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遗址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遗址大全
全旗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13处:城川城址【位于城川镇政府驻地东北约2.5公里唐、西夏2006
年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为唐宥州,主要安置附唐的突厥人。
814年西夏复置宥州,领延恩、长泽二县,820 年归入新宥州。
唐代的新宥州,是专门为安置内徙的党项族而设。
1227年被毁。
平面呈长方形,东西765米,南北595米。
城墙夯筑,基宽3—10米,残高2.5—5米,夯层厚15—20厘米。
东、南、西墙各开门,外加筑瓮城。
四角设马面。
城外有护城河,宽约3米。
文化层厚1.5—2米。
采集有兽面纹瓦当、滴水、简瓦、板瓦,灰陶罐、瓮,褐釉剔花瓶,白釉粗胎盆、碗残片及“开元通宝”、“太平通宝”铜钱等。
城川城址不仅是党项族建立西夏王国的重要摇篮,也是西夏王朝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西夏灭亡时,它是最后被蒙古军攻破并屠焚的城池之一。
因此,宥州城不仅为西夏的的建立、发展和繁荣做出过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也是西夏国建立、发展和灭亡的整个历史的见证,在西夏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城川城址所在地,是古代着名的奢延泽所在,也是今天毛乌素沙地的腹地,这里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内蒙古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交接地带,地貌类型由黄土丘陵向沙地转变,属于中国北方生态过渡带的中段,是生态环境的敏感带和紧张
带。
城川古城的兴废,除去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干预外,与奢延泽、毛乌素沙地等自然环境的变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城川古城遗址无论是在研究中国北方生态过渡带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还是在研究奢延泽、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双重地位。
明长城。
鄂托克前旗段【本旗西南部明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自宁夏灵武县横城乡进入本旗芒哈图乡南境,东行经小滩子村西,芒哈图村南、刺湾村南、布拉格苏木上水坑村南、二套子村西,折向东南伸入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乡境内,全长约40公里,为内蒙古与宁夏分界线。
夯筑土墙,基宽8-10米,高5-7米,夯层厚10-15厘米。
墙上筑敌台,间距200米。
沿线有墩台7座,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0米,高1.5米-8米,间距3.5-7公里。
黑疙瘩墓葬群时代:汉~南北朝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苏坝海子村黑疙
瘩墓葬群,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东约10公里处,墓群地处一东西狭长的草滩地(城川滩)的中心地带,周围为滩地遗址所在地为高出地表的大土梁。
据专家考证,黑疙瘩墓葬群所在的位置周围由西向东的滩地正是汉代奢
延泽(隋长泽)所在。
墓群处在高于地表的红灰硬砂岩大土梁(峁)之上,海拔高度1332米,高于地表20米左右,土梁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00米,在土梁西南位置曾发生群
众性盗掘古墓葬活动,被盗掘古墓葬30多座。
在墓群西2公里处是大场则(汉代)古城。
黑疙瘩墓葬群,伊克昭盟文物站(现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在198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汉代墓葬,1994年群众性盗掘后经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调
查确定被盗掘的墓葬大部分为南北朝墓葬,经鄂尔多斯博物馆专家王志浩、杨泽蒙确定黑疙瘩墓葬群为汉至南北朝古墓葬群,墓群应与它西侧发现的汉代古城有关联。
查干巴拉嘎素古城遗址时代:唐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查干巴拉嘎素嘎查。
查干巴拉嘎素古城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东南约22公里处,古城地处一东北至西南狭长的草滩地的边缘地带,四周均为由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构成的一望无际的沙漠。
据专家考证,查干巴拉嘎素古城遗址是唐代“六胡州”城址之一。
古城平面形制城呈长方形,接近正南北向(北偏东25°),东西长712——707米,南北宽377——316米,城墙由夯土筑成,城址四面墙均被沙覆盖。
城墙夯筑,夯层厚8~12厘米、夯窝6~10厘米。
有马面,南墙观察到4个,并发现瓮城,城垣现存平均高度约6米均被沙漠覆盖。
东墙由南向北200米处有一烧骨堆积。
表土层下有1米多的文化层。
采集到的陶片器形有罐、盆、碗、瓶、瓦等,质地为瓷和泥质灰陶,曾出土铁锅、
秤砣、陶罐等。
