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卷(C)一,名着:20%
古代着名的史诗四部:《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神曲》、《埃涅阿斯纪》。

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的四部小说:《神曲》、《十日谈》、《哈姆雷特》、《奥赛罗》。

近代以前着名的六位戏剧家: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莫里哀、拉辛、歌德、易卜生。

近现代六个着名的小说主人公:浮士德、哈利波特、堂吉诃德、罗密欧、朱丽叶、亚瑟王。

二,简答题:(32%)
1,古希腊神话有哪些特点?
答:古希腊神话最大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形体上和人一样,且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正直、勇敢、残忍、嫉妒等各种品质,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能长生不死。

2,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成就?
答: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创作37部剧本、两首长诗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早期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奥塞罗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苔丝德梦娜、伊阿古、凯西奥),《李尔王》《麦克白》(心理描写)。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

喜剧(10部)歌颂爱情和友谊。

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暴风雨》《亨利八世》等。

3,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学思想,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鲜明的政论性和教诲性。

把文学当作启蒙思想的工具,借助文学的形式评论时政,抨击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宣扬民主精神和人权思想,特别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注意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的探讨。

第二,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描写和歌颂的主要对象,着重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他们的英雄行为和崇高感情,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

第三,创造了多种新的文学体裁,如哲理小说、正剧等。

启蒙文学过分注重哲理而忽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形象往往不够丰满,个性不够鲜明。

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故艺术感染力不够。

4,《羊脂球》
答:《羊脂球》是有“短篇小说大师”之称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先生创作的小说,。

《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以羊脂球的悲惨遭遇反衬了资本主义下的丑恶肮脏的灵魂。

他们虚伪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内脏和污秽的思想。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占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

军官一定要车上的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

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

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在与她讲话。

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

无论是前面的羊脂球的食物被掏空,还是后面她被推去跟敌方军官睡觉换取贵族的继续逃亡,羊脂球都被牺牲了。

贵族始终看紧他们腰包里的金子,就算是自己的恩人,当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时他们都会变成嗜血的恶狼。

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人,能拥有权力、金钱、地位,都是血腥堆积出来的。

他们就像是血吸虫,如马克思所说“上上下下都滴着肮脏的血”,也正是这种丑恶的灵魂给他们带来了财富。

当一个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会把你伺候得像皇帝,这就是贵族的价值观,他们自私贪婪的本性只允许他们用金钱去衡量一切。

书本的学识未能给他们带来善心。

现实中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残酷的争名夺利冲刷了一切形为上的终极关怀。

这在后文中显露无疑。

莫泊桑的这则故事恰恰以羊脂球的悲惨遭遇反衬了资本主义下的丑恶肮脏的灵魂。

他们虚伪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内脏和污秽的思想。

作者用一个不愿委身侵略者、地位卑微的妓女和当时一些上层人士作对比:作者以过关卡前羊脂球把提篮里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和经过关卡后他们对她的不屑一顾作鲜明对比。

这些是在实处的对照,另外也是对爱国方式的对比。

读完《羊脂球》的第一感觉,就是为羊脂球叫不平。

仔细想想,这更是与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社会背景有关。

在资本主义统治下法国人与人间的地位隔阂、建立在金钱上的虚伪友谊和亲密,在作者笔下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羊脂球》的诞生,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这不仅是莫泊桑的处女作,更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

读莫泊桑的作品,犹如欣赏一段历史,人物的真、善、美几乎荡然无存,一切都受金钱、权位、名誉的支配,社会腐败不堪。

这对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对社会则暗示下一个时代的到来。

三论述题:(30)
1,为什么说《十日谈》开现代小说之先河?
该书作者薄伽丘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市民的家庭,从小爱好诗歌与文学创作,是早期的《神曲》研究与注释者。

新兴的古代文化对他有着很深的影响。

由于当时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所以导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即名震后世的文艺复兴运动。

