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_考试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

试卷编号NO:高等函授教育《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1、植物细胞组织培养2、细胞全能性3、脱分化4、外植体5、试管苗驯化6、间接不定芽发生7、双极性8、微体嫁接9、人工种子10、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二填空:(30*1分=30分)1、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广泛的方面是和。
2、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分化出完整植株有两种途径,一种叫做,另一种叫做。
3、培养用具的常用灭菌方法有、、。
4、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而要进行。
5、一般来说,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的增殖,而往往需要一定的光照。
6、植物离体授粉技术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7、一般液体培养的继代时间较短,继代一次;而固体培养继代时间可以长些,继代一次。
8、外植体器官发生的三种途径包括、、。
9、从再生植株倍性来看,小孢子培养通常产生植株,胚培养通常产生植株,通常产生三倍体植株。
10、脱毒苗鉴定与检测的主要方法有、、、。
11、在生长素中,对于许多作物花粉的启动、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对却有抑制作用。
12、用平板培养法培养单细胞或原生质体时,常用来衡量细胞培养效果。
13、用药剂处理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传统方法。
三计算题(1*10分=10分)某培养基的配方是MS+BA 2.0mg/L+NAA 0.5mg/L+2.5%蔗糖+0.7%琼脂粉。
MS母液的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20倍,微量元素50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50倍;BA母液浓度1.0 mg/ml ,NAA母液浓度0.1mg/ml。
要配制400ml 该培养基,需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ml?分别称取蔗糖、琼脂粉各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步骤)四简答题(5*5分=25分)1、造成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有效控制污染?2、简述外植体消毒的一般步骤。
3、胚培养在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4、结合花粉培养,简述看护培养法。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农业生物技术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60)1.植物组织培养是()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2.由于培养物脱离母株在试管内培养,故将植物组织培养又叫()A.初代培养B.继代培养 C.器官培养 D.离体培养3.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永久性变化过程称为()A.分生B.分化 C.脱分化 D.再分化4.对外植体进行的第一次培养称为()A.初次培养B.器官培养 C.初代培养 D.继代培养5.在人工培养基上通过诱导外植体而形成的一团无序的薄壁细胞团叫()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 C.同化组织 D.愈伤组织6.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通过()可以有效地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获得无毒种苗.A.茎段培养技术B.茎尖脱毒技术 C.组织快繁技术 D.转基因技术7.植物体因受伤或生理上分离而失掉组织或器官后,恢复或复制失去的部分,形成新的完整植株的能力,称为()A.植物细胞全能性B.植物的极性现象 C.植物的再生功能 D.细胞的分化8.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具有相同的功能B.生物体内任何一个细胞可完成该生物体全部功能C.生物体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生物体每个细胞都经过产生、分裂、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9.构成胚的所有细胞几乎都保持着未分化的状态和旺盛的分裂能力,称为()A.脱分化细胞B.成熟细胞 C.胚性细胞 D.再分化细胞10.愈伤组织表面和内部形成很多胚状体,称为()A.胚囊B.胚泡 C.体细胞胚 D.合子胚11.植物再生功能的产生是由于植物受伤组织产生了()A.细胞分裂素B.赤霉素 C.创伤激素 D.生长素12.草莓茎尖在4℃黑暗条件下,可以保持生活力达()年之久A.4B.5 C.6 D.813.脱毒培养指的是()A.种苗消毒后的培养B. 种苗及土壤消毒后的培养C.外植体消毒后的培养 D.无毒茎尖的培养技术14.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快速繁殖B.生产新品种 C.生产生物碱 D.生产白细胞介素-215.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筛管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16.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17.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1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A.①④③⑤②⑥ B.①④③②⑤⑥ C.①⑤④③②⑥ D.⑥①④③⑤②19.下列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植物的卵细胞 B.植物的精子细胞C.被子植物的受精卵 D.被子植物的的叶肉细胞20.世界上首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生物技术,它涉及将植物的一小部分组织(如叶片、茎尖或根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特定的营养培养基上,以诱导其生长和分化成新的植物体。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 植物细胞的分裂性C. 植物细胞的分化性D. 植物细胞的再生性答案:A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A. MS培养基B. LB培养基C. 酵母提取物培养基D. 血浆培养基答案:A3.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A. 无菌操作B. 培养基成分C. 光照条件D. 培养基的pH值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分化、生根与移栽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具有快速繁殖、遗传稳定性、避免病毒传播、节约空间和成本等优点。
2. 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外植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将外植体转移到含有适宜营养成分和激素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最后进行生根和移栽。
四、论述题1. 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植物品种,增强植物的抗病、抗虫和抗逆性。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保护、药用植物生产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实验操作题1. 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方案。
答案: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选择题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植物激素是?