城内近南瓮城处不远处有高于地表的建筑基址。
根据文献:六胡州是唐初为安置迁入黄河河套南的突厥降户而专门设置,其居民主要为昭武九姓。
《新唐书地理志》关内道宁朔郡条记载:调露元年,于灵,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
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
神龙三年置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
开元十年复置鲁州、丽州、契州、塞州。
十年,平康待宾,迁其人于河南及江、淮。
十八年复置匡、长二州。
二十六年还所迁胡户置宥州及延恩等县,其后侨治经略军。
至德二载,更郡曰怀德。
乾元元年复故名。
宝应后废。
元和九年于经略军复置,距故州东北三百里。
大池古城遗址时代:唐,西夏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二道川乡大池盐化厂大池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二道川乡大池盐化厂南、大池盐湖东2公里。
古城西临大池盐湖,地势广褒平坦,土质松散。
古城蔓草从生,四面城垣尽为黄沙所湮盖,从地表难以辩认出这个城垣的本来面目。
城墙上积压着宽达20米的沙土,形成了以城墙为基础的四道不规整的沙梁,看不出城阙所在。
古城大体呈方形建筑,基本正南北(北偏东20°),东西315米,南北289米,规模较小,防御设施简单。
地表散布着极为丰富的陶片,烧流炉渣及黑色灰烬等物(陶窑所致)。
陶
片中的器型以卷沿及凸圆唇的罐、盆、钵之类较多,均以素面灰陶为主。
瓷器、瓷片不多,仅采集到高圈足露胎的黑釉瓷瓶、酱色釉、粗胎瓷罐。
内挂黑釉外露淡黄色细胎的圈足碗,内挂灰黄色绿釉灰白胎、胎口遗有赭色釉细点的碗,浅黄绿釉淡赭胎的粗瓷瓮,厚1.1厘米。
此城文化层堆积重叠,有的厚达0.8米,包含遗物早晚特点相当清楚,说明这座古城经历了好几个不同历史时代(后为西夏的陶窑址)。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此城始建于唐高宗龙朔3年(公元663年),时置兴宁县,唐中景龙3年(公元709年)更名白池县。
根据现阶段研究结果,大池古城为唐“六胡州”城址之一,为白池县址。
同时它也是西夏的陶窑址。
根据文献: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兴宁县,属盐州。
四年(612年)并入五原县。
贞观二年(628年)复置,仍属盐州。
景龙三年(709年)更名白池县。
因地近白池(北大池),得名。
乌兰道崩古城遗址时代:唐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镇乌兰道崩嘎查。
乌兰道崩古城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镇乌兰道崩嘎查乌兰道崩庙旧址所在地。
古城地处一南北狭长的草滩地的中心地带,古城周围有新月形沙丘。
古城平面形制城呈长方形,正南北向(0°),残垣东西358米,南北410米,今残高最高处4米,宽6米。
西、北墙均被沙压。
城墙夯筑、夯层8~10厘米,夯窝直径8~11厘米。
南城
门瓮城,东墙由南向北210米处有一豁口,可能为城门。
北墙破坏严重,看不出城门。
文化层厚达1米左右,土质较硬。
东墙以北边缘陶瓷片散布较多,器型有罐、瓮等,质地为泥质灰陶片,均属唐代遗存。
根据现阶段研究结果,乌兰道崩古城为唐“六胡州”城址之一。
根据文献:六胡州是唐初为安置迁入黄河河套南的突厥降户而专门设置,其居民主要为昭武九姓。
《新唐书地理志》关内道宁朔郡条记载:调露元年,于灵,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
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
神龙三年置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
开元十年复置鲁州、丽州、契州、塞州。
十年,平康待宾,迁其人于河南及江、淮。
十八年复置匡、长二州。
二十六年还所迁胡户置宥州及延恩等县,其后侨治经略军。
至德二载,更郡曰怀德。
乾元元年复故名。
宝应后废。
元和九年于经略军复置,距故州东北三百里。
巴郎庙古城遗址时代:唐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三段地镇巴郎庙村。
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郎庙古城遗址位于三段地镇西8公里巴郎庙村。
距大池古城35公里。
古城东西580米、南北595米,方向南偏东10度。
四面城墙中间均有宽达10米的缺口,是门阙所在。
夯层厚度10~12 厘米,城墙残高1.8~2米,厚5米。
在西城墙的缺口两侧,尚遗有隆起于地面的土丘,左右对峙,厚约9米,残高3.5
米,当为城门的阙楼建筑遗存。
在古城南部,有一道南北长墙,与城垣的方向一致。
它把整个古城划分为东西两部,这当是城内的子城或其它城垣之一。
城内有大小隆起于地面的土丘,当是城中的衙署、房舍等建筑遗存。
北墙西端以内80米处有一南北30米、东西18米的方形土台,附近散布着较多的残砖乱瓦。
瓦有筒瓦、板瓦两种,反面均有布纹,筒瓦有子母口,筒板瓦厚度均在1.5厘米左右;砖瓦表面皆素面无纹饰。
城址中发现“开元通宝”一枚;淡赭色素陶残盆。
壁厚1.1厘米,平底,底壁转角处特厚。
有的陶器底部往往遗有螺旋纹,均属唐代遗存,根据现阶段研究结果,巴郎庙古城为唐“六胡州”城址之一。
考古专家张郁认为此城是始建于神龙3年(公元707年)的兰池都督府。
根据文献:六胡州是唐初为安置迁入黄河河套南的突厥降户而专门设置,其居民主要为昭武九姓。
《新唐书地理志》关内道宁朔郡条记载:调露元年,于灵,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
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