用罗素的话说,但丁如果可以算做是旧时代的第一人,那么薄伽丘就可以称得上是新时代的第一人了。

在新时代的曙光到来之际,他满怀激情创作了这一不朽的杰作。

在他之前欧洲几乎没有可以被称作“小说”的文学作品,在黑暗的中世纪里教会把持了一切文化活动,整个中世纪除了一些宗教文学作品与市民戏剧以外很少有什么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可言。

《神曲》是诗体,而且还有着中古梦幻文学的色彩,宗教色彩浓厚,但也难能可贵了。

《十日谈》的优秀之处我认为体现了三个方面,一个是体裁,作者是欧洲首开在一个大背景下由一个个小故事贯穿全书的方式进行创作,这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后代作家。

一方是内容,本书的内容大部分取材于贵族或者市民生活,一反中世纪文学作品的虚幻,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且大多以反映男女爱情为主,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并批判和讽刺了教会的虚伪和荒淫,这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还有就是创作手法,作者运用了心理、动作、语言等各个方面的描写,对人物刻画的比较生动,很多人物形象甚至今天仍在西方文化中有一定生命力。

这部书也有着很强的消极影响,由于天主教会大力宣传禁欲思想,所以薄伽丘就用人文主义思想加以批判和对抗,但是他过分地宣扬了男女之间的那种自然的欲望,难免陷入了纵欲的泥坑,违反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对日后西方社会不良的风气形成有一定影响。

而且他本人的创作思想是不大成熟的,立场也不很坚定,以至于在教会的威胁下差点焚毁了自己的创作成果,幸好有彼特拉克劝阻而未成。

2,浮士德形象及其意义?
浮士德是歌德作品《浮士德》中的主人公,他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都有
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

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

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

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

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

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

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拖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

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

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浮士德的经历表明:人类的命运既是因果的又是宿命的,既是自主的又是他主的,既是乐观的又是悲观的,最终还是乐观的。

主要时代意义,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拖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

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

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浮士德形象的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着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

歌德以深刻的辨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与“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历史发展过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

“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

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内在的严重矛盾。

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梅菲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

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梅菲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化体现,而他与梅菲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化体现。

在与梅菲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

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
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

歌德辨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

这在诗剧的开头上帝对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都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1)他不断的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

他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即“浮士德精神”。

(2)浮士德又有贪图享受、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构成了浮士德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

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

在这样“灵与肉”,“善与恶”的辩证发展之中,歌德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3)这个巨人形象还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形象:最初的时候,人的庸俗性还更多地留存在浮士德的身上,然而,随着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引诱下的一次次失败与悔悟,浮士德终于摆脱了旧的自我,在为征服自然和为人类造福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浮士德德一生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

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动力,靡菲斯陀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4)浮士德这个形象是当时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精神思想的化身,因而具有很大的象征性。

就小而言之,浮士德身上浓缩了歌德本人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体验。

大而言之,浮士德又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一形象揭示出人类自身存在的追求和发展必须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进行,并得以实现的真理。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

这主要表现在着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

首先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

浮士德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他是一个不断前进,永不停止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

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他重视实践的积极入世精神。

走出书斋是他实践意识的朦胧觉醒,追求、实践、不满足、再追求,自强不息,浮士德肯定人的作用,肯定人生的目的在于实践,通过实践不断追求真理,终于达到“智慧的最后结论”。

总之,“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实质和内容主要有三点: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

3,试述托尔斯泰《复活》中“复活”的含义?
四,比较论述题(18%)
1,简述西方文学中“多余人”的特点和发展?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出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

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四大多余人.
“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

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

“多余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所以,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外国文学史》教材中说,了解“多余人”形象,“有助于人民认识沙俄专制制度的罪恶,也能帮助读者洞察到贵族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严重缺陷。


“多余人”之所以会“多余”,是由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19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正处在一场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之中,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俄罗斯,特别是1812年卫国战争和1813至1814年的俄军西征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年贵族军官接受了欧洲的民主思想,又在西征中亲眼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文明、民主的制度和发达的生产力。

