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海黄岩岛填海造陆的构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南海黄岩岛填海造陆的构想
看我的黄岩岛改造计划构想:
大致目标是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海拔5米,岛东南方是20平方公里的深水内港,中部有1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
有机场码头、军事和生活设施,可做航空母舰母港。
移民30-50万人,建成一个中小型城市。
植树造林,自给自足种植粮食蔬菜。
修建旅游设施,再造一个三亚,年接待1000万游客。
成为中国在南海真正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先百度下黄岩岛的情况:
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
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
黄岩岛潟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参考了之前一些网友的想法,大致操作方法如下:
一,沿着这条水深0.5米到3米的环形礁盘四周修一道海拔5-10米的永久性防水大坝。
二,将大坝里的的海水抽干。
按1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计算,有19.5亿立方的海水。
考虑到南海每天都有各种方向的海风,
可以像荷兰一样使用风车发电来排水。
三,水排干之后就是潟湖内的泥土的挖掘作业了。
造陆面积是100平方公里,需填高20米才能到海拔5米,计算大概需要土石20亿立方。
这些土石方都要从东南方20平方公里的规划港口和中部1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取土,总共取土面积30平方公里。
所以大约要挖出67米深的土石方堆到旁边的陆地上。
(因为都是掘土填土,所以这时可以方便修建一些必要的地下军事设施)
这是个十分巨大的工程,所以需要派出大量的的挖掘机和泥头车上岛来挖填土。
挖填土工作完成后,新黄岩岛大致轮廓就出来了:10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平均海拔5M,中间是一个面积10平方公里的深87米的人工湖,岛东南是一个20平方公里的深82米的港口。
四,加固硬化港口和人工湖堤坝和底部,修建码头、机场和生活居住设施。
从大陆运来一些泥土,铺在一些必要的地方,用以改良岛上的土壤,植树造林,开垦耕地,种植粮食水果蔬菜。
五,以上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炸开东南港口的堤坝了,就是之前潟湖的出口,海水涌入,再疏浚这个通道。
面积20平方公里、深达82米的深水内港,可以停靠航母和无限吨级的巨轮,外面风浪再大这里也是风平浪静。
还可以划一部分水面出来发展海水养殖。
需要说明的是淡水供给的问题。
因为南海本来就是热带海洋性气候,黄岩岛地区每年降雨量有1500-2000毫米,等于每平方米的面积
一年能降下1.5-2吨的雨水。
按1500毫米的降水量,把新黄岩岛100平方公里和10平方公里的湖面的雨水全部收集到人工湖里,那一年就有1.65亿吨的淡水(可供100万人使用)。
岛中央的人工湖是10平方公里深87米,可储淡水8.7亿吨,大约过六七年就可以装满了。
另外我不是工科出生,不知有没人能大概算出这项工程需投资几何、工期多久。
呵呵。
如果这个计划可行,那南海其他一些地形相似的岛礁,像美济礁、赤瓜礁也就可以如法炮制了。
附上黄岩岛卫星图
2黄岩岛也开始填海了
和美济礁一样,门口明显出现了沙堆!而且进口在清理点礁、挖
深内港口!
黄岩岛自古是中国领土,必须建设,中沙缓下建设也要优先建设黄岩岛。
把南海周边的小岛、礁石全填了连成一个圈,然后南海就成中国内海了!
