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没有诞生出数理逻辑
中国文化里到底有没有逻辑
中国文化里到底有没有逻辑道德绑架,诈骗横行,谣言泛滥,思维混乱,保健保险推销,为何我们的社会会有这么多缺乏逻辑的乱象出现?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不符合日常思维逻辑的乱象,这些都揭示出一个事实,朝向着一个方向: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有人批判过,认为中国不仅缺少科学,更缺少逻辑,为此我们从清朝开始就付出了远远被近代西方拉开将近200年的发展历程的惨痛代价。
不少学者也认为,国人不懂得逻辑,尤其是在生活中,太多人不讲逻辑,不重视事实和推理。
那么,真的如此吗?逻辑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确实很缺乏呢?请看一位学者放出的8句狠话,句句切国人的要害。
1,国人不讲也不喜欢讲逻辑。
在中国讲逻辑,就像过年过节空着手去亲戚家一样可笑与“无知”。
2,国人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逻辑推理,想到的不是这个事情是否符合常理。
而是会经常朝向三个方面:看态度,不看事实;看动机,不看是非;看亲疏关系,不看是否符合道理。
3,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逻辑让位给了情感,让位给了道德。
关系决定了一切。
4,什么是缺乏逻辑?国人最常做的就是:你跟他说现实,他给你扯历史;你和他论是非,他却要和稀泥;你与他讲道理,他让你选边站。
5,理论上讲,逻辑是一种理性推导能力。
可悲的是生活中我们几乎不用这种能力,而是把它闲置一边,生锈发霉,甚至还打击这种能力,认为是啰嗦或呆笨的表现。
6,中国传统哲学语境中,充满了关系、心物、体验等讲究个体领悟的语汇,其目的是要达到“万物皆备于我”“浑然与物同体”“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幽微莫测,难以言喻。
虽很玄妙,但却远离了逻辑的本质,远离了从概念到判断、假设,再到推理、论证的逻辑链条。
7,宋儒和程朱虽然建立了理学,但是并没有真正像西方那样把数学和逻辑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而为人的理性和逻辑服务,更别谈深入逻辑运算这块现代数学的重地了。
这些理学看似可操作,但与逻辑无关,其实质还是一套修身方法,顺着这个路径走下去,最终又回到了最初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说.doc
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说拜读了马佩教授的《驳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与程仲棠教授商榷》(简称“马文”)[ 1]之后,是否颇感犹豫,因为“马文”的论点论据多半属于中国古代有逻辑学论的老生常谈,在我发表的一系列①中已被解构,“马文”的反驳局限于我的《近百年“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述评》一文,[ 2]而对我在其他中对中国古代有逻辑学论的批评则没有任何反应。
如果我也用老调重弹的方式作答,那就没有多大意思。
促使我决意的,是“马文”提出的一个“衡量中国古代有无逻辑学的标准”,那是一个流行的逻辑学定义,但定义中用以表示研究对象的关键词“思维形式”是有歧义的,人们可以作不同的解释,使得究竟什么是逻辑学,“马文”究竟以什么作为衡量中国古代有无逻辑学的标准成为问题。
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中国古代有无逻辑学的百年争论之所以是非难定,撇开非理性的原因不说,就有一个纯学理原因,就是在基本逻辑观即对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方面存在重大分歧。
随着争论的深化,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不同逻辑观的交锋。
按照我的逻辑观,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马文”的衡量中国古代有无逻辑学的标准的后果,就是导致逻辑学与逻辑思想两个不同概念的混淆。
下文就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以答复马佩教授。
一、两种不同的逻辑观“马文”给逻辑学下了一个定义:“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说:“有了逻辑学的这个定义,也就有了衡量中国古代有无逻辑学的标准”。
问题在于“思维形式”究竟何所指?对此人们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即广义的解释和狭义的解释,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逻辑观。
一种逻辑观是以广义的思维形式作为研究对象。
广义的思维形式是指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形态,包括概念、命题(判断)、推理和论证,它们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
匈牙利逻辑学家贝拉·弗格拉希就是这种逻辑观的一个代表,他同样认为:“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性的科学。
”何谓“思维的形式”?他解释道:“概念和判断就是思维的形式。
为什么中国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
为什么中国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我极不赞成把西方哲学范畴与中国哲学范畴、特别是关于佛学的范畴混同在一起讨论。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中国古代学术中并无西方古典意义的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即工具论)与认识论存在。