A. 乙烯
B. 赤霉素
C. 生长素
D. 细胞分裂素(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A.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B.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C. 直接种植于土壤中
D. 生根与移栽
(正确答案C)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为了促进细胞伸长,通常使用的植物激素是?
A. 脱落酸
B. 细胞分裂素
C. 赤霉素(正确答案)
D. 乙烯
植物组织培养中,无菌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细胞分裂
B. 防止微生物污染(正确答案)
C. 提高生根率
D. 加速愈伤组织形成
下列哪种材料最适合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A. 老化的叶片
B. 成熟的种子
C. 幼嫩的分生组织(正确答案)
D. 枯死的茎干
植物组织培养中,光照条件对哪一阶段尤为重要?
A. 愈伤组织诱导
B. 生根培养
C. 分化培养(正确答案)
D. 继代培养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率的因素?
A. 培养基的pH值
B. 培养室内的湿度
C. 外植体的基因型
D. 培养基中的糖分种类(正确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中,用于脱分化的培养基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
A. 生长素和乙烯
B. 赤霉素和脱落酸
C.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正确答案)
D. 乙烯和脱落酸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培养基中通常需要添加?
A.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正确答案)
B. 仅大量元素
C. 仅微量元素
D. 无需添加任何元素。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

传播 27、试管微型薯 28、污染
二、 填空
1、按切除的植物体来源和培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
、
、
、
。
2、植物组织培养也叫
和
培养。
3、植物组织培养属于
繁殖。
4、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脱分化比
植物困难,成熟组织
比
组织困难,单倍体植物比
植物困难。
5、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
、
、
几
种。
6、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营养成分都是以
、
、
五种方法。
、
、
、
34、脱毒苗的检测方法有
、
、
、
、
五种方法。
35、植物根段培养采用
的光照条件,其培养基多采用含无机
盐离子浓度
的培养基。
36、植物器官的培养分
、
两类。
37、植物茎段培养的外植体包括
、
、
在内的幼茎切段。
38、叶器官培养的外植体包括
、
、
、
、
、
。
2
39、植物花器官培养的外植体为
、
、
、
40、植物组织培养包括
A、内源激素---生长素由茎尖生长点产生 B、内源激素---生长素由茎尖生长点下面第一对叶原基产生
C、内源激素---生长素由茎尖生长点下面第二对叶原基产生
6
D、以上都是 37、物理脱毒能使植物病毒( A、全部死亡 B、活性钝化
)。 C、活性增强
38、以下不是植物脱毒方法的为( )
A、生物方法
B、物理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植物组织培养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库

总题库园艺植物组织培养-题库1、茎段培养用于快速繁殖的优点在于培养技术简单易行,繁殖速度(较快);芽生芽方式增殖的苗木质量好,且无病,性状均一;解决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无性繁殖植物的快速繁殖问题等。
2、生根培养的目的是使再生的大量试管苗形成根系,获得完整的植株。
创造适于根的发生和生长的条件,主要是降低或除去(细胞分裂素)而加入生长素;MS培养基含盐浓度要适当加以(稀释),降低到1/2,1/3或1/4,甚至更低的水平。
3、翻译precocious germination(早熟萌发)4、翻译heterotrophy period(异养期)5、翻译autotrophy period(自养期)6、翻译endosperm culture(胚乳培养)7、翻译fertilization invitro(离体受精)8、翻译test tube fertilization (试管受精)9、翻译intraovarian pollination(子房内授粉)10、离体胚培养包括胚胎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期的胚,一般可分为(成熟胚)和幼胚培养。
11、成熟胚一般指(子叶期)后至(发育完全)的胚。
它培养较易成功,在含有无机大量元素和糖的培养基上,就能正常生长成幼苗。
12、幼胚是指(子叶期)以前的幼小胚,由于幼胚培养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因此,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13、幼胚培养,胚胎发育过程分为两个时期:一为(异养期),即幼胚由胚乳及周围的组织提供养分;二为(自养期),此时的胚已能在基本的无机盐和蔗糖培养基上生长。
14、在幼胚培养中,带有(胚柄)结构有利于幼胚的生长。
但一般较难与胚一起分离出来。
使用生长调节物质,如5mg/L(赤霉素)能有效地取代胚柄的作用。
15、根据无菌花粉授于离体雌蕊的位置,可将离体授粉分为三种方式,即离体柱头授粉、(离体子房授粉)和(离体胚珠授粉)。
16、子房内授粉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活体子房内)授粉和(离体子房内)授粉。
植物组培复习题答案

植物组培复习题答案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外植体指的是什么?
