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欧洲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督教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欧洲文学

推荐到首页

□ 刘建军《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05期

1/6页

基督教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欧洲文学

刘建军

内容提要:尽管人们常说文艺复兴运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影响下的产物,但从文化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运动更是在借助和利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世界从信仰维系方式向理性维系方式的变动,使得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主要是取自基督教文化的思想资源;而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学则是表现了基督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大变动时期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欧洲文学

作者简介:刘建军,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与文化。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一般项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文学的重新阐释”【项目编号:05JA50.47—99006】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Christianity and European Renaissance Literature

Abstract: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the Renaissance movement is the result of ancient Greek and Rome culture. Meanwhile, it is based on mediaeval Christian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estern social structure and points ou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faith to ration evolved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measure of value. In the Renaissance, it is Christian culture that is the source of thought. As a result, what European Renaissance Literature reflects is Christianized humanism and society in turmoil.

Key words: Christian culture the Renaissance European Literature

Author: Liu JianJun is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and Ph.D. supervisor at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His research focus is wester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Email:liuji@

一、维系方式的变更与基督教文化的演变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出现,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外,从文化意义上说,更是社会维系方式变化的结果。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把社会维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基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血缘维系方式。这种维系方式主要发生在人类的早年时代,主要是靠血缘关系维系起来的。这种维系方式保持了早期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并使之有效地进行运转,并把人类从蒙昧社会带进了文明社会。

第二种是信仰维系方式。所谓信仰维系方式,主要发生在人类的血缘维系方式破产以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此时,“有决定意义的已不是血族团体的族籍,而只是经常居住的地区了;现在要加以区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了;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了”。①从文化的角度看,人们必须要寻找一种在新的社会

历史形态下的新的社会维系方式。而这种新的社会维系方式必须超脱出具体的氏族和部落所限,成为整个民族能够共同接受的东西。而能够起到这种作用的,只能是精神性的思想文化力量。既然血缘意义上的父亲已经不复存在,那么依靠信仰建构一个精神上的父亲就成为可能。而且,信仰维系方式的本质不是理性的而是敬畏的,不是可以讨论的而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因此,在以信仰作为维系方式的社会里,由信仰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就是对神的虔诚和敬畏。在欧洲中世纪早期,恰恰是基督教承担了依靠信仰来维系人群和民族,乃至统一国家的使命。

第三种是理性维系方式。所谓理性维系方式,主要发生在人类的近代社会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们思维能力的拓展,无条件信仰和崇拜神灵被看作是愚昧的表现。理性的崛起必然是对信仰绝对权威的否定。当然,在理性维系方式的时代,也有信仰,但这时的信仰则是理解中或理解后的信仰,是理性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前提。理性维系方式的基本特征在于,此时维系社会稳定的也是带有超越性和普遍性的观念。但是,这些观念是经过人们充分认识和理解的,是能够被人们把握和说明的,是具有真理性、科学性的观念。因此,信仰的盲从被取消,理性的价值被张扬。在理性维系方式的社会里,人们的最高的品质是探索真理的热情。

12世纪以来,欧洲中世纪早期所形成的“信仰的理解”模式开始解体,而近代社会所固有的“理解的信仰”模式开始出现。这直接导致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对基督教文化体系的重新把握和重新解说的现象。这是基督教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些新的阐释强调了上帝与真理的等同。这样,对上帝的追寻其实就是对真理的追寻。我们知道,对真理的把握是与人自身的理性能力密切相关的。它必须诉诸人的理性。这标志着一种新的维系方式——理性维系方式的出现。

理性维系方式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把人们从神学蒙昧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们开始对以往被排斥在“人”之外的属于人自身的欲望、情感等等自然本性东西,开始进入人们思考的视野。人的欲望、情感等东西,既然是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视而不见,就必须在现有的体系中加以重新阐释。换言之,人的欲望、情感等东西就必须要在神学阐释中获得自己的位置,这样,就导致了新的神学阐释模式的诞生,从而也导致了新的文化模式的出现。

二、文艺复兴对基督教文化的继承发展

过去人们一说到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就认为是强调人的欲望和本能并以此来反对基督教,这其实完全是一种误解。应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所谓的反对宗教,反对教会,其实并不反对基督教这个文化体系本身。②他们反对的主要是基督教教会僧侣们对不合时代发展的清规戒律(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的固守,反对现实教会和教士利用基督教来实现个人邪恶目的的行为。换句话说,主要是反对那些死死抱住信仰维系方式不放,而不知道理性维系方式时代已经到来的旧势力。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最坚定者基本上都是高级僧侣、著名的宗教学者,有些甚至还是教皇。如果说他们反对基督教,无疑是不正确的。其实,就在文艺复兴时期,坚信上帝的存在仍然是当时文化的主流,否定上帝存在的人仍然被称为异教徒或不信教者。

除此之外,支撑我们观点的还有下列理由: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继承了中世纪基督教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对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改造的基本内容是:认为人不仅有精神,还有肉体和欲望。精神和肉欲、神性和人性,乃至“善与恶”成为了人自身的二元对立。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思想家虽然继承了基督教的思维模式,但却把这个模式用在认识人自身,解释人自身的矛盾上来了。如果说在中世纪“二元对立”主要指的是上帝和人的对立,天国和地狱的对立的话,那么到了13世纪末14世纪初,人们主要是认为在人自身存在着精神理性和肉体欲望的二元对立。过去人们常常强调,文艺复兴中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是用人取代神,是用人的伟大反对上帝万能,这只是表面的看法。如果说在中世纪里人们更倾向于人和上帝对立的话,那么此时更强调的是这种对立存在于人自身,是人内心的矛盾性。这样一来,人自身中的善与恶、情感与理性就变成了新的二元对立的内涵。这就把“人”放到了一切问题的首要地位。而“以人为中心”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因此,新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才提出了“人要认识自己”的口号。他们认为,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这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所主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