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跟岗期间,每个学员都要上一节公开课。
其他学员尽管是在实中完成,但都感觉压力很大,多数在跟岗前就做了一定的准备,没有轮到自己上课之前反复修改。
而肖老师给我安排的是工作室的“送课”任务:送课到虎门三中,与袁燕芬老师同课异构八上《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
因为之前一直在赶课,所以完全没有准备,又怕承担不起“送课”这个名头,更是“压力山大”。
我想按以前上课的思路设计,但又没有新意。
直到跟岗第一天肖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我们平时上课总比较关注老师怎么教,很少关注学生怎么学”、”分小组学习时学生只讨论本组问题,不了解其他组的问题“时我有了灵感,定下了设计思路。
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模拟“世界咖啡”,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提问,掌握地理学习方式,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没有时间让上公开课的老师试讲,肖老师感觉这几天大家在课堂上对时间的把控不是很理想。
鉴于我是“送课”,肖老师邝特地调了世勇老师(邝老师是高中老师,因为不熟悉初中教材所以才安排了试讲时间)的试讲时间让给我试讲。
因为我的设计思路在前一天晚上才确定下做了,几乎通宵做课件,所以上课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整堂课都迷迷糊糊的,漏洞百出。
其中引入时利用今天(9月22日)是“秋分”这个话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板画的中国轮廓图成为“摆设”,没有充分利用;“自主探究我国地势特征”环节用时过长;“合作探究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环节尝试运用在第一阶段培训时韩裕娜老师讲授的“世界咖啡”的创意不错,但活动的规则没有解释清楚,导致活动一开始时学生有点摸不着北,有学员甚至建议明天弃用这一活动。
但大家对“请各小组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中国地势特点”这一活动都很欣赏,我们发现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创意是无限的。
陈焘老师对“世界咖啡”的活动规则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并提出讨论时可适当给出指引;肖老师认为这个活动能让学生真正的去探讨知识,理解知识,收获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我用这个设计。
所以我决定不过多考虑课堂是否完美,重在向听课的老师展示“世界咖啡”
这个模式,继续这个“尝试”!
在虎门三中上课时,上述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目标。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
这节课一开始就把学习目标明确告诉学生,并把目标设计成两个探究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学生看到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二、突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点。
在探究一环节,通过读图、析图、画图、填图、列表比较、演示等活动学生得出了“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结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及使用地图提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总结的能力。
三、自主学。
这节课内容不多,虽然是新授课,但与世界地理的关于地形地势方面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对于这些知识不是一无所知,只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课本。
所以这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可以布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的认识。
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地形图”、沿36°N线中国地势
剖面图,请各小组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中国地势特征“的演示活动,学生自己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呈现出,有助于学生理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学生让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后袁老师说有一个平时不学的同学都上台演示了。
四、合作探。
地势的影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突破。
为了解决”分组学习时学生只讨论本组观点,不了解其他组的观点“的问题,模拟“世界咖啡”,每小组派出一个“自由人”依次到其他组,分享自己组的观点,并记录其他小组的观点,而留在组内的同学也因为“自由人”的到而了解了其他组的观点,有疑问或补充也可以及时提出,我在巡回检查中及时解学生探究的情况,适当点拨。
这一活动的尝试,虽然用时最长,但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
不足之处:
一、导入过于简单直白。
课前播放中国地形地势歌(崇明范含信)视频到直接展示
亚洲地形图,回顾亚洲地势特点,显得有些突兀,可创设适当情境导入新课。
二、对录播室的操作系统没有提前熟悉,PPT的操控不
是很顺畅。
因为时间紧,到虎门三中后,我刚把课件装好就到袁老师上课的时间了,所以无法试着操作一下。
刚开始上课时,PPT的操控有些小问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导致结束时再看一遍视频的安排没能实现。
以后如果到外校上课,一定要提前熟悉教学环境和设备。
三、模拟“世界咖啡”的活动指令发布不够清晰,学生在走动时课堂有些乱,规则有待细化和完善。
活动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不够,评价不及时。
四、板书缺乏设计,可用思维导图。
拓展大陆架知识进行海洋领土意识的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有些生硬。
这不是一节完美的公开课,组织还显得有些“凌乱”。
但我想,学生或许从探究中体会到了乐趣;而我愿意并有勇气去尝试新的做法,所谓“教学相长”,从“尝试”中我收获了喜悦。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继续“世界咖啡”的试验,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邝世勇老师说他也想在高中教学“尝试”“世界咖啡”,在后蔡锦萍老师的公开课《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中》我看到了“世界咖啡”的影子……这时,我想起韩裕娜老师的话:“回去之后,您打算怎么运用世界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