在他们的影响下,贵族知识分子纷纷成立自己的组织团体,普遍对俄国社会的现状表示不满,并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12月党人起义的失败使贵族知识分子社会变革的热情消退,沙皇政府则变本加厉地加强控制。

在这一动荡的历史过程中,贵族知识分子始终充当着这个时代的思考者和领路人的角色,试图唤醒俄国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

他们向来喜欢追问“谁之罪”和“怎么办”,因为他们“固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精神理想,不满足于平庸的物质生活”。

他们总是幻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去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种种实际问题,但结局往往是不幸和无可奈何。

这种特点决定了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彩虹般美好理想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也就是“多余人”之“多余”的根源。

所以,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当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犹豫不决和无力积极干预生活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时,具有清醒的理智和实践
能力的平民知识分子就取代了他们。

由此可见,时代特征和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的特点共同促成了“多余人”作为客观人物的出现,而“作家只不过反映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典型罢了”。

所以,19世纪的“多余人”是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现实与贵族知识分子之间冲突的结果,是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进行的一种反应方式,是他们在那种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1种生存状态,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对当时时代特征和人物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代表人物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赫尔岑《谁的罪过》中“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无独有偶,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史上,也出现过这样一批类似的“多余人”形象。

这是很正常,很必然的。

一则,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其社会背景与19世纪的俄国有相似之处,阶级矛盾尖锐,国家暗无天日,民族日趋衰亡,人们渴望变革,以打破这种悲观的现状;二则,中国的“多余人”们的特征,也是属于中、上层知识分子(包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地主大家族子弟等),有才识、有个性,对现状不满,欲图振兴却又看不到出路,因而内心矛盾、冲突;三则,在一些作家们作品中的“多余人”角色身上,未尝不存在作者自己的影子。

这与俄国文坛也是不谋而合的。

不少作家们声称,他们的小说就是他们本人的准“自传”。

作家与角色都是贵族知识分子,既有自己在才学、人品方面的诸多优点,同时又难免有思想上、阶级上、时代上的局限与不足。

作家尽管在认识上要高于角色,但其本质是一样的,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渗透着自己的爱憎情感与对未来的追求、愿望。

当他们对自己笔下的人物由欣赏走向批判时,他们就算是跳出了自己阶级、身份局限上的藩蓠,走向了新生。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的几个主要“多余人”形象是:鲁迅笔下的涓生、巴金笔下的觉新、柔石笔下的肖涧秋、叶圣陶笔下的倪焕之、曹禺笔下的周萍等等。

“多余人”形象的五个主要典型是:
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多余人”,他厌恶首都彼得堡的世俗社交生活,来到了气息清新的乡村。

他拒绝了外省地主的女儿达吉雅娜的爱情,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连理斯基。

待他象拜伦一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在彼得堡再次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却拒绝了他。

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

别里托夫,(赫尔岑小说《谁之罪》的主人公)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敞开着心扉”,但一旦进入社会,就处处碰壁,而被迫成为“多余”的人。

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主人公)是一名贵族军官,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对由当时环境支配下的那种空虚无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没法摆脱,因此苦闷彷徨,甚至玩世不恭。

“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他的两大个性。

作为第二代“多余人”,毕巧林比奥涅金更有才能,因而其悲剧性也更深刻。

罗亭,(屠格涅夫同名小说的主人公)聪明、热忱、好思想、善辞令,向往真理、憧憬未来;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加之本人脱离人民、缺乏毅力,他无论是在社会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事业上都碰了壁,遭到惨败。

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无用”与“多余”,“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最后默默地在1848年6月巴黎墓战中牺牲了,临死前手里还拿着一面红旗。

罗亭的最大特点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缺乏实干精神。

奥勃洛摩夫,(冈察洛夫同名小说的主人公)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典型,尤其龌龊不堪。

他虽说生性善良、颇有教养,但由于祖传的庄园领地和300多个农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