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
地方方言讲座心得体会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方言,我国各地纷纷举办方言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方言。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地方方言讲座,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讲座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此次讲座邀请了我国著名方言学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他们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地方方言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在我国语言文化中的地位。
讲座内容涵盖了方言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让我对地方方言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1. 方言的起源与发展讲座中,专家详细讲述了方言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诸侯国到现代的行政区划,方言随着地域、民族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方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2. 方言的特点与分类方言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点。
讲座中,专家对方言的分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
不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
3. 方言在我国语言文化中的地位方言是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讲座中,专家强调方言在我国语言文化中的地位,认为方言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言的魅力与价值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方言的魅力与价值。
1. 方言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方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等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保护和发展方言,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 方言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方言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方言,是人们情感交流、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
通过方言,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增强民族凝聚力。
3. 方言是语言多样性的一种体现方言是语言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种类繁多。
普通话与方言同存共助学生文化自信建构
普通话与方言同存共助学生文化自信建构发布时间:2022-09-27T02:10:45.07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5月第10期作者:陶廷巧[导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可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字和地方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陶廷巧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 402360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可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字和地方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主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海纳百川的时代,我们既要重视普通话的推广,也要看到方言的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接纳方言,创造性传承方言,以多种语言共存的方式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文章从一名高中教师视角,探讨了普通话与方言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推广普通话与传承方言的有效策略,力争依托普通话这一通用语言和方言这一地域特色语言共同给学生营造一个文化氛围,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教育;文化自信;普通话;方言引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的独特符号,在文化传承与弘扬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我们应理清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通用语言文字与方言的关系,让多种语言文字共同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规范用语,讲好普通化的同时传承方言,让学生真正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下成长。
一、文化视角普通话与方言并存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特朗普访华时说:“中华文化重来没有断过六,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这是总书记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述。
从辩证角度来看,这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推广普通提供了方向----辩证看待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普通话要推广,方言也要传承。
普通话与发言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和传播进行。
民族认同理论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民族认同理论是研究民族身份、民族特征、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理论。
本文以民族认同理论为核心,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民族认同理论在提高学生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是民族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
民族认同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本文从民族认同理论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教学,以实现教育目标。
二、民族认同理论教学实践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理论的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特征、民族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2. 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认同理论强调各民族间的共同性和互补性,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可以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认同理论强调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的事业,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可以增强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三、民族认同理论教学实践的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认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民族认同现象,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认同的内涵和特点。
