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政策建议的,包含三部分内容(森, 1970): 1.严密的逻辑推理; 2.经济、价值的判断标准; 3.经济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状态?如何才能达 到最优状态? 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 大化? 由于资源的最优配置意味着“效率”,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意味着“公平”,所以“公平”与“效率”既是福利经济学所 追求的基本社会目标,也是它的基本政策目标。从这个角度也 可以说,福利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以 及在这二者之间如何进行权衡选择的一门学科。福利经济学家 一致认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增进社会福利的基本途径, 而至于收入均等化究竟是否是增进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福利 经济学家们则见仁见智,意见不一。
社会福利无差异曲线
UJ
帕累托标准的图解
UB UB
s3
b3 s 4 b2
s3
s1
b3 s 4 b2
UA
s1
s2
s5
a2
图1:严格帕累托标准
s2
s5
a2
图2:弱帕累托标准
UA
O
O
帕累托标准的特点
特点1:帕累托标准的“外部效应” 例:一项政策使富人的钱更多而穷人的钱没变,按照帕 累托标准,这项政策是可取的。实际上,穷人会都相对 差距的增加而不满,会降低福利,这不符合帕累托标准。 这被称为“外部效应”。 特点2:帕累托标准忽略了分配问题 例:A和B的福利都增加了,但两人的福利相差极大, 按照帕累托标准社会福利增加了,但却存在严重的分配 不平等。帕累托标准假定分配状态是给定的。
这两种情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法律允许第二种情形而不允许第 一种情形?
问题3: 政府掌握着部分社会资源,既包括人民给予的公权力,也包括 在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获取的物质财富,我们用什么标准来区 别政府的行为是好的?
第一节
定义1
福利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一系列命题的研究,经济学家根据这些命 题来比较不同经济状态的社会福利,并判断不同经济状 态社会福利的高低。(黄有光,1983) 含义1: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含义2:福利经济学提出判断福利高低的标准或命题; 含义3:福利经济学试图明确地表达出比较福利的标准 或命题。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含义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关于资源配置的,任何资源都能在完 全竞争条件下通过交换生产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他与第一定理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定理证明了政府行为可以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所行动,政府所应该做的就是改变个 人在初始状态的要素禀赋 。比如政府可以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改变初
福利
庇古(A.C.Pigou):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己的满足之中;这 种满足可以是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的,也可以是由于其他原 因(如知识、情感、欲望等)而产生的;一个人的全部福利则应 该包括所有这些满足。 庇古又认为,含义如此广泛的福利是难以研究和计算的,为此, 应把研究的主题局限于能够计量的那种福利,即与经济生活有关 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同货币量有关的那部分社会福利。以货币计 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被称为经济福利,“效用就意味着满足, 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就是由效用构成的。” 黄有光:个人福利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人的幸福,或更明确地说, 是他的快乐。快乐的有无可以归结为肉体上的愉快和痛苦,及精 神上的愉快和痛苦。”
基本命题: ①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大; ②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 理论基础: 功利主义理论:社会福利等于所有社会成员效用之和, 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福利,个人福利是个人感到的 满足的总和;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比较,边际 效用是递减的。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有利于穷人 的分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国家应使整体社会福 利之和达到最大化。 基数效用论:客观的效用具有可度量性,能够进行人际 比较,即基数效用论; 经济学就是解决物质福利的;

二、旧福利经济学
之前,人们并不认为福利是政府的事。 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边沁、穆勒、霍布森、庇古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 的目的即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 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认为,社会行为的 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地获得普遍的福利,或者应该是追求最大 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反对把社会福利仅仅看作是国王、贵族和 教会等少部分特殊群体的利益。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霍布森的观点: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应当是研究如何增进人类的 福利,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消除在竞争性的市场制度下形成的 分配不合理现象。如税收政策、最低工资法、社会保险以及国 有化等。
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
国民收入的大小以及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 状况 首先,要使社会福利增加就必须增加国民收入量, 而增加国民收入量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并 认为自由竞争可以最适度地配置生产资源,如果白 棉布生产资源配置不当,由国家或政府采取适当的 调节措施,可以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社 会经济福利。 其次,认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收入越多边际效 用越小,因此主张把富人的部分货币转移给穷人将 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定义2
福利经济学为某项政策的评价提供较为明确伦理标准框 架,而不是提供个人标准。(Boadway and Bruce, 1984) 含义1: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状态; 含义2:福利经济学对各种社会经济状态进行排序; 含义3:福利经济学提供评价的伦理标准框架。
定义3
福利的分类
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用货币来衡量的那 部分福利叫做经济福利