现代中国学界至今也还很少人真正能够理解西方19世纪以前古典哲学的纯粹形而上概念。
那些搞西哲史的博导、博士别装B。
我根本不相信中国有人真地读懂了柏拉图对话(非道德和美学部分)、有人能真正读懂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以及康德的三大批判,以至读得懂黑格尔的逻辑著作以及《精神现象学》。
(其实就包括那些书的译者本身也是知其文句不知其义理,半懂不懂或者似懂非懂。
这是有自知之明的译者他们自己都承认的。
有人不相信,会说翻译岂会不懂原著?——那么只要想想为何电脑机器也能翻译就可以了)。
其实,20世纪以来西方也已无真正的哲学可言。
未来哲学将会死灭。
因为西方大学里也已经没有人读得懂古典哲学名著了。
经典的死亡必然也就是学术的死亡。
也就是说,无论中、外,今后都很难再出现真正的哲学思考和体系,只会不断出现一些弱智的、貌似哲学和伪称哲学的赝品——例如20世纪的胡塞尔、罗素、萨特、卡西勒就是这种伪哲学的垃圾。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从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以后,英国、法国特别是现代美国人只崇尚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已经远离古典哲学的形而上研究。
文艺复兴以后兴起的西方近代哲学始于人性论的探讨。
培根、笛卡尔、洛克以后转入方法论和语言逻辑的工具探究,20世纪初叶则追随罗素、哥德尔陷入语言分析的迷障森林(故海德格尔著有“林中之路”Holzwege)——从而日益远离古典哲学。
连续几代人下来,对西方学界来说,古典哲学的诸范畴也已经成为丧失意义而不可理解的事物。
中国古代学术系统中本来就没有纯粹的哲学。
秦汉以前只有《易经系词》、《老子道德经》,以至魏晋王弼、裴頠时代的玄学讨论,唐宋佛学以及宋代理学和心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讨论——略许有所接近于西方古典意义的纯粹哲学思考,涉及了形而上的本体论、实体论和方法论(如名辩、因明)诸问题。
中国无逻辑吗_
光明日报/2011年/9月/13日/第013版书林中国无逻辑吗?李文一如果谈起逻辑,有人会给出两个判断,其一,逻辑很重要,其二,中国人自古不善于讲逻辑。
有理走遍天下。
讲逻辑,就是讲理。
西方主流观念认为,上帝用逻辑创造世界,人类用逻辑认识世界。
如维特根斯坦说逻辑是“类似于上帝意志的东西”,爱因斯坦说逻辑是造成西方科技日新月异的根本原因。
中国学者严复更是把逻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逻辑是“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中西方学者还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自古不讲逻辑。
爱因斯坦认为,“中国无科学”,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无逻辑”。
他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中国的一些著名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杨振宁和港台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也都认为“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
(李茗公:《反思启蒙:中国呼唤“逻先生”》)。
窃以为,中国古代没有经济学,但不等于没有经济;没有逻辑学,也不等于不讲逻辑。
王国维说得好:“一切吾人,其得推理之能力及习惯,实远在闻辩学(即逻辑学,笔者注)之名以前。
”我认为,较为符合现实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古代人也讲逻辑,只是在程度上,与西方人相比,有些逊色。
有学者指出,“那些鼓吹‘中国有逻辑’的论著,都是用古籍的只言片语勉强拼凑的。
”其实,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主要根据,并非来自寻章摘句,而在于逻辑推理:既然逻辑非常重要,一个社会没有逻辑,就没有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就没有进步,那么,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从没中断,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又作何解释?二在我国,无论是以往还是现今,不注重讲逻辑的情形,确多有发生。
常见的错误是自相矛盾。
金岳霖先生曾经指出“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这个谚语有问题:既然“金钱如粪土”,朋友也就一文不值。
古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学根本原因
古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学的根本原因〔也即李约瑟难题的最终解答〕现代科学的根底是数学,是公理化的形式逻辑体系。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诞生这种理论体系?换句话就是,为什么古希腊会产生欧几里得呢?会写出?几何本来??答案其实很简单。
但是许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指出这个根本原因。
在前科学时代,同样数学兴旺,古希腊主要是几何兴旺,而中国那么是算学兴旺。
几何公理化比算学公理化要容易得多。
从欧几里得到牛顿,实际上中间还有一道门槛〔当然,这个门槛相比从前科学到科学,要低得多〕,而且就是牛顿也都没有彻底解决,牛顿的微积分有很多“经历〞“缺乏严格证明〞的地方,要到后来18,19世纪柯西等的数学分析出来了才真正变成严密的公理化科学。
可见要把中国传统的算学积累成果过渡到公理化逻辑体系,门槛比几何学要高得多。