例如,可以选取我国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比较分析法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等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通过比较分析,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消除民族偏见。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节庆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了解民族习俗,增进民族感情。
4.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民族认同相关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从方言到普通话:语言变迁与文化认同
从方言到普通话:语言变迁与文化认同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传统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语言也在不断演变和迁移。
方言和普通话是中国语言变迁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既体现了地域特色,也反映了文化认同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变迁对文化认同的影响。
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方言是指地区性的语言变体,通常在某个地区范围内使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系统。
方言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甚至互相不能理解。
相比之下,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的语言,是全国人民沟通的桥梁。
普通话的形成和推广离不开现代化的发展,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央政府开始推广普通话,以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地位逐渐被替代,许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使用普通话,而方言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语言变迁对文化认同的影响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人们的习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语言变迁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的变化,更是文化认同的转变。
随着普通话地位的提升,方言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也逐渐消失,这对一些地方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日益频繁,方言文化并没有被完全淘汰,许多方言文化在当地仍然保持着鲜活的传承。
一些文化人士甚至呼吁应该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以保留和传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结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和普通话在中国语言变迁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话逐渐成为国家通用的语言,而方言文化也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传统文化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方言文化,以保留和传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只有在语言文化的变迁中找到平衡,我们才能更好地维系文化认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语言认同研究
西藏发展论坛2021年第1期(总第179期)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语言认同研究①张华娜1张雁军21.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拉萨850000;2,西藏社科院西藏拉萨850000[摘要]在社会整合过程中,语言以及语言认同发挥着沟通和身份建构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需要从语言认同角度阐释。
基于语言的社会整合功能,从个体、社会、民族、国家四个方面分析探讨语言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实践层面探讨语言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认同;国家通用语;社会整合;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E,这种社会性规定了人必然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而“共同体”则是这种“群体”的当代表述。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并明确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梳理国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解读与阐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基础的研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与价值探讨以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研究阂。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途径来看,沟通是其前提和必由之路。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人际间的交往与互动,而语言是人际互动的核心工具,语言既能够表征身份,同时也可以建构身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语言与各地方言共同造就了语言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在全社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过程中,语言认同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
通过强化语言认同,树立语言共同体意识,推动社会整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与繁荣。
一、语言认同的社会整合功能群体是个体身份认同建构的基础,由于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心理情感等层面具有相似性,不同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就会形成社会组织(群体)。
学用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讲稿
学用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学用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中华民族的美丽多样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重要基石。