答:外植体是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体的一部分,如茎尖、叶片、根尖等。
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
答: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B5培养基、White培养基和N6培
养基等。
3.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光照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
答:光照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形态建成和生长速度有
重要影响。
4. 植物组织培养中,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答: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起到调节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作用,
常用的激素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5. 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包括哪些步骤?
答:无菌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灭菌、无菌接种和培养。
6. 植物组织培养中,如何防止污染?
答:防止污染的方法包括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定期更换培养基、使用
抗生素和维持适宜的培养环境。
7.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有哪些?
答: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包括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器官培养和胚胎
培养。
8.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答: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包括外植体的脱分化、细胞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愈伤组织。
9. 植物组织培养中,如何进行生根培养?
答:生根培养通常在含有适当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通过调整激素比例和浓度来促进根的形成。
10. 植物组织培养的商业应用有哪些?
答:商业应用包括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等。
植物组织培养试卷及答案4套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一般培养室控制的温度是________,培养基常选用的pH值是________。
2、在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_法灭菌,不耐热物质用_________法灭菌。
3、非洲菊的叶片_______,故没有直立的茎,在组织培养的继代过程中用________法繁殖。
4、1962年,Murashige 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设计了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_____。
5、从单个细胞或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大致要经历 ______、____和___期。
6、6-BA / NAA 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时________,比值低时_______________。
7、脱毒苗培养的常用两种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___。
8、菊花在生产实践中常用 _______法繁殖,在组织培养可用______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
9、草莓属于_____科植物,用微尖培养草莓主要使其____,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对外植体材料用酒精消毒目的只是灭菌。
()2、菊花属于球根花卉,而兰花属于宿根花卉。
()3、诱导愈伤组织重新脱分化出各种不同的器官和组织,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
()4、MS0培养基是没有激素的培养基。
()5、受精卵和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细胞全能性2、灭菌3、玻璃化现象4、指示植物5、驯化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种不是原生质体分离所用的酶A 纤维素酶B 半纤维素酶C果胶酶D淀粉酶()2、下列哪种不是组织培养常用的维生素A:维生素B2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6、 D:维生素C()3、在花药培养中下列哪种不是花粉的发育过程。
A营养细胞发育途径 B 生殖细胞发育途径C 胚状体发育途径D 花粉均等分裂途径()4、下列哪种激素不属于生长素类①IAA ②IBA ③6-BA ④NAA()5、在未成熟胚胎培养中下列哪种不常见的生长方式A“胚性”生长B早熟萌发C先胚根后胚芽D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6、适于花粉培养的最佳时期是__A双核期B单核期C多核期D无核期()7、下面哪种是MS培养基大量元素所用药剂A 硫酸镁B 硫酸亚铁C硫酸锌 D 硫酸铜()8、下列哪种不是在MS培养基起作用的有机物A氨基酸 B 肌醇 C 维生素 D 琼脂()9、常见的组织培养程序包括①取材②接种③灭菌④做培养基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10、和组织培养相似的代名词是A 克隆B有性生殖C孤雌生殖 D 单性生殖五、简答题(共50分)1、6-BA在组织培养中有何作用?(6分)2、述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有哪些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6分)3、什么叫花粉看护培养法?原理是什么?(6分)4、尖培养脱毒的原理是什么?接种时应注意什么?(6分)5、移栽驯化香石竹时怎样选用基质和搭配基质?(6分)6、接种室有哪些技术要求?(6分)7、用湿热法进行高压灭菌的大致步骤有哪些?(7分)8、怎样用指示植物法鉴定草莓是否含有病毒?(7分)《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离原生质体酶溶液内,需加入一定_____稳定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绪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1、根据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等类型。
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和应⽤阶段。
3、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1934年,White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册》从⽽使植物组织培养为⼀门新兴学科。
⼆、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通过⽆菌和⼈⼯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质体进⾏培养,使其再⽣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由于培养材料已脱离了母体,⼜称为植物离体培养(Plant culture in vitro)。