至于为什么古代中国几何不兴旺,实际上古代中国并不是几何不兴旺,而是由于算学开展过快,对算法的追求,已经足够处理多数几何问题了,这样就使得中国几何学也没有走上公理化道理,反而成为算学的一个附庸。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中国的数学无法公理化严密化。
中国数学的开展,侧重于算学,几何长期成为算学的附庸。
公理化算学的难度,比公理化几何的难度要大非常多,用欧洲的经历看,甚至在公理化科学已经产生后,在牛顿微积分已经运用了百余年,欧洲人才有方法把数学分析公理化。
中国人本来就没有几何公理化这一环,却在更复杂的算学上走了过远,要打破这个门槛,这个难度,要比欧几里得所需要的“天才〞程度大多了。
中国没有产生公理化科学,从这个角度看,反而就正常了。
可以简单比喻如下,古希腊运气好,走的是重几何轻代数的路,而产生公理化几何的概率假定是万分之一,这个概率摊到欧几里德身上,实现了。
于是希腊几何成功变成了现代科学,在这种思路引导下,所有学科都逐渐走上现代科学的大路。
而中国走的是重代数重算法的路,几何成为算法的附庸。
而要从算法过渡到公理化,需要的概率对应上面假定那么是亿万分之一,结果中国比希腊多开展了两千年,没方法完成这个过渡。
数理逻辑的盲区与哲学逻辑的兴起
数理逻辑的盲区与哲学逻辑的兴起作者:任晓明李蒙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3期[摘要]海德格尔从哲学探究的角度出发,对哲学和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逻辑是关于一个语句的意义和判断的内容的。
数理逻辑的发展使逻辑丧失其重要性并且远离了本体论的讨论。
哲学逻辑并不是一门新科学,而只是实现了从一开始就在进行的对于传统逻辑的刻画。
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可以得到的基本启示是:我们在进行哲学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理念,即逻辑是需要哲学来为其辩护的,逻辑的研究要有一个哲学的基础。
哲学逻辑是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哲学理念已经深深地灌输进去,哲学与逻辑已水乳交融,两者的联盟使得各自的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逻辑哲学;数理逻辑;哲学逻辑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当代最有创见的思想家、最杰出的本体论学者、技术社会的批判者。
他的思想在哲学的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他在存在主义、现象学、解构主义、美学及神学等方面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很少论述他的逻辑思想。
事实上,海德格尔的逻辑思想是很丰富的,他对逻辑有着深入的思考,他的思想对于我们进行逻辑学、逻辑哲学的研究以及认识逻辑和哲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拟从海德格尔对逻辑的定义、数理逻辑以及哲学逻辑的认识来探讨其逻辑思想,并进一步考察哲学逻辑兴起、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以及逻辑多元发展的意义。
一、逻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海德格尔关于逻辑的定义是对我们传统观点的挑战。
传统的观点认为,逻辑就是关于思想的一门规范科学,这门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的思维制定应该遵循的规则,每一个追求真的人都应当遵守这样的规则。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观点有很多缺陷。
首先,“思想”一词是具有歧义的,它既指称思维的过程,又指称思维的内容,而思维的过程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中国哲学浅谈——没有逻辑的哲学,不是好哲学,公孙龙
中国哲学浅谈——没有逻辑的哲学,不是好哲学,公孙龙前面写了很多中国哲学思想,但是都是没有逻辑的,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回想下,墨和杨朱思想,都是在自说自话,他们只是通过抨击对手的行为和说话的漏洞,进而阐述自己的理念,但是逻辑性不强而且有曲解”异己“的思想,我在前文也提出很多异议,今天我们讨论公孙龙的逻辑辩识。
这哥们提出了两个比较有名气的观点:“白马非马”和“离坚白”,今天我们的话题不是他的观点,而是他的逻辑思维。
先由浅入深,今天我们先把《迹府》篇拿出来和大家探讨:开篇讲述公孙龙子以”白马非马“闻名于世,有一天孔子的后代孔穿跑到赵平原君家里拜访,两个哥们相会,一个代表儒家;一方代表”名“家,自然少不争论,为了增加点文言文趣味性,我会增加一点色彩在里面,如果严谨的读者不喜欢,可以读原著。
孔穿:哎呀,早就想拜您为师,一直不能抽空,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但是学生我真的不能理解这个逻辑啊,请问先生能否放弃这套理论,我就尊崇您为我师。
公孙龙:小子,我就是靠”白马非马“混饭吃的,你让我放弃,你让我教你什么?你既然想让我做你老师,那你就是承认学识和智慧不如我呗,你却教我放弃我的知识,你这是教我做事?到底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这老师威严的。
儒家是谦虚的,龙哥说话满满的霸气),你小子不知道我是从你祖先哪里发明这套理论的吗?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国家叫楚国,他们的国王去云梦泽地区狩猎,不小心丢了弓箭,结果随从到处寻找,楚王说了句:不管了,反正都是我们楚国的臣民捡到,没什么好担心的(豁达)。
孔子觉得楚王说的话还不够豁达:应该说只要是人捡到就行!为何说是楚国人呢?(按照普通人逻辑肯定是,仁者,人也,本来孔子这个话是想说明自己比楚王说话更上一层楼)结果公孙龙这个逻辑怪说道:你看看,你看看,你祖宗都把人和楚人区别了,你为何不能承认我”白马非马“论,你一遍认同你祖宗观点,另一边却否认他的逻辑思维,那你岂不是要否定你祖宗。
中国人为什么不讲逻辑不讲理?