然而,我们在各地生活和工作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语言沟通的障碍。
不同地区的方言和语言让我们无法顺畅地交流,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困扰。
为了打破语言壁垒,我们需要学用国家通用语言。
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会话工具,具备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首先,学用国家通用语言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当不同的民族能够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就能更好地传递思想、分享经验、促进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民族之间的友谊和互信,还能形成一个更加和谐共融的社会。
其次,学用国家通用语言可以促进我们的个人发展。
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掌握一门通用的语言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有效地交流和协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这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学用国家通用语言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众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大家庭,只有通过共同的语言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学用国家通用语言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学好和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参加相关语言培训和学习。
学校、培训机构等都是学习语言的好地方,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师资和教材,系统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与他人进行日常对话,不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在学好和用好国家通用语言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保护各地区的方言和语言。
民族共同语的名词解释
民族共同语的名词解释民族共同语指的是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它在社会交往、文化传承、民族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民族共同语进行详细解释与探讨。
一、民族共同语的定义和特点民族共同语,顾名思义,是在一个民族内部使用的共同语言。
它是由一个民族的成员共同使用和传承的,是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共同语有以下几个特点:1.民族共同语与民族身份认同紧密相关。
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民族成员通过使用共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民族共同语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个社群的一部分,每一代人都会从父母和长辈那里学习并使用共同的语言。
这种传承性有助于保持语言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民族文化的演绎和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
3.民族共同语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
尽管某一民族可能有主要的共同语言,但随着历史和地理的变迁,不同地区和子群体可能会演化出略有不同的方言或口音,这反映了民族共同语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二、民族共同语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交往和相互理解。
民族共同语是不同人群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使用共同的语言可以打破交流障碍,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互动,促进社会和谐。
2.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
民族共同语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是其传承和演绎的核心。
通过使用共同语言,民族成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展现自己的文化特色,维护和弘扬民族的独特性。
3.加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
通过共同使用语言,民族成员能够更好地建立认同感,形成共识,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共同团结起来。
三、民族共同语的变迁和保护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民族共同语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一方面,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和交融的机会更多,一些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影响逐渐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某些传统的民族共同语可能面临被较为普遍的语言所取代的挑战。
当前语言认同研究的四大转变
当前语言认同研究的四大转变方小兵【摘要】当前,语言认同研究范式出现了4个方面的转变:(1)从结构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开始重视认同的建构过程、机制和驱动因素;(2)从关注语言态度等主观因素向语言行为倾向等客观因素转变,开始重视认同的实践性和社区层面的他者认同;(3)拒绝将语言认同视作一种静态身份标识,开始关注语言认同的动态流变和认同逆转现象;(4)从单一语言认同向双重语言认同的转向,开展了双母语现象的研究。
针对当前语言认同研究之范式转变,本文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两个研究建议。
第一,在学术讨论中将"语言认同"作为学科专业术语使用并推进其理论建构,尽量避免用"语言与认同"来代替"语言认同";同时,注意区分不同学科对"语言认同"概念的不同阐释。
第二,学界尽快组织开展对语言认同评估的研究,提出既有普遍学理意义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系统、评估指标和相关参数。
【期刊名称】《语言战略研究》【年(卷),期】2018(003)003【总页数】11页(P31-41)【关键词】语言认同;认同行为;建构主义;他者认同;研究范式【作者】方小兵【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2一、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语言认同就成为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重要话题,并在一些语言学学科中发展成核心概念,如应用语言学(Edwards 2009)、社会语言学(Labov 1966)、语言社会学(Fishman 1991;Omoniyi & White 2006)、二语习得(Norton 2013)、人类语言学(Joseph 2004)、教育语言学(Spolsky et al. 2008)、语言规划学(Ricento 2006)等。
丹尼斯·埃杰(2012)在《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驱动过程》一书中,将语言认同视作语言政策的第一驱动要素;最新版的《社会语言学引论(第七版)》(Wardhaugh & Fuller 2015)就详细讨论了社会语言学中“认同”概念的由来和一些认识误区;新近出版的《劳特利奇语言与认同手册》(Preece 2016)也专辟一章讨论当前语言认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语言和谐: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枢纽