神龙三年置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
开元十年复置鲁州、丽州、契州、塞州。
十年,平康待宾,迁其人于河南及江、淮。
十八年复置匡、长二州。
二十六年还所迁胡户置宥州及延恩等县,其后侨治经略军。
至德二载,更郡曰怀德。
乾元元年复故名。
宝应后废。
元和九年于经略军复置,距故州东北三百里。
王震井革命旧
址时代:近现代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黄海子村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震井革命旧址,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西15.4公里,城川镇黄海子村李有义家门前50米处。
王震井地处地势较高的硬梁地的中心地带,四周均有住户并种有庄稼。
是鄂尔多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之一。
1987年8月1日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为教育后代,保护革命遗迹,立了井碑。
碑高1.1米,上宽53厘米,下宽59厘米,厚19厘米。
碑有底座。
碑立井西、面东。
碑文为:“1942年,解放区军民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王震将军的指挥下,掀起了大生产运动。
1944年,八路军在黑头梁种地,为解决饮水困难,开凿出这眼井”。
并水井做水泥井台,6边型,每边长150厘米,井口直径50厘米。
从井口到井底深13.2米,井底直径1.5米,水深30厘米。
中共三段地工委旧址【三段地乡乡政府驻地北。
1936年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中共代表在伊克昭盟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团结蒙、回、汉各民族共同抗日,在此成立了中共三段地工委和牧民招待所,1939年,易名为中共三段地工委,直属三边特委领导。
1947年伊盟工委改为伊东、伊西工委;伊西工委以原三段地工委为基础组成。
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有正房9间,东西厢房各5间,均为干打垒式平房;还有围墙、炮台、马圈、水井和用于掩护的商
号‘公盛喜“等。
中共三段地工委,是党在内蒙古最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党唯一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党的民族政策的形成与积累很多与三段地息息相关,很多高级民族干部在三段地挂职锻炼或做地下工作,可以说三段地工委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实验田,是中国革命重要的见证地。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旧址【城川镇政府驻地。
1945年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民族学院成立于1941年,是西北局的直属院校,也是建国后成立的中央民族学院的前身。
1944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民族学院由延安迁到接近少数民族地区的陕西省定边县,称三边公学。
1945年2月,原中共城川工委改为中共伊盟工委在城川重建后,民族学院迁至城川镇,并且改称城川民族学院。
本着民族学院办在民族地区的原则,1949年10月迁至北京后,定名为中央民族学院。
旧址院落座北朝南,夯筑围墙,南北200米,东西186米。
现有平房4间,土木建筑,现辟为城川民院文物陈列室。
萨拉乌苏遗址(前旗境内) 【城川镇大沟湾村南。
旧石器时代晚期旗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鄂托克前旗和乌审旗交界处大沟湾村附近,萨拉乌苏河两岸的大沟湾和嘀哨湾地带,包括重要化石点9处。
1922—1923年,法国人桑志华和德日进发现并发掘了该遗址,采集到一枚牙齿,步达生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将其译为“河套人”。
1956年发现一处地点,采集
有人骨化石两件。
1978—1980年又采集到人类化石19件,其中包括首次在原生地层中发现的化石6件。
目前共发现“河套人”化石23件,石制品500余件,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
石器为小石器系统,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
还有较多的烧骨、炭屑等。
动物化石有野马、野驴、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等,被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
该遗址为“萨拉乌苏文化”的命名地,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3.5万—5
万年。
(见《科学通报》1981年第19期;另见乌审旗1-A1)南畔遗址【二道川乡二道川二队东约1公里.新石器时代.旗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3米。
地表暴露有居住面、灰坑、碎骨等。
采集有宽带纹黑彩陶钵、红陶曲腹钵、侈口曲腹彩陶盆、喇叭口尖底陶瓶、夹砂褐陶花边罐残片及陶环,石磨盘、磨棒、打制刮削器等。
属仰韶时代晚期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