中国人为什么不讲逻辑不讲理?中国人为什么不讲逻辑不讲理?本文摘自杨子《清淡录》1不同人种的第一思考器官是不同的人们往往以为思维活动全部都是用脑子完成的的,其实未必。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人体各各器官都具有思考功能。
越是反应灵敏的器官,越是聪明的,也是神经细胞较发达的。
就人类而言,主体思考器官是大脑,因为大脑神经细胞最发达,越是大脑发达的人种,逻辑思维能力越强。
但主体思维器官,并不意味着第一思维器官。
战场上,打头阵的不一定是主力,一个道理。
现象学研究发现,虽然所有的人种主体思考器官都是大脑,但不同的人种,第一思维器官是有区别的。
黑人,第一思维器官是肢体。
同等条件下,黑人的肢体反应最快最强,黑人运动员在人类运动史上总是那么出色,是有原因的。
白人,第一思维器官是大脑。
同等条件下,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强,白人IQ不一定很高,头脑思维简单,但逻辑能力总是缜密无间,所以处理程序化操作的能力特别强,西方社会科技发达,除了社会环境外,与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直接关系。
黄人,特别是中国人,第一思考器官不是脑子,也不是肢体,而是心。
中国人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都不能算是聪明的,更谈不上智慧,只有心才有智慧,所以叫“心智”。
脑袋比例大的人才是聪明的。
所以中国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都是先看脑门儿,认为脑门儿比例大的人都很聪明。
据说,有人算过,马云的脑门占整个脸的比例比常人要高出三分之一,超过地球人的比例,被大家戏称是中国最聪明的商人。
于是经常有人拿他和外星人ET相提并论,连他自己也拿自己长得像ET说事儿。
而在中国人概念中,聪明让人羡慕,并不一定让人佩服。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值得去尊敬,而有心量,就是大智慧的体现。
所以,中国文化中最发达的器官,不是脑子,而是一颗心。
在中国文化中,大脑的发达程度叫智商,而心的发达程度情商。
在所有的民族中,中国人是最情商培养的民族。
一个人不管智商几何,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处处感人。
在中国生存,情商比智商要重要。
中国为何取消逻辑学
中国为何取消逻辑学
不是说中国取消逻辑学,而是中国就是不教逻辑学,逻辑这种东西日常生活用不到。
逻辑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其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
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逻辑、抽象逻辑、对称逻辑、具体逻辑和抽象逻辑的统一。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学科,一切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思维的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对象及其属性;思维形式是指反映对象及其属性的不同方式,即表达思维内容的不同方式。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和推理。
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天人、思维与存在、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的对称逻辑。
对称意味着对称思维模式,对称思维模式意味着和谐思维模式,和谐思维模式则意味着与和谐社会的对称思维模式。
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处理的主题是抽象的感官表征和纯粹抽象的事物,它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来追溯纯粹的思想,紧紧抓住它们,并在其中行动。
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逻辑也可以被视为最简单的科学,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规则,而这些规则同时是最简单、最初步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
中国逻辑的产生与文化的关系——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逻辑
2011年04月中国逻辑的产生与文化的关系——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逻辑?文/梁俊杰摘 要:逻辑是关于推理的学问,是对思维的思维,它与思维科学相关。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逻辑的产生与西方逻辑的产生的差别,不难看出,二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种逻辑思想的大不相同。
关键词:逻辑;文化;哲学;制约中图分类号:B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56-01商业文化逻辑是关于推理的学问,是对思维的思维,它与思维科学相关。
要弄清中国逻辑与西方逻辑的不同,首先要明确逻辑是什么。
逻辑,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科学。
逻辑只管形式,而不管内容。
但中国的逻辑与西方的逻辑不同,更多的是注重内容上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逻辑?我们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来看这些问题。
逻辑既体现着思维方式,又影响着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孕育出不同的逻辑思想,形成不同的逻辑传统,而不同的逻辑思想和传统又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张东荪先生曾在《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一文中提出“逻辑与文化”的问题。
他说:“我作此文的目的在于表明逻辑是跟文化走的,即因文化上某一方面的需要逼使人们的思想不得不另有一种联结(connection)。
所以逻辑的联结是为其背后的文化与概念所左右。
而不是逻辑左右文化……所以我主张我们应得更换着眼点:即把逻辑当作文化的产物,用文化来解释逻辑,把逻辑的先在性,最高性,普遍性,必然性都取消了。
”中国逻辑与西方逻辑所依托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二者在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中呈现完全不同的趋势。
“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求善’为目标的‘道德型’文化,同希腊以‘求真’为目标的‘科学型’文化大异其趣。
”科学型文化把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区分开来,探索道德问题是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征服自然服务的;作为道德型文化的中国文化,几乎很少脱离伦理学说,即便有关于宇宙论和认识论的探讨,也最终落脚于道德问题。
有人说中国哲学存在逻辑缺陷
有人说中国哲学存在逻辑缺陷
要我说,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最好不要这么轻易下结论,在一个延续了几千年从未间断的文明面前,最好还是心怀敬畏,不论这个文明是中国还是别国,如此轻浮的做出判断,是不是只会显得自己无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发展出了名家,所谓名,就是概念,研究概念内生联系的不是形式逻辑是什么呢?可惜名家传承中断了,传世的内容不多,只剩下白马非马、离坚白等片段。