语言和谐: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枢纽刘启珍【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语言和谐提到了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重视.青海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谐,应从民族语言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从语言交际的角度,从语言全息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文化、语言三者的契合,去认识语言和谐的制约因素.这样,就会对保障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产生更加积极深远的意义.【期刊名称】《青海社会科学》【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民族地区;语言和谐;制约因素;思考【作者】刘启珍【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的7级地震,举世瞩目。
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援壮举中,最现实、最直接也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受灾群众与救援人员的语言沟通问题(下称“玉树问题”)。
诸多的伤残者因为语言不通而延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甚至失去了生命。
为此,赈灾指挥部组织了一批又一批既会说藏语又会说普通话的双语人才到灾区,为救援搭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一个七岁的藏族志愿者活跃在废墟上,表现出他纯真的爱心,也因此在中央电视台玉树赈灾晚会上代表玉树人民表达感恩之意,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他会说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
这一典型事例彰显了民族文化缺乏现代科学文化意识的事实,也充分显示了国家构建语言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个多彩多样的社会,总是由各种不同的民族、各种不同的语言和各具特质的文化构成的。
语言是民族文化吐故纳新的桥梁;文化是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纽带。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重要地位,也把语言和谐提到了民族团结、民族繁荣、民族平等的高度。
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重视。
青海是个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小聚居、大杂居或者交错聚居”的省份。
民族语言呈现出多语系、多语族、多方言的特点,有汉语、藏语等汉藏语系语言;有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等蒙古语族语言;有撒拉语等突厥语族语言。
认识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认识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第一,从语言的渊源方面来认识,我们认为汉语的各种方言跟共同语有同源异流的关系,渊源上看大家都是汉语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人文、地理各方面的条件发展、变化,自古至今我们的语言时而统一、时而分化,在语言的分化和整化过程当中,就自然会产生形形色色不同的方言,有的方言早一点形成,比方说我们广东的粤语潮汕话这些都比较早期就形成了,相对来说客家话有没有那么早。
这要跟社会历史条件跟整个民族的历史背景要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不管先形成还是后形成不管差别的大小,粤语跟普通话的差别很大,客家话和普通话差别相对小一些,不管差别或大或小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都是同源异流的关系,这样就非常明确了。
兄弟姐妹的关系,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到了统一的时候、到了发展的时候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是不行的,在世界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往往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没有一个高度统一的共同语看作是这个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点,而且这个共同语必须有明确的规范,他规范的程度怎么样被看作是文明程度的反应。
这种程度之下我们知道秦始皇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修长城,一个是“书同文”统一文字,统一文字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在文字方面统一了,但是方言语言并不因为文字的统一马上就统一起来了。
我们大家在座的有的接触过方言的历史,扬雄写《方言》两千多年了,那个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各种不同地方的方言,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方言》这部著作当中反应出来的,尽管历史上我们很早统一文字,但是我们的方言由于语言是发展的、社会是发展的,语言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带动语言的发展,今天21世纪我们看到有很多的语言现象,半个世纪以前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理解和看到的语言现象和现在大不一样,语言发展、社会发展大不一样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推广普通话、推广共同语,我们还要继续保留方言我们实行的政策是推广一种保留多种,推广一种是共同语,其他方言休想再争夺这个共同语的权利,一个民族一般只有一个共同语。
认识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认识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第一,从语言的渊源方面来认识,我们认为汉语的各种方言跟共同语有同源异流的关系,渊源上看大家都是汉语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人文、地理各方面的条件发展、变化,自古至今我们的语言时而统一、时而分化,在语言的分化和整化过程当中,就自然会产生形形色色不同的方言,有的方言早一点形成,比方说我们广东的粤语潮汕话这些都比较早期就形成了,相对来说客家话有没有那么早。
这要跟社会历史条件跟整个民族的历史背景要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不管先形成还是后形成不管差别的大小,粤语跟普通话的差别很大,客家话和普通话差别相对小一些,不管差别或大或小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都是同源异流的关系,这样就非常明确了。
兄弟姐妹的关系,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到了统一的时候、到了发展的时候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是不行的,在世界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往往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没有一个高度统一的共同语看作是这个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点,而且这个共同语必须有明确的规范,他规范的程度怎么样?被看作是文明程度的反应。
这种程度之下我们知道秦始皇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修长城,一个是“书同文”统一文字,统一文字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在文字方面统一了,但是方言语言并不因为文字的统一马上就统一起来了。