菲律宾叫的最欢,就先把他占的岛全收回来,把基地建好,到时候再慢慢的收回所有我们的领土。
黄岩岛由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国三沙市管辖的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在国际上被叫作“斯卡伯勒浅滩”。
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
3南海将密布中国强大基地:黄岩岛要建机场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2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大战略挑战:南海造岛中国正在位于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填海造地,看似有个3000米长的飞机跑道与大得足以停靠油轮和大型军舰的港口。
这并非中国首次在南沙和西沙群岛填海造地,却是最近的一次。
中国想干什么?这些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通常用来解读国际舞台上战略举动的透视镜,并不适合解答此类问题,因为它是以国际象棋的视角来看国家博弈,而如今中国在南海下的是围棋。
围棋是中国最古老的棋盘游戏,与该国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战略思
想异曲同工。
国际象棋讲究将死,而围棋从名字就可见,是一种讲究包围的游戏。
围棋中没有王、后或兵,只有相同的棋子。
棋子的权力取决于其在大布局中的位置。
如果说国际象棋是两军对垒,围棋则是布局之争。
若南海被视为国际象棋棋盘,那中国的种种举动基本微不足道。
前进的多是卒子,更强棋子尚未启动。
北京介入南海争端的主要力量鲜有军事的,绝大多数是渔船和轻武装公务船。
黄岩岛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是极好的渔场和避
风之处。
黄岩岛一直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领土的一部分。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
把西沙群岛比作扼守南中国海的西门、监控越南的话,黄岩岛就是扼守中国南海的东门、监控菲律宾。
从国际象棋的角度来看这场博弈,一名资深美国外交官认为,“大国不会为了几块岩礁而大动干戈。
”一名研究中国海军的知名学者认定,“崛起中大国与邻国之间的这种紧张是自然的,对全球力量平衡并不是大危险,甚至对国际体系正常运行也不是威胁。
”但在围棋手看来,中国在南海所做的,正是娴熟下棋的典型例子。
最终目标是取得对整个地区的掌控。
实现该目标有赖于渐进式扩张,而非大规模战役。
这种扩张是个持久过程,跨度长达几十年。
与该战略相应,切香肠和小棒外交均属(北京的)优选战术。
其潜在逻辑是,通过不动声色地操纵地区战略格局,逐渐使形势向有利于中国支配的方向转变。
该战略有赖于一些必要规则,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第一是尽可能避免公开武装冲突;第二是控制最重要的海上战略位置。
若不能,夺取这些位置也要尽可能以不动声色的方式进行;第三是将这些位置发展成强固的控制据点、后勤保障中心和兵力投射基地。
从过往行为来
看,中国一直在巧妙、利落地遵循这几条原则。
近60年里北京多次夺岛,但只有两次发生武装冲突,几乎没带来什么外交后果。
如果近中期,北京还在渚碧礁、美济礁和黄岩岛上建飞机跑道和深水港口,那也不会让人意外。
拥有了更大和战略位置重要的岛屿后,中国会比任何其他大国更有潜力获得南海的制空、制海权。
今后20年,若南海密布中国的强大基地,也并非不可想象——虽然北京距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在南海的大战略是一记妙招,它利用了(美国)依赖大规模战役的战略的软肋。
但这种渐进式扩张战略远非无懈可击。
若美国、越南和其他一些地区国家像中国一样“善下围棋”,北京就会遇阻。
4美媒称中国在南海已控制黄岩岛美国将
有新动作
美国War on the Rocks网站11月25日发表美国调研公司CNA
高级研究员、美国海军退役少将迈克尔·麦克德维特的文章称,当人们思考下一场大冲突会在哪里爆发时,往往将目光投向南海——世界上最具爆炸性、最难管理的地方,多国的主权主张在此重叠。
面对中、菲、越之间的紧张态势以及中美的直接冲突,美国该如何才能找到和平解决之策?对此,文章建议美国回应亚太国家的请求,帮助他们改善海上治安和安全能力,还包括用长期的、专注的努力来承诺改善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海上力量。
而且,华盛顿要为促进稳定而存在,不能尝试与中国直接对垒。
美国海军和空军在南海的存在应该成为常态。
美国海军还应加大与沿岸国家的演习时间,并将演习参与者推广至和区域稳定性有关的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及印度等。
5南海领土争议愈演愈烈
南海的这些问题并不新鲜,美国第一个与南海争议有关的政策制定于1995年。
目前的政策也几乎没什么变化,那就是用和平的、非强制的外交方式来维护区域稳定,保证这条世界上最繁忙水道的自由通航。
不同之处在于,在历经10来年的相对宁静之后,南海变成了争论的竞赛场,爆发潜在冲突的可能性提升,给东南亚地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美国可能会直接卷入,因为作为南海声索国之一的菲律宾是美国的条约盟友。
在南海地区,约有180个地貌特征在涨潮时位于水面之上。