不过,在《墨子》一书中确实存在着系统的形式逻辑研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读《大取》,《小取》。
形式逻辑其实并非什么复杂系统,任何成熟语言都必然的内生了形式逻辑系统,区别只是看有没有针对性的将其从自然语言中抽象出来。
很多中国人现在迷信形式逻辑,其实只是因为他的抽象导致了入门门槛较高,人们站在门外总是觉得里面有什么神秘力量。
但只要我们进了门就会发现,里面跟外面一样,无非还是自然语言而已。
至于朴素逻辑,这是中国古人运用最好的工具,看看那些寓言、典故,其意境之深远,说他“朴素”?我心里诚惶诚恐。
至于辩证法,恐怕没有哪个文明比中国人更有资格谈论吧?从《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到《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再到《中庸》的“君子而时中”,辩证法已经深深的融进中华文明的血液。
西方文明伟大,不代表中国文明就不可以伟大。
西方人暂时声音大,也不代表他们说的就都是对的。
如果黑格尔能看懂《道德经》,还好意思“发明”辩证法吗?
就算是亚里士多德也要晚于墨子,为什么就可以成为逻辑学鼻祖呢?
西方人说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那印第安人不是人吗?
有些中国人把自己幻想成西方人,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贬
低自己,咬牙切齿的强调自己不是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为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没有诞生出数理逻辑
为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没有诞生出数理逻辑作者:贺朝兵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2期内容摘要:“中国无逻辑”的论调早已成为大谬不然的不经之谈,然而,逻辑史上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作为现代逻辑主干的数理逻辑却没有在中国产生。
这就出现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没有诞生出数理逻辑?本文从哲学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等方面来阐述为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没有诞生出数理逻辑。
关键词: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数理逻辑一.什么是哲学提到哲学,往往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很多人说不清什么是哲学,但很多时候,哲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īa,意即“爱智慧”,它是一个外来词汇。
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将philosophia一词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Philosophia(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
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
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
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
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哲学就是人类思考宇宙人生的智慧。
哲学侧重在思辨,都是以多方位、多角度、追根溯源的方式思考问题。
比如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哲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让一个人更有智慧,能辩证的去思考问题。
中西方哲学在思想上有很大不同。
中国古代逻辑为何未能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逻辑为何未能进一步发展冯颜利周芬[摘要]: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逻辑,但前者逻辑却并未像后者逻辑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原因是什么呢?古希腊传统逻辑中产生和使用了符号促进了其逻辑的发展,西方近代逻辑的进一步符号化产生了数理逻辑,带来了逻辑史上的重大革命,现在数理逻辑是世界逻辑发展的主流;中国方块文字的整体结构特点和语言表述上的特点,以及中国汉字的自我完善性,致使中国古代逻辑不易引入符号,缺乏符号障碍了逻辑的发展,这可能是中国古代逻辑未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中国,古代逻辑,未能发展,原因,符号Why Didn't Logic Further Developed in Ancient ChinaFeng Yanli, ZhouFen(Feng Yanli :Academy of Logic and Intelligence in Xinan University /Academy of Marxism i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ZhouFe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 in Xinan University)Abstract :Logic was produced in ancient China and ancient Greece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but later the Chinese logic stopped developing by leaps and bounds as the Greece logic.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The symbols invented and adopted in Greek traditional logic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in ancient Greece. Mathematical logic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further evolution of symbols has brought an important r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logic. It is now th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logic. However,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namely the overall ideographic structure and the self-perfection of the language system, impeded the introduction of symbols in ancient Chinese logic. The lack of symbols is probably the main reason why Chinese ancient logic ceased advancing.Keyword:China; Ancient logic; Reason; Symbol(作者:冯颜利,男,1963.8出生,湖南临湘人,教授,博士,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政管学院,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要研究逻辑哲学、发展问题与公正理论;周芬,女,1982.11出生,山东临清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逻辑哲学与发展理论。