我们大家在座的有的接触过方言的历史,扬雄写《方言》两千多年了,那个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各种不同地方的方言,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方言》这部著作当中反应出来的,尽管历史上我们很早统一文字,但是我们的方言由于语言是发展的、社会是发展的,语言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带动语言的发展,今天21 世纪我们看到有很多的语言现象,半个世纪以前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理解和看到的语言现象和现在大不一样,语言发展、社会发展大不一样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推广普通话、推广共同语,我们还要继续保留方言?我们实行的政策是推广一种保留多种,推广一种是共同语,其他方言休想再争夺这个共同语的权利,一个民族一般只有一个共同语。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 (3)1.2 方言与共同语的定义及重要性 (4)二、方言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5)2.1 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2.2 方言的分类与分布 (7)2.3 方言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 (9)三、共同语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10)3.1 共同语的产生与发展 (11)3.2 共同语的分类与分布 (13)3.3 共同语的语言地位与功能 (14)四、方言与共同语的互动关系 (15)4.1 方言对共同语的影响 (16)4.2 共同语对方言的影响 (18)4.3 方言与共同语的相互转化 (19)五、方言与共同语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相互作用 (20)5.1 方言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1)5.2 共同语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 (22)5.3 方言与共同语在教育普及中的作用 (24)六、方言与共同语的未来发展 (25)6.1 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25)6.2 共同语的发展与规范 (26)6.3 方言与共同语的和谐共生 (28)七、结论 (29)7.1 方言与共同语关系的总结 (31)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2)一、内容综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方言与共同语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积淀的反映,承载着各地方言的独特性和深厚内涵。
则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人们进行跨区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或并存,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每种方言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地的方言,让它们在保持独特性的同时,也能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共同语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广,对共同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语言和文化认同感的认识——从方言和普通话看开来
对语言和文化认同感的认识——从方言和普通话看开来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并且每一个民族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我们就称之为“方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普通话的普及开始对方言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把两者的优缺点都扒开来看,目的就是要提醒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千万不要顾此失彼,一方面要对地方方言有足够的重视,不能一味地摒弃,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普及普通话,增强各族人民对整个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文化认同感;区域隔离大家都知道,我国共由56 个民族组成,并且每一个民族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我们就称之为“方言”。
方言自很久以前就慢慢形成并且流传下来,而现在的普通话也就是由原来的“官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它具有很强的根基性和地方性。
方言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保留地域特色,比如大家喜爱的京剧、沪剧、川剧等等,全改成普通话应该就没人听了;方言也帮助人们产生地方认同感,比如人们见面往往从口音中就可以辨别对方是老乡;但方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间的交流,有些偏远村庄甚至会出现出村需带翻译的现象,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现在各地都在推广普通话。
自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虽然允许地方语言的使用,但是很大程度上都被统一了。
一方面大力提倡普通话,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加大,交流时就需要一种大家都能比较理解的方式,普通话就慢慢占据主导地位了,而且年轻人,如果在学校或者在公司说方言会让人觉得很土。
流动人口大,从小就离开家跟随父母,现在接触的媒体太多都讲普通话,这也证明了社会的潮流和进步。
正常的发展。
推广普通话,必然会对原有方言造成影响,使得原有方言向普通话“靠拢”,俗称“不正宗”了。
方言虽然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根基性,但是还是抵不过普及普通话的大流,因为全国各地人员的流动性就决定了方言一定会被人们慢慢地“搁浅“。
什么地方都有方言,但是现在的人都只爱或是只会说普通话,什么方言的都不会说或是不想说了。
简述方言、民族语言与标准化语言的关系。
简述方言、民族语言与标准化语言的关系。
方言、民族语言和标准化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与相关性,也是各自独立作用的基础。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首先,要正确理解方言、民族语言和标准化语言的关系,要从它们的历史发展背景来看。
从整体的历史发展看,方言和民族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是社会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此外,它们的发展还受到历史渊源的影响,历史上的发展有助于它们的扩展,也有利于它们的稳定。
然而,标准化语言也有它自身独特的历史渊源,它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标准化语言的出现时期比方言和民族语言晚,它的发展也更加现代化,更具有国际性,是语言定规与统一的体现。
从上述历史发展情况来看,方言、民族语言和标准化语言是形成这一交叉组合体的重要基础,它们之间存在着多重的联系,其中一些关系可以起到增强和维持作用。
首先,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方言、民族语言和标准化语言都是一种语言形式,它们有着共同的表达模式与语义,天然的语言话语是可以被替换的,这意味着促进它们同步发展是可以实现的。
其次,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学习的关系。
方言、民族语言和标准化语言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可以交流的语言,可以在这种语言的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能力,从而达到加强和完善的效果。
最后,它们之间存在着真实客观的关系。
