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路上快乐前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写作路上快乐前行

【摘要】进入三年级后,学生面临着写作文了。为了让学生从内心爱上习作,能快乐地写作,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积累,同时还要多给学生有效指导,多为学生放手,多给学生宽容。这样,才会让孩子不畏惧习作。

【关键词】快乐地写作;积累;前行

每次给孩子们布置习作预习时,耳边会叹息声一片:“哎!又要‘榨文’!此苦何时才能了!”这种应付任务式的作文心态要不得,也失去了习作本身的意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由被动习作状态转变成积极主动,能积极快乐地写作,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注重阅读积累,奠定习作基础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作文亦如此。没有积累就没有优美的文章。语文学习,必须树立“大语文观”。简单说,没有一个名作家,是仅靠语文课学出来的。学生必须大量阅读,进行必要的语言积累。只有将丰富的语言积累内化,成为自己可以活用的语言,阅读、表达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可现状有如下情况:一是部分孩子没有阅读意识,动画片、电影等更有吸引力,偶有想法,却“心有余而‘读’不足”,举笔维艰;二是部分孩子择书比较狭隘,只爱看卡通幽默、笑话等娱乐书

目,对自己的写作提高不大;三是部分孩子是读了不少书,可是写不出来。记得《论语》中曾说:学而时习之,说明学和习不是一个意思。“学”是输入的话,“习”就是输出;“学”是理论的话,“习”就是实践,所以,博习,要博学,而且能够躬身自践,就是要亲自实践、勇于实践。很多孩子看了好多的书,为什么写不出来,想一想,这个里面有原因。

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重积累,增强语言积淀,为自由习作夯实基础。主要做法是:(1)多读多实践,获得积累。(2)多背多体会,丰富积累。(3)多记多温习,巩固积累。我倡导学生做“两记”。“两记”指日记和读书笔记。每个孩子随身准备一本小本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点滴,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录在小本子上,一句话也行,几个关键词也可,如果灵感来了,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即兴草拟个提纲,空闲下来再完善充实。日积月累下来,素材会日渐丰富。同时倡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开学初,老师推荐必读书目,每人下发一本阅读记录本,给每一次的阅读留下痕迹,在记录读后感言时,教给学生写读后感言的固定方法和框架:内容占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一,重在感言上,感言占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二。要求感言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可自由发挥。二、加强沟通交流,激发习作兴趣

为了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教师可以变换一下习作的方

式,不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整天让大家写作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本子,女生的可以是公主?的,男生的可以是铁甲战士之类的。孩子们可以自己在本子上装饰,这本本子就是孩子们的晴雨表――用来记录自己的小秘密的,有什么想跟老师说的话都可以记录在上面。交给老师后,老师阅读后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回复。此时的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通过文字和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传递着感情,此时的老师也拥有了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这样民主、轻松的习作氛围,让孩子想写、乐写。这样的写作,不再是让学生埋头苦写,发挥了作文的交际功能,成为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渠道,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孩子表达倾诉的欲望,孩子们不再是被动“奉旨”写作。

三、有效习作指导,正确方法引路

学生的自由表达不等于毫无章法、漫无目的地去表达,它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应该是:1.片段仿写。一开始,教师可以从教材入手,充分挖掘课本中值得仿写的片段。如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描写、环境描写、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范例来自于课本,学生们有据可依,大大降低了习作的难度。2.编写提纲。片段的仿写成熟后,可以着手整篇的练习。学生们一开始接触整篇习作的练习,会出现头重脚轻或层次不清等情况,会有凌乱感,重点不够突出,平均使用

力气。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整体把握结构,指导列提纲尤为重要了。开头要简洁明了,直奔主题且点题。中间部分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犹如猪肚一样饱满,充分调动平时积累,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紧扣细节描写等,让干瘪的文章变得饱满起来。文末的语言文字也不要太多,结尾要和豹尾一样有力度,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中心。首尾呼应并点题。框架意识形成后,学生们习作起来就有据可依,不会像无头苍蝇般到处窜飞。3. 重作后讲评赏析。教给学生统一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赏析、补充、评改,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肯定或建议的形式,渗透习作方法。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文中出现的好词句多打波浪线,即便是几个好词,也要重点突出表扬,让孩子觉得原来习作如此简单,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试想,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文字打满波浪线时,那种被老师肯定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有效的习作指导,正确方法引路,会让孩子们在快乐习作中前行着。四、放手大胆表达,彰显自由个性

很多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提供范文。但你会发现教师的每一个示范,每一个要求,很快就会在学生的作文中雷同地体现出来,大家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模具一样,读来乏味,没有灵气可言。对教师来说,批改方便,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指导束缚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而有的教者一味强求立意深、选材特、体裁新,违背了学生的

认知规律,学生的认知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时,学生只好鹦鹉学舌,词非己出,毫无个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此刻薄,何异于要学生作八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主作文,写作时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要改变观念,要“开放”,让学生喜欢的游戏做了写;平时的观察,记了写;生活的见闻,听了写;好看的书报,读了写;精彩的电视剧、电影、节目,看了写。让学生写真话,写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作文……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只有教师给学生的空间大了,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才会大,大胆表达,这样的习作就会充满个性,灵气十足。

有的教师批改学生的习作,不要过于苛求用词用句。教者应从学情出发,细想一下,之所以将学生的作文改称为习作,也就是强调一个“习”字,允许学生习得有缺陷,但不可或缺的是学习过程的愉快感受。我们不反对对待学术的严谨、细腻,但是一定要考虑对象。教师毫不吝啬给予的密密麻麻的红色波浪线,点燃的是学生的习作灵感之火,孩子一旦有浓厚的习作兴趣了,还用担心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吗?五、提供舞台展示,广评众议激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