为什么中国没发展出西方逻辑
为什么中国没发展出西方逻辑作者:吴红秀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6期摘要:古代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逻辑,但中国逻辑却并未像西方逻辑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导致了作为世界逻辑传统之一的中国古代逻辑学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逻辑;语言;思维;发展[中图分类号]:B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7--01引言逻辑学,是指研究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的学科。
“寻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而逻辑之理,存乎天壤。
”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逻辑有共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中国的逻辑有过同西方一样的成就和辉煌,但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逻辑学,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与西方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中西语言文字方面的差异逻辑不研究语言和文字,但逻辑必须要借助语言和文字来表达,逻辑与语言文字是有密切联系的。
(一)中西文字方面的差异中国最初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在象形的基础上有发展出了其他五种构字方法,经过这六种构字方法所组成的汉字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在表意,一个字可以表述多种含义,而且一种含义又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所以汉字在表达意思上具有广泛性、抽象性和模糊性。
而与汉字相对的西方文字则是由字母组合而成的表音文字,这种文字需要几个字母组合在一起时才会具有含义,如“sun”中,“s”“n”等单个字母并无实际意义,只有在跟其他几个字母结合时才有“太阳”的意思。
据载,西方文字在最初成词时的组合是根据其读音来确定的,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含义是人为赋予的,所以它的含义也就不如汉字那样深刻而广泛,因此,西方文字具有单一性、具体性和精确性。
从两种文字的这种构造来看,西方文字更利于逻辑学的使用,因为逻辑学要求每一个逻辑符号或表达式的含义要具有唯一性,以指示特定的关系,而汉字在表达意思上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在逻辑关系指示上的模糊性,因而也就不适宜作为逻辑学中的符号,因而中国古代逻辑未能得到像西方逻辑那样的发展。
中国古代逻辑的存在及特性
收稿日期:2020-06-28作者简介:杨志雯(1994-),女,河北张家口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认知。
摘要:中国古代逻辑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逻辑学者们的关注,关于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逻辑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以及推理是否正确、有效的科学,而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墨经》中完全可以找到相应的证据证明中国古代是存在逻辑的。
但由于中国先秦时期特殊的文化背景及汉语言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代逻辑具有一些区别于西方逻辑的独特性质,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中国古代逻辑存在的原因。
在对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逻辑这一问题进行判定时必须要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进行论证。
关键词:中国古代逻辑;西方逻辑;逻辑与文化;墨家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21)01-0043-05中国古代逻辑的存在及特性杨志雯(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贵阳551700)2021年第1期第39卷(总第210期)NO.1,2021Vol.39General No.21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关于中国古代逻辑,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而在众多问题当中,其中最值得我们去研究,也最应该去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是否有逻辑存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逻辑,其次要清楚中国逻辑的特点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应该从逻辑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进行讨论。
一、中国古代逻辑是否存在关于中国古代逻辑存在与否的问题,这是中外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一个话题。
印度逻辑是得到普遍公认的一个逻辑体系,而在国外很多逻辑学者的眼中,他们认为在亚洲范围内只有印度逻辑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逻辑,并不承认中国古代逻辑的存在。
关于中国逻辑的一些代表人物,例如公孙龙等人,他们认为这些人物所代表的中国逻辑是诡辩,并不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逻辑。
逻辑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根基作用(一)
逻辑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根基作用(一)逻辑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根基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在中国哲学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哲学历史上,逻辑先后出现在多个学派和时期中,并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根基。
下面是逻辑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时期和作用:先秦时期:发展推理思维先秦时期的中国哲学非常重视修身齐家,因此一开始并没有形成独立的逻辑学。
然而,先秦诸子们对于推理思维的探索也为未来逻辑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例如,荀子重视逻辑学,认为通过严谨的推理可以远离迷惑和谬误。
唐宋时期:发扬形式思维唐宋时期,随着儒学的兴起,逻辑学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
这一时期的逻辑学家主要是以程朱理学为代表,他们着重强调形式思维,通过思考形式、形式原理和方法等来进行推导。
这些概念与西方逻辑学中的形式逻辑相似。
明清时期:强调实证思维明清时期的逻辑学家,主要有王阳明和严复等人。
他们强调实证思维,认为逻辑推理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逻辑结论是否正确。
