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思考作者:张雅琳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03期〔摘要〕随着“国学热”的逐渐升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视界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相结合,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我们应当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当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革新传统文化,通过逐渐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寻求新的契合点,使二者达到一种更高的普遍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热”;视界融合〔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3-0147-04〔作者简介〕张雅琳,渤海大学讲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锦州121000。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国学热”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
虽然国学的兴起是新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志,“但是,从历史的经验和目前发展的趋势看,也有另外一种可能,这就是…国学热‟离开学术的轨道而意识形态化,从而背离某些学者热心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初衷。
”〔1〕换而言之,有些人企图以“国学”这一可疑的概念来抵制马克思主义,直接把国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文化复古主义的做法。
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时代差异性和理论矛盾。
正是基于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视界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具中国特色,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时代需要地进行现代性转化。
一、树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众所周知,人作为现实的存在,“不仅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性的获得,更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获得性的遗传,即个人被历史文化所占有,并从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化存在。
”〔2〕所以,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得到丰富和发展,就必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中汲取营养,重塑自己的结构和形式,成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双向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要中国化,就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要向中国文化学习,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
早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总结了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经验,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提出全党要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数千年来的珍贵历史遗产。
1941年,他在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整风报告中,再次号召全党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研究理论。
他尖锐地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实事求是、独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一再提倡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概念和思想,无不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及其丰富内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意义一、“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两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理解起来也挺有趣的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像是一个超级有用的工具包,里面有很多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方法。
而中国具体实际呢,就像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情况,包括我们的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等。
把这个工具包和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像是给我们量身定制了一套发展方案。
再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可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
这里面有很多智慧的结晶,像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顺应自然、法家的法治观念等等。
把马克思主义和这些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像是给这个外来的思想注入了我们本土的灵魂。
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更加接地气,更能被我们中国人所理解和接受啦。
二、“两个结合”的意义1. 理论意义这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超级重要的意义呢。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和我们的实际与文化结合之后,就像是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它不再是原来那个单纯的西方理论,而是具有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这种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
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在中国的土壤里吸收了新的养分,长出了新的枝叶,变得更加茂盛。
2. 实践意义在实践方面,“两个结合”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经济建设的、社会治理的、文化传承的等等。
通过“两个结合”,我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比如说,我们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既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发展的理念,又结合了中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和中国人勤劳、团结的传统美德,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文化意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两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部分被重新挖掘和诠释,焕发出新的光彩。
坚持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读后感
坚持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读后感读后感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坚持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阅读体验是非常深刻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思想体系,它不断地吸收和融合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里,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元素,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更是我们在新时代中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宝贵财富。
最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追求,不断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积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智慧。
将两者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本文将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分析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实践路径,从而揭示这种结合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孤立存在,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不仅体现在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等方面,还体现在道德伦理、历史观、方法论等多个层面。
从哲学思想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思想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实际、强调实践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价值观念方面,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公平正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仁爱精神”相呼应。
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阶级差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中华传统文化则倡导“天下为公”“和为贵”的理念,二者在追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
再次,从社会理想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的理想相契合。
两者都追求一个和谐、平等、公正的社会,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
在道德伦理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相契合。
两者都倡导为社会、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变易思想”“阴阳调和”等思想相契合。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
虽然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思想的产物,但它的许多核心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可以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找到共鸣。
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强调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共同利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强调“天下为公”的思想,强调个体与整个社会的紧密联系。
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可以促使人们关注公共利益,协力解决社会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仁爱”、“和谐”等重要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这些观念都是关于社会正义和公平的,与马克思主义追求公平的目标相契合。
第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反对剥削和压迫,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自我解放,通过内在的修炼达到自由与解脱。
这种关注个体自由的价值观为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解放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的结合,启示我们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社会不公和人的自我价值感丧失。
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回归传统文化的智慧,强调社会公平和个体解放,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这种结合也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传统,而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对传统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重新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关键,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够发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改革和创新的方案。
两个结合研讨思考发言
两个结合研讨思考发言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是人理论创新中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通过研读《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既可以清晰梳理“两个结合”逐渐形成的文本脉络,又可以全面地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与基本要素。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力量
文明是某一特定的人类集群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样态。
中华文明作为中国人的人类遗传基因与国家文化基因,始终一脉相承、延续不断。
从民族认同的形成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构建文化认同的精神之源。
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文明主体的内在根基。
从个体教化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固本铸魂的基础工作,是深植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化基因。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理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其价值理念主要体现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理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
“两个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文化是发展的,它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要与时代相适应,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创新。
二是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能动性。
它认为,文化的发展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
三是科学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问题,提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改造文化。
同时,它还强调文化要具有实践性,要体现在实践活动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等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就需要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是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异。
由于中国的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传统上的差异。
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好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工作,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是面临西方文化冲击。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西方文化冲击的挑战。
因此,需要在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本土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通过研究二者的共性与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1.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不断前进的过程。
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联系,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者都强调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学习。
2.人民观:马克思主义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者都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3.社会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阶级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者都强调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1.坚持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既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发挥文化的感召力: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则提供了科学而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思考框架。
