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络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络病病因病机与辨证
1
第一节 络病病因
外邪袭络(六淫外袭、温疫之气) 内伤七情 痰瘀阻络(痰湿阻络、血瘀阻络) 病久入络 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
2
一、外邪袭络
人体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失调,六淫之邪袭人
肌表,并按
阳络
经脉 阴络顺序传变。
(太阳证) (阳明证) (三阴证)
易入难出,胶痼难愈的病机特点
15
三、易积成形
病邪在气分阶段主要是功能失调,气分延及血 络则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损害。久病影响 气血津液正常的输布渗灌,津凝为痰,血滞为瘀, 导致络脉瘀阻,或结聚成形而为癥积,形成临床 诊查明显易见的有形病变。
16
第三节 络病八大病机变化
络病系指病邪侵入络脉网络系统后发生的病变, 是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及外感重症发展到迁延难愈的病 程阶段后存在的病机状态,包括:
络气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
6
三、痰瘀阻络、毒损络脉
津凝为痰
津血同源,痰瘀互结
血滞为瘀
痰瘀蕴结,久而化毒
阻滞
+
损伤
蕴积化毒
(代谢废物蓄积、生理物质分泌过多)
气络 脉络
7
四、病久入络
“病久入络”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关于络病发生发展规律 的重大学术观点,包括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
阐明了内伤疑难杂病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 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对提示外感重症卫气营血病理演 变过程亦有重大意义
络气运行受阻肢体 酸麻痛胀或痿软无力
阻滞脉络:西医之动脉硬化
供血供氧障碍
19
三、络脉绌急
肌肉
气络 气道
外邪
胃肠
情志 络脉绌急
过劳
痉挛拘急 状态
脉络:血管痉挛
可单独为患,也可在脉络瘀阻基础上发生
20
四、络脉瘀塞
气络:经气阻绝不通
气络瘀塞肢体肌肉失 去阳气温养痿废不用
络脉瘀塞
(络脉瘀阻基础上)
脉络
腰髓损伤 络气阻绝不 通 下肢截瘫
如五脏积证之肝积肥气,心积伏梁,肺积息贲,肾积贲 豚,脾积痞气,均为久病入络的常见病证
9
久痛入络
疼痛常因络中气血不通而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 案·诸痛》所谓:“痛则不通”,疼痛日久则致气血窒 塞,郁滞不通,络脉瘀阻
寒热虚实皆可致痛,寒凝气滞,或寒邪收引致络脉绌急 均导致疼痛。热邪入络煎熬气血亦可致络脉不通而痛。
病毒性感冒 扁桃体炎
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
急性肾炎(风水)
外感重症 SARS 禽流感
DIC、多脏器衰竭 肺纤维化 肺实变、多脏器衰竭
阳络 经
脏腑阴络
规律?络病理论价值? 5
二、内伤七情
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破坏
(
内
喜 怒
伤忧
七
思 悲
情
恐 惊
)
络气郁滞
化火 伤阴 痰湿 瘀血 蕴毒
11
五、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
脉络损伤或外见出血:或离经之血留于体内,青紫肿胀, 或内脏出血。《灵枢·百病始生》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 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 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经络之络(气络)损伤:常见于金刃虫兽外伤、药物及环 境污染中毒,使经气阻滞甚或阻断不通,可见肢体麻木、 胀痛、痿废不用、截瘫等症,严重者脑之气络损伤可致神 昏危症
络气郁滞(或虚滞) 络脉瘀阻
络脉绌急
络脉瘀塞
热毒滞络
络息成积
络虚不荣
络脉损伤
17
一、络气郁滞(或虚滞)
气络-NEI网络 络气
络气郁滞
神调 经节
内网
虚气留滞
分 泌
络 状
免态
疫
失 调
脏腑功能 失调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功能失常对脉络血液
的影响
脉络之气(营气)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18
痰瘀
二、络脉瘀阻
阻滞气络
脏腑形质及功能障碍
心络: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无复流
(微血管损伤)
脑络:急性脑梗死
(脉络瘀塞气络失养、津血互换障碍水肿、代谢废物 蓄积、脉络损伤继发性出血)
21
五、络息成积
络息成积是邪气稽留络脉,络脉瘀阻或瘀塞,瘀血与痰浊 凝聚成形的病变。
8
久病入络
邪势鸱张,病久正气耗损,脏腑之络空虚,病邪乘虚内 袭,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脏腑之阴络络体细窄,气血流缓,邪气病久入深, 盘踞不去,病情深痼难愈