这一思想与现代逻辑学的“验证主义”类似。
近现代:注重逻辑学在思维方法中的应用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逻辑学的传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逻辑学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逻辑学主要强调逻辑学在思维方法中的应用,例如在科学研究、教育、法律、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也开始与西方逻辑学中的“范畴论”、“模型论”等概念进行交流和对话。
总之,逻辑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同学派和时期的逻辑学家,对逻辑的认识和应用也各有侧重。
但不管是形式思维还是实证思维,都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国哲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除了以上四个时期的特点外,逻辑在中国哲学发展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根基作用:推动哲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逻辑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之一,因此在中国哲学发展中,逻辑也扮演着推动哲学方法论建立和完善的角色。
逻辑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可以促进人们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帮助人们辨析真伪逻辑不仅有助于人们思考,还能够帮助人们分辨真伪,减少错误和谬误。
驳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论
驳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论摘要:程中棠教授文章所谓“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其论点不当之处,论述如下:1.希腊哲学是奴隶主的哲学,希腊逻辑产生于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表现——“百家争鸣”。
2.一个国家把政治、道德放在第一位,并不排斥逻辑学的产生。
3.不同的阶级、派别有不同的政治要求和善恶观念,并不妨碍他们有共同的逻辑学。
4.《小取》是逻辑学,并非意识形态著作;墨子的“兼爱”与“杀盗”并非互相冲突的政治主张;《小取》“杀盗非杀人”的论证并非诡辩。
5.“程文”关于“逻辑思想”的解释是混淆概念。
6.“程文”为了论证中国古代无逻辑学不惜贬斥中国古代的逻辑思维和文化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逻辑学;中国古代文化;哲学;意识形态2007年笔者曾撰写《驳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与程中棠教授商榷》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近来笔者阅读了程教授的《文化的终极关怀与逻辑学的命运——兼论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的根本原因》一文①(以下简称“程文”),认为有诸多不当之处。
因此,特写此文,再次与程教授商榷,并以此就正于我国学术界诸同仁。
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不再列小标题,只是基本上按照“程文”的顺序就有关问题逐次进行论述。
1.“程文”说:“逻辑学与逻辑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逻辑学指一门思维科学,逻辑思维指一种思维活动或思维方式……逻辑思维的形成到逻辑学的诞生,是从逻辑规律和逻辑推理被人们不自觉地运用,到它们的形式被人们自觉地研究并加以系统化的飞跃。
”②我们认为,“程文”这里所论逻辑思维与逻辑学的区分是正确的。
逻辑思维也就是合逻辑的思维,是人们对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运用,逻辑学是人们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是人们对逻辑思维中所运用的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等)及其规律的逻辑总结。
但是,使笔者不解的是,“程文”所引《大学》中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试析数理逻辑何以不能在中国产生
试析数理逻辑何以不能在中国产生
尚志英
【期刊名称】《学术界》
【年(卷),期】1991(000)001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尚志英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41
【相关文献】
1.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何以不产生沉淀 [J], 刘怀乐
2.试析古常用异读字产生不辨义异读音的原因 [J], 雷昌蛟
3.W-C之奇门斗法 --家乐福何以能在中国市场领先沃尔玛? [J], 艾育荣
4.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在中国开花结果 [J], 王有炜;王常冉
5.不超越人类智能,何以产生人工智能? [J], 何云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没有诞生出数理
逻辑
一.什么是哲学
提到哲学,往往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很多人说不清什么是哲学,但很多时候,哲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īa,意即“爱智慧”,它是一个外来词汇。
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将philosophia一词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Philosophia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
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
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
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
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哲学就是人类思考宇宙人生的智慧。
哲学侧重在思辨,
都是以多方位、多角度、追根溯源的方式思考问题。
比如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哲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让一个人更有智慧,能辩证的去思考问题。
中西方哲学在思想上有很大不同。
西方哲学的思维律是:同一律——“是就是是”;矛盾律——“任何东西不能即是又不是”;排中律——“任何东西必须或者是或者不是”。
这是西方哲学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根据。
这样就产生了种种的对立矛盾,也产生了很多的对立概念。
如:朋友—敌人、和平—战争、对与错、……。
由此西方人的思维容易走极端,完全忽视了事物发展的中间环节。
大家都知道人与人的关系除了敌人、朋友还有非敌非友。
而中国古人的哲学概念早已脱离对立的概念,儒家的基本点就是“中庸”。
由于中国的文化是从周易演化而来,因此大家早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凡事取‘中庸’用其不满不溢之意。
“过犹不及”是一个普遍的观念。
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分析
