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冬季残荷诗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残荷秋雨》

《残荷秋雨》(原创散文)

昨夜一宿秋雨,就想晨起去附近的公园拍几张细雨中的残荷,因为我一直记得李商隐的那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无奈雨停了,但还是去了。

荷塘不大,里面荷叶成片,荷花大多已凋谢,走近还可以看到稀疏几株在绿叶丛中绽放着的,嫩黄花蕊嵌在其中的大朵的粉红色荷花。细看,花瓣虽已然显露倦缩的残败之迹,但却能叫你感觉到他不甘褪去的那份倔强,像是行将谢幕的演员在尽力展现往昔的辉煌。

站到稍远处看,花掩在叶中,无法构出点点粉红装扮绿色荷塘的图景,我只好支上脚架拍几张特写。自觉片子拍的还说的过去。

在风轻云淡的初秋,留住她,即留住那残荷的倩影,更留住我心中的一场秋雨。

(张俊达 2013年9月13)

篇二:《留得残荷听雨声》

留得残荷听雨声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姓名张丽艳学号100101010086 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

【摘要】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缺少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诗人吟唱爱情,歌唱爱情,有为爱情苦恼,也有为爱情执着。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你可以体味到何为“留得残荷听雨声”。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在悲剧中感悟美。于生活中执着,也于生活中追求,走进李诗的爱情的世界,你会发现独特的美之所在。

【关键词】爱情执着追求悲剧美

李商隐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诗。有“将咏怀与体物深细结合”,具“空灵超脱的象征意味”的咏物诗;有“寓慨于议”,将“抒情与理性思考融会在一起”,形成“情思兼备的沉郁风格”的咏史诗;有将写实与怨刺结合在一起的政治诗,有深婉绮艳的爱情诗。其中成就最大的是以无题诗为代表的爱情诗,常被人们与他的名字和艺术造诣联系起来,视作古典诗歌遗产中的瑰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也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些爱情经典名句脍炙人口。其爱情诗多以无题命题,这是他的独创,别具特色,历来倍受关注。在李商隐的写过不少的诗中,其中有五分之一的诗是写爱情的。具有显著代表的则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这些诗在李诗中不是占多数,却是李商隐诗中写爱情的独特代表。但李商隐有些诗表面是写爱情的,实际上不是写爱情而是有所寄托的。最为重要的是,李商隐的爱情诗与齐梁时期的“宫体诗”是截然不同的,齐梁时期的“宫体诗”往往是以一种玩赏的态度来对待女子及其爱情生活,其内容多是宫廷

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而李商隐却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来写爱情,写女性。他曾在《别令狐綯拾遗书》中对女子被深闭幽闺缺乏婚姻自主权,寄以极大的同情。他的爱情诗,是真挚的,是有深厚感情的。他的《无题》组诗便是其真实写照。

在我看来,李商隐的爱情诗大致分为三类,即(一)他年轻时恋爱中的作品,恋爱

的对象有宋真人姊妹和柳枝,这两次恋爱都失败了;(二)写他和妻子王氏相爱和王氏死后的悼亡诗;(三)不知道所写的恋爱对象是谁的诗,我认为是他概括地抒写他在恋爱中的感情变化,不一定专写他和宋真人,柳枝的恋爱或者他和王氏的爱情的。另外,把李商隐写娼妓作为一类。在这里,我主要以李商隐的“无题”为主来浅谈李诗的爱情观,以及在诗中所体现的朦胧之美,绝望之美。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的婚姻是不自由的,一切旧礼教的束缚使人窒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也不能反抗,就算反抗,最后的结局也只会化为“在天愿作比翼鸟”的美好愿望。自由恋爱被认为是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越礼”的行为。爱情也遭到封建士大夫的非议和曲解,连《诗经》的郑卫之风也被看做是“桑间濮土,亡国之音”。在封建社会里,爱情成为一种奢望,一中奢求。

在漫漫封建长河里,也不乏为爱执着的人,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又有几个呢?有的是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的“自挂东南枝”;有的是祝英台的哭断肝肠,梁山伯的抑郁而终,结局是凄美的,人间不能连理枝,天堂比翼飞又何尝不是最美的归宿。

