科、朱子论学
二、古代西方的课程及理论
?古希腊:斯巴达→五项竞技 雅典→文武兼修 ?亚里士多德:年龄分期与课程 ?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学制体系 ?古罗马:拉丁语、修辞、法律 ?昆体良:多科并进 ?中世纪:七艺 ?文艺复兴:古典文化的复兴,学科扩展与分化
夸美纽斯的学制体系
年龄 阶段 0-6 婴儿期 7-12 儿童期
学校(教育机构) 母育学校(家庭) 国语学校(村落)
训练或学习内容 外感观(身体和四肢) 内感观、想象力、记忆力
13-18 少年期 拉丁语高等学校(城市) 辩证法、文法、修辞
19-24 青年期 大学与旅行(王国或省) 神学、医学、哲学、法学
泛智学校的课程
? 主要课程
?感觉、智力、记忆、语言、双手、精神、内心
? 次要课程:历史课、各种练习
?各种练习:感觉练习、智力练习、记忆练习
? 第三位的课程:游戏、戏剧表演
夸美纽斯对课程论的贡献:
? 以“泛智论”为基础提出了“百科全书式” 课程体系。。
? 提出并论证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学制与 课程体系。
二、查特斯的课程理论
? 美国课程论专家,1923年《课程编制》 ? 查特斯提出课程“首先必须制定目标,
然后选择课程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必 须始终根据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 ? 课程开发的方法:工作分析
查特斯的课程编制模式:
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 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 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 3.将上述理想和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加以排列。 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但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 提到较高的位置。
一、博比特的课程理论 二、查特斯的课程理论 三、泰勒的课程理论
一、博比特的课程理论
? 1918年:《课程》1924年:《怎样编制 课程》
(一)教育的本质 (二)课程的本质 (三)课程开发的方法
? 对博比特而言,课程开发成为一种
“课程工程”或“教育工程”,课 程开发者以及教师自然就成了“教 育工程师”或“教育工人”。
赫尔巴特对课程论的贡献:
1. 从多方面兴趣出发构建课程体系,为课 程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2. 古典与实科并重的课程体系是对古典人 文主义的超越。
3. 奠定了知识中心论课程的牢固地位。
三、斯宾塞的功利主义课程论
?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反对古典主义的 课程,主张大兴实科教育。
? 斯宾塞研究和确定了人类活动的种 类,并将这些活动按照其重要性的 大小排成以下次序,根据这些活动 设计了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多学科 的中学课程。
? 在教科书的编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课程论
? 德国教育加赫尔巴特是主知主义课程理 论的倡导者
? 主知主义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学说。 ? 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以心理学为理论基
础,他认为,在知、情、意三这种中, 知是主要的;情和意的存在与表现都依 靠知。
? 兴趣论是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核心内 容。
一、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课程论
?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 的课程曾对西方国家的课程研究有着深 远影响。
? 所谓“泛智”,是指一切人都能接受的 知识,包括语文方面的、自然科学方面 的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 “泛智论”是主张人人接受教育、人人 均须学习一切、人人都应具有全面的智 慧的理论。
wenku.baidu.com
小结:
? 在这一时期,教育理论的研究尚未独立 与分化,更不用说课程。学者们对教育 问题的认识是融合在其政治、伦理、哲 学著作之中的。对课程的认识更是片面 的、零碎的,散见于一些政治、伦理著 作之中。
系统探究时期
一、夸美纽斯的课程理论 二、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三、斯宾塞的课程理论 四、杜威的课程理论
斯宾塞对课程论的贡献:
? 首次使用“课程”概念; ? 论证了近代课程的科学基础; ? 奠定了分科课程的基本框架; ? 以知识的比较价值确立了课程选择
的方法论。
四、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是杜威。
? 杜威确认“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 ? 他认为:教育始终是从个人的生活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