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制度设计》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属于典型的()。
A.综合性会计制度
B.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C.业务性会计制度
D.会计人员制度
2. 为总分类科目“应收账款”设置明细分类科目时,一般所采用的设计依据是
()。
A.按总分类科目核算的内容类别设计
B.按总分类科目的核算对象设计
C.按总分类科目来源或支出的用途设计
D.按总分类科目涉及的部门设计
3.按照我国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排列规则,正确的做法是()。
A.资产项目流动性小的排在前
B.负债项目到期日远的排在前
C.所有者权益项目永久性强的排在前
D.资产、负债项目排在前,所有者权益项目排在后
4. 在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中,单独作为一个项目列示的是()。
A.主营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成本
C.其他业务利润
D.资产减值损失
5. 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不包括()。
A.适应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效率性原则
D.内部控制原则
6.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下列不属于会计工作岗位的是()。
A.成本费用核算
B.会计电算化
C.环境绩效核算
D.出纳
7. 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的设计,主要适用的会计核算
形式是()。
A.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B.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C.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D.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8. 投资业务操作人员与会计人员相分离可以保证()。
A.审批人员客观地分析投资的可行性、合理性
B.业务运行和会计记录的相互核对、控制关系
C.会计账簿对有价证券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控
D.股利、利息所获现金全款取得入账
9. 企业与银行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核对,主要是通过银行发出的()进行的。
A.银行存款日记账
B.银行存款对账单
C.银行存款委托书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0. 在债券或股票正式发行前,作为防止发生错误或弊端的最后审核环节的是
()。
A.签发制度
B.会计核算控制制度
C.财务分析控制制度
D.实物保管控制制度
11. 采购与付款业务中,企业在设计各种凭证传递程序时,首先必须考虑的部门
()。
A.销售部门
B.会计部门
C.仓库部门
D.信用管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需要列示在营业外收支明细表中的项目有()。
A.非常损失
B.资产减值损失
C.投资收益
D.债务重组利得
E.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 会计制度设计依据的选用中,不属于会计法规的是()。
A.信贷制度
B.会计准则
C.税法
D.税收管理法
3. 会计规范体系中,会计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A.《会计法》
B.《总会计师条例》
C.《企业会计准则》
D.《企业会计制度》
E.《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总分类会计科目分为六大类,除了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共同类外,还有()。
A.损益类
B.成本类
C.收入类
D.费用类
E.利润类
5.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时应遵循()。
A.适应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责权对等原则
D.控制性原则
E.效率性原则
6. 工业企业对重点控制的物质一般可采用的订货方式有()。
A.周期订货
B.定期订货
C.一次性订货
D.定量订货
E.协议性订货
7. 退货单各联次应送交的单位(或部门)有()。
A.销货单位
B.运输部门
C.仓库
D.供应部门
E.财会部门
8. 结合无形资产的特点,无形资产监控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A.支出预算控制制度
B.审核入账控制制度
C.无形资产摊销控制制度
D.无形资产法律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
2.简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3.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看,和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有哪些明显的特性?
四、论述题
请为某企业使用“坏账准备”科目编写使用说明,具体包括:
(1)该科目核算内容;
(2)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3)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账务处理,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4)说明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的含义。
《会计制度设计》习题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 答案: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2. 答案:
(1)根据资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该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要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2)准确反映增减、处置、修理、更新和使用情况,准确计算折旧和修理费用;(3)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