2、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由⾼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3、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脱分化产⽣的愈伤组织继续进⾏培养⼜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4、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质体等★5、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表⾯形成的⼀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能⼒的⼀团不规则的薄壁细胞,多在植物体切⾯上产⽣。
三、问答题: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携带有⼀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
★2、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1)培养条件可以⼈为控制(2)⽣长周期短,繁殖率⾼:(3)管理⽅便,利于⼯⼚化⽣产和⾃动化控制:★3、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1)根据培养对象不同: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质体培养等;(2)根据培养物培养过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3)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细胞全能性:2、外植体:3、植物组织培养:4、脱分化:5、再分化:6、愈伤组织:7、玻璃化”现象8、初代培养基:9、继代培养:10、液体培养:11、母液:12、热处理脱毒:13、指示植物:14、器官培养:15、原生质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5分)1、6-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2、用次氯酸钠灭菌时应用无菌水冲洗_____次,用氯化汞灭菌应冲洗______次以上。
3、固体培养基熬制的主要目的是让溶解。
4、外植体的消毒流程一般是先用消毒10--30秒,再用__________消毒5—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或用__________消毒5--3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5、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培养基为MS+BA2mg/l+NAA0.2mg/l,问:如果做2升,应加激素的毫升数为BA__________,NAA__________。
(BA母液为0.5mg/ml,NAA为0.5mg/ml)。
7、生根培养基常用的生长素为,,8、培养用具的常用灭菌方法有、、9、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而要进行10、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11、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可以是、、、12、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影响。
13、根据培养物的培养过程,培养基可以分为和14、配制培养基时,常用和调节pH。
大多数植物要求的pH范围在15、在配制培养基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利用其吸附能力,可以降低褐变的发生,但它对物质的吸附16、培养基的种类按其态相不同分为与,其灭菌方法一般采用17、pH的大小会影响琼脂的凝固能力,一般当pH大于6.0时,培养基将会,低于5.0时,琼脂18、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2024-2025植物组织培养高考题汇编(含详解)

1.(2024广东卷)(16分)铁皮石斛是我国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育技术培育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试验流程如下:在固体培育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育时间的改变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⑴选用新生养分芽为外植体的缘由是,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
⑵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⑶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
若采纳液体培育,推想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
同学们拟开展探究试验验证该推想,在设计试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比照组,3次重复。
因ABA受热易分解,故肯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育基后按比例加入。
②试验进程和取样:试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
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试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相宜的ABA浓度和培育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相宜浓度,对应的培育时间是相宜培育时间。
【答案】(1)细胞分化程度低,简单诱导形成PLBs(2分);细胞的脱分化(2分)(2)生长起始快(2分),快速生长时间较长(2分);PLBs产量较高(2分);(3)①灭菌、冷却(2分);②75(2分);③PLBs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均值最大(3分)【解析】(1)新生养分芽分裂实力强,全能性简单表达;依据题干可知,PLBs类似愈伤组织,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
(2)据图分析,光照下PLBs的重量高于黑暗条件下,缘由可能是光照有利于细胞增殖、叶绿体的形成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①由于ABA受热易分解,所以各种液体培育基灭菌后,冷却,再加入不同浓度的ABA ②依据题干可知,试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须要取样5次,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比照组,3次重复,因此每次取样须要记录15个样品中的数据,共须要测定样品数75 ③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当样品的平均值最大时,所对应的ABA浓度和时间为最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核试卷

14.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些条件适宜于芽的分化?()
A.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
B.提高生长素浓度
C.增加光照时间
D.提高温度