初病在气,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司,或本脏腑气机壅 塞不通,功能失调;久则气病及血,气滞血瘀络阻,久 病不愈,甚则积聚成形
(卫分证) (气分证) (营血证)
(邪犯阳络)(邪传经脉)(邪传阴络)
疫疠之邪:口鼻(肺络) 胃肠(膜原)
3
叶天士应用络病理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温热之邪:
热
毒
卫气营血
滞
络
气络:神昏谵语 痉厥抽搐
(热陷心包络)
脉络:斑疹出血 脏器损伤
Baidu Nhomakorabea(耗血动血)
吴鞠通:“三焦辨证”下焦肝肾阴虚风动
4
外邪内传损伤脏腑阴络
14
二、易入难出
病邪由经入络,偏聚脏腑之络,络气郁滞即该脏腑之气 的郁滞,脏腑功能失调,久则气滞血凝痰结,络脉瘀阻 甚则瘀塞不通
病邪盘踞脏腑之络,疾病缠绵难愈,吴鞠通称其“久而 不散”,张聿青更明确指出:“横者为络,邪既入络, 易入难出,势不能脱然无累。”
指出了邪入脏腑之阴络,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络道,病邪
叶天士别出心材,阐述“络虚则痛”机理乃气血阴阳虚 衰络脉失养而致,实则因气血壅阻不通。久痛入络是叶 天士关于络病成因的独特学术观点,对分析络病病因及 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价值
10
久瘀入络
久瘀入络系指血瘀日久入络,常因气郁血凝或气虚运血无力 虚而留滞,久瘀导致络脉瘀阻
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五劳虚极 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 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 中补虚,大黄蜇虫丸主之”,因五劳七伤,日久导致干血内 积,瘀阻络脉,阻碍气血生化。久瘀入络的典型病证
12
第二节 络病病机特点
各种致病因素通过多种途径伤及络脉引起络 病时,表现出与其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相适应的 病机特点:
易滞易瘀 易入难出 易积成形
13
一、易滞易瘀
络脉象树枝样逐级细分,络体细窄迂曲,气血运行渐 趋缓慢。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的输布环流,易致 络脉瘀滞状态
滞和瘀尚有程度的不同,一般先有气化功能失常,络 气郁滞,继而由滞到瘀;痰瘀阻络甚则瘀塞不通,又 可加重气滞,这种病机变化的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迁延 难愈。故清代名医叶天士力倡“久病入络”、“久痛 入络”之说,正是反应了络病易滞易瘀的发病特点
1
第一节 络病病因
外邪袭络(六淫外袭、温疫之气) 内伤七情 痰瘀阻络(痰湿阻络、血瘀阻络) 病久入络 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
2
一、外邪袭络
人体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失调,六淫之邪袭人
肌表,并按
阳络
经脉 阴络顺序传变。
(太阳证) (阳明证) (三阴证)
易入难出,胶痼难愈的病机特点
15
三、易积成形
病邪在气分阶段主要是功能失调,气分延及血 络则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损害。久病影响 气血津液正常的输布渗灌,津凝为痰,血滞为瘀, 导致络脉瘀阻,或结聚成形而为癥积,形成临床 诊查明显易见的有形病变。
16
第三节 络病八大病机变化
络病系指病邪侵入络脉网络系统后发生的病变, 是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及外感重症发展到迁延难愈的病 程阶段后存在的病机状态,包括:
络气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
6
三、痰瘀阻络、毒损络脉
津凝为痰
津血同源,痰瘀互结
血滞为瘀
痰瘀蕴结,久而化毒
阻滞
+
损伤
蕴积化毒
(代谢废物蓄积、生理物质分泌过多)
气络 脉络
7
四、病久入络
“病久入络”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关于络病发生发展规律 的重大学术观点,包括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
阐明了内伤疑难杂病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 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对提示外感重症卫气营血病理演 变过程亦有重大意义
络气运行受阻肢体 酸麻痛胀或痿软无力
阻滞脉络:西医之动脉硬化
供血供氧障碍
19
三、络脉绌急
肌肉
气络 气道
外邪
胃肠
情志 络脉绌急
过劳
痉挛拘急 状态
脉络:血管痉挛
可单独为患,也可在脉络瘀阻基础上发生
20
四、络脉瘀塞
气络:经气阻绝不通
气络瘀塞肢体肌肉失 去阳气温养痿废不用
络脉瘀塞
(络脉瘀阻基础上)
脉络
腰髓损伤 络气阻绝不 通 下肢截瘫
如五脏积证之肝积肥气,心积伏梁,肺积息贲,肾积贲 豚,脾积痞气,均为久病入络的常见病证
9
久痛入络
疼痛常因络中气血不通而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 案·诸痛》所谓:“痛则不通”,疼痛日久则致气血窒 塞,郁滞不通,络脉瘀阻
