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7月19日,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京隆重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寿山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致辞,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主持开幕式。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发布了《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从四个方面对2011-2012年全国数字出版产业做了一个全景式、粗线条的描绘。全文如下: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发布产业年度报告(邓杨/摄)

一、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收入再创新高

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其中,互联网广告、手机出版与网络游戏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值得注

意的是,过去的一年,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5%。

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9.34亿元,电子书(E-book和电子阅读器)收入达16.5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达12亿元,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收入达367.34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428.5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达512.9亿元。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28.3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06%,这说明单纯的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而缺乏原创内容,难以在市场中立足。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的收入分别为367.34亿元和428.5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6.66%和31.10%,这说明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依然是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也意味着娱乐化产品在数字出版中占据相当比重。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二、数字出版产业态势分析

我国正式使用数字出版这一概念始于2005年,以行业生命周期指数来看,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在我国已从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过去的一年里,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平台建设、渠道开发、技术研发、终端生产五大产业链各自向纵深发展:数字出版内容开发更有针对性;数字出版应用技术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出版平台竞争加剧、服务升级;数字出版渠道有了新的拓展;数字终端产品日趋丰富;数

字版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数字企业进入壁垒开始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日益增多。

1.政府主管部门积极部署,大力推动数字出版发展

产业政策不断完善。为了加强对产业的管理、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新闻出版总署于2011年分别就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平台建设和网络出版服务等三方面分别进行周密调研,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与指导意见,目前《国家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管理办法》、《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和《数字出版内容平台建设指导意见》(计划推出)均已初步起草完毕,经过意见征求期后,近期有望向社会公布。这三项政策的制定与发布,不仅会完善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法律法规建设体系,而且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平台和网络出版的发展指明方向。

重大工程进一步推进。实施重大工程带动战略是中央推进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同样也是推动新闻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层面,《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实施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和“文化市场建设工程”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在产业层面,《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重大工程31项,其中直接相关数字出版的17项、科技创新工程6项(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一期)、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和国家数字出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经过“十一五”后期的可研论证,字库和版权保护等工程已进入研发

阶段;目前,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已完成可研论证,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已开始可研论证,其他工程工作也在进行中。

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2011年是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年。《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的整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多项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5项行业标准《手机出版标准体系表》、《动漫出版标准体系》等进入报批阶段,这些标准覆盖多种载体和终端出版物,有效传递内容产品信息到产业链的各环节,满足产业参与者需求;一大批数字出版标准处于起草、征求意见阶段,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的4项数字出版格式标准(涉及应用文档结构、呈现格式、保存文档格式等)、12项电子书内容标准和《新闻出版置标语言PPML》,《手机出版内容数据格式》、《手机出版质量规范》等行业标准目前全部进入起草、征求意见阶段,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数字出版物的格式将更加规范,还意味着内容质量将得到一定的保证;MPR出版物标准制定取得重大突破,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MPR出版物五部分(MPR符号规范、MPR码编码规范、通用制作规范、MPR码印制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基本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已出版并发布。需要强调的是,2011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批准了《国际标准文档关联编码(ISDL)》国际标准的立项,这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印刷读物(MPR)技术基础上,首次由我国申请立项的国际出版领域的标准。

基地建设完成基础布局。全国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已基本完成基础布局。基地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也逐渐从单园区扩展到多园区,从单一城市扩展到多个城市。杭州基地以“一城多园”辐射全市、江苏以“一中心,多园区”辐射全省、上海

张江以“延伸园区”辐射虹口及整个上海地区、陕西西安基地则辐射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原和西北地区,基地空间分布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基地的发展更加务实,已实现了由审批起步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阶段性过渡,上海张江的游戏、金融和超算服务、天津和重庆的云计算技术服务、杭州的移动阅读和网游动漫、江苏扬州园区的数字教育(电子书包)和电子书等都彰显了各自的特色,为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部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总产出已经超过百亿元。

2.内容加工走向深入,由纸制内容的简单比特化走向定制化、多终端应用开发

数字出版内容产品不足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数字出版发展的核心问题,传统出版单位虽然拥有大量内容资源,但能转化为数字产品,适合数字终端呈现、带来收益的内容却不多。在2011年7月的第四届数博会上,广东出版集团数字公司介绍:公司2万种图书资源,能拿到手机平台上运作的,不足1000种;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公司1万本书,能够转化的最多30%。

目前传统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可使用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在于传统出版社对新媒体的特性认识不足,对新媒体的用户需求把握不够,提供的内容在选择与加工制作上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偏差。

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根据渠道及终端特性,还进行了多平台应用与多终端的内容开发,使一种内容得以在纸书、电子书阅读器、PC、平板电脑、手机上立体呈现。2011年,以盛大文学网络连载小说《斗破苍穹》为例,2011年,在获得网络高点击率后,这部小说被分别开发为Android客户端、iPho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