15.以下哪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繁殖病毒-free植物?()
A.茎尖培养
B.胚培养
C.愈伤组织培养
D.叶片培养
16.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
3.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任何环境条件下进行,不需要控制环境因素。(×)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通常需要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无病毒植物,从而提高植物的健康状况。(√)
6.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生长和分化。(×)
7.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能用于实验室研究,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
A. 70%酒精
B. 10%次氯酸钠
C. 1%硝酸银
D. 5%苯酚
5.植物组织培养中,决定植物生长方向的因素是:()
A.光照方向
B.培养基成分
C.培方式可以用于快速繁殖:()
A.胚培养
B.愈伤组织培养
C.芽培养
D.根培养
7.植物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
8.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遗传特性的精确改变。(√)
9.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
10.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且成本低的植物繁殖方法。(√)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步骤,并说明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A.提高细胞分裂素浓度
植物组织培养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习题《概述》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2、脱分化;3、再分化;4、外植体;5、愈伤组织;6、器官发生;7、胚状体发生;8、细胞全能性二、问答题: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2、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3、培养基的种类?4、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第1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和操作技术》复习题一、填空:1、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
2、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括。
3、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使用浓度在1%-5% 常用。
4、诱导胚状体比诱导芽的优点:、、。
5、试管苗的生态环境:、、、。
6、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
二、名词解释1、MS培养基;2、母液;3、褐变;4、玻璃化现象;5、消毒;6、灭菌;7、接种。
三、问答题一般组织培养的操作工序。
MS培养基的成分?论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并列举常见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有什么作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何配制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植物发生褐变的原因器官发生途径,植物重建的三种形式第2章《愈伤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1、绝大多数培养植物再生植株时都先经过阶段。
2、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和三个时期。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时要注意:和。
4、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有和方式。
二、名词解释:1、愈伤组织培养;2、继代培养;3、形态建成;4、体细胞胚;玻璃化褐变三、问答题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有哪些情况?胚状体特点?胚状体发生途径与器官发生途径形成植株的区别什么是体细胞胚?胚状体发生方式与不定芽发生方式相比有哪些特点?第3章《器官培养》复习题一、填空:1、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的无菌培养。
2、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和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是对茎尖进行培养,目的是;后者是对培养,目的是。
4、不定芽产生的途径:一是从上直接产生;二是从上产生。
5、离体叶培养是指包括等叶组织的无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标准)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脱病毒一般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热处理两种方法。
2.最典型的培养基是1962年发表的的一种适合于烟草愈伤组织快速生长的改良培养基,该培养基后来被称为MS培养基,现已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3.胚状体发育顺次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Vc。
5.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等几种类型。
6.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0.3~0.5mm、带1~3个叶原基为好。
7.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灭菌时,一般情况采用的条件是121温度,保持时间是15~20分钟。
8.在幼胚培养基中,蔗糖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提供碳源和能源和防止幼胚早熟萌发。
9.植物组织培养中,微量元素铁的用量较大,由于在较高pH下,易形成Fe(OH)3沉淀,难以被吸收,所以多用硫酸亚铁(FeSO4·7H20)和乙二胺四乙酸(Na2-EDTA)形成的螯合物,并且单独配制。
10.种质保存大致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寸两种方式。
11.外植体选择的原则是:选择优良的种质、选择健壮的植株、选择最适时期、选取适宜的大小。
12.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等。
13.植物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有酶解法和机械法。
14.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15.花粉分离的方法有挤压法、磁搅拌法、漂浮释放法。