这些岩石、浅滩、沙丘、礁石、珊瑚以及无名的沙洲和水下地貌,分布在该海域4个不同的地理方位。
这些地貌全部或部分地由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文莱声称拥有主权。
中国的主张覆盖了南海所有的地貌。
美国政策的根本原则,就是华盛顿对这些各自主张的法理是非不持立场。
为何有人在乎要更多地拥有这些荒凉的岛屿和礁石?对这些声索国来说,小部分地貌特征却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足以建立可供战术喷气式飞机起降的跑道,而且能与世界上最繁忙的商船航线相邻。
简言之,获得了这些地点的主权,就等于是找到了干涉中国或其他东北亚国家贸易的立脚点。
尽管不太可能,但不管怎样,这些南海岛屿的
战略意义自一战以来就一直让战略家们念念不忘。
另外,拥有主权还能占有海域周边的资源——或者是12海里的领海,或者是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如果将该地貌视为岛屿)。
这些涨潮时位于水面之上的地貌特征与海事权益紧密相连,包括有权使用渔业、碳氢化合物,以及海床下面的矿藏等。
于是,民族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中国来说),因为高举“我们的领土主权”的大旗,就能限制其他声索国的选择权。
中国已经掌控了南海北部所有有争议的地区。
1974年,中国“强行驱逐”占据一半西沙群岛的南越武装,控制了西沙群岛,并且不顾越南持续的主权主张,从未有过要撤离的迹象。
2012年,中国再次安全控制黄岩岛,有效地解决了与菲律宾的争端,而且不太可能因马尼拉的抗议而将其放弃。
这表明,南沙群岛是南海仅存的未被中国实际占领的争议地貌。
中国在南海的举措极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和平地强制”。
中国小心谨慎地避免让海军直接卷入,转而依靠海警和渔船队伍来实行以“切香肠”战略,这些细小而逐渐增多的措施不会激起其他声索国的军事回应,但久而久之就能按中国自己的意愿改变现状。
中国南海地图上的“九段线”标识极大地加重了主权问题的严重性,它囊括了80%的南海面积,并割裂了其他沿岸国家的经济专属区。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强硬行为表明,“九段线”不仅仅是描绘中国领土主张的地图解注——而是试图声明中国对该地区的渔业和油气
资源拥有“历史性权利”,中国的这一明显意图导致了和邻国间的摩
擦不断。
6美国制定多项南海政策
从2010年夏季起,奥巴马政府就明确表示,在南海建立基于规则的稳定性是美国国策的重中之重。
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外交,一方面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增强军事联系,希望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施行这一国策。
美国还对一直对南海的“自由航行权”感兴趣。
华盛顿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任何国家在任何沿海经济专属区行使“公海自由权”。
这些自由权利尤其应该适用于和平的军事活动,包括行使监视权在内。
中国对此不同意,认为这并非“和平”的活动。
中国的反对导致了两次严重的事件:2001年美国海军侦察机与中国海军拦截战斗机的空中冲撞事件,以及2009年中国的渔船和准军事船只“骚扰”美国海军“无暇号”舰艇的事件。
最近,中国“危险”地抵近拦截美国海军P-8海事巡逻机,再一次创下外交事故。
美国与菲律宾签订防务条约是一项重要义务。
一旦中国攻击菲律宾海军或海警舰艇,击落菲律宾军用飞机,或伤害菲律宾武装部队,条约中相关“攻击菲律宾武装部队及太平洋公共船舶与飞机”的条款就会生效。
最后,和华盛顿有关的其他重大的问题也牵涉到中国,包括终止伊朗和朝鲜的核计划;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等等。
这些重要的利益交错形成了美中关系的大背景,很明显南海问题不应成为美中整体关系的重要因素。
目前美国的南海政策包括:任何声索国都不得使用武力和强制手段来解决主权争端,或改变南海争议区域的现状;航行自由包括商船、私人船只、军用船只和飞机的无阻碍合法航行权。
沿岸国家必须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公海自由”,包括允许在沿岸国家经济专属区内进行和平的军事行动;南海海域的所有海洋权益必须以国际法为基础,必须以南海的地貌特征为依据。
中国的“九段线”不符合这一标准;美国对主权竞争的相关是非不持立场,不支持一国的主张强加于另一国;建立有效的行为规范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形成管理和调整南海相关国家行为的规则框架。
这是涉及到美国利益的理性的、相对全面的、均衡的一套政策。
随着时间流逝,政府的公共言论会变得更具体、更“非外交化”;现在美国就明确地称中国的行为是“破坏稳定”和“恃强凌弱”。
美国政策的注释也会根据“规则”而变得更具体,它直指南海最具破坏性的方面——九段线。
尽管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被认为是理性的、均衡的,但还是受到左右两派的批评,他们认为该政策对中国不够“强硬”。
批评者的理由很简单,美国劝诫中国遵守规则,停止对其他声索国施压,寻求解决争端的第三方公正裁决,中国则对此完全无视。
北京显然认为国家利益高于遵守国际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