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开放的认识及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在这次全会中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使中国向全面改革、对外开放的局势历史性转变。而如今在开放30多年来,这种成效使得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的党,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邓小平同志就说过:“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当中,我们是在不断的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而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总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缺少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们加强学习,都会推动事业大变化,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现在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样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变革的历史责任,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而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无不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引领。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注重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性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之间,既有历史递进性,更有内在统一性;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孕育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国际比较中,深刻体会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持独立自主、不倦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既上承我们党从建党以来就具有的光荣传统,又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实践。下启创新实践,不仅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独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也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继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局面、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也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没有先例,必须具有创新精神。邓小平讲:“我们的改革是一种革命,是一种实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要摸索前进。”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等,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既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强调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即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也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经验和新时代的要求,创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说出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人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要改革就必须对外开放。要对外开放,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实行对外开放,不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来“为我所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实行对外开放,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