标准化语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作为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可以作为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基础,当两者之间出现语言不一致时,这种共同的基础可以作为一种解决的桥梁,可以更好的联系上两者之间的不同文化,从而达到真实客观的效果。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方言、民族语言和标准化语言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和相关性,它们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从而达到生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
最后,标准化语言作为一种统一的语言,也可以作为方言和民族语言之间的真实客观的解决途径,从而更好的融合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语言的实用性。
论国家语言认同与民族语言认同
要的国家社会生 活 的 语 言 交 际 和 信 息 传 播 功 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界 定 的 第 一 门 类 “传 统 口 头 文
我国公民如果不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无法平 学以及作为其载体 的 语 言”应 指 具 有 记 载 和 传 承
等和充分地参 与 国 家 社 会 生 活。“虽 然 任 何 一 种 传统口头文学的各种自然民族语言或方言。
然而文化载体却不是普通话的主要功能。宋
前,其语言被认为归属未定,后来傈坡人划归傈僳 元以来出现以北 方 话 口 语 为 基 础 的 白 话 文,经 明
族,所说的话就成为傈僳语的禄劝方言,但是和云 清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北方话为
南怒江地区的傈僳语并不能通话。云南玉溪地区 基础方言、以北京语 音 为 标 准 音 的 “官 话”成 为 全
新平县的苦聪人在划归拉祜族以前其语言的归属 国公认的共同语;辛 亥 革 命 以 后 的 国 语 运 动 和 新
也没有确定,苦聪 人 定 为 拉 祜 族 以 后 苦 聪 话 即 属 文化运动,进一步巩固了“官话”地位,形式也更加
拉祜语苦聪方言。
规范,并定名为“国语”;新 中 国 成 立 以 后,1955 年
[关 键 词 ] 国 家 语 言 ;民 族 语 言 ;语 言 认 同 [中 图 分 类 号 ]H00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5110(2012)03-0036-05
语言是一种 社 会 现 象,因 此 语 言 的 存 在 和 发 展取决于它的社 会 功 能,国 家 为 管 理 和 指 导 语 言 使用发展而制订的语言规划也取决于语言的社会 功能。一般认为 语 言 的 功 能 除 了 是 交 际 工 具、思 维(认知)工具 外,语 言 还 是 文 化 资 源、民 族 权 利, 而语言作为文化资源和民族权利都集中表现在民 族语 言 群 体 (ethnolinguistic group)的 认 同 功 能 方面。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七至九章)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与分化一、名词解释社会方言:是同一语言内部由于社会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各种变异,有多少种社会因素造成了语言在某些方面的不同,就能区分出多少种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某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变体,常简称为方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言。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了语言演变最基本的动力。
语音变化。
例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一些高频词语在使用中常常磨损,造成语音的弱化,常见的虚词在语流中通常都是以混元音ə为韵母。
在社会交际中,英语中的good bye 在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缩短了,只说bye。
又如词汇变化,偏好不同,说法也不同。
一些年轻人不说“很多”,而说“N 多”还有语法变化,正因为是约定俗成的,也就可以改变。
比如,现在很多人把“请发短信给我”说成“请短信我”,虽然语法改变,但意义没有改变。
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同一个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接触或统一必然会造成语言相应的变化;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必然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
方言文化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方言如同五彩斑斓的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方言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方言文化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我对方言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方言的魅力1.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精髓。
在方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民间传说。
比如,四川话的幽默风趣、东北话的豪爽直率、上海话的细腻精致,都体现了各自地域的独特魅力。
2. 方言是情感交流的桥梁方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方言的交流中,我们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感情。
尤其是在亲人、朋友之间,用方言交流更能表达真挚的情感。
这种情感交流的桥梁作用,使得方言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方言是传承文化的纽带方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方言,我们可以传承历史、传承智慧、传承道德。
在方言文化实践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地方民俗、民间故事和传统技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二、方言文化实践活动的收获1. 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方言文化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学习方言、模仿方言,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日常交流中,更能在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场合发挥重要作用。
2. 深化了文化认同感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方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让我们更加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拓宽了视野方言文化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到不同地区的方言,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我们了解到,我国方言文化丰富多彩,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4. 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在方言文化实践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使我们更加懂得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三、对传承方言文化的思考1. 提高方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大对方言文化的教育力度。
从“京族话”“白话”到普通话的语言使用看京族的认同演变