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古代基本上是以儒家教育哲学为主体,其中又以思孟学派的教育联盟哲学占主导地位。
关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从整体构架探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知行一致。
有的学者从中西教育哲学比较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是:
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重积累而轻发现、重趋善而轻求真、重综合而轻分析等等。
当然,这是就其教育哲学整体特征而言的,并不意味着绝对地偏向一方或绝对忽视另一方。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深刻影响并构建了炎黄族类特定的思维方式,哲学的功能的实现,哲学对认识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思维方式这种中介实现的。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思维方式而起作用的。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思维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观念等要素的综合模式,是认知结构、价值结构、心理结构等方面的统一体,是人们的思维路径及其导向的理论概括。
中国古代哲学在思维方式上,重证悟和直觉,讲求天人合一。
其具体的认识路径总是从总体的直观到经验到直觉,离不开直观的具体的事物,离不开切身经验。
当把价值系统纳入认识结构时,便出现我们前面所讲到的:用价值判断来包容、替代事实判断,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道德,用道德评判等同、取代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出现了重经验,尚功用,以大为美,不重分析的认识倾向。
反映在政治上,是中国古代历久不衰、深固于人心的大一统主张;反映在医
学上,是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考虑病情,辩证施治;反映在文学上,是重意境的理论追求和心理满足;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人贯耳参通之”的理想追求。
这些,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上的统一、社会心理的趋同、文化的一体化等等,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带来了笼统思维、轻视分析的缺点,特别是当这种认识方式与传统理论价值观相结合时,便出現了以道德评价取代事实认识和泛道德倾向,从而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消极的因素。
中西方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哲学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传统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现实性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主要强调学以致用,哲学上说就是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而西方哲学上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主要强调学以致知,在哲学上它往往表现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而遨游于永无定论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倾向。
西方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批判的关系,它的眼光与其说是盯着实实在在的大地,不如说是投向无限高远的天空和宇宙。
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保持几千年的先进,而在近一百多年却落后于西方世界呢?我觉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回答。
我们的中国哲学在思
想观念上有一定的超脱和先进等特点,也许这正是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种“学以致知”和“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知态度的原因所在。
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适合搞学术,我们中国哲学思想留给我们大众的是完完全全中国化了的哲学思维方式。
比如说“中庸”,这个思想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模式,所以我们没有了西方人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
西方哲学思想则不同,科学的逻辑性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流,逻辑与哲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后人学习和理解哲学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帮助和方法上的启迪。
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没有诞生数理逻辑的原因分析
西方哲学有助于中国传统哲学建构自己的系统。
中国传统哲学缺乏逻辑系统,需要以西方哲学为参照而改善之。
就是说,如果要使中国传统哲学的微言大义让世人所知晓,就必须对负载中国传统哲学微言大义的文献进行开掘、整理和注译,而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就必借助西方哲学。
进而言之,如果要使中国传统哲学获得一个“逻辑的系统”,除了与西方哲学交友、向西方哲学学习之外,没有别的途径。
冯友兰也有类似主张,他认为只有熟悉、研究了西方哲学,才可能整理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系统。
为了将中国传统哲学整理出一个系统,欢迎并学习西方哲学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牟宗三也持相同观点。
他说:“了解系统,西方哲学最好,
中国人,东方人这方面差,中国人不会造系统,佛教还可以有系统,中国本土的思想多是零零碎碎的,这里一句话,那里一句话,所以要了解系统,先读逻辑,然后读数学,然后读科学,然后读哲学系统。
读哲学系统的时候,像康德的系统最圆满,最好,四平八稳,面面都照顾到;再从此前进读黑格尔,黑格尔的大系统天罗地网,看起来好像是圆教,其实一样不是圆教。
”换言之,如果中國传统哲学要成为有系统的哲学,就必须敞开门户向西方哲学开放。
众所周知,数理逻辑是采用数学方法处理逻辑问题的一门科学,所以它的产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条件,这个数学条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在近代代数学基础上逐渐产生的一套简明精巧的数学符号体系。
它能精确方便地刻画逻辑结构和逻辑关系,为数理逻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
19世纪昨非欧几何的出现促使数学家开始研究几何基础,分析几何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所以近代数学的发展,以及上面讲述到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逻辑的局限,使得数理逻辑产生的机制始终未能在中华大地上形成。
只是到了20世纪初叶,我国少数学者赴西方留学方开始接触到数理逻辑这门新兴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