16.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17.一个年产4-20万株苗的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其总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可划分为准备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
18.盐酸硫胺素VB1是脱羧酶辅酶,吡哆醛VB6是转氨酶辅酶。
19.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即: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
20.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茎尖分生组织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1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P3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P6 第三章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P11第四章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P16第五章花药和花粉培养P20第六章植物细胞培养P24第八章原生质体培养P27第九章植物离体繁殖P30第十章无病毒苗木培育P33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P351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成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由于培养的植物材料已脱离母体,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Plant culture in vitro)。
广义: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离体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狭义:对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等)及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
1. 无菌:使培养器皿、器械、培养基和培养材料等处于无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状态,以保证培养材料在培养器皿中正常生长和发育。
2. 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对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等条件进行人工控制,以满足植物培养材料在离体条件下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外植体: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统称为外植体。
)4. 愈伤组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未分化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微生物学的实验手段来操作植物离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
具体特点表现在:1)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外植体、培养基、接种环境都须经过无菌处理。
2)组织培养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成分完全确定的人工培养基进行的,除少数特殊情况(进行营养缺陷型突变细胞的筛选)外,培养基中包含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一切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培养基的PH 和渗透压也是人为设定的。
因此,在组织培养中的植物材料不需依靠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是处于完全的异养状态。
23)组织培养的起始材料可以是植物的器官、组织,也可以是单个的细胞(如小孢子)和三倍体细胞(如胚乳)水平上,即使是去掉了细胞壁的细胞(原生质体)在组织培养条件下也能再生完整植株。
4)组织培养物通过连续继代培养可以不断增殖,形成克隆(clone,也称无性繁殖系),或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特别是其中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配比,而达到不同的实验目的,如茎芽增殖或生根。
5)组织培养是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的,容器内气体和环境条件可通过瓶塞或其他封口材料进行交换。
容器内的相对湿度在通常情况下几乎是100%。
因此,组培苗叶片表面一般都无角质层或蜡质层,且气孔保卫细胞功能缺乏,气孔始终都是张开的。
6)组织培养的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等都是人为设定的,找出这些物理因素的最适参数对组培成功也很重要。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广义的组织培养依外植体不同,可分为:1、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 ):对植物体各部分器官及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常用的植物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对植物体的各部分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常用的组织有:分生组织、形成层组织、薄壁组织、韧皮部组织等。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培养3、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对植物单个细胞或较小细胞团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常用的细胞有:性细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韧皮部细胞等。
4、胚胎培养:对植物成熟和未成熟胚以及具胚器官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常用的材料有:幼胚、成熟胚、胚乳、胚珠、子房等。
5、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任务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与发展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其开拓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的每个核细胞具有母体全部基因,在离体培养下,都有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该领域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开创、奠基和建立三个阶段。
3 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于发展—开创1、 1838-1839年,德国科学家Schleide 和Schwann 发表了细胞学说,奠定了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该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只能是由细胞分裂而来。