从“京族话”“白话”到普通话的语言使用看京族的认同演变作者:***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23年第04期【摘要】京族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群体,我国的京族主要聚居在北部湾西南沿岸地区,世代以捕鱼为生。
近现代以来,京族的语言使用经历了从母语“京族话”、粤语“白话”到普通话的拓展。
伴随着语言使用习惯的改变,京族自我认同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渐从“落后的少数民族”成长为“有文化的中国人”。
京族的语言使用及其自我认同的演进,既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也体现了当地人在现代国家语境下重新建构自我的努力。
【关键词】民族语言;语言使用;京族;自我认同【作者】吕俊彪,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4-454X(2023)04-0100-0008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曾指出,人类在自然当中所潜藏的各种感觉,往往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语音对其进行表达。
而当我们还是动物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
[1]2~4作为一种宿命性的社会存在,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更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为新形式的想象共同体的建构创造了无限可能。
①尽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的这种观点,仍然存在颇多有待商榷之处,但语言与共同体认同之间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似乎是不可以被轻易割裂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德森的相关论述,或可以认为是对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等人所谓“语言观就是世界观”[2]566论断的一种延续和拓展。
方言众多的汉族的认同感
方言众多的汉族的认同感汉族的认同感涉及到方言众多的问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汉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方言和口音差异。
方言是指在不同地区或社群中形成的特定语言变体,这些变体通常与特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相关联。
方言的存在给汉族的认同感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也有助于形成汉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首先,方言的存在对于汉族的认同感来说,可能造成一定的隔阂和区别。
不同地区的汉族人可能由于方言差异而在语言上产生障碍,难以直接相互沟通。
这可能导致一些人感到他们与其他地区的汉族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从而减弱了整个汉族群体的认同感。
然而,这种障碍可以通过共同的汉字和普通话等共同语言来弥补,促进不同方言区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其次,方言的存在也为汉族的认同感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
每个方言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口语传统、歌曲、故事和习俗等,这些都是传承和展示汉族文化的重要元素。
方言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将汉族人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同时也增强了汉族内部的认同感。
汉族人可以通过方言体验到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方言区域的人交流和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认同感。
最后,方言的存在也与地域认同和归属感有关。
不同地区的汉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同的方言,这也与他们对特定地区的情感连接和认同有关。
方言可以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使汉族人对自己所属地区产生一种特殊的归属感。
这种地域认同感可以与汉族的整体认同感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的身份认同。
综上所述,方言众多给汉族的认同感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也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地域认同。
汉族人可以通过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价值观来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尊重和欣赏方言的多样性。
这样的认同感不仅有助于维护汉族的团结和凝聚力,也促进了中国的多元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日期:2008-05-05 作者:周振鹤来源:文汇报■周振鹤本文试图以一些中国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语言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语言的变迁意味着文化的变迁,语言认同实际上就是文化的认同。
故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有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中国历史十分悠久,其间有多次民族融合的事例,有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多次过程,因此出现了民族语言的认同问题。
另一方面,从空间的维度看,各民族语言中的方言,尤其是汉语方言分歧颇大,方言的认同成为民族内部族群认同的一个标尺。
这两方面的问题牵涉面甚广,本应敷衍成一篇较长的文字,限以时间,只作提纲挈领的叙述,虽篇幅不长,但力图面面俱到。
一、语言认同作为文化认同的尺度1、鲜卑族的汉语认同北魏孝文帝文化认同政策:迁都、禁胡服,改姓氏,倡通婚,定门第,死葬洛阳,至禁止三十岁以下鲜卑人讲鲜卑语。
这一政策的长期后果即是,唐中期以后,鲜卑族已经不见于史册。
民族语言的消亡造成民族文化的消亡,以至于整个民族的消亡。
2、汉族对鲜卑语的功利认同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又为北齐所取代。
北齐的统治者高氏家族,是鲜卑化了的汉人,反北魏政策而行之,鲜卑语在北齐恢复其重要地位,以至北齐治下的汉族为功利目的鼓励子弟学习鲜卑语,以服事北齐贵族。
3、鲜卑语与汉语的双认同:尽管如此,北齐的汉语仍是主要的使用语言,也就是仍然占统治地位。
即使是齐高祖高欢也不得不重视华言。
《北齐书·刘昂传》载:高祖“每申令三军,常鲜卑语,昂若在列,则为华言。
”最后是军事上落后文化上先进的北周打败了北齐,统一了北部中国。
继承北周的隋统一了全中国。
鲜卑语无立足之地,遂至消亡。
二、清代以前“国语”认同的失败:统治民族语言让位于被统治阶级语言1、“国语”定义:在清代与清代以前,国语指统治阶级的语言。
在北魏指鲜卑语,在辽指契丹语,在金代指女真语(女直语),在元代指蒙古语,在清代则指满语(或称清语)。
2、清及清以前“国语”认同的失败:1)北魏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一个较长时期的统一北方的国家。
当其刚统一北方时,打算以鲜卑语为主导语言。
《隋书·经籍志》云:“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
”这里的夷语就是鲜卑语,被当成国语看待,但后来北魏的国策由于倾心汉化,鲜卑语没能成为占优势的语言。
故《经籍志》又云:“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
”《经籍志》所载有《国语孝经》,就是以鲜卑语译成的《孝经》,此外还有《国语》、《国语物名》等九种以“国语”为名的书与《鲜卑语》、《鲜卑号令》等三种并列,都是专记鲜卑语的书籍。
但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再继之以北齐北周之后,鲜卑语有复苏之势。
北齐“高祖每申令三军,常鲜卑语”。
与此相类似,嫁给齐高祖高欢的蠕蠕公主也“一生不肯华言”。