法国文学家圣·勃夫曾经说过“最伟大的诗人是这样一种诗人他的作品最能够刺激读者的想象和思维,最能够鼓舞读者,使他自己去创造诗的意境。最伟人的诗人不是创造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的作品意义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寻找。”(《缪斯的空间》)李商隐的爱情诗令千千万万读者迷恋其中的秘诀之一,就是他的诗能够驱动读者无限的想象。我迷恋《无题》之诗,更痴狂于诗中那绝美的境界,那种朦胧之美。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诗人没有原由,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具体主人公,却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任由体验,创造属于个人的故事情节。

孟子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对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向往是人类心底不变的渴求。爱情素来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唐代诗人因其自身的文学修养,对于“爱情”这一包含着爱慕、追求、欢会、伤别、遥思等心绪意思的内在体验,有着表达上的优势,或悲,或喜,把诗歌美学弘扬到极高的高度。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用痛苦的爱情种子孕育出真性真情的

神圣情感,用细腻而富于灵敏触角的思维汲取出人性之泉最源头最甘美的水,用荒凉沙漠般的心寻觅着幸福人生的丰美草原。

行走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感受诗中那若隐若现的美,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的追忆。鲁迅说“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正因为这些爱情作品的存在,李商隐的感情才有所依附,诗中的人物形象才得丰满凸显。李商隐诗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有引用于诗句中的人物形象,有作品直接展现的诗人自我形象,他们都是执著追求爱情的,他们的引用刻画,

其实是作者自己钟情的见证。

如在《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点出时间地点,星辰是美的,亦是孤独的。不知是在“画楼西”,还是在“挂堂东”,似真似梦,无法确定,犹如诗人在满天星斗,飘忽在西于东之间,寻求梦中的她。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不需要表明心意,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了对方的心思。好象是作者在表述心志,颇有些海誓山盟的味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两个场景,一繁华一冷清。繁华之处也孕育着失落与哀怨,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灯红酒绿、歌舞喧闹的夜宴上,也许因为羞怯只能与所爱之人相视传情,也许是与所爱之人欢娱良宵而当夜阑人静之时又不免倍添惆怅。总之,应官鼓响,一夜风流随风而逝。诗人坐在马上心绪迷离,失魂落魄,象风中蓬草一样投入了一天庸常的案牍琐事。全诗场景多变,意绪纷繁,所有的文字皆是以诗人的情感变化连缀而成,于思绪中见美感。

这里便有了一种“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况味。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追忆。当人们很亲切地追忆并再现从前的景况时,那一特殊的情景对追忆者有着意义,对于一般的追忆而言,它往往也同时意味着一种面向未来的希望和规划;但残荷听雨却与此不同,那些摇曳在秋雨中的败叶枯枝,

不再意味着对叶绿花红的任何憧憬,而是它的终结。在这自觉的终结体验中,却有着对枯萎过程最为深沉的绝望和抗议。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追忆,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它对李商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首《无题》诗能使我们进一步领略这种追忆的复杂韵味。

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一段不期而遇的爱意,它发生在一个通宵达旦的宴席上,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了的官场交际活动,从“隔座送钩”、“分曹射覆”看来,那个女子是其中一个陪酒歌妓。但正是这个女子,却和李商隐在一片嘈杂之中,共同享有一份温情。我们还不能把它称为爱情,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是一个两情相悦的萌发状态,也许它只表现在一个相互怜惜的眼神中。诗人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一定想知道。一切都平淡如常饮酒,行令,所有的感受都淹没在嘈嘈杂杂的喧嚣之中。没有表白,没有承诺,也没有任何约定,当应衙的鼓声响起来的时候,一切又都消逝在忙忙碌碌的走马一般的日子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那只是一个温馨的情境,就象已经逝去的星辰和风,只留下一种淡淡的欢喜,一种深切感动,还有挥之不去的忧伤,使诗人不能放弃。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温馨的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