2、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 根据细胞学说,提出单个细胞的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 )理论。
他提出: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这种单个细胞是具有潜在全能性的功能单位,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他在论文中写道:虽然经常观察到细胞的明显生长,但从未观察到细胞分裂。
这位先驱者失败的原因是:实验材料高度分化;培养基过于简单。
3、1904年,Hanning 最先成功地培养了萝卜和辣根菜的胚。
发现离体胚可以充分发育成熟,并提早萌发形成小苗。
1922年,美国学者Knudson 采用胚培养法获得大量兰花幼苗。
4、1922年,德国学者Kotte 和美国学者Robbins 进行了豌豆、玉米、棉花的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发现离体培养只能进行有限的生长,未发现培养细胞有形态发生能力。
5、1925年,Laibach 培养亚麻种间杂交幼胚获得成功,证明了胚培养在植物远缘杂交中的可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基20世纪30-50年代,影响立体培养材料生长和发育的一些重要物质,如天然提取物、B 族维生素、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的发现,促使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迅速发展,特别是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控制器官分化( differentiation)的激素模式的建立,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Gautheret (1937,1938)在他培养的柳树形成层的培养基中加入这些物质,使生长大大加快,随后,他用胡萝卜的小外植体培养也获得成功。
1926年,植物生理学家Went 首先发现了可以促进子叶鞘生长的物质,1930年证实了这种物质是生长素——吲哚乙酸。
1937年,White 又发现了B 族维生素和IAA 对植物根离体生长的作用,并用3种B 族维生素——VB6、VB1及VB5,取代椰汁获得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由已知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
1933年,中国学者李继侗和沈同首次报道了利用天然提取物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
他们利用加有银杏胚乳提取物的培养基,成功培养了银杏的胚。
4 1934年,White 用番茄根尖经继代培养400余天(有的书上说,28年培养了1600代),建立起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殖系,从而使非胚器官的培养首先获得成功。
1941年,Van Overbeek 等将椰乳加入到培养基中,使曼佗罗的心形期胚离体培养成熟,并推测椰乳中含有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
法国的Nobecoort(1937,1938)培养胡萝卜根和马铃薯的块茎薄壁组织,细胞增殖获得成功。
不久,White(1939)报到了烟草中间杂种(Nicotianaglauca ×N.longsdorffi)幼茎切段原形成层组织的培养,继代培养也获得成功。
在White 和Gautheret 工作中所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进行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技术,奠定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
1943年White 发表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A Hand Book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的专著,使植物组织培养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
四十年代,Skoog 和崔徵(1948)在烟草茎切段和髓培养以及器官形成的研究中,发现腺嘌呤或腺苷可以解除培养基中生长素对芽形成的抑制作用,而诱导形成芽,从而确定了腺嘌呤 /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
这一比例高时产生芽,比例低时产生根,相等时则不分化。
1956年Miller 等发现了激动素,知道激动素可以代替腺嘌呤促进成芽,并且效果约可增加3万倍。
确立了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模式为激动素/生长素的比例关系。
这种器官发生的激素调空模式的建立为植物组织培养中完整植株的再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3年,Muir 利用往复式摇床的振荡,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万寿菊和烟草愈伤组织的培养,获得了单细胞或密集细胞的悬浮液,并可继代增殖。
这既是培养方法上的突破,也是Haberlandt 培养单细胞设想的实现。
1958年,英国学者Steward 和Reinert 几乎同时在胡萝卜根组织的韧皮部单细胞悬浮培养中发现,体细胞在形态上可转变为与合子胚相似的结构,其发育过程也与合子胚类似。
由于它是从体细胞分化而来,因而称为体细胞胚或胚状体。
这一实验证实了Haberlandt 的细胞全能性理论。
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于发展—建立1958年,Wickson 和Thimann 发现,应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可以打破顶端优势,促使休眠的侧芽启动生长,从而形成微型的多枝多芽小灌木丛状结构。
1960年,Morel 提出了利用茎尖离体快速无性繁殖兰花属的方法,该方法繁殖系数极高,并能脱毒,国际上相继形成了“兰花工业”,并实现了试管苗产业化。
51962年,Murashinge 和Skoog 在烟草培养中筛选出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MS 培养基。
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 用真菌纤维素酶酶解分离番茄根和烟草叶片,获得了原生质体,开创了原生质体的培养。
1971年,日本学者Nagata 和Takebe 首次将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植株。
1985年,Fujimura 获得了第一例禾谷类作物—水稻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植株。
1986年,Spangenberg 获得了甘蓝型油菜单个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植株。
1972年,Carlson 通过两个种的烟草原生质体融合培养,获得了第一个体细胞杂交的杂种植株。
1974年,Kao 利用聚乙二醇进行了大豆和烟草科间原生质体的融合。
1953年,Tulecke 首先培养银杏成熟花粉获得了愈伤组织。
1964-1966年,印度科学家Guha 和Maheswari 在曼陀罗花药培养中首次由花粉诱导得到了单倍体植株。
1969年,Kaul 发现三角叶薯蓣悬浮培养物可以生产薯蓣皂苷配基,其量为干重的1.5%。
目前,利用组织培养途径生产的次生产物有皂苷类、生物碱、甾醇类、醌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
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与发展—应用及展望1、植物离体快繁运用组织培养的途径,一个单株一年可以繁殖几万到几百万个植株。
例如一株葡萄一年繁殖到3万多株,一株兰花一年繁殖到400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