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思维方式的整合: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实证和实用,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智慧、内涵和修身养性。
二者结合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全面,既注重实践问题的解决,又注重内心情感和道德修养。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1.建立哲学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哲学体系。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思想,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并阐述其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阶级斗争的存在以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唯物论和辩证法,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存在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历史经验,诸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平衡、仁爱、孝道等价值观,在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观念。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平正义、个人价值实现等要素。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和谐”等价值观相联系,可以形成合理的融合,提升社会道德风尚。
2.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观念与此相契合,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这些观念,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精神家园,包括文化经典、诗词歌赋等。
可以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对现代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1.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让中国人更加了解和认同自身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融合与创新,以期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理论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对话与融合,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性和革命性,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改变,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伦理规范,强调和谐统一。
如何在两种文化传统之间进行融合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首先,可以从哲学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相互借鉴和对话,形成更为完整和丰富的哲学体系。
通过这种哲学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其次,可以从文化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立场和大众文化,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这种文化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
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社会治理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民主制度相结合,建立科学民主的社会治理机制。
在文化产业上,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产业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在文化教育上,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培养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上最具鲜明特色的理论体系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和历史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是中华民族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
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神,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力和适应力,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
例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而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之一。
另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重视人的基本利益,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断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不谋而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不破坏中国本土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化和发展共同愿望,提高人民对美好未来的认识和信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分挖掘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容。
例如,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孝道、友善、仁德等理念可以在现代社会有很好的普及和使用价值,而在道家和墨家文化中,尤其着眼于公平和公正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也有很好的启示和辅助作用。
这些传统思想和价值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相结合,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推动着独特中国道路的建设发展。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严密结合助推着这种影响力的扩大并推动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
例如,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已经成为国际上越来越重要的健康研究和应用领域,而中国政府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在推动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双向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要中国化,就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要向中国文化学习,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
早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总结了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经验,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提出全党要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数千年来的珍贵历史遗产。
1941年,他在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整风报告中,再次号召全党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研究理论。
他尖锐地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实事求是、独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一再提倡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概念和思想,无不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及其丰富内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重塑与解读、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融合中的困境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论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
未来的前景充满希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文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意义、历史背景、相互影响、重塑、解读、当代社会应用、文化传承、作用、困境、挑战、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传承、中华文明。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背景下两者相互影响的认识,还可以重新解读和重塑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引领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合力的融合也面临着困境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之道、仁爱之心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社会公平、人民解放等理念有着相似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上的碰撞与融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
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既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两种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产物。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摘要:新时代下,国际间的一些劣质文化对中华文化进行影响,中华文化受到了侵袭。
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续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进步中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目的在于浅析二者成功结合所含有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基本原理;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价值意蕴引言马克思主义起源于德国,虽然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很多国家的发展难题,但是毕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诞生是建立在德国或者整个欧洲的社会发展上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立在欧洲的整个文化土壤之上的。
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烙印已经深深刻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必将对整个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理论价值:着眼于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作为人类社会科学领域一部灿烂的瑰宝,从其诞生之日就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毛主席是伟大的,有了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才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有了毛主席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阐释,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
邓小平同志是伟人,指出社会发展前景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生生不息。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将中国发展优势提升凝练为理论优势的现实需要,旨在进一步筑牢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我们现在正在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但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必然要经历很多的坎坷和挫折。
为防止走弯路,必须有着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中国当前发展实际的先进理论的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探索随着时代发展进步而不断更新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方针行稳致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作者:马春兰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6期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该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有利于指导实践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近代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走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其根源在于这是解决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文化危机的历史必由之路。
1840年以来,与民族危机不断恶化相伴随的是文化危机,帝国主义通过清政府控制了中国主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微弱地发展起来;出现了新生社会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他们相继提出了经济、政治要求,改变了长期以来的社会结构。
这些变化使得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被破坏,其所服务的上层建筑亦发生质变。
借助武力侵略,西方文化的侵略逐步升级。
内在的冲突、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化的转型问题尖锐地摆到中国人民面前。
更深层次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化转型必须承担起为挽救民族危机提供先进文化指导的紧迫任务;而挽救民族危机又为文化转型明确了主题、指明了方向。
传统文化转型,既是其自我救赎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最终认识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这一双重使命才能得以完成。
恩格斯指出,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人类全部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它也必须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新成果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其中国化也要求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指出二者在关注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接着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融合路径与方法,并探讨了融合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强调融合的重要性。
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通点、可能性、路径、方法、影响、意义、困难、挑战、历史发展、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和谐、崇尚道德等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强调的阶级斗争、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基本原理有着一定的共通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有望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拓展和发展。
通过对两者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可以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注入新的动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社会奠定基础。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正是在这些挑战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融合的可能性,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
中的这些问题将在以下正文部分中展开讨论。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社会正义和变革的理念,如“仁爱”、“仁政”等。
这些都体现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和对社会改进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二、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三、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四、我们知道,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 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 “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 等等。
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 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
古代的平均思想, 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
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
均平作为一种文化, 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