社会福利也有向量和矢量之分:(1)社会福利的 向量概念。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序数 效用的向量。社会福利增进与否只能比较全体社会 成员的变好或不变,而不能比较一部分成员变好, 另一部分成员变坏的情况。(2)社会福利的矢量 概念。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基数效用 的加总。社会福利增进与否可以比较任何一种社会 成员的个人效用变化。
一、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1标准的提出
……因为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仍然有可能使每一个人的状况都变 得更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得更坏。经济学家无需证明-- 实际上也无法证明--采取一项政策,结果社会上没有一个人会 受到损失。为了说明这种可能性,他只需说明即使所有受损的人 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偿,社会上其他人的状况也比以前变得更好了。
作为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帕累托 标准有一个缺陷,即它只是一个关于效 率的标准,根本不涉及分配问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 最优的 。 自由市场在均衡时,是帕累托有效的。 第一定理是讲如果企业都追求利润,每个个 人都追求自己的效益最大化,市场自然就可 以达到一个社会最优的资源配置。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政策启示:
Bergson-Samuelso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swf
UK
弱帕累托标准:其他条件不变,所有个 人的效用水平增加,那么函数值也增加。 W1-W2-W3 离原点越高的福利水平越高
W3 W2
A
C
B
W1
严格帕累托标准: 至少一人福利增加, 同时没有任何人福 利减少。 A-C A-B
以罗宾斯为代表,他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 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 福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 以卡尔多、希克斯(John· R· Hicks)、勒纳等人为代表, 主要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 批判。但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 是有用的。卡尔多、希克斯(John· R· Hicks)、勒纳、 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 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存在的问题
由于旧福利经济学是以基数效用理论为基础,由此,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基数效用是主观感受,是不可以 用基数来度量的; 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可以进行比较 的; 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等 学者的批判。
始资源禀赋),而不是最低限价(干预市场经济运行)。
它表明分配与效率是可以分开来考虑的。任何帕雷托有效率 配臵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 价格在这种市场机制中起到两种作用:一是配臵作用,表明 商品的相对稀缺性;二是分配作用,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能够 购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第二节 公共资源配置与补偿检验理论
第二章 福利经济学与公共资源配 置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公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配置与补偿检验理论 第三节 公共资源配置与公平
问题1: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他人的利益。那 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判断个人的行为是否正当? 问题2: 考虑两种情形: 情形A:某店主雇人将竞争对手的店门堵上,使后者不 能营业; 情形B:某店主以更低的价格和更优良的服务将竞争对 手打垮。
三、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学说,它避开收入 分配问题,以效率作为福利分析的唯一标准。 现代福利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效用序数论。效用是主 观的,不可计量,但具有等级 有关福利评价的观点或命题: (1)个人是其福利的最好判断者,个人福利取决于个 人偏好。 (2)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福利,而非 其他。 (3)如果社会上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起来,而没 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坏,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变好了。 检验资源配置是否最优的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
帕累托标准
严格的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 会状态x、y,如果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 i都有xRiy(x不差于y),并且,对于 某些社会成员j有xPjy(x优于y),那 么对于整个社会就有xPy(x优于y)。 弱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会状 态x、y,如果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i都 有xPiy(x优于y),那么对于整个社会 就有xPy(x优于y)。
特点3:帕累托标准不能获得完全排序,不同帕累托状态 之间不可以比较 例:在帕累托标准的图解中,从S2S4或者从S2S5, 按照帕累托标准无法排序,也就说,帕累托标准只能对 部分社会状态排序。 特点4:帕累托标准所涉及的可以是“虚拟的变化” 特点5:帕累托标准涉及的变动是较小的
例:帕累托原文强调“很小的变动”、“微小的改 变”,所以,巨大的改变,帕累托认为他的标准是 不适用的。
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干预市场定价有可能导致市场 低效率; 政府可以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条件 1. 完全竞争 2. 没有外部性 3. 没有交易成本 4. 完全信息 5. 不存在规模经济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第二定理是指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 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第二个定理讲任何我们所希望的社会资源配 臵都可以通过给定一定的收入分配结构,所 有权结构,而且通过市场达到。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 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 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效用
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 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效用(Utility)有时用来代表客观的选择或偏好 效用的测量方法:
一是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每个 人都可以给出他自己对不同物品的效用函数。这是庇古 的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 的基础; 二是序数效用,认为效用是不可以具体量化的,但可以 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