寒热虚实皆可致痛,寒凝气滞,或寒邪收引致络脉绌急 均导致疼痛。热邪入络煎熬气血亦可致络脉不通而痛。
病毒性感冒 扁桃体炎
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
急性肾炎(风水)
外感重症 SARS 禽流感
DIC、多脏器衰竭 肺纤维化 肺实变、多脏器衰竭
阳络 经
脏腑阴络
规律?络病理论价值? 5
二、内伤七情
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破坏
(
内
喜 怒
伤忧
七
思 悲
情
恐 惊
)
络气郁滞
化火 伤阴 痰湿 瘀血 蕴毒
11
五、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
脉络损伤或外见出血:或离经之血留于体内,青紫肿胀, 或内脏出血。《灵枢·百病始生》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 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 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经络之络(气络)损伤:常见于金刃虫兽外伤、药物及环 境污染中毒,使经气阻滞甚或阻断不通,可见肢体麻木、 胀痛、痿废不用、截瘫等症,严重者脑之气络损伤可致神 昏危症
络气郁滞(或虚滞) 络脉瘀阻
络脉绌急
络脉瘀塞
热毒滞络
络息成积
络虚不荣
络脉损伤
17
一、络气郁滞(或虚滞)
气络-NEI网络 络气
络气郁滞
神调 经节
内网
虚气留滞
分 泌
络 状
免态
疫
失 调
脏腑功能 失调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功能失常对脉络血液
的影响
脉络之气(营气)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18
痰瘀
二、络脉瘀阻
阻滞气络
脏腑形质及功能障碍
心络: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无复流
(微血管损伤)
脑络:急性脑梗死
(脉络瘀塞气络失养、津血互换障碍水肿、代谢废物 蓄积、脉络损伤继发性出血)
21
五、络息成积
络息成积是邪气稽留络脉,络脉瘀阻或瘀塞,瘀血与痰浊 凝聚成形的病变。
8
久病入络
邪势鸱张,病久正气耗损,脏腑之络空虚,病邪乘虚内 袭,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脏腑之阴络络体细窄,气血流缓,邪气病久入深, 盘踞不去,病情深痼难愈
初病在气,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司,或本脏腑气机壅 塞不通,功能失调;久则气病及血,气滞血瘀络阻,久 病不愈,甚则积聚成形
(卫分证) (气分证) (营血证)
(邪犯阳络)(邪传经脉)(邪传阴络)
疫疠之邪:口鼻(肺络) 胃肠(膜原)
3
叶天士应用络病理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温热之邪:
热
毒
卫气营血
滞
络
气络:神昏谵语 痉厥抽搐
(热陷心包络)
脉络:斑疹出血 脏器损伤
Baidu Nhomakorabea(耗血动血)
吴鞠通:“三焦辨证”下焦肝肾阴虚风动
4
外邪内传损伤脏腑阴络
14
二、易入难出
病邪由经入络,偏聚脏腑之络,络气郁滞即该脏腑之气 的郁滞,脏腑功能失调,久则气滞血凝痰结,络脉瘀阻 甚则瘀塞不通
病邪盘踞脏腑之络,疾病缠绵难愈,吴鞠通称其“久而 不散”,张聿青更明确指出:“横者为络,邪既入络, 易入难出,势不能脱然无累。”
指出了邪入脏腑之阴络,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络道,病邪
叶天士别出心材,阐述“络虚则痛”机理乃气血阴阳虚 衰络脉失养而致,实则因气血壅阻不通。久痛入络是叶 天士关于络病成因的独特学术观点,对分析络病病因及 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价值
10
久瘀入络
久瘀入络系指血瘀日久入络,常因气郁血凝或气虚运血无力 虚而留滞,久瘀导致络脉瘀阻
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五劳虚极 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 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 中补虚,大黄蜇虫丸主之”,因五劳七伤,日久导致干血内 积,瘀阻络脉,阻碍气血生化。久瘀入络的典型病证
12
第二节 络病病机特点
各种致病因素通过多种途径伤及络脉引起络 病时,表现出与其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相适应的 病机特点:
易滞易瘀 易入难出 易积成形
13
一、易滞易瘀
络脉象树枝样逐级细分,络体细窄迂曲,气血运行渐 趋缓慢。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的输布环流,易致 络脉瘀滞状态
滞和瘀尚有程度的不同,一般先有气化功能失常,络 气郁滞,继而由滞到瘀;痰瘀阻络甚则瘀塞不通,又 可加重气滞,这种病机变化的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迁延 难愈。故清代名医叶天士力倡“久病入络”、“久痛 入络”之说,正是反应了络病易滞易瘀的发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