北周统治者宇文氏本匈奴族,但早已鲜卑化,故《隋书·李德林传》曾记周武帝以鲜卑语谓群臣之事。
不过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到隋代周以后,鲜卑语又渐趋消歇。
但直到唐前期,鲜卑语还有痕迹可寻。
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云:“匈奴谓天为祁连,今鲜卑语尚然。
”到唐后期,鲜卑语就再不见于任何记载了。
由于鲜卑语的消亡,人皆不知其义,以至于后人读到《魏书》里的文字有不可解处,就被疑为是鲜卑语词。
2)契丹语由于有文字可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汉化很深,朝廷亦使用汉文。
被统治的汉人依然使用汉语。
契丹文名义上保留到金章宗时才废除,但契丹语其时已无人通晓。
3)金代的女真语显然没有能够成为全民族的共通语。
据清太宗语,金初熙宗与完颜亮仰慕中华文化,衣冠制度皆循汉人之俗,连女直语亦不重视。
至世宗则企图复原金代的风俗制度与语言,首先要求诸王习本朝语,但并没有成功,只有其孙完颜璟(后之金章宗)学得较好。
更不能以女直语普及天下,因为治下的汉人比女真人多,至多如完颜璟只能做到判案时“遇汉人讼事以汉语讯之,有女直人讼事则以女直语讯之”而已。
虽章宗坚持女直风俗,至明昌二年仍“制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译为汉字”。
但其时汉化速度并不放慢,而且章宗本人亦怕被称为蕃人,力求同于汉人,在这种情况下,女直语自然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4)元初蒙古语认同的失败。
《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九年正月丙午,河南、福建行中书省臣请诏用汉语,有旨以蒙古语谕河南,汉语谕福建。
”表明蒙古人统治中国后,意欲以蒙古语作为全国通用语,所以皇帝下诏都用蒙古语宣读,但很显然,这个做法行不通,北方受蒙元统治时间长一些,对蒙古语稍为熟悉,还勉强可以,南方则完全不行,占领南方十多年后,元廷不得不放弃在福建用蒙古语的企图,退而只求在河南使用。
福建、河南在此恐怕是南方与北方的代表。
关于蒙古语的北退,我们只看到这一条材料,可以想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蒙古语的范围越来越向北方后退,终究全面放弃,在全国范围内都以汉语宣谕圣旨,以致不必再专门下旨以汉语谕河南了,史书上也因此再没有此类记载了。
5)清代吸取历史上少数民族,尤其是女直人消亡的教训,坚持保持固有的衣冠制度与薙发风习,并以此同化汉人。
虽然满语被定为国语,也在坚守固有文化传统的范围之中,但不能像衣冠制度那样长久保持,而是以相当快的速度萎缩下去。
入关以前,清太宗就提出坚持国语的问题,但到雍正时期,连皇宫中的卫兵也以汉语相谐谑,所以清世宗三令五申在宫中,在军营都要坚持使用满语。
但一齐人习之,众楚人咻之,国语认同终归于失败。
现实中全民的共通语是汉语官话而不是满语,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而且为了提高南方非官话地区的官员的官话水平,雍正六年下谕设立正音书院,翌年,福建全省除偏僻的屏南县外,各县均设立了正音书院。
被统治民族数量上的压倒优势,使得少数统治民族的“国语”无法实际上运作而成为全国的共通语。
而且由于统治民族学习汉文化,不能不深谙以汉文表述的典籍,以至到后来,连统治民族本身也丢失了自己的民族语言。
三、方言认同1、古代方言认同之例:中国疆域广袤,虽有通用的语言,然而与之并存的还有十分复杂的方言。
如今山东地区在汉代就通行齐言。
汉初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诸侯国——齐国,该诸侯王国的地域范围就是讲“齐言”的民众的居住范围。
这是以方言认同来建立一个政治实体的例子。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共通语存在,但汉语复杂方言的形势一直延续到今日。
方言认同还可以作为一种政治姿态。
东晋南迁,必须依靠拉拢南方地主与士族,故王导也须学会一点吴语。
《世说新语·排调》载:“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棊局,曰:何乃渹!刘既出,人问见王公云何?刘曰:未见他异,唯闻作吴语耳。
”王导以北人而作吴语,就是一种以方言认同为手段的政治姿态。
由于汉语方言的复杂,以至于操不同方言者之间不可通话,所以方言的认同很重要,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其实就是乡音的认同所产生的感动。
2、民系、族群与方言:所谓汉族的民系,有人或称族群,其实以方言来划分,因为其他标准,如风俗的差异在汉民族中不是那么明显突出(族群现在在台湾则另有不同的含义,暂不言及)。
客家方言就是客家人的认同基础,所谓“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是也(据云闽南话亦有“宁卖厅,不卖声”之说)。
在当今汉语方言认同中,客家方言认同是表现得最强烈的。
因为其他方言都与地域有一定关系,或在闽而为闽语,在粤而为粤语,在吴而为吴语,在湘而为湘语,在赣而为赣语,虽然闽语溢出福建,而吴语跨有吴越,而粤、湘、赣皆不及全省,但都有一不同的行政区作基础,独客家语是三省交界地区的方言,与人群关系比依地域背景更为显著,所以客家方言的认同于族群的认同更有突出的意义。
3、海外汉语方言的认同:认同的反面就是拒斥,以及由拒斥而产生的分裂。
但方言认同在国内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分裂行为,也就是说晚近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政治实体是以方言认同为基础的。
但在海外,却产生“操相同方言的中国人在一面组成各类团体,而又一面拒斥别种方言的华人参加这种团体”的现象。
四、共通语认同1、共通语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共通语的概念存在。
在先秦,雅言是中原地区标准的共通语,以与夷语相对照。
秦代第一次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统一,随后的汉代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大帝国,共通语的概念在全国的范围内逐渐形成。
西汉后期杨雄所著《方言》里就出现了两种共通语的概念,一是“通语”、“四方通语”、“五方之通语”,这应该是全国性的共通语;另一是地方性的共通语,如“楚通语”、“秦晋之通语”、“南楚以外通语”等。
“通语”的说法在三国时期仍然存在。
到了南北朝时代,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在北方建立了较长时期延续的国家,于是相对于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鲜卑语,就产生了“华言”(有时用“华语”)与“汉语”的概念,这就是汉民族共通语的概念。
这种共通语有南北两个中心。
《颜氏家训·音辞》:“自兹厥后,音韵锋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按:方言之间的不相认同)。
指马之喻,不知孰是。
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
”时洛阳做首都时间尚不长,远比西安为短,但因是当时政治中心,故语言有崇高地位。
三国吴与东晋南朝首都在金陵,自然以之为标准。
到了元代,这种共通语被称为天下通语。
明代,另一种共通语的概念出现,这就是“官话”。
官是公共的意思。
如果说,华言汉语的概念是包括了口头与书面的语言,那么官话的概念主要是用在口头语方面。
但一直到清代,共通语的标准音亦尚未确立。
清人莎彝尊《正音咀华·十问》(1853)说:“何为正音?答曰:遵依钦定《字典》、《音韵阐微》之字音即正音也。
何为南音?答曰:古在江南省建都,即以江南省话为南音。
何为北音?答曰:今在北燕建都,即以北京城话为北音。
”此处有正音、南音、北音三种并立,虽皆为共通语,但略有差异也。
但是由于汉语方言的极度复杂,因此在书面语方面更容易表现出共通语的特征,而在日常的口语或曰白话中,方言的势力一直很强大,官话并不能无阻碍地通行民间。
所以一直到清末,白话的共通语状态还很不乐观,这就是后来国语运动产生的背景。
2、清末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明朝以后口语方面的共通语是官话,官话的标准语最初是南京语音,这由利玛窦等人所编第一部葡萄牙语-汉语对照词典可以看出。
到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北京语音慢慢占了上风,于是官话认同就成了以北京音为基础的官话认同。
清末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提出“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两大口号。
“言文一致”指书面语不用古代文言,改用现代白话。
“国语统一”是现代白话要以北京话为全国通用的国语。
事实上,这个运动的最大功用是将民族共通语确定为北京话。
而在此之前,南京话虽已被北京话代替,但并未正式定为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