这种文化, 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 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 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六、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原本的理论指导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它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融合,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这与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相契合的。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仁爱之心和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公正、人类解放的理念相结合。
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革新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传统文化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更新。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和制度需要被纠正和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观念需要被批判和消除,对人口贫困地区的固有观念也需要被突破和改造。
我们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原则相抵触的观念和制度,例如封建等级观念、私有制等。
我们需要通过批判性思考来确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可以继承的,哪些是需要转变或者消除的。
只有在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将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还要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并加以实践验证,才能真正体现出理论创新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革新创新、批判性思考,并注重实践。
只有在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中,才能形成既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中国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并创新,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基础,并强调以社会历史发展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实践与历史。
在儒家思想中,实践是培养人的德行的基础,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佛教中,缘起性空的思想也与实践有着密切关联。
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重视实践和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和历史的必然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命和命运的观念形成了对话。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义和道德的核心理念形成了对立。
三、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发展和个体解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 在社会价值观的融合中,应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性,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与伦理的思考,形成一种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价值观。
2. 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中,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力培养的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3.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产业的思考,培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和发展,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意义。
四、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这不仅关乎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也关乎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思想文化理论,被中国共产党人所运用,成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指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其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是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
而如今,中国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使马克思主义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本文就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20世纪初,努力寻找救国之路的仁人志士欲挽救民族的危亡,在纷繁庞杂的众多思想和方案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
而后,在后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更加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后,要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势必存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因此,现阶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中的一种,其能够最终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结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中国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诚如前文所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列强的入侵,使得原本就千疮百孔的中国社会更加变得水深火热。
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后来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农民阶级的暴力革命还是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
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运用的时候,中国的社会才出现了黎明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使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客观上的必然,是本土文化在危机状态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上升为指导思想,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仅是中国社会革命和变革的需要,同时与中国文化及其自身的特质是分不开的。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成为可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具体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
他们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实事求是”源自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即把实事求是提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批判的继承了“事即物”、“是即理”的传统观点,阐明了从客观事物中寻找真理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又创造性地赋予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现代科学意义的内涵和外延。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事求是”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原理,强调寻求真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现实世界是可认识的,“实事求是”强调的从现实出发认识客观世界是以现实世界的可认识性为前提的。
而中国传统哲学也强调“实”、注重“行”的务实精神,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它毕竟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它是由欧洲人以欧洲的思维方式和文字而创立的,其中对中国情况的直接论述并不多,它本身并不能自动解决中国的问题。
与时俱进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理论内涵。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要想做到与时俱进,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就必须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人类全部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在坚持吸收人类文明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所以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使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提供了哲学依据。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纷繁庞杂,其中不乏丰富的唯物论思想和辩证思维。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范缜的“无神论”和王夫之的“元气说”等思想,都是这一朴素的唯物思想的生动写照。
虽然带有很大的猜测性、直观性和模糊性,在科学性上无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相提并论,但是这种朴素的思想却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之本质精神的。
中国的辩证思维渊源于殷商时代产生的阴阳五行说,正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这种辩证思维在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周易》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强调阴阳对立面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再到万物“皆各有耦”(《洪范传》)、“一物两体”(《正蒙·参两》)等思想,古代的思想家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作出了全面的阐释;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张子正蒙注·太易》)等格言同样渗透出了传统文化中“尚变”的思想,指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诸如此类,这些都是中国辩证法的精髓。
正是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营养,又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并顺利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与马克思所述的共产主义世界有“默契的渊源”实现“天下大同”是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的理想和追求,“大同”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大同”思想,并且源远流长。
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这一“自由人的联合体”,指出共产主义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追求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否定现存自我的辩证过程,这一过程以现有的历史基础为前提。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价值取向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已经内化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素养,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世界中的宝贵财富。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其对于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饥饿,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的目标指向,不仅具有一定意义的现实批判性和超越性,也渗透出了平等、公平与自由的社会理念,这与马克思所描述的建立在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精神发展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价值取向和理念上多少存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性。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在,相通的价值观可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深度与速度。
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追求和取向上的这种相通性,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4、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建国以后,毛泽东确立了“要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的方针,指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西方的文化也一股脑地涌进了中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进行补充的同时,也在肆意冲击和腐蚀着本土文化,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护中国本土文化,还要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势必要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武装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中国优秀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初探在学习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门课程时,笔者就有诸多疑问。
而最令笔者不能明白地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后何去何从的问题。
从近代到当代,马克思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其要继续指导中国的改革和实践,就必须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
改造的过程总体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也发出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
一边要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边又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过程中,老师曾说,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继续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本土文化精深博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体系,而这个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的骨子里,根深蒂固,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或者去除的。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要使其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同时也要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在被问及,最终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时,老师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将最终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
而笔者则认为不然。
首先,正如前面所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数次受到外来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但是最终这些外来文化无不消失于中华大地,融入到中国文化的怀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而在这无数次的冲击中,也形成了中国文化“宽容”、“包容并蓄”的特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些并不能证明其必将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成为中国的主导文化。
从历史的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从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每一次的胜利,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在内。
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要想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其要是脱离了中国的国情,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则必然不能成功